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拯救走火入魔的经济学?|红黑榜

新媒体中心 福卡智库 2022-06-10


编者按

红黑榜》是福卡智库针对媒体上各路专家学者、机构、名人乃至自媒体人言论的一个汇总分析,以给读者展现分析、研究经济社会等各方面问题的不同视角。频率为每周一次。


红榜为优秀榜,黑榜为差评榜。上榜的依据包括逻辑性、常识性、洞察力、思想深度和可读性等。


我们秉持不以人废言,不以言废人的宗旨,仅依据相关人士、机构或媒体针对某些问题或事件的分析本身为评选依据,不涉及他们以往的立场、表现和背景。上过红榜的也可以上黑榜,反之亦然。



黑榜

《经济学人》研究表明:基金经理的脸越大,业绩越差

   

https://www.gfedu.cn/frm/content_16162.shtml


中文内容选摘

这是由中佛罗里达大学(UCF)和新加坡管理大学(SMU)联合发布的报告。


研究显示,该调查总共选取了1994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22年间在1901家机构供职过的3228名男性对冲基金经理为样本,通过对其业绩和面部宽高比的统计对比,终得出结论:脸部宽高比更大(也就是脸更宽)的基金经理年化收益率比脸窄的更低。




行长的面部宽高比影响银行绩效的路径研究

   

https://new.qq.com/omn/20181124/20181124B1RDR9.html


         https://new.qq.com/omn/20181125/20181125A00SSL.html

原文选摘

南开大学和天津外国语大学的学者研究发现,银行行长面部宽高比通过体现出的权力感和他人对其相貌认知影响银行的内部绩效和市场评价。



Facial Structure and Achievement Drive: Financial Analysts

   

http://www.sohu.com/a/260473845_738647


原文选摘

分析师的面部特征与盈余预测的准确性是否存在某种联系?本文基于成就驱动假设,利用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所收集的分析师照片,研究了分析师面部宽高比(fWHR)与其预测行为的关系。结果显示,高fWHR的分析师更有可能进行企业实地调研,而且其预测准确度也更高。


窄脸当道,宽脸当家

   

http://finance.ifeng.com/a/20181205/16605982_0.shtml


原文选摘

窄脸在全世界都更受欢迎,只是宽脸的人掌控世界。


是的,全世界的人都喜欢窄脸,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


另外一个研究的发现更有意思:没错,脸宽的人,确实更有攻击性,但是,在率领团队与对手竞争时,为了团队,会更具有自我牺牲精神,也更有英雄气概——这就是为什么武松应该是大宽脸。


入榜理由


这几篇文章都是研究脸和相关行为的关系,其中,前三篇的研究都来自于大学。


然而,不要说仅仅依据一些例子就概括、推导出人的脸与行为、业绩的关系很不严谨,难以令人信服,就是针对几千个人做调查,得出那样的结论也是值得怀疑的。


正如有人针对《行长的面部宽高比影响银行业绩的路径研究》一文所说:“科学研究讲究因果,这两个问题没有因果。是技术研究吗?也不是。银行会根据面部宽窄选拔干部吗?这样的研究只能是典型的哗众取宠。”


对于类似这类研究,还有人更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经济学界流行的所谓实证,可以用一个“段子”概括:“做一个假设,搞一堆样本数据(且编辑几乎无法判断这些数据的可靠性),用结构方程和回归方程使劲折腾一番,最后证明了一个众所周知的常识结论。”


事实上,近年来,经济学研究中出现一种倾向,即为了让经济学看上去更“科学”,无视经济学本身的特性,对量化研究呈现出一股“走火入魔”的执念,在研究中硬性进行各种所谓的量化研究和分析,但基于此的所谓各种研究成果往往与经济社会的现实相背离。


前面三篇文章就是在“量化”的包装下,把“算命”搞成了科学。


其实,在当下经济社会发展复杂多变,形势变幻莫测的背景下,尤其需要经济学来担当破解迷局,指点迷津的重任,让民众搞清变化,看清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而要达成这个目标,经济学研究首先要回归事物的本质,而不是搞各种噱头,进行各种“炫技”。也惟其如此,经济学研究才能不断与时俱进,走出“过往理论解释不了现实”的困境。



红榜

法国街头运动中为什么会出现“中国工农红军”旗 (作者:许立凡)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8830009086009103&wfr=spider&for=pc


原文选摘

传承:中国革命的红色文化是法国政治情境主义的要素之一

像穿越剧一样,法国现实版的黄背心运动,和中国的历史联系到了一起。这个穿越是怎么发生的?


穿越的时空虫洞形成于1968年。上世纪60年代,发源于诗歌里的情境主义在欧洲文化里占据主导地位。


情境主义是指,只要你创造出一种情境,然后退到一旁,就可以获得超验的美感。人们引用不同的文化、宗教去创造文化情境、文化意象。


当时欧洲声名最盛的诗人金斯堡信奉了佛教,甲壳虫乐队、沙滩男孩则追随一个名叫马赫西·约吉的人学习印度音乐和冥想,以获得某种超验感觉。


他们都是年轻人的偶像。当1968年社会运动席卷全球的时候,年轻人就把偶像们的情境主义移植到了政治层面。中国革命的红色文化,就此成为法国政治情境主义的要素之一。


移植中国红色文化的是德国裔法国学生领袖鲁迪·杜奇克。在1968年初,一次著名的反越战大会演讲中,杜奇克把反越战视作改变欧洲的一部分,而改变欧洲如同1934年-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


虽然艰苦卓绝,但最终必然胜利。参加大会的欧洲学生们狂热地接受了杜奇克给出的中国红色情境。4月,杜奇克在一个药店买药时,被一个失业的油漆工人枪击致重伤。


这一幕后来在关于1968年欧美社会运动的影视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枪杀事件,让不同意识形态的年轻人都接受了杜奇克的中国红色情境。红色成为欧洲社会运动认可的情境之一,也成为1968年巴黎“红五月”的主色调。


对于红色在资本主义发源地的盛行,当时的德国副总理、外长勃兰特留下了一句著名的评价:“任何一个在20岁的年龄不信共产主义的人,不会是一个好的社会民主党人。”


用意:黄背心运动博弈的背后,还涉及欧盟团结

1968年法国社会运动留下了另一句名言是“政治就在大街上”。大街上的运动,需要创造一些红色情境,杜奇克以及1968年的其他运动领袖给欧洲的社会运动留下了这种传统。


今天参加黄背心运动的人,左中右都有,但那面“中国工农红军”旗,无关左中右,只与1968年欧洲社会运动的传统有关联。这是一种传承。


再从历史穿越回到现实中来。马克龙为什么要背奥朗德的锅,坚持损人不利己的油价政策?答案在法国政府的财政报告里。


入榜理由

法国这次“黄背心”运动,出现了一面中国的旗帜 —— 中国工农红军旗, 引起了许多网友的好奇和注意。


这篇文章一方面解释了目前法国“黄背心”运动的大致状况,同时普及了中国革命在西方运动史的意义和存在。


中国工农红军是1928年至1937年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参与了第一次国共内战,包括举世闻名的长征。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在“统一战线”的大背景下,红军被整编成为了八路军和新四军。


这篇文章解释了为什么这面旗帜在法国街头运动中出现要追溯到1968年那一场“五月风暴”,以及举起这面旗帜背后的意识形态和精神意义。


这种知识普及对于了解西方现代史和中国自身革命的意义是有所启发的。




资中筠:中文底子不好的中国人,思想不会深刻


原文选摘


01

中文是一种基本底蕴


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中国人应该首先学好中文》。那是2008年,为了迎奥运,媒体大肆宣传学外文。打开电视,在记者的诱导下,街头各行各业的百姓似乎都在积极学外文,连在公园晨练的老大妈也说学了外文便于出国探亲云云。


与此同时,电视的字幕充满错别字,广告乱改成语成风,所谓“历史剧”中半通不通的对话,人物的称谓混乱:称对方父亲为“家父”,自己的妹妹为“令妹”,把自己家叫做“府上”等等,不一而足,惨不忍睹。所以我有感而发写了那篇文章。

 

现在似乎忽然走到另一个极端,强调学中文、弘扬传统文化了,就要压缩外文,在高考中降低外文的分量。似乎学中文和学外文互不相容。我必须首先声明,我主张学好中文绝不是与外文相对立,也与现在以所谓“国学”抵制普世价值无关。更不赞成那种让小孩子穿着古装读《弟子规》、《三字经》之类的做法。不过我的确坚持中国人首先要学好中文,是作为一种基本文化底蕴的养成。


05

今人不可不读古文,但也不能多读

 

以上是我自己的一些体会。举例也是挂一漏万,免不了片面性。我决不是提倡现在的小学生花很多时间大量学古文,更不提倡读经。我要说明的是作为中国人打一点中文基础是一种文化底蕴,一种熏陶,不是作为实用的工具。有这个熏陶和没这个熏陶,跟人的思想深度、审美品味、待人接物的教养是不一样的。然后在接纳外国文化时,在取舍之间的品味也是会不一样的。而且中国文字、文学有那么丰富美好的东西,生为中国人,如果不知道欣赏,该多可惜!

 

现在是知识爆炸的时代,要学的东西太多了。我的旧学根底不算深,而现在的年轻人就是要学我学过那一点点也没有那么多功夫。只能浅尝辄止。如同到了一个精品店里,琳琅满目,你浏览过,知道有这种非常精致、漂亮的东西,你不可能有力量把它全买过来,但是你看见过,以后想起来的时候知道还存在这样的精品。如果你只进过卖粗糙、劣等货的商店,以为那个就是好东西,那见识、品味就是另一回事。进过精品店,有了这个见识,就曾经沧海难为水了。

 

 不管怎么样,现在的小孩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例如那些层出不穷的新电子玩意儿我都玩不过十岁的孩子,所以学古典文学占多大的比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你怎么选、怎么教、怎么给学生以美感、为他们培育文化底蕴,为以后进一步登堂入室打下基础,这就在于课本的编撰和老师的教学的见解和艺术。


现在一天到晚讲爱国主义,其实爱国也不是空的,有了这个熏陶,自然而然就对中国文化,对我们这个民族产生非常深厚的感情,觉得那是不可替代的,你的这个精神故乡是不可替代的。不用人家来强制你,这是一种永久的感情。

 

当年西南联大有一位历史教授叫皮名举,他说过这样一句话:“不读中国历史不知道中国的伟大,不读西洋历史不知道中国的落后。”就是说你一方面觉得它非常伟大,你非常热爱它,但你必须承认它在很多地方是落后了。他说这话是在抗日战争的时候,但是这个话我觉得什么时候都适用。


说我们哪些地方不如人,落后了,并不等于你不爱这个国家、不爱这个民族。因为你知道它有这样的历史,它有这么美的东西,你已经欣赏了、你已经体验了。但是同时承认它有哪些地方是那么不如人意,这就是为什么我特别维护鲁迅的地方,他的伟大和深刻也在于对我国我民深刻的认识。


还有像胡适,表达的方式跟鲁迅非常不一样,而且后来政见也不一样,但是他们对国民的认识其实是相同的。包括陈独秀在内的这些人,他们中国文化的修养都很深,都热爱这个民族,但是同时他又特别深刻地感觉到它的不足之处。爱之深而虑之远,而责之切,就产生要努力改进它的动力。




入榜理由

资中筠是做翻译的,精通法语和英文,对美国政治和中美关系都有研究。


她点出了我们当下的一个现象,如何处理自身的语言和文化。


资中筠全文试图去谈的就是对于语言,特别是母语我们用什么态度去学习和处理,并且要把其功能性说清楚、表明白。


全文最后一部分引用西南联大那句“不读中国历史不知道中国的伟大,不读西洋历史不知道中国的落后”来提醒人们不要把学习语言搞成意识形态工具和建构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


这种认知的背后是五四运动百年之后,资中筠这样的读书人已经脱离“全盘西化”和“坚守国典”的二元论,以更全面、客观的视角来看中国与世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