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无所有的穷学生,靠什么征服了雪山?

2017-10-08 真正的旅行 游侠客

<本文为游侠客华东部产品经理泡菜的雪山攀登帖>

  

在杭求学四年,如今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窘困局面,货真价实穷学生一枚。

  

一年光景,登了两座雪山,也花去不少钱,我的攀登观念渐渐发生了转变,从最初盲目追求海拔高度,开始变得注重攀登方式与攀登风格。于是下定决心,走自主纯粹的阿式攀登之路。(阿式攀登通常是指在高山的环境之下,以个人或两三人的小队来爬山,以轻便的装备、快速的行进速度前进)

  

一直心心念念要自主攀登一座雪山,一日食堂吃饭,万叽冷不丁冒出一句:“你还不如去爬那玛呢。”于是万叽便被我拖着,成了那玛峰攀登计划的搭档。

     

此次的攀登目标,是地处四川康定的那玛峰,他是大雪山脉主峰贡嘎山的一座卫峰,海拔5588m。

  

那玛峰是贡嘎山区最容易攀登的一座雪山,同样是初级技术型雪山,难度较四姑娘山三峰略高一些,近年来成为登山爱好者技术进阶的选择之一。


 

除我外团队成员有三:

李万叽:我同届同学,户外老炮,脚力惊人,号称人间蒸汽机,各类徒步、越野跑活动参加无数,二十公里以下不带大喘气的。

  

牛牛:大三在读,游侠客领队,老烟枪,体能惊人,最终不负众望顺利登顶下撤,全程不带半点高反。

  

老金:朋友的朋友,八零后白领。帅气又多金,莫名其妙被拖进了这趟坑爹的旅程,走过许多徒步,但似乎有过比较严重的高反经历。

 

  

3.28
 出发
   

   

八点半的飞机,下午牛牛赶来与我和万叽汇合,在学校门口合影留念,随后乘大巴赶往萧山机场。老金白领阶层,有工作在身,下班后自行去往机场。

  

  

左起依次为,牛牛、我、万叽。驮包用于托运不能带上飞机的冰镐、冰爪、登山杖、小刀、液体等物品。

  

顶着下班高峰,在大巴上摇了一个多小时总算到机场。四人作死小分队的第一张合影。

  

  

下了飞机,打电话呼订好的民宿老板来接,已经很晚了,就近入住双流机场周边,第二天再进城。

  

  

3.29
 成都—石棉—草科
   

   

从成都出发,进入贡嘎山区有两条路可走,康定、新都桥方向,或是石棉、草科方向。商业队可以包车直接过草科到达巴旺海检查站,徒步一小段后乘坐提前联系的车辆进入贡嘎山区的子梅村。

  

作为穷人登山队,当然包不起车啦,只能坐长途班车,多次换乘,需两日才能到达子梅村。掐指一算,康定贵,石棉便宜,于是走石棉。

  

  

石棉属雅安管辖,去程途经大渡河,一路正花开,风景还不错。

  

到了石棉县城,吃过午饭准备换乘小班车前往草科乡。车票二十元一位,行李同样要买票。

  

石棉到草科一路沿大渡河行驶,傍晚前总算赶到。安顿好住宿,联系好明早送我们前往巴旺海检查站的小车(20公里,250元),还没到饭点,于是四处闲逛。

  

当地的特产是草科鸡(吃的鸡不是玩的鸡),还有草科温泉。

  

  

睡前精简行李,食物、燃料、负重再次计算分配,把不必要的东西都整理出来放进驮包,寄存旅馆。

  

  

3.30
 草科—巴旺海—中子梅村
   

 

早上吃过饭,乘车前往巴旺海检查站。汽车到这里就不能开了,需要徒步穿越丛林(约6km),到达巴旺海旁的公路起点才能重新坐上汽车。(巴旺海检查站至中子梅村约18km)

  

  

一出草科乡,手机便没有信号了,接下来几天的攀登行程便要与外界失联。

  

我们提前联系了子梅村里一位叫做白马旺堆的客栈老板,让他帮忙准备驮行李的马匹,约好马夫和马匹十点到检查站接应。

  

到达检查站的时间是九点三十分,天空中下着小雨,有点凉。常驻检查站的一户藏族人家刚刚睡醒,很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屋烤火喝茶。

  

  

大叔说这两天山里天气不太好,断断续续下雪,山上积雪也很深了。

  

接近十一点,马夫终于牵着两匹马姗姗而来,是一位四五十岁的藏族大妈。

  

巴旺海检查站出发的合照。付过十块钱的垃圾清洁费,一行人进入巴旺海保护区开始徒步。

  

  

沿途要过几座小木桥,由于冰雪还未开始消融,溪流水量不大,通过没问题。

  

到了巴旺海,小雨依然在下,山间云雾缭绕。巴旺海应该是个海子,季节的缘故,那几天应该算巴旺滩……

  

  

大约下午四点左右,到达中子梅村白玛旺堆的家,登巴客栈。天气依然不好,稍稍有些担心后面的行程。白马果然不在,老板娘接待了我们。

  

  

西部的天黑的比较晚,晚饭后围在餐厅的火炉旁唠嗑了好一阵,天也没完全黑下来。索性各自回房收拾东西,早点休息。

  

大概十一点,被敲门声叫醒,白马领着一位大爷开门进来了,说是马夫,今天刚带着前些天的一队登山者从BC(Base Camp)撤下来。C1(Camp 1)以上雪太深了,这支队伍在冲顶途中放弃下撤了。白马的意思是那玛峰目前雪况很不好,登顶希望不大,问我们是否还要继续进山尝试攀登。

  

我当即表示一定要进山,最后冲顶与否、冲顶途中是否选择放弃,这些可以根据现场情况抉择呀。跑这么大老远,连贡嘎主峰都没看见就打道回府,实在是太亏了,要走也等跟蜀山之王打过照面再走啊。

  

  

于是白马按原定计划帮我们联系马夫和马匹。每匹马一日的费用是七十元,马夫也算一匹马。我们共雇了两匹马,帮我们将四个登山包驮至BC营地,约定第二天一早九点出发。

  

  

3.31
中子梅村—贡嘎寺—BC营地
   

 

早上约八点,迷迷糊糊地醒了。清早开门见山的客栈小院,没有游客,十分幽静。吃饱喝足灌满热水,最后检查一遍包裹准备上路,每人又各自精简出一两样东西寄存在客栈里。

  

  

白马一大早就骑摩托去贡嘎寺帮工了,联系好的马夫和马匹却左等右等也不出现,又迟到了……

  

老板娘说,马夫要追上我们很快,让我们把包丢下先走一步,马来了驮上包裹给我们送去。

  

我们于是把四个大包装进白马提前准备的编织袋里留在客栈,出发慢慢向贡嘎寺走去。

  

  

今天的行程将从中子梅村出发,途经贡嘎寺,前往那玛峰的BC营地,全程约11km,海拔爬升1000m。

  

  

天气还不错,就是山区小气候变幻莫测,谁也说不好下一小时的具体状况。前半程的路并不难走(都能跑摩托车),沿着小路缓慢爬升,很快来到贡嘎寺的山门前。看到这扇门,再走一段路就能到贡嘎寺啦。

  

  

沿途有岔道,但不多,而且有路牌指示方向。跟着路牌,走偏的概率不大。

&n 41 37183 41 15290 0 0 3227 0 0:00:11 0:00:04 0:00:07 3227bsp; 

终于到贡嘎寺啦!果然大半个村的男性都在这里干活,似乎是修僧舍,藏传佛教的号召力真是惊人。途经贡嘎寺需购买门票,每人二十元。此时马夫和我们的物资都还没有追上来,我们便在贡嘎寺稍作休整。

  

终于看到正经的雪山啦!!!可惜此刻山间云雾缭绕,加上耀眼的日光,真是看得晕头转向。

  

  

寺庙的神殿似乎并不开放,于是每个人都在外面疯狂拍照。

  

  

牛牛说,这是他的招牌动作。果然是比我还小一届的中二少年。

  

  

就在这个时候,贡嘎主峰露出来啦!!!哈哈哈,网传贡嘎寺是欣赏贡嘎主峰的好地点,这个角度看去果然震撼。

  

  

在僧舍门口吃点东西,休息一下。马夫也带着我们的行李赶上来了,可以再次出发。

  

  

从贡嘎寺出发,需要沿着一段林间小路,从半山腰的位置下到山脚的河滩,然后沿着河滩溯源而上。经历一段短暂的下坡和平路之后,开始较为漫长的爬升。

  

此时贡嘎山区尚未步入雨季,融雪也很少,河里的水位很低,水流也不算急。河滩沿途大部分是草甸、矮灌木以及大小迥异的碎石。

  

  

不论在哪里,碎石坡永远都是我的噩梦。移动速度完全快不起来,还很容易崴脚。偏偏我贪图轻量化,穿的是一双低帮徒步鞋,在这种地形上简直欲哭无泪。

  

  

走过最困难的碎石路段,翻越垭口,再穿过一片平坦的草甸,就来到那玛峰的传统BC营地了。

  

  

传统BC营地非常平坦,背风,有流动的清洁水源,完美。

  

支帐篷的时候,开始下雪了。不是雪花也不是粉雪,而是绿豆大的雪粒子,打在帐篷上劈啪作响,而此时依然艳阳当空。

  

  

4.1
 BC营地—C1营地
   

 

1000g充绒的睡袋经受住了考验,在海拔4200m依然料峭的春寒里,一整晚没有感到冷,甚至稍感燥热。

  

起床收拾的时候,不一会手指就感到冰凉,很快指尖也被冻得生疼。

  

  

在此要分享一个经验,高海拔攀登(极寒地区同理),手套务必要精心准备。最好准备一厚一薄两双手套。厚手套能在极低温的环境下确保你的手指不被冻伤,薄手套方便在好天气或较温暖时进行各项灵活的操作。

  

厚手套一定要准备具有防水透气技术,填充物的厚度与环境匹配(敲黑板!很重要!),薄手套最好也选择防风的。另外,晚上睡觉时可以把手套放在睡袋里捂着,千万别随便丢在帐篷的某个角落,否则一觉醒来你可能会发现手套结霜,无法使用。

  

  

今天的行程是上C1,全程约2公里,海拔上升500m,重装跋涉。

  

  

在BC收拾好东西,装备再次精简过。

  

BC营地旁望不到头的大斜坡就是通往C1的路了,刚出发的时候还是挺冷的,走着走着就暖和了。

  

  

老金依旧吊车尾,不过对于高反体质的他来说,跟上我们的脚步真的很不容易了。

  

  

沿途可以欣赏贡嘎山区数座海拔六千米以上的雪山。眼前这座山顶被冰帽覆盖的是海拔6046m的一座无名峰。

  

  

难得一见的贡嘎主峰戴上草帽(旗云)的情景。

  

  

大约下午两点左右,我和牛牛率先到达C1营地。二十分钟后,万叽和老金也相继抵达。此时的C1已经被连日的降雪覆盖了,照片中被冰川覆盖着山脊的山峰就是那玛峰。

  

  

我们找了块比较平整的地面,开始扎营、烧水。时间虽然尚早,但是天气不好,下着不小的雪,因此环境显得很暗。

  

在高海拔烧水最高效的步骤是,先化半锅雪水,再慢慢往里添雪或冰。雪的密度比水低,一大坨化开了只有锅底浅浅的一点。

  

  

下午三点过后,风雪渐渐平息。

  

我和万叽有过雪山经验,所以提前去勘查线路。此时虽然有云,但视野非常好,整座山峰和几条线路都一览无遗。万叽一拍大腿,“不用看了,明天传统线路冲顶到底,很清晰!”我也非常乐观,没多想就扭头回了。这个本可能致命的错误,导致了第二天我们悲催的冲顶过程,非常非常悲催。

  

回到营地,敲定第二天凌晨一点起床,两点出发冲顶。我负责指导两位新手雪线技术,时间不多,只能就近在营地旁的雪坡练习了一会。

  

五点钟烧水做饭,把能吃的都吃了。再次清点过冲顶装备,吃喝穿用,袜子手套气罐全塞进睡袋,头灯手机电量充满。

  

  

4.2
冲顶日 C1—冲顶—C1—BC
   

 

基本上一夜没睡,迷迷糊糊中大家的手机闹铃相继响了。

  

穿好衣服裤子、靴子冰爪、头盔头灯,墨镜直接用防丢绳挂脖子上。扒拉了几口泡面,往水壶里冲了些葡萄糖,准备出发。

  

然而一出帐篷,我就懵逼了。虽然没有风雪,但整个天空被云层完全笼罩了,没有星光,没有月光。远处的那玛峰完全淹没在黑暗中,什么都看不见了!不过此时我的心态还没崩,前一天没有详细探路,也是考虑到有后手,毕竟手机里还有轨迹,沿着走总不会迷路。

  

按照前两天的表现,牛牛体力最好,负责背35m的绳子,我则走在最前面负责探路和领攀,万叽留在后面押队,同时照顾老金。为了提高效率,暂时不结组,等过了碎石坡再择机决定结组与否。

  

就这样,我硬着头皮,在无边黑暗和没过脚踝的白雪中,靠着手机屏幕上一条细细的红线按图索骥。

  

  

从营地出发首先要穿过一片数百米长的碎石坡,覆盖了薄雪的碎石坡更加难走。许多岩石的空隙被雪覆盖,乃至于一步一陷。

  

随着海拔的上升,雪越来越厚,渐渐没至小腿肚。我也逐渐意识到靠手机轨迹导航在这里有多么不靠谱。而且雪线之上茫茫一片,加之没有月光,完全找不到可靠的参照物,只能依仅有的方向信息,三分靠直觉三分靠经验,摸索着前进。

  

于是我只能不断地直上、横切、直上、横切……雪况也糟,有些陡峭的地方都积下了黏软的新雪,手脚并用攀爬其中。我们保持每半小时停下休息的节奏,补充能量及水分,一点点地在向山脊靠近。

  

回想整个攀登过程,我心里有些愧疚。自己或许是个合格的攀登者,但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搭档。我爱抱怨,但只是作为一种发泄,但当时却没有意识到自己负面的语言对队友可能造成多大的打击。

   

“这还爬个屁啊!”“这还怎么爬?下撤吧!”“太难走了!”……我嘴上这么说,身体却没停下,保持速度继续向上爬升。牛牛心眼大,体能也好,一路紧紧跟着我,但老金和万叽渐渐被我们俩拉开距离。最终,在拉开近百米的差距后,对讲机里有了这么一段对话:

  

“牛牛呼叫万叽,我们能看见你们的头灯,大概有六七十米,天快亮了,你们情况怎么样?”

“老金高反,我也不舒服,我们下撤了,你们还爬吗?”

“好,你们先下撤,我们继续冲顶。”

  

现在想来,我一路上的负面情绪一直在给状况本就不算太好的两人施压,这六七十米的距离,则成为了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但心大的我和牛牛并没有意识到这些,一路摸索着到了山脊下,天色也泛白了,终于不用再靠着头灯前进。山脊线路一览无遗,有戏!我们拔掉头灯,休息片刻,准备沿传统线路上山脊。

  

然而我一阵观察,原先应该沿着冰川与岩石交界处的路线已经被厚雪覆盖,也找不到路绳的影子。

  

“我们爬冰川吧!敢不敢?”心大又啥都不懂的牛牛当然没意见。

  

没有技术镐,没有主绳,没有冰锥,我们就这样硬生生用手和行走镐沿着冰川翻上山脊。天色也开始大亮,太阳从远处的天际线上升起。我和牛牛赶紧掏出手机相机拍照。

  

  

后方的贡嘎主峰实在壮阔,我觉得比子梅垭口的远眺震撼人心多了。

  

牛牛的运动相机拍的照片,画质很糟,时间戳也是错的,不过聊胜于无吧。

  

  

沿着约六十度的雪坡翻上山脊,二十公分厚的雪下面是冰川。

  

  

沿着山脊行走,暴露感还是很强。

  

随后就是漫长而平缓的大雪坡,山脊之上毫无遮挡,疾风和海拔高度让我们俩觉得有些发冷。好在有太阳,保持脚步也能产生热量。

  

  

路过最后一片雪檐,眼前再无路可走。

  

“好!我们到了!登顶了!看一下时间,赶快拍照,拍照!拍好我们下撤。”

  

我的pose是1950年人类首次登上八千米海拔的雪山安娜普尔纳时法国队的庆祝动作。

  

  

牛牛的登顶pose则是他本人最爱的招牌动作,一路上已经展示多次了。

  

  

2017年4月2日9时40分,洪涛、李恒成功登顶那玛峰(海拔5588m)。


前期的准备:

经验和知识储备方面,五千米入门级技术型雪山我还是hold得住的。在此推荐一本书,MOUNTAINNERING,译为《登山圣经》。非常详尽、专业,最权威的登山类教科书,已出到第八版。

  

装备方面,在此列举此次攀登携带的所有装备,适用于所有五千米级徒步型雪山及个别入门级技术型雪山。

  

公用装备:双人帐篷*2、反应堆*2、35m主绳*1(没用上)、运动相机*2(画质实在太坑爹)、100L驮包*1、防晒霜*1、防晒唇膏*1、太阳能电板*1(没用上)、230g高山气罐*4、医药急救包*1、对讲机*2、打火机*3

  

个人装备:65L登山包*1、20L冲顶包*1、冲锋衣裤*1、软壳衣*1、排骨羽绒*1、抓绒裤*1、1000g充绒睡袋*1、1L保温杯*1、1L水袋*1、防潮垫*1、防水保暖手套*1、抓绒帽*1、魔术头巾*1、羊毛袜*2、中筒袜*2、排汗内衣*3、高海拔墨镜*1、登山杖*1、冰爪*1、高山靴*1、徒步鞋*1、大冰镐*1、头盔*1、头灯*1、充电宝*1、安全带*1、主锁*2、40cm辅绳*1、120cm扁带*1(技术装备这次没怎么用上)、主食五顿、路餐零食若干

编辑 / 桑子


旅游 | 十五的月亮十七圆 | 月圆事满,千里婵娟,把世界最美的月亮送给你 | 国内秋色TOP3之额济纳昨天寄来一封情书,收件人是你

活动 | 游侠客会员狂欢日 | 半价!1元秒杀!红包雨!万千代金券!打造户外人的盛典! 

小城 | 挪威小城卑尔根 

专访 | 10年爬了763次山,跳跃少年海风的平淡人生

电台 | 北京 | 香港 | 尼泊尔 


与游侠客一起去旅行请戳【阅读原文】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