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中国核潜艇动力将首次超美国 降噪能力获大幅提升

2017-09-02 新浪军事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今年6月份,在接受采访时,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头号技术专家马伟明透露我国下一代核潜艇将使用无轴泵推技术,而且领先于美国。消息一出,就引起一片热烈讨论,这其中也包括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军事界,各大智库纷纷发表各种文章分析,大有感叹美国水下优势不再的局面。在这些文章和讨论中,美国著名军事评论员斯科特的意见尤其具有代表性。

  先来介绍我国取得突破的这项技术——无轴泵推。众所周知,潜艇上最主要的推进装置是螺旋桨,但螺旋桨设计一直面临两个难题:第一是提高推进效率,必须让潜艇推进装置使用同样的能量跑的更快。第二是尽量降低噪声,即尽量降低螺旋桨转速。这两种技术要求是互相矛盾的,为了达到一个相对均衡的值,传统潜艇一般使用“七叶大侧斜螺旋桨”这种推进装置,通过减少螺旋桨旋转时的空泡(空泡破裂时会产生噪声并影响推进效率)来努力同时提高两个技术要求的指标。但这种技术拥有一定的极限,难以进一步优化指标,因此在冷战后期,泵推技术开始进入科学家的视野,这种技术类似航空发动机,即将水体吸入到发动机内再排出,产生一定的推力,该装置由一个定子和一个转子组成,转子负责吸入水体,定子负责提供向心力和旋转轴。

  使用该技术后,可以同时提高潜艇的推力并延缓空泡产生,噪声减少甚至可以达到10倍以上,这种程度的技术提高在潜艇对抗时无疑将拥有极大优势。而所谓的无轴泵推实际上就是将传统机械泵推使用的驱动轴动力替换为集成在导管内的电磁力,原理与无刷电机类似。而这根驱动轴恰恰就是潜艇噪声的最大来源,当无轴泵推发动机将其取消之后,噪声较少之大可以想象。除此之外,由于取消驱动轴,潜艇在转向、加速上可以更快实现,意味着可拥有更高的机动能力。目前美国最新的潜艇设计规划里,只是将该设施作为辅助动力,机械泵推仍然是主动力,这和马伟明的全无轴泵推设计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斯科特对马伟明透露的推进技术进行了深入评论。他认为,一直以来美国对其他国家最大的技术优势就是潜艇,并对苏联、中国潜艇的巨大噪声冷嘲热讽,但无轴泵推技术的出现无疑将会终结这一局面,让两国的水下较量朝着对美国不利的局面进一步演变。

  他认为,传统的潜艇推进技术使用了齿轮将传统器材连接起来,由蒸汽涡轮带动整个传统结构和推进装置的旋转,每个轴承和齿轮的旋转都会带来巨大的噪声,让敌人远距离检测自己的概率增大。而一旦无轴泵推技术被引入后,这些装置可能都要被拆除,纯使用电力线路即可将能源传动到推进装置,这带来的不仅是动力系统的噪声降低,更会使得全潜艇在每个环节噪声降低,最终让潜艇成为大洋“黑洞”,中国潜艇未来很可能达到海狼级潜艇的噪声能力,这对美国来说非常危险。

  但斯科特同时也对中国已经完全掌握该技术的说法表示怀疑,他认为新技术从实验室到工程实践再到装备服役需要大量的测试修正,马伟明所说只是代表发展方向,美国并非没有赶超的机会。他还举了几个例子,当初日本帝国海军在珍珠港使用的长枪鱼雷、苏联海军大力发展的反舰导弹和水雷都迫使美国海军不断发展自身技术,才促成了今天的技术优势。

  中国海军的这一发展技术同样也会刺激美国海军广泛运用新技术来预防可能出现的危险的未来,而且海军作战升力并不取决于哪个国家潜艇更加安静,更多时候取决于在执行反水面舰艇任务时,是否能有效躲避水面舰艇和反潜声呐的各种探测。也就是说,水下优势不但与潜艇噪音优势有关,也与反潜能力有关。特别是美国在西太平洋水下布设大型声呐探测阵列已久,而第一岛链国家几乎都是美国盟国,只要在重要水道进行封锁,中国潜艇就无法获取水声优势。这样,其就算采取了最先进的技术,依然无法和美国潜艇在对抗中获胜。

  斯科特这种说法显然有些自我安慰之嫌,说的好像中国潜艇技术发展,反潜技术就不会发展一样。在一个领域失去优势就在另外一个领域找信心,无异于诡辩。我们要做的还是埋头苦干,让我们一天天好起来。(作者署名:云上的空母)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 43 27729 43 12113 0 0 2146 0 0:00:12 0:00:05 0:00:07 2225 43 27729 43 12113 0 0 1823 0 0:00:15 0:00:06 0:00:09 2244 43 27729 43 12113 0 0 1584 0 0:00:17 0:00:07 0:00:10 2245: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中国091核潜艇为何毛病多 当时能造出来就是胜利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在青岛海军博物馆,退休的中国第一艘核潜艇401艇现已成为一道风景线。国产第一代核潜艇是091型,多年来围绕它的评价出现了两种极端,然而任何脱离时代和现实的评价都是单薄无力的。

  在网络上,提起被西方命名为“汉”级的老汉们,一定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091存在大量的技术缺陷,特别是核潜艇战技术指标中极为重要的静音性能很糟糕,青岛一出航关岛的美军就能听得见,而另一种说法认为091性能还是不错的,1994年403艇在黄海更是和小鹰号航母鏖战72小时后全身而退。

2000年后091型核潜艇加装消声瓦

  然而,这两种说法显然都是片面而且是极为矛盾的,潜艇静音性能、本型艇的音纹特征是最高机密之一,民间根本不可能获知其真实水平。在2004年11月,日本官方曾指责一艘091型核潜艇进入了日本冲绳县石垣岛领海,并出动P-3C反潜机进行跟踪,侧面说明了091型核潜艇的静音性能并不好。

  当然,这并不是最重要的,美日在东海和第一岛链投入的反潜兵力本身就是超强的。091型核潜艇毕竟是上世纪70年代建造,80年代完善,到90年代的时候已经相当落后于时代了,而在2000年后,尚在我海军服役的403、404和405艇才加装了消声瓦、改进排水口设计等提高静音性能。

  最重要的是,091型核潜艇的建造周期长,实战能力长期为0。1970年12月26日,首艘091型核潜艇401艇下水,但前2艘艇建造、系泊试验和试航花费了相当长的时间,从403艇开始相对完善,但已经是1985年后的事情。

  091的配套武器和各项试验几乎都是在1985年后才完成的。1984年,091型核潜艇最主要武器——鱼3型声自导电动鱼雷定型,1986年水下先锋艇——第11艇员队驾驶403艇完成了90昼夜的自持力考核训练航行,1988年鱼3的改进型鱼3乙才完成深水发射试验。

吊装中的鱼3,配套武器进展缓慢也是091长期无法形成战斗力的原因

  公开资料显示,091型攻击型核潜艇最后一艘405艇于1990年下水,20年时间仅建造了5艘,而且首艇401艇和老二402艇,长期都是不完善的,这可能也是这2艘艇早早退役,而403到405艇迄今仍在服役的原因。

  当然,70-80年代,对第一代核潜艇研制的时代背景来说,客观上也是很困难的。整个70年代中前期受到当时政治环境影响,国防高技术武器研制基本都属于歇菜状态,401和402进展缓慢实属正常,到了80年代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防预算紧缩,当然也获得了西欧一些先进的技术。

1990年,405艇下水

  正因为如此,“一万年都要搞出来”的09工程还是相当伟大的,即使现在经济实力还不错、技术支援左右逢源的印度发展国产“先进技术艇”(ATV)依然困难巨大,091在70年代初下水时就采用了很具超前性的水滴形线型,这些都为今天093/094的成熟打下了基础。

没有091,093就是空中楼阁

  只不过,和当时很多国产第一代武器装备,如051型驱逐舰、歼8战斗机一样,091一出生就落后,壮志未酬的背后有太多的无奈和不易,正如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核反应堆专家赵仁恺院士生前接受采访时评价的那样:第一代核潜艇解决了有无。解决了有无以后,我们就不能再慢慢走路了,要跨越! (作者署名:非著名键盘侠乌龙  公众号:wulongfangwu1)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