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P 展览观 | 2020台北双年展:当你我不在同一个星球上,何以着陆?
你我不住在同一个星球上——2020台北双年展
时间:2020.11.21-2021.03.14
地点:台北市立美术馆
“你我不住在同一个星球上”这个有点拗口的中文作为2020年台北双年展的标题,恰恰在这个新冠肺炎确诊案例于全球创下新高峰的时间指向展览所在地台北的现实——开幕当天台湾本土仅有55例确诊案例,台北的公共场所都正常开放,公众只是需要在参观双年展之前量测体温与实名制入场。作为少数未延期至2021年开展的东亚地区双年展之一,“你我不住在同一个星球上”还是因为疫情的旅行限制延后了一个月开幕。开幕的现场,两位策展人只有马汀‧圭纳(Martin Guinard)现身,另一策展人布鲁诺‧拉图尔(Bruno Latour)通过视频连线,而大部分国际参展艺术家的作品皆由馆方协助完成布展。
台北双年展这几届对“人类世”(Anthropocene)这个主题情有独钟,从2014年尼古拉斯‧伯瑞奥(Nicholas Bourriaud)策划的“剧烈加速度”(The Great Acceleration)到2018年由吴玛悧与范切斯科‧马纳克达(Francesco Manacorda)共同策划的“后自然”(The Post-Nature),皆围绕着这个概念展开。一方面是台北双年展自2012年后,似乎将自身定位为欧洲当代文化研究理论引进的平台,另一方面也是新自由主义与科技平台资本主义导致的各种恶果随着时间推进愈发地无可回避。但是这两届的实验并未获得太大成功,“剧烈加速度”招致与台湾当地现实不够衔接的评论,而“后自然”则是过于直接地挪用各种当地社会议题,没有艺术的转化介入与颠覆感知的空间。此次拉图尔提出“星球”的概念,暗喻建立在不同意识形态上形成的各个同温层仿佛是生活在不同星球上的人们。他希望利用所谓的“外交新碰撞”,在这届双年展中透过更多立场的沟通与协商,接受这个分裂的现实以寻求解决方案。
黄海欣,《巴塞尔艺术展后》(局部),2020,铅笔、纸,193×488厘米
图片致谢艺术家及台北市立美术馆
因此,整个双年展被划分为不同的星球展区。从台北市立美术馆(后简称北美馆)的二楼开始,迎接观众的“全球化星球”的首件作品是蜜卡‧罗登伯格(Mika Rottenberg)的《宇宙生成器AP》(2017)。影片中的场景——货品应有尽有的99分商店、各式各样的灯具专卖与玩偶专卖——是全球化无可回避的结果,而白人男性无助地化身成餐盘上无力挣扎的食物,被来自社会底层的女性劳动力百般无聊地一瞥。原本以为这个开场预告了本次双年展将充满异质视角的观看,但是接下来的作品却与全球化的命题连结得过于直白或跳跃,没有对此状态有更为深刻的评判。黄海欣的铅笔素描《巴塞尔艺术展之后》(2020)呈现巴塞尔展会后的撤展状况;MILLIØNS建筑工作室的《建筑的鬼田》(2020)叙述纽约一栋密斯‧凡德罗设计的建筑如何通过调度全球资源而落成;法兰克‧列布维奇与朱利安‧赛胡奇(Frank Leibowici & Julien Seroussi)邀请观众根据现场的证据拼凑出刚果波格洛大屠杀的真相。
崔洁,《中部非洲国家银行,雅温德》,2020,亚克力颜料、画布,200×150厘米
图片致谢艺术家与伦敦Pilar Corrias画廊
反而是几件绘画作品捕捉到了全球化是如何具体而微地影响我们的感知。既陌生又熟悉的都市建筑景观是崔洁带有未来主义风格的绘画的焦点,藉由科技的介入与自身对所在都市的记忆,艺术家勾勒出一栋栋未曾到访的城市中的建筑轮廓与细节。玛利安‧莫里(Marianne Morild)在深色背景中以类似地层断面图的结构,堆叠出色彩缤纷的不规则几何形状,像是证据般的科学图像风格暗示边界的界定充满不稳定性。伊山‧贝哈达(Hicham Berrada)使用化学物质与高纯度的硫酸铜进行反应,以慢速摄影机记录如同海底世界奇幻景象。然而,在展场的全景式沉浸投影的包围中,观众是否真的能意识到艺术家所说的“全球化的问题,就是某种微小成分的超本地化(hyper-localization)”,抑或只是迷失在影像建构的奇观之中?
图片致谢艺术家
接下来的展览叙事推展到“维安星球”,这里试图呈现民粹主义者的论调:划清边界,排除异己。艺术家秦政德、李佳泓、林传凯与陈怡君共同创作的《在冷战里生火》(2020)一起调查北美馆所在的北投士林地区被过往的政权控制的历史,使用国家治理时强调的符号与档案以及被统治人民视角出发的影像呈现。尤拿斯‧史塔(Jonas Staal)的《宣传大业的梳理与回顾》(2018-2019)中,多件影像剪辑了美国民粹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史帝夫‧班农所制作的宣导极右派意识形态的政治宣传影片,提醒观众影像符号的应用如何与政治宣传息息相关。而最后一张班农与川普渐行渐远、后被抹除影像的新闻照片,试图提醒在美国大选时力挺川普的台湾观众政治角力与现实的残酷。
秦政德、李佳泓、林传凯、陈怡君,《在冷战里生火》(展览物件),2020,复合媒材空间装置,尺寸可变
图片致谢艺术家及台北市立美术馆
“逃脱星球”仅展示一件作品,范柯‧何瑞古拉芬(Femke Herregraven)的《腐败的空气-第六幕》(2019),以三件化石的非人视角,述说一场没有希望的救援,仿佛替拉图尔近期发展的“着陆”概念定调——逃离终究是场妄想。位于一楼的“实地星球”,分为地质学中的临界区(critical zone)与盖娅(Gaia)两个部分。临界区的作品延续拉图尔今年五月于德国ZKM策划的同名展览概念,讨论地球表面极小的地理范围中人与非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共生。张永达与苏郁心的作品都从台湾是地质学上变动最为快速的地理区域这个特点出发。张永达展出的仪器装置《scape.unseen》(2020)系列模拟了花莲立雾溪的湍流摩擦河床的状态,并且转化出声响,随着展期推进将制造出一片片河床。苏郁心的影像装置《参照系》(2020),质疑地理资讯视觉化的人本中心。同样也在ZKM展出的领土仲介所(Territorial Agency)针对台湾作为岛屿的地形与周边海洋的互动关系视觉化了科学研究中的资讯,但似乎没有更有艺术性的想象。来自台湾的动态自造实验室制造了一个自体供电的系统,植物光合作用出的酸形成生态电池,使路灯发光,而路灯的光又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幽微的灯光微微照亮空间,是爆量的展示资讯中一个可以适当让视觉稍作休息之处。来自台湾原住民排湾族部落的伍玉玲使用传统技法,展现了造型之下一个个更为缠绕的结构,映射了临界区的真实状态。盖娅区的作品试图以更为抽象与宏观的角度回应人与非人的互动作为一个系统的状态,但最吸引人的作品反而是纪录片导演约翰‧费尔德曼(John Feldman)拍摄的关于提出盖娅假说的学者的纪录片《共生地球:琳恩‧玛古力斯如何打破常规与开启科学革命》(2017)。
图片致谢艺术家及台北市立美术馆
在“另类重力星球”中,艺术中带有想象力的再现功能才真正被启动。陈滢如的《屠学表》(2014)绘制几个亚洲历史上的屠杀事件日期的星象图,叩问着行星的力量是否决定了事件的发生。隽‧巴尔达扎与皮耶‧保兹(June Balthazard and Pierre Pauze)的《质量/弥撒》(2020)从命题就站在科学与宗教可能的交汇点,双屏幕的影像一个呈现半虚构的叙事,交织出两种观测世界的理论,一个则以现场展出的装置建构出具有剧场感的模拟世界。尼可拉·波伊奇、达米尔·盖姆林与米罗·罗曼(Nikola Bojić with Damir Gamulin and Miro Roman)基于研究的装置作品 《宇宙政治学的建筑》(2020)回访了克罗地亚建筑师布兰柯佩特洛维奇提出的“人类环境现象系统化”的档案,在古怪又诡谲的视觉图表呈现中,似乎在现实中的地缘政治角力与气候危机的迫切之间找到了一个可能的生存状态。
被寄予让不同星球“碰撞”厚望的公众项目由台湾的独立策展人林怡华策划。在“协商剧场”中,台湾科技与社会研究协会(STS)的数位成员与大学生针对与台湾本地环境密切相关的数项议题如核废料的处置、离岸风电的设置等进行辩论。随着展期推进,也会有策展人吕岱如与艺术家侯怡婷、吴梓安、陈子豪合作的科幻小说写作与由原住民猎人、海洋学家、人类学者带领的实地踏查山林工作坊。
“这个展览好比是台湾的比例模型,而台湾则是地球的比例模型。”拉图尔在媒体专访与宣传影片中反覆地强调这个概念。但是比例模型暗示着向可规模化推进的可能,而目前世界面临的各种问题正是资本主义为了可规模化直接或间接所导致的。从拉图尔早期的行动者网络理论中聚合体(assemblage)的连结到现在用行星的概念化约不同意识形态的人群,其依旧使用着界线区分出人群与人群、人类与非人。使用“外交”作为譬喻来解决,特别是在台湾特殊的政治状态下,岛上居民的理解必然映射出与一般政治实体不同的感知与行动——“外交”碰撞会是什么样的碰撞?在这个展览中没有给出更明晰的线索。而因为疫情影响,作为可能是这个展览唯一的观看族群——住在台湾岛上的人们——又该何以着陆?或许不需要以星球级的规模来想像,先发现与深入挖掘目前不同界线之间个体不可言说的状态或鲜少被体现的纠缠,就像是刘窗在探索锂矿的工业化生产与传统复调音乐的最新影像作品《锂矿湖与复音孤岛》(2020)中所暗示的:让多声线并存的复音状态将会是解决的方向。
文/徐诗雨
联络邮箱:leap@modernmedi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