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收藏版!2019北京大学基础教育论坛隆重开幕(含直播链接)
2019年1月12日,以“守正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的“2019北京大学基础教育论坛”在北京大学隆重开幕。本次论坛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北京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大学于越教育基金会赞助。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陈晓宇主持开幕式,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会长、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名誉院长、北京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理事长闵维方致欢迎辞,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杨念鲁致辞。论坛邀请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银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裴娣娜、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管培俊、北京市海淀区教科院院长吴颖惠、深圳罗湖区教育局局长王水发、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副主任文东茅、北大附中基础教育集团教育总监徐丹、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闵行蔷薇小学特级校长沈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莉萍、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宁本涛、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李曼丽、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刘云杉、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尚俊杰等二十多位校内外嘉宾和北大学者分别做主旨报告及对话讨论。
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共300余人参加本次论坛。本次论坛受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学校教育网、北大电视台、北大讲座网等多家媒体关注和报道,并全程进行在线网络直播。
论坛现场
陈晓宇院长主持开幕式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会长、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名誉院长、北京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理事长闵维方教授致欢迎辞。他指出,2018年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全国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大厦的基石,是培养优秀人才和经济发展的奠基工程。近年来,中国各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皆创新高,民办基础教育随之快速发展。面对未来的挑战,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包括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精神,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的国际竞争力,运用科技推动教育改革等。最后,他感谢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于松岭先生、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毕业生于越博士捐资成立的北京大学于越教育基金会对本次论坛的支持,并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闵维方教授致欢迎辞
随后,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致辞。他指出,北京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的成立充分体现了北京大学对基础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基础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发挥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呈现出“点多、线长、面广、量大”的特点,是我国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石。党的十九大指出,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新时代,面临着新要求、新目标、新任务,对基础教育而言,就是满足人民群众对基础教育的期盼,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历史性转变。学前教育要实现优质普惠发展,义务教育要实现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教育要实现优质特色发展,特殊教育要实现优质融合发展。2019年基础教育领域的主要任务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实施基础教育育人质量提升的攻坚计划;第二,实施扩大普惠性学前资源的攻坚计划;第三,实施“控辍保学”的攻坚计划;第四,实施“家校协同育人”的攻坚计划。最后,吕玉刚司长表达了对北京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的发展寄予厚望,希望中心对热点问题保持关注,充分发挥智囊作用。
吕玉刚司长致辞
最后,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杨念鲁致辞,他分享了未来基础教育创新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的转变。第一,在学习内容方面,从学生单纯接纳知识到将新知识与学生以往经验有机结合,从记忆简单的概念定义到建立合理的、可重构的知识结构,从强调学科知识到将综合性学习与学科知识相融合,从应试能力的培养到核心素养和学科素养的培养。第二,在学习方式和学习形态方面,从固定的班级授课到走班选课,从传统课堂学习到随时随地网络学习,从传统讲授式教学到探究式、合作式、项目式等多样化学习方式,从书本学习到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学习等。第三,在教育目标方面,在强调核心素养培养的前提下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从着重为学生“补短”到帮助学生“扬长”。第四,在教育评价方面,从单一学科性评价到包括学科知识、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评价,从一次性评价到过程性评价,从“贴标签”到功能诊断。第五,在教师角色方面,从居高临下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伙伴、助手、引路人,从知识的搬运工变为知识的营养师。第六,在教育管理方面,从追求统一模式到推进学校个性化发展,从以上级主导的行政性管理逐渐发展为学校、家长、社区共同参与的民主化管理。最后,杨念鲁教授总结,基础教育的发展应该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并未雨绸缪,一定能为我国教育强国目标的实现发挥基础性作用。
杨念鲁副会长致辞
开幕式之后,进入论坛特邀主题报告及主题对话环节,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陈晓宇教授主持第一阶段的特邀主题报告。
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银付首先发表了题为“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创新”的主题演讲。他指出基础教育改革和创新主要包括六大方面,第一,在发展战略方面,国家基础教育发展应从普及发展、均衡发展迈向优质发展。第二,在管理体制方面,应进一步整合城乡发展,从效率优先走向兼顾效率公平,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和优质发展。第三,在教育方针方面,他指出应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第四,在课程改革方面,高中课程改革应以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地发展为定位,在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学业质量标准改革方面有所突破,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三个方面具体开展。第五,在教学改革方面,注重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因材施教、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第六,在评价改革方面,推动学生和学校的综合性评价,以促进评价更好为学校、师生发展提供服务。
杨银付秘书长发言
北京师范大学裴娣娜教授发表了题为“学校课程改革与校长领导力”的主题演讲。她首先对我国课程改革研究的现状发表了四点理性思考,包括对课程改革战略意义的认识,对课程改革发展阶段的分析判断,四十年课程改革研究的重大进展以及2019年课程改革的新目标、新问题。她提出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建构中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路径——“中国模式”。她结合大量案例介绍了学校课程的顶层设计,她认为中国课程理论与实践改革的关键词是“选择与发展”,构建学校课程体系的基本原则包括重基础、高质量,多样化、有特色,分层次、可选择。在学科课程建设及内容调整方面,应搭建“进阶式”学科课程体系,分类分层次选择课程内容,实现学科课程知识模块的重构。在教学方式改革方面,需激发课堂生命活力,把握研究问题,探索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在课程建设制度方面,实现以选课选考制、走班教学制为核心的制度创新。最后,裴娣娜教授对推进课程改革研究提出了几点思考:研究者应从地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进行高位思考,需具备敏锐的学术意识,提升对问题的理性分析,并坚持研究方法的创新。
裴娣娜教授发言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发表了题为“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与思考”主题演讲。首先,他指出中国基础教育目前面临的诸多难题,如教师队伍入职门槛偏低,教师资格制度不够健全,教师编制管理相对僵化,教师总体供给不足,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有待提升等。他认为教师队伍建设应置于基础教育改革的优先地位,主要包括教师培养和教师培训两个方面。在回顾了师范教育和教师教育的发展历史后,他指出应当强化师范院校主体的教师教育体系,加大对师范院校的支持力度,并积极推动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开展教师教育,以提高教师培养的质量。此外,他强调应发展教师职后培训以支持教师专业发展,进一步推进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改革,加快推进市县教师发展机构建设,加强教师培训队伍建设,并强化教师培训经费保障。
任友群司长发言
随后,大会进入主题对话环节,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刘云杉主持。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管培俊、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副主任文东茅、北京市海淀区教科院院长吴颖惠、北大附中基础教育集团教育总监徐丹围绕“未来教育:真实与幻像” 主题展开讨论。
刘云杉教授指出“未来”不仅是时间维度,更是和现实的对话,而这一轮的未来教育所借助的动力是技术革新,包括技术和制度两个层面的变化。接下来,徐丹总监介绍了北大附中的教育实践,北大附中致力于培养个性鲜明、充满自信、敢于负责、具有思想力、领导力、创新力的杰出公民。学校取消行政班,建立了由不同年级的学生组成的自治实体——书院。四大书院提供不同方向的学科课程。学校的定位是多元开放的平台,资源汇集,对话发生的地方;技术提供的是数据驱动研发,对自组织学习的引导,个性化反馈,大数据分析。吴颖惠院长指出人民群众越来越需要个性化教育,学生的学习不仅来自于学校教育和传统课堂,还发生在课外、家庭和网络环境中。技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提供多渠道的教育,这是未来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但技术不可能完全左右未来教育,教育最终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的影响,它的人文性还是要回归到人,而技术是无法实现这一点的。文东茅教授认为,技术为教育带来许多良性的改变,比如提供海量的优质资源、进行学习状态的监控。但在促进教育高效和精细化的同时,我们不应忘记教育的根本,即教会学生心安,回归到生活和人本身,获得真正的快乐,帮助学生学会自律自强,成为一个真正能“管理”好自己的强者。管培俊副会长提出了如下观点,第一,未来教育是一种思想的引领,所以要面向未来、洞察未来进行教育改革,顺应未来发展趋势。第二,有思想还要有行动。第三,改革要把握时空观,借鉴国外好的做法,办好中国的教育。第四,坚持正确的认识论、方法论。最后,徐丹总监再次强调教育的评价改革不容忽视。文东茅教授指出借助技术认识自己,学以为己,自立自强,走向幸福。吴颖惠院长认为教育和技术的改革都是渐进的过程,教育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管培俊教授强调在教育结构性改革中,教师要与互联网教育、技术手段、人工智能实现深度融合。
“未来教育:真实与幻像”主题对话环节
12日下午,论坛活动继续在秋林报告厅进行。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岳昌君教授主持第二阶段的特邀主题报告环节。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陈晓宇教授首先发表了题为“教育财政均衡与中小学布局布点”的主题演讲。他首先提出,中国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背后是中国政府在教育经费上的有力支持,伴随社会对教育公平和优质教育资源机会均等的诉求不断增大,公平-质量-效率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他随即回顾了我国基础教育财政均衡的历史与现状,尽管从2000-2016全国各级义务教育生均支出变化趋势来看,省级差异不断下降,但这一趋势却掩盖了省内县级差异、校级差异的不均衡性,即越处于基层的单位对教育差异的贡献程度越大。陈晓宇教授借助大数据分析对校级财政差异进行分解,并将影响因素归纳为师生因素、周边因素、服务范围因素、区域因素四大类因素,其中师生关系对差异的贡献最大,其次是周边因素、服务范围因素和区域因素。基于以上研究,陈晓宇教授提出,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有效途径是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布点,同时强调在布局布点中不仅要考虑政府办学成本,也需要统筹考虑居民求学的个人成本,尤其是交通成本。
陈晓宇教授发言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刘云杉发表了题为“拔尖人才培养:精英成长的张力”主题演讲。刘云杉教授以两个寓言故事切入,探讨精英成长的问题,她首先区分了“拔尖”和“创新”两种人才培养模式,前者意味着“不能失败”,以结果、评价为定位导向;后者则“不怕失败”,充满不确定性。她指出当今社会“受之于人”的教育已成为核心利益分配的权威代理,掩盖了家族承续的先赋地位特权。她通过剖析自宋代形成的“平铺社会”概念,对学校和考试的功能与文化资本的关系进行了深刻解读,并进一步诠释了功利主义教育的难以抵御性。最后,以“龟兔赛跑”为征喻,刘云杉教授指出精英选拔考试的变质、多元化的选拔标准使得教育竞争成本增高,考察对象从单纯的学生个体转变为家庭单元,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争的内涵实然是对功利主义教育的抵御。
刘云杉教授发言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鲍威副教授发表了题为“阶层壁垒与信息鸿沟:新高考改革背景下信息支持在升学选择中的影响”的主题演讲,这项研究探究了在新高考升学选择复杂性增加的背景下,不同学生对于升学选择的信息鸿沟是否加剧了阶层间教育获得的不平等。随后鲍威副教授分享了基于浙江省高三学生数据分析得出的四个重要结论:一是家庭社会经济属性对学生高考得分具有显著提升作用,弱势阶层处于不利地位;二是新高考规则的复杂性使得由家长直接提供的选考建议无法带来有效的高考得分增值;三是学校信息支持能够为弱势阶层子女的教育获得提供显著的补偿效应;四是市场化升学咨询产业的效用更为显著地体现在优势阶层,存在进一步固化阶层壁垒的风险。鲍威副教授呼吁政府关注弱势群体利益诉求,提高制度公平;呼吁高中强化升学指导师的专业化建设;呼吁高校设置生涯咨询和升学指导相关课程和专业。
鲍威副教授发言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林小英从政策改革视角出发,以“扩大学生选择还是别无选择:重审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为题发表主题演讲。近年的新高考以“扩大学生选择”为改革价值取向,林小英副教授首先就“新高考的现实基础”及“高考改革的问题范畴”两点引题:省级示范高中在教育改革中具有更大话语权,但县级中学却更能够代表中国基础教育的根本底色;基础教育提供“最起码”的教育,接受了基础教育的受教育者则需更进一步考虑未来发展问题——两种现实、两类教育存在的张力便是新高考改革必须考虑的语境。她以“分化的现实基础”、“社会分层的强化”、“学校作为社会分化的加速器”、“基础教育的基础性与预备性”四个问题进一步审视了实现高考改革目标的实际可操作性。从政策设计、内在逻辑和调研事实三个角度,深入考察高考改革中扩大学生选择的三大支柱性政策——选科、选考、选志愿;并认为以“扩大学生选择”为改革目标的新高考,反而让学生别无选择且加剧了社会分层,提出需重申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
林小英副教授发言
随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哈巍研究员主持第三阶段的特邀主题报告环节。
华东师范大学宁本涛教授发表了题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观重建问题的思考”主题演讲。他指出,尽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党历来的教育方针,但却存在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在研究中被虚化的现实问题,因此重塑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迫在眉睫。他还简要阐述了“五育”思想的由来以及德智体美劳教育的地位及相互关系,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以劳促全”提升心志,拥有充实的人生。通过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的历史演变,宁本涛教授指出我国劳动教育表现出明显的外生性特点:一是驱力的外生性,即劳动教育每一次受到重视都主要源于重要国家领导人的讲话推动;二是目的的外生性,即劳动教育主要服务社会发展这个外在目的,而不是培养人的身心素质这个内在目的。通过幽默的例举,宁本涛教授强调,劳动教育不是社会、学校或家庭单方面的事情,而是这三个教育渠道相互配合、密切联系、各司其职的整体性教育;劳动教育必须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成为整个教育的基础和归宿。从国家层面来看,他建议国家以法律制度形式规定劳动教育主体,明确各主体的责任,建立评价、督导机制,明确劳动教育成绩的使用范围等一系列的制度建构,最终使劳动教育成为全社会各层次主体的自觉意识。
宁本涛教授发言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院卢晓东就“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教育”问题发表主题演讲。卢晓东将劳动教育问题置于人工智能的时代语境,指出人工智能时代将会导致机会劳动减少而引发教育问题,从而针对“新时代的劳动意义”发问。他首先引用恩格斯关于“劳动”的定义,关于劳动与人的成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高度概括。同时以中国孔孟先贤语录引述传统文化对体力劳动的肯定态度。从而指出,在人工智能时代,学生由于缺乏劳动机会,将会导致成长教育失去“实事求是”这一精神。卢晓东研究员还进一步探讨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必要性并提出四个主要问题及观点:第一,由于达尔文的“生长相关律”,儿童少有机会劳动,人的大脑以及相附属的感觉器官是否可能退化?第二,儿童少有机会劳动,因此缺乏面对“实事”的机会,既影响根本性的创新,也无法实事求是。第三,生产劳动仅仅是劳动的一个部分,还应包括探索性劳动、艺术性劳动。第四,在前沿的探索性劳动,应使得儿童有机会面对新“实事”。
卢晓东研究员发言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朱红发表了题为“我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经验、需求和挑战”的主题演讲,旨在探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我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现状和不同地区的差异,解读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并为政府、学校、学者进一步制定生涯教育战略提供参考。通过定量分析和质性访谈,朱红副教授介绍了研究的两个重要结论:一是各地生涯教育发展差异巨大,东部教育发达地区的政府和学校已共同促进了一批卓有成效的生涯教育校本课程、活动,但教育欠发达地区对生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则比较滞后;二是各地生涯发展理念和方法百花齐放,不同地区高中发展形成特色经验,生涯教育师资建设立体化,在各类资源支持方面也较为完善和领先,体现了“全生涯”、“大生涯”的先进理念。但是国内生涯教育目前仍存在明显问题:一是生涯教育的理论大多延用西方理论;二是目前生涯教育的理论缺乏系统性;三是国内从事生涯教育的教师多数由心理学、教育学相关背景的教师担任,或者是校内辅导员担任,缺乏专业性;四是培训机构良莠不齐,简单粗暴地使用各种生涯测量。最后,朱红副教授呼吁,鉴于不同地区的差异,要尤其关注农村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涯教育特色等问题,同时也呼吁关注家长教育,重视家校合作在学生生涯教育中的重要性。
朱红副教授发言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尚俊杰副教授发表了题为“中国学习计划研究报告”主题演讲。北京大学学习科学实验室目前正在开展为期十年的“人是如何学习的——中国学生学习研究及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简称“中国学习计划China Learning Project”)项目。尚俊杰副教授首先从未来学校、技术与教育的关系两大问题阐述了中国学习计划项目的问题背景和研究目的,进一步探讨了促进有效学习的具体办法,提出“教育发展急需开展基础研究,基础教育可以从学习科学开始”。2018年度中国学习计划报告基于对学习的全视角理解,以“让学习更科学、快乐、有效”为目标,具体内容包括什么是学习、如何学习、如何促进学习三大方面。他还梳理了学习科学的发展历程,认为未来学习科学领域的发展将汇聚在学习基础机制、学习环境设计和学习分析技术三个方面,并从学习动机的生理基础、动机理论、学习动机的调查结果、动机提升指南等方面具体分享了关于“学习动机与学习投入轮理论”的发现。最后,尚俊杰副教授指出此次报告内容基于卓越学生的学习反思,深入分析了卓越学生如何学习、具备的共性特征以及获得成功的重要学习要素。
尚俊杰副教授发言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郭丛斌研究员发表了题为“中国精英大学的生源究竟在何方—从优质高中教育均衡发展的视角”主题演讲。郭丛斌研究员指出,随着县域经济和社会问题的不断凸显,县域基础教育问题,尤其是县级高中的教育质量问题日益引起关注,县级高中的教育质量对中国社会的代际流动与和谐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郭丛斌研究员以高中毕业生被精英大学录取的数量和比例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指标,进一步探讨省际间精英大学录取机会差异、生源在不同行政层级地区分布情况以及优质高中教育在省内各地市间分布情况,得出三个重要结论:一是直辖市精英大学录取机会相对较高,精英大学在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招生中存在一定的政策倾斜;二是省会城市的优质高中教育资源通常最为丰富,而县级地区在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占有量上处于劣势,同时呈现资源集聚的趋势;三是发现各省省会城市的教育事业发展建设水平普遍优于该省份其他地区,各直辖市的教育基尼系数普遍较高。针对结论提出解释机制:一是政府发展战略、教育布局规划会影响对各省精英大学入学机会;二是省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会影响生源和优质高中在省内的均衡分布;三是县域向地市区域的人口流动会影响地级市的教育需求;四是示范高中和超级中学建设会打破学校之间的良性竞争。
郭丛斌研究员发言
下午的主题对话环节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谢萍博士主持。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闵行蔷薇小学特级校长沈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莉萍、深圳罗湖区教育局局长王水发、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高中教育大数据实验室主任蒋承围绕“基础教育创新实践与学生发展”主题展开讨论。
沈珺校长重点介绍了蔷薇小学以“电子学生证”为载体的创新应用,这张“电子学生证”集七大功能于一身,同时作为“课程卡”、“激励卡”、“信用卡”、“悦读卡”、“实践卡”、“健身卡”“成长卡”,从而提升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使评价变得有形、即时、可追溯,学生行为养成更自觉,身心发展得到有效保障。王莉萍校长认为教育创新需要慎重,并阐述了北京师范大学附中始终秉持的教育理念——“全人格教育”。师大附中在英语教学创新方面成效斐然,王校长总结道,学校教育创新的成功有赖于教师的大量投入和教学办法的有效改革。王水发局长重点汇报了“发展素质教育”的创新成果,认为素质教育发展的重点在于培养目标、实施路径、保障措施和评价体系四大方面,核心在于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其中,目标体系的难点在于“学校教育如何坚持目标导向”;实施体系重点在育人模式改革;保障体系的改革具体包括资源配置、队伍建设、体制机制、家庭教育;评价体系的落实情况则是一大难点。蒋承副教授从北大清华有限的招生额与庞大的全国应考生数的两大数据对比,进行了高中教育创新的反思,提出应该从“我们不能够做什么”的逆向思维切入重新审视教育创新实践。
“基础教育创新实践与学生发展”主题对话环节
最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阎凤桥教授主持第四阶段的特邀主题报告并做大会总结。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李曼丽教授发表了题为“青少年学生体质与学业表现的实证研究——基于陕西渭南市中小学生数据的分析”的主题演讲。借用“早熟的果子既不丰满也不甜美”的比喻,李曼丽教授表达了对中国学生学业表现优异、体质却孱弱的担忧。为了探寻“孩子的身体素质是学业表现下的冰山”背后的深层机制,李曼丽教授团队基于普通最小二乘法和两阶段工具变量法,通过分析陕西省关中平原东部2012-2015的管理数据和调查数据探讨三个问题:一是高中学生体质状况如何;二是学生体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是否影响学业表现;三是不同群体学生体质对学业表现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研究得到了三个重要结论:一是大部分学生属于体质健康群体,但是高中生超重和小学生肺活量不达标现象值得关注;二是学生身体形态(BMI、体重、BMI等级)不显著影响学业成绩(这一点与既有的研究文献有所不同),但是学生身体机能(肺活量、肺活量不及格、肺活量优秀)对学业成绩存在显著影响;三是不同学生群体(来自一般高中或优质高中)身体机能(肺活量、肺活量不及格、肺活量优秀)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存在差异。基于这些结论,李曼丽教授呼吁大众摒除对肥胖学生的歧视与刻板印象,鼓励学生塑造强健体魄;呼吁学校加强以学生肺活量锻炼为目标的项目和课程设置,提升学生体质健康精准干预水平;呼吁学生倡导劳逸结合的学习方式,把自身从繁重的学业压力和电子娱乐中解放出来。
李曼丽教授发言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阎凤桥教授随后进行大会总结发言。阎凤桥教授首先分享了四点与会感受:第一,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从政府角度出发的改革政策在具体落实之中未必能够获得较高的满意度,需要从多重逻辑中反思审视教育问题。第二,教育问题不再是单纯的系统内部问题,更是与外部社会系统不断互动的问题。第三,他认为如果将评判视角拉长,教育问题也许会更加明朗。第四,教育系统内部要素关系复杂,以绝对的悲观态度看教育问题有待商榷。最后,阎凤桥教授宣布今日论坛活动圆满结束,并对与会人员和工作人员表达了诚挚的感谢,论坛第一天活动顺利落幕。
阎凤桥教授发主持并做大会总结
1月13日,2019年北京大学基础教育论坛还将举行系列论坛及工作坊活动,“高中生发展与核心能力测评”、“教育信息化创新论坛”、“国际教育变革与校长领导力”、“生涯教育教师发展和活动设计”、“课例研究的中国经验”、“乡村教育的历史与文化之维”、“新时代下‘合作学习’的课堂引导活动”、“社会情感学习(SEL)”共八个主题的分论坛和工作坊将继续在北京大学校内和北京大学附属中学进行。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举办此次题为“守正创新、引领未来”的“2019北京大学基础教育论坛”,邀请国内教育决策者、管理者、办学者、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共聚一堂,相互分享与探讨基础教育问题,共同为中国基础教育的未来努力,铸就新的辉煌。
(大会合影)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北京大学基础教育论坛 供稿)
| 直播链接(可回看)
-第1天(小鱼)
-第2天(新维空间站)
电脑端链接:https://portal.ndmooc.com/base/courseDetail_base?courseid=394
分论坛二、五
| 北京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简介
北京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立足于中国基础教育的实践和政策,以教育学原理、课程论与教学法、教育管理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基本理论和最新发展为指导,就中国基础教育中的教育评价与测量、课程与教学、教育管理、教育政策等经典问题,以及国际教育、民办教育等细分领域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展开专项研究。
依托教育经济学、教育财政学、国际教育的已有数据库和研究基础,拓展民办教育、国际学校等专门领域的数据和调查平台,为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相关政策制定、各级各类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改革、社会各界的教育投资选择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研究参考,也借此推进教育经济学、比较教育学、教育原理等学科的建设。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公众号二维码
| 新维空间站简介
新维空间站是新一代智慧教育和智能教室的一站式集约化解决方案,是在教育部20多年教育信息化规划和多媒体教室建设的探索实践中凝练而生。其核心是弘扬传统,重构模式,让广大老师在不改变传统教学习惯的基础上,实现大场景智能支撑和大数据分析助力的沉浸式教学。
利用三维信息技术构建教学环境的“三化”:以大屏幕互动为支撑的跨区域大课堂场景化(沉浸思维);以效率为核心的课堂游戏化(游戏思维);以表情、行为、笔迹、语音等自动识别、分析为基础的智慧化(大数据思维),用“三化”智能诊疗教学过程的“三率”(到课率、抬头率、互动率)问题,真正利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重构传统,激活课堂。
通过世界首创保护视力的250寸新维海板实现无穷大面积的自然书写和线下线上教学的自然融合,极大提高学习效率,提升教学效果;通过新维小脸色等智能化应用自然量化和实时呈现课堂教学的核心“三率”,通过自动识别作弊预警系统实现智能化考场监控,有效预防作弊行为的发生。通过行为、表情、笔迹、语音等自然大数据的采集分析实现教学过程非防御状态下的自动实时评测评估,为教学的精准减负提供高效的支撑平台。
新维空间站是高度集成的智慧教室新生态,基于下一代虚拟学习环境平台(VLEs),实现线上线下虚实融合的混合式教学和异地实时教学模式。空间站提供开源开放的MPOC(MOOC+SPOC)平台,支持互联网无线投屏、互联网视频实时互动、AR互动、智慧纸笔交互等多样化交互手段;通过智能录播、课堂智能感知和多屏联动、虚拟现实(VR/AR/MR)等技术,实现异地实际时并班教学模式;依托深度学习、云计算、自然大数据采集与分析等技术,集成融合教育教学管理、富媒体教学资源管理和教育大数据分析系统;可为个人和机构提供不同模式的公有云学习空间,亦可为教育机构提供智慧教育空间站和私有云。
新维空间站的配套移动终端APP,具有教师、学生、管理者三大功能版本,登陆后自动识别用户身份,匹配不同权限的功能版本,为不同身份用户提供简洁、精准、高效的支撑和服务。
首个“新维空间站”自2016年5月28日在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启用以来,经过近万名学者专家的高频参观和反馈,几十所各级各类学校的深度参与和体验,以及数千名校领导的指导,已经在很多校园和企业深入使用,例如中关村医学工程转化中心“新维大健康空间站”、奔驰公司“培训中心”、武汉轻工大学“新维教师发展空间站”、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新维教师发展空间站”、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新维空间站”、福州大学“新维空间站”、中关村“新时代讲习所(智慧党员活动室)”等。
“新维空间站”,课堂教学的所有过程均通过信息终端进行;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语音识别、笔记分析、表情识别等功能,实现对自然教学的大数据记录,以及基于大数据的学习效果实时评估;通过自然纸笔输入和多模式电子终端提供全数字入口,支持多终端移动学习……从教育过程到各类教学设施、学习工具均高度数字化和网络化,全部学习资源都数字化地存在和产生,而整个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却再次以模拟的连续世界面貌出现,技术手段不再是教学者、学习者进行正常教与学活动的障碍,教与学回归本体。“新维空间站”还将每一间教室、每一个屏幕、每一个人都联动起来,从而让心灵和智慧联动起来!这一突破旧有思维定式、在新的维度上对未来教育形态的探索,打破了“鸽子笼”式的教室与教学模式!
新维空间站相关业务联系:
刘老师 13901311878
邓老师 17801126118
微信公众号又双叒叕改版啦
快把“MOOC”设为星标
不错过每日好文☟
喜欢我们就多一次点赞多一次分享吧~
有缘的人终会相聚,慕客君想了想,要是不分享出来,怕我们会擦肩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