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遍几十万条评论,就是要看看贸易战下别人误会了中国没有?
世界对中国的误解归根结底是因为世界只看到了一个东方大国的横空出世,却没看到我们在这背后所付出的努力和辛劳。我们在向世界展示自身的成就与辉煌的同时,也要把这背后的艰辛与曲折讲出来,才能让世界理解中国,我们今天的成就绝不是靠什么抄袭,而是靠我们踏踏实实的努力进取,一步步才有了今天的结果。
文 | beyond-ma,央行观察专栏作家
最近美国和世界各国都是贸易摩擦不断,但是与其它国家的冲突基本都是高高抬起轻轻放下的节奏,只有中美之间的贸易战实实在在的打响了,甚至摩擦还在不断的升级当中。面对这个场景我们的很多学者也都发声说西方误解了中国的意图。
那么我们就透过大数据技术来看一下,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是不是真的被误会了。为此我们抓取了新华社和人民日报twitter评论区的留言,使用Textblob技术对于留言的情感进行标定,并制作了热力图如下。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那些大面积的黄色、橙色和绿色都代表着不同程度的疑问,那么从这张图上我们看到世界对于中国的评价其实既不正面也不反面,而是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而抓取欧美国家网友的留言制作的词云也印证了这一点,留言中最主要的关键词是what和 why,正面的关注点集中在了一带一路(Belt Road)、中国梦(dream)和经济(economic)等方面,而负面的情绪其实都是一些没什么必要的担心,主要集中在担心被中国所统治(Govern和rule)和担心被中国的发展速度所碾压(overwhelming),由此看来中国的确是被误解了。
那么世界为什么会对中国产生疑问又为什么产生没有必要的担心呢?我们分析了近两年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在twitter上所发布的内容做成了词云。
可以看到开放(open)、速度(speed)、 信心(confidence)、一带一路(BeltRoad)、中国梦(Dream)以及共享(share)等概念组成了中国对外宣传的关键词。可能各位读者也会奇怪咱们中国对外的宣传非常的阳光向上,这误解是怎么来的呢?
接下来我们来做个对比,以莫迪在硅谷的演讲为例,来看看这位印度总理是怎么收获好评的:
莫迪演讲的切入点是两位印度裔的科技大佬,谷哥的CEO Pichai和微软的CEO Nadella,他的表述的重心在于年轻(young)、头脑(Brain)、未来(Future)和互联网(Internet)。
我们看到印度人讲故事的方式是先把Pichai和Nadella两位大咖搬出来,为自己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这两位本身就长着一张印度脸,又长期奋斗在美国的一线的科技公司,是美国梦的最佳诠释,借他们的正面形象来为印度做背书真是个绝妙的选择,其次他把整个演讲的关键词锁定在了“年轻”上,而没有过多罗列的具体成就。印度对外宣传的框架就是未来属于年轻人,而世界上有近一半的年轻人全部在印度,所以未来属于印度。
而中国在国际舆论中的困境可能也是海外华人融入当地社会过程的侧写,我们中国人肯吃苦够聪明,实力很强,但却总不能被认作是自己人,得不到重要的位置。这可能和我们始终没找到一个能让世界感同身受的切入点有关。
所以对比来看笔者建议中国应该把对外宣传的关键词调整为欢迎(welcome)因为我国不需要找什么形象代言人,中国完全可以为自己代言,只要实地来中国一次其实没什么误解是消除不去的。所以我们只要按照习大大在多次讲话中提到的“不断开放加快开放”的方针执行,打开大门,敞开心扉,欢迎世界各地人民的到访,就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化解各种误会,这应该是我们的最佳切入点。
另外我们也努力把中国人的形象定位在勤劳上,世界对中国的误解归根结底是因为世界只看到了一个东方大国的横空出世,却没看到我们在这背后所付出的努力和辛劳。我们在向世界展示自身的成就与辉煌的同时,也要把这背后的艰辛与曲折讲出来,才能让世界理解中国,我们今天的成就绝不是靠什么抄袭,而是靠我们踏踏实实的努力进取,一步步才有了今天的结果。
所以,看到这些数据面我们可以有信心,因为世界对中国的评价其实并不差,只要选准自我表述的切入点,讲好自己的故事,还是很有机会让世界对我们的看法更加正面积极。
< end >
如果您对本文有好的想法,就留下您的宝贵建议吧!
首届「央观·金融青年“百人起飞”写作训练营」正在火热招募中……我们期待您的加入!点击下图即可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