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讲座回顾 | 融媒体时代,如何做好大学生记者

新媒体运营中心 河南师范大学大学生通讯社 2019-05-29

5月7日晚,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时话实说”创始人和核心成员之一张静,应邀来我校作了一场题为“融媒体时代,如何做好大学生记者”的报告。我校大学生通讯社2016级、2017级部分成员聆听了此次报告。报告由校报编辑部主任屈会超主持。



张静以一个真实的故事打开本次交流会:



有一个人,他从一个大学生记者变成了一位新闻网站的总编辑。他是专科生,2002年从师大毕业,厚厚的作品集就是敲门砖,让他顺利地进入了《教育时报》。2004年《东方今报》创刊,那时他已经是一名非常成熟的记者,报社发现他非常有思想,所以录用了他。


他一入职便成了要闻部的编辑,行业内对时政要闻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后来他策划了很多报道。2015年,他迅速成为报社的中坚力量。后来30多岁的他通过竞聘成为了映象网的总编辑。他是一个靠自己的实力一步步走来的人,靠作品说话。


之后,张静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了本次讲座。


1

什么是新闻,什么是融合新闻?


新闻,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对最近发生的事不能加入主观因素,要进行客观性报道。随着传播方式改变,技术手段发达,提出了融合新闻这一概念。


融合新闻是用多种方式途径对同一新闻的媒介形态。同一篇报道,有视频、图文,会在手机客户端、报纸、网络、电视等平台进行播报。网络上可以互动,所以多途径。


对于学生记者而言,在学校也可以做出融合新闻,比如周末的双歌比赛,通过音频、图文结合等方式进行跟踪报道。在采访人物新闻的时候,可以使用小视频,突出人物等与众不同的生活工作等片段,更打动人心。



2

做个有心人


首先,我们要关注校园网上的会议通知、活动通知、领导讲话,虽然重大的事情会有老师通知去采写,但有一些我们学校的最新精神、发生的一些变化,和大家用的比较多的微博微信、贴吧QQ等客户端中的一些新鲜事是要我们自己去挖掘发现的。


另外,记者里面有个名词叫做扫街,在容易发生新闻的地方,多走走转转,看看新发生的事件,更容易采到好新闻。


3

多判断,多尝试


有时候发生的一些奇怪的事,也不一定是新闻,要先判断它有没有新闻价值。新闻角度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是发布在校内还是新媒体或者是外投,这些角度是不太一样的,所以还是要修炼基本功。不管你会不会写,一定要尝试着去写,哪怕这个新闻不易找新闻点,你也要尝试着去练练笔,无论写多少字都是给了自己无形的提高。


4

人物性新闻要有故事性,能打动人心


人物性的新闻一定要用事情来率领。先提一下消息,写新闻一定要写最重要的,接下来才去写详细的地方。如果只有新闻的标题,还是可以当个新闻的。


内容很重要,需要注意的第一点是要说大白话,你要站在读者角度去讲。作为一个学生记者,去采访一个比较高大上的科研成果,就要多问问。第二个点是要在语言上捕捉待人待物的气息。往往一个好标题胜过一篇好文章,它不一定是完全决定的,但它对传播一定是有好处的。



5

要做好一个体系


我们要能够帮带,要把自己的经验无私分享,新的团员要注意学习,大型的活动要注意团队协作。一周有一次选题会,大家一起聊聊。要有这种严谨的习惯。


提问环节



怎样进行有效的采访?

到一线进行聊天式的交流,不要生硬地问。如果实在拿不到第一手资料,要采访周边与他有所接触的人,去听他们的感想,让文章丰满充实起来。


怎么把新闻写的更加生动?

最开始要追求报道的完整、客观、真实,其次是那些细节的东西,写人物就要注重细节和语言。


一个事件通常会选择多个人物进行采访,内容会细节化,最终的稿子是要把细节都凸显出来还是去筛选采访到的要素呢?

采访对象在介绍的时候会从不同角度描述这个事件,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把这个事件写得丰满。在采访事件中不同的角度用合适的人的话,与你的细节做一个印证。不过不能一个事情有很多角度,就是把所有堆在一起。如果是消息写作,要写一个事件的话就要写每一块,让不同角度不同的人来说。


材料 | 新闻部

整理 | 牛露   王迎庆

责编 | 张一扬

图源 | 新媒体部


*往期精彩*



小A的防脱发偏方日记


谢谢你,在我的生命中出现!


茶话会|梦境与现实的交织


追星女孩的日常


我手写我心之双歌小记


为你读诗 丨 地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