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著名的“杨子荣”走了
最著名的“杨子荣”走了。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从上海京剧院获悉,12月2日下午,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童祥苓因病在瑞金医院去世,享年89岁。
除了在《智取威虎山》饰演杨子荣,童祥苓还曾向《解放日报》讲述过一段难忘的往事。
1983年,由著名京剧演员童祥苓和李炳淑分别组建的两个包干责任制演出队,率先冲出上海京剧院体制改革的起跑线。演出队成员经济分配,实行“基本工资加分红”的办法。当年,上海京剧院共演出870场,在当时的市文化局系统各演出团中演出场次最多;经济收入45万元,居市文化局戏曲演出团体首位。
往事历历在目:当童祥苓戴上眼镜在合同书上签字,队友们向他高声呼喊:“签!手别哆嗦。”
童祥苓这样告诉《解放日报》记者
从一心扑在舞台的演员变身为统领演出、经营的剧团“老板”,我心怀忐忑,承包队完全自负盈亏。从联系演出、项目经营、财务收支等,我全要一手抓。我只是个演员,没有任何经验,能不能稳定给大家发出工资,让剧团活下来,都是难题。我很感谢大伙对我的信任,大家把心拴在一块,劲往一处使,这是我一段十分珍贵的艺术经历。
历时一年的承包期,演出邀约纷至沓来,《群英会》《甘露寺》《红娘》《武家坡》等传统戏是常演剧目。我带领团队全国跑,大家住过招待所,也睡过演出后台,辗转于大大小小的剧场,耐着酷热、严寒在临时搭建的露天舞台演出。一天演几场、一演一个月的连轴转是常态,艰辛不言而喻。苏北一个偏僻乡镇邀请我们去演出,数量庞大的农民群众知道我们来,别提多兴奋了。在最简陋的露天舞台,我们一天演两场。许多人看完第一场不过瘾,不愿意走,干坐着等下一场,甚至还出动派出所民警维持秩序。观众对传统文化的渴求让我很感动,我们千辛万苦下乡演出是值得的——身体很疲惫,内心很充实、很满足。
记得在湖南巡演,我们看到益阳、岳阳等地洪水灾情严重,大家心里很焦急:“我们是改革试验团,应该急人民之急,想人民所想,作为文艺工作者有为灾区人民分担困难的义务。”首场演出结束后,我代表演出队提出义演,将全部收入捐献灾区人民。结果真的成了,我们在湘潭市工人文化宫义演京剧《龙凤呈祥》,2200张票销售一空,当时的湘潭市委领导纷纷掏钱买票,热情支持这场义演。
实行包干责任制,得失和所有演职人员相关,我们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做得好奖励,做得不好处罚。巡演前,演员有梳着大背头、长头发、大辫子的,都自觉剪发,还有的剃了光头,方便化妆。演出队鼓励大家剃头,节约时间,还专门发了剃头费。结果大家异口同声,老花钱,太浪费,干脆队里买一把刮胡刀,每天刮。大家也爱护道具、盔帽、服装,因为所有的一切是与剧团的命运拴在一起的。
巡演途中,我们也不忘提升剧目质量。搞话剧出身的随团导演,时时对演出效果进行修整,要求也很严格,谁要穿丝袜,就扣钱,必须穿传统的布袜子,观众偶尔看到长裙、长袍的腿才不觉得出戏。对我来说,演传统戏并非凭经验按部就班。我一直记得老院长周信芳说过的话,京剧程式取材于生活,又简化了生活,但若过于简化,就不动人了。表演要有真实感,要注重人物的内心戏,一定要让观众先看到你眼神里有伤感,然后再抹泪。我也一直在总结自己演现代戏、新创剧目的表演经验,就是演传统戏,也要与时俱进,老戏新演。
走在位于天钥桥路的上海京剧院,童祥苓还向《解放日报》记者感叹,“我老了,如果我还年轻,该多好。这里有空调、明亮的排练厅,年轻演员拥有多么好的条件。过去练功毯破了一个大窟窿,换不了,别说空调了,风扇也没有。”在他看来,物质条件大幅度提升,内心的坚持和执着更要与之匹配,“培养有事业心和责任心的新一代文艺工作者,多出好戏。”
来源:解放日报•上观新闻
编辑:李志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