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公安防电信诈骗指南


电信诈骗要小心!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多发高发,新骗术层出不穷,让民众蒙受巨大损失。在多方合力打击下,这一“社会毒瘤”的发展势头已经得到有效遏制。

电信诈骗类犯罪是什么?

电信诈骗是指不法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及现代的网银技术,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不法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电信诈骗有哪些危害?

电信诈骗是对社会诚信、社会秩序的一种威胁,会严重打击社会公信力和消费者信心,可能导致家族式甚至区域式犯罪,容易导致一些悲剧事件的发生。

那谁最容易受骗呢?

19岁是受骗高峰,18岁—25岁占整体受骗者52.4%,其次是26岁—30岁,占整体的21.4%。

但是,老人依旧是通讯网络诈骗受损金额最大的群体,其中56至60岁的老人平均受骗金额最高,这些案件单笔涉及的资金少则几万元,多的达数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在通讯网络诈骗中,资损程度和受害者年龄呈正相关的关系,年龄越大,其资损的金额就越大。

小编现将近期常见高发的诈骗案件汇总到一起,并对电信网络违法犯罪手段做详细的解析,供大家学习了解,增强防骗知识。

01

网络交友诱导投资类诈骗

典型案例一

2019年7月16日17时05分,乌苏市居民宋某被人以购买虚拟币投资赚钱为由诈骗48000元钱,后发现与微信好友失去联系。经了解,宋某2017年在做网络投资时,在网上认识好友马某。马某主动联系宋某,称自己现在做专业炒币,并且知道内幕,投资稳赚不赔,将比特币的内幕及走势图发给宋某,宋某行动后,通过支付宝给马某转账12000元,因马某告诉宋某炒币平台出现问题,一直没有挣到钱,直到2019年5月,马某再次联系宋某,称平台已经恢复正常,前期赔的钱现在只要再多投资可回本,5月4日至5月29期间,在马某的诱惑下,宋某共给马某转账6笔,去掉马某给宋某的返利后,宋某损失48000元。

典型案例二

2019年6月8日,乌苏市辖区居民朱某,在“探探”交友软件上添加一自称叫于某好友,于某通过微信推荐“环球国际”二维码,告诉朱某去玩点小游戏可以挣点小钱,为了得到朱某的信任,于某将自己的身份证号、电话发送给朱某。朱某扫码后进入网址,并用自己身份信息注册账户,注册完之后于某先是帮忙向朱某账户中充值100元钱,玩了几次盈利20元,于某说可以提现,朱某将120元全部提现。朱某发现这个游戏操作简单,以押大小单双、选择倍数的方式进行赌博,之后,朱某都是通过银行卡转到客服指定的银行卡、微信扫码的方式充值,朱某分别向5个账户转账,6月8日至6月15日期间,朱某共“充值”105454元,其在获利后账户被冻结不能提现发现被骗。

诈骗手段

这类诈骗的套路通常为,骗子通过社交平台将受害人添加为好友,经过一段时间相处后,和受害人发展为恋人等关系。骗子逐步向受害人推荐网络博彩、网络赌博平台,声称已掌握平台漏洞,能稳赚不赔。骗子诱使受害人在虚假平台投资,并在前几次盈利、顺利提现,进而诱导受害人大额充值数万、数十万元不等,随后骗子就以各种理由限制受害人“账号”提现,最终携款潜逃。

乌苏公安提醒

1、交友时,一定要及时、认真核实对方身份。大多数受害者都是被诈骗分子的花言巧语与表面行为所迷惑,并未认真核实其真实身份,切勿抱着“虚荣心”“贪心”“好逸恶劳”等心态来找对象,否则很容易掉入骗子早已为您“量身定制”的“童话般梦幻”的圈套。2、在涉及钱财问题时,不要轻信征婚交友对象的任何借口、说辞。民警发现近期众多此类案例中,犯罪嫌疑人大多是以“高回报”、“高额利益”等借口诱导受害者“投资”、“充值”、“缴纳手续费”,网上交友一定要认真核实真实情况,并与身边亲友多沟通、多询问,防止落入骗子的圈套。 3、网络赌博本身就是违法犯罪行为,不要以身犯险。如遭遇此类诈骗警情,请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

02

办理贷款、信用卡类诈骗

典型案例一

2019年7月9日16时许,新疆乌苏市哈图布呼镇王某报警称:自己被电信诈骗31000元,请求公安机关处理。经了解,王某在下载百度有钱花APP,后百度有钱花客服先以做流水为由,让受害人往自己卡中存款10000元,证明有能力偿还,之后卡中10000元钱被扣除,又让受害人向指定账户汇款9000元,受害人在ATM无人存取款机上通过无卡存款方式向账户存款9000元,又以账户被冻结为由,受害人通过微信转账的方式向指定账户转账12000元,先后3次骗取31000元。

典型案例二

2019年6月21日,新疆乌苏市居民韩某被以办理贷款为由诈骗6000元。经查,受害人添加昵称“宜信精英贷-杨某”微信聊天办理网贷事宜,对方称可以帮其包装个人贷款条件但需收取十个点“包装费”,后发链接地址让其下载宜信精英贷APP软件完成注册,并让韩某支付“包装费”并转账到指定账户2笔共计2000元,后APP软件提现出现卡号错误无法提现,联系对方,对方称需本人手写一份申请加贷款金额20%的保证金可帮其到银行修改错误信息,韩某再次转账4000元到对方提供的指定账户,转账完成后收到短信提示,提现绑定银行卡被冻结,需提前还6个月网贷金额外加20%的解冻费,证明有还款能力才能解冻,受害人没有转账,测试发现自己的银行卡并未被冻结可以支付交易,对方一直推诿且钱也退回,韩某发现自己上当受骗,共计损失人民币6006元。

诈骗手段

犯罪分子看准时机,通过建立虚假贷款、办理信用卡网站,在网上、社交平台等打出虚假广告,以“无抵押、无担保、无需证明、手续简单、无利息、高额度”等为诱饵,引诱这些群众申请贷款或申办信用卡。一旦受害人上钩,便以手续费、中介费、验证还款能力、查询交易流水等为借口,要求受害人转账汇款,实施诈骗。

乌苏公安提醒

要理性贷款、办理信用卡,不可听信各类贷款中介忽悠,不要随意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要轻易给对方转账,要通过具有贷款、办理信用卡资质的正规银行或知名网贷公司,按照正规程序进行办理。

03

QQ冒充好友诈骗

典型案例一

2019年5月11日11时许,新疆乌苏市居民钟某报案称:被QQ冒充好友诈骗案10000元。经了解,钟某在家中带孩子时,手机QQ上收到一条好友其并让钟某帮忙转账的消息,随后钟某向其提供的银行卡号上转账10000元,转账之后钟某给好友胡某打电话询问钱是否收到,其好友胡某说没有这件事,钟某发现被骗,共计损失10000元。

典型案例二

2019年6月7日21时40分,乌苏市居民张某在手机QQ上接到王小二(化名)的好友添加的请求,并向张某发消息称其朋友父亲住院需要借钱,张某先后分三次转账14000元整转至王小二(化名)提供的微信号,事后与王小二(化名)本人见面核实,发现被骗14000元。

诈骗手段

冒充好友诈骗。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工具截取事主与QQ或微信好友的聊天视频,后通过QQ或微信冒充事主的好友以“患重病”“出车祸”“急需用钱”等紧急事情为由实施诈骗。

乌苏公安提醒

此类诈骗隐蔽性强,较易使人上当受骗。一方面,社交软件里的好友通常都是亲戚、同事、朋友,相互间信任度极高;另一方面,犯罪分子隐蔽在网络背后,键对键的聊天方式,使得当事人一时不能辨别真伪,极易上当受骗。在与QQ好友聊天中涉及借款、汇款问题时,要设法核实对方身份,与其电话联系,确定身份真实后再做决定。如果自己的QQ被盗,也要及时通知亲朋好友,防止他人上当受骗。一旦汇款后发现自己被骗,请立即拨打110。

来源:平安乌苏



每日提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