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豆瓣9.2分,要被这群创业的程序员笑死了啊!

转转 豆瓣电影 2019-03-29

本文来自豆瓣用户转转《硅谷 第五季》的评论

原标题:不懂IT的人如何看硅谷


故事发生在高科技产业云集的美国硅谷,围绕着包括理查德在内的四个不善社交但绝顶聪明的计算机程序员,以及早期依靠互联网站发家的百万富翁埃利希。

理查德他们免费住在埃利希那个号称“孵化器”的别墅里,自行研究开发有潜力的科技项目。他们原以为理查德开发的“魔笛手”注定是个失败的产品,岂料其运用的新型压缩算法具有无穷的商业潜力,于是一场白热化的争夺战开始了,一段硅谷创业记也开始了。

作为一个电脑配置都不懂的It小白,如何会喜欢上一部讲诉程序员创业记的喜剧片?

因为剧情。

没错,这是一部有剧情的喜剧,不同于《生活大爆炸》、《摩登家庭》讲述日常段子的喜剧作品。硅谷从始至终都在沿着主线讲故事,从最初的算法诞生,到后面的竞争风投,理论化为现实,创造研发产品,到这一季讲的公司运营,故事主线与现实中科技公司的进程保持一致。

抛去那些听不懂的名词、代号,这就一个年轻人的创业故事,主角团队的创业之路历经了无数次的跑偏,好多次的“四分五裂”,还在不停跟各种各样的BOSS斗争。故事里有理想实现与破灭,有现实的残酷和幽默,有持之以恒的信念,也有心灰意冷的惆怅。主角们并不是能喊出中二口号的热血青年,只有一群活得很“丧”的极客。

可初心这东西一旦生了根,就很去放弃。《硅谷》是理想主义的《社交网络》,也是未完成版的《头号玩家》。

因为人物

理查德是典型的程序员,典型的宅男,典型的理工男,每一次装逼必吃瘪,每一次讲笑话必冷爆全场,每一次面对巨大的压力必恐慌,面对超多的观众必失态。

可真程序员,靠代码说话,他是初始算法的创造者,魔笛手每一次技术提升,产品升级都离不开他。当他认真起来,主角的光芒一下子就爆了,虽然光芒持续时间不长。

他有那么一点固执,有那么一点代码洁癖,有那么一点小傲娇。喜欢看他每一次的出丑,每一次的动坏心思后的一场空,更喜欢看他面对对手时颤颤发抖的勇气,对理想堂吉诃德式的坚持,对魔笛手由始至终的热爱。

贾里德,真小天使,真精神洁癖,魔笛手公司的保姆,理查德的真爱粉。

贾里德遇到理查德,一个直男对另一个直男的一见倾心,确认过眼神,他是对的人,于是抛弃大公司的锦绣前程,义无反顾的追随一个几乎一无所有的团队,被嫌弃、被嘲笑,依然不曾回头。这就是真爱啊!

但爱不是盲目,上一季贾里德那份辞职信将这个人物塑造得更立体,追随不代表没有主见,不代表失去原则,而这样的贾里德也更可爱了。一群程序员中需要这样需要一个经营者,一群梦想家中要有一个实干家。


嬉皮士和巴基斯坦裔的组合,一分钟不吐槽对方就难受的二人组,即便自己受十倍苦,也要让你不好受的真对头。互怼到这样的程度还能一起共事也是少见了。

他们也是理查德的左膀右臂,放弃自己的创业梦,陪着魔笛手的成长。当然期间也有无数次的吐槽、质疑,也想要跑路,也想过放弃,但最后他们还是选择了坚持与相信。

埃利希,前四季的男二号,承包了一半笑点,本季因为某些场外原因,他不得不消失了,失去了埃利希的《硅谷》,就像是才步入升阶段,创始人之一就跑路的创业公司。危机之下也许正是涅槃之日,故事的主战场在兜兜转转4季后,终于转去了新的场地,引进了新的人物,诞生了新的室友组合,火花开始慢慢迸发。

整整四季,我都在想:杨建明明有说中国是姓在前名在后,为啥老美还是叫他Jian Yang呢?直到本季字幕组终于领悟过来,杨建其实是靳阳,老美没有叫错。

埃利希下场后,编剧明显加重了Jian Yang的戏份,只不过是往丑角方向塑造,作为一个中国观众实在是不知如何吐槽,毕竟那一白板的山寨方案实在是黑得漂亮,但巨型“肥猪”的梗又黑得太低端了。

看过《硅谷》,对身边发生的事会有全新的认识,比如云计算,比如区块链,比如新旧网络。原来我们现在生活息息相关的一切都与代码有关,网络将整个世界联系在一起。

《硅谷》一部小众体裁的喜剧片,如果你是一个生活得也很“丧”的人,如果你有那么一点点郁郁不得志,如果你还怀揣着梦想,不妨一起来看看,和那群程序员们一起“愉快”地追梦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