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她爱死了我

Douban编辑部 豆瓣电影 2019-03-29

“我这么做是为你好啊。”


这一句耳熟能详的话,在父母的口中来来回回说了几十年。


无数人对“为你好”这三个字产生了免疫力,这份爱与教育的重量早已变得尤为压迫。


关于教育题材的电视剧,之前也有不少,像《小别离》、《虎妈猫爸》等。


最近,台湾推出了终极暗黑版——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从剧名开始,全剧的基调就显得特别黑暗。


正如纪伯伦的同名诗所言:“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剧中这些深爱着孩子的父母们,却由于爱得太深、爱得太重,而真正地失去了自己的孩子。



全剧一共10集,改编自吴晓乐作家的同名小说,以其中的五个故事划分单元,并以台湾少见的诗选剧形式制作,讲的都是父母与子女那些爱与痛的故事。


豆瓣评分8.1,有不少评论称它为台湾版《黑镜》


实际上,《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并未及英剧《黑镜》那般寓意深刻,但依然充斥着细思极恐的压抑。



播到现在,已经有了四个完整的故事:《妈妈的遥控器》、《猫的孩子》、《茉莉的最后一天》、《孔雀》。


第一个故事,《妈妈的遥控器》。


故事里的妈妈有一个遥控器,不是用来看电视、开空调,而是控制着儿子的时间。


这个遥控器不仅控制着儿子小伟的每分每秒,还连接着妈妈望子成龙的无尽欲望。


小伟犯了错,她就把时间调回去,不断重复,直到这个“错误”被修正。



每天的早上,小伟都过着同一天的生活,同一辆车的上学路,做着同样的功课,同学们说着一样的话,就连补习班的内容都是一模一样的。


和每个年轻男孩一样,小伟也经历了最美好的情窦初开。但这份最珍贵的小美好,却被妈妈用遥控器一一删除了,不再回头。



割腕、淹死、触电、跳楼,他全部都试过了。


母亲的遥控器让他活过来,他连放弃生命也选择不了,他只能继续过着被操控的人生。


小伟哭着对妈妈喊,“你到底还要我再死几次!!!”



绝望的嘶吼,在妈妈的眼里显得无力又逞强。   


小伟彻底放弃了,放弃了爱情,放弃了朋友,放弃了生活,全力奔跑在妈妈所设计好的成功之路上。


在一次妈妈安排的相亲上,坦白了出柜的相亲对象似乎给了小伟勇气,他第一次把妈妈骗出国,试图要将这个控制了自己人生的遥控器毁掉,却被折返的妈妈发现了。


“这不是你的遥控器!它是我的!” 



小伟永远想不到,这个可以控制人生的遥控器密码其实就是小伟的生日。妈妈并没有不爱他,只是儿子的人生当做自己的人生来操控了。


这种夹杂着疯狂占有欲的爱,已经扭曲得伤人。



第二个故事,《猫的孩子》。


典型的双职工父母,爸爸外出工作,妈妈经营着一家不起眼的小餐馆。妈妈最大的希望,不是大富大贵,而是儿子小衍能够有所成就。


但小衍的成绩一直都不理想,不管他怎么努力,都达不到父母的要求。棍棒底下出状元,妈妈抡起了一指厚的木尺,皮开肉绽的小衍越来越沉默,越来越害怕。



在幻觉之中,小衍偶遇了同样受尽父母折磨的女孩,不一样的是,女孩有着可以进入平行世界的特异功能。


只要她在平行世界中打人,在现实里就可以拿到第一名。



女孩告诉小衍,只要看见蓝色月亮,他也进入了平行世界。平行世界的另一个他只要完成自己的任务,就等对应的在现实世界拿到第一名。小衍的任务则是杀猫,一样的残忍。


为了像女孩一样完成父母的期待,小衍开始了杀戮。每次只要在平行世界杀一只猫,小衍就能顺利拿下第一名。



但实际上,只要小衍在平行世界里杀掉一只猫,在现实世界里也会消失一只猫。


而在爸爸控制下的母亲,除了小衍以外能带来慰藉的,便是家里养的那一窝猫。



随着杀的猫越来越多,小衍开始出现了幻觉。


在一次重要的考试中,小衍的周围遍布了凄惨的猫叫声,天花板不断掉下鲜红的花瓣,就像埋着小猫尸体的花盆上盛开的花一样血淋淋。



出现幻觉的小衍考得越来越差,妈妈也发现了他杀猫的秘密,但压迫并没有丝毫的减少,而是随之越来越多的补习课程。


被压迫到自残的小衍看着妈妈,几近哀求的问:“可不可以抱我一下?我受伤了。”



妈妈没有反应——“你先去吃药。”


小衍爆发了,他像杀死那些猫一样掐住了妈妈的脖子。突然的,家里那只幸存的猫叫了。猫叫的瞬间,小衍松开了手。


那些他杀过的猫,就和他自己一样。他害怕妈妈的期待和爱,那份爱重得让他喘不过气。他只是想要杀掉,被母爱裹挟的他自己。



第三个故事,《茉莉的最后一天》。


品学兼优,众人口中的三好学生林茉莉跳楼自杀了。这也是三个故事中,最为强烈的开场和结局。



林茉莉的爸爸是公司职员,妈妈是家庭主妇,她还有一个和自己年纪相仿的妹妹。


妈妈是美国硕士毕业,对姐妹二人的学习成绩要求很高,不仅给她们排满了补习班,甚至还在整个房子里装满了监视器——时刻监督姐妹二人的学习。



不管是在卧室还是饭桌,都能时不时听到妈妈的碎碎念:如果不是因为教育女儿就不会当家庭主妇,也不会放弃在美国的事业,你们就必须考第一。



比妹妹成绩好的林茉莉,沉默寡言,埋头苦读,是妈妈眼里唯一的“希望”。


也就是这份“希望”,剥夺了林茉莉自我选择的机会。


在房间里,林茉莉和妹妹说,“我以为只要我认真念书,我就可以得到我想要的。”


可妹妹并不懂,这份自由又自我的“选择”会要了姐姐的命。



不由得让人想起了林奕含笔下的房思琪,她们一样都是在青春期里奋力苦读的三好学生,在众人的仰望下不停挣扎,企图用写作来化解痛苦,最终却只能无解。


为了找到女儿自杀的真相,妈妈走进了林茉莉的意识里。


在看见了林茉莉眼中丑陋而可恶的自己时,她疯了一样跟警察自首,“我女儿是自杀的,但是杀死她的凶手,是我,把我关起来,我想为我女儿做点什么”。


警察很无奈,“可是她是自杀的,你回家吧,好好休息。”



只是述说每一个故事,就已经足够血肉模糊。


父母爱子女是本能,把他带到这个世上来,爱他、呵护他、伴他成长。


我们不能否认父母无私的爱:每日起早贪黑的工作、养家,为了子女放弃了生活,脑海里记住的永远都是子女的一切。


但很多父母都渐渐忘了:你只是把孩子带来人世,但孩子的人生并不属于你。



如今越来越多的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我没有什么要求,只希望你能成功”。


孩子为什么一定要成功呢?当个平庸而幸福的人不好吗?


从培养到控制,自己的梦想也渐渐成了孩子的梦想,自己的未来也成为了孩子的未来。


就像单亲家庭的小伟妈妈一样,努力用遥控器构建着孩子的未来;就像被家庭冷落的小衍妈妈一样,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用好成绩为自己争光;就像美国硕士毕业的林茉莉妈妈一样,盼望着茉莉能够到美国读博士。



那孩子自己的梦呢?又该由谁来实现。


父母们用尽全力构建他们认为的、正确的未来,却未曾考虑过这样的未来对孩子而言,是否真的正确。


父母之爱原本是孩子们最依赖、最温暖的怀抱,却在控制和欲望之下成为了最血淋淋的牢笼。




剧中这些看似荒谬的故事,却在不停给我们警示,“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在《猫的孩子》里,小衍妈妈无意的一句表白,不禁我让我潸然泪下——


“妈妈真的很爱你,这辈子没什么大成就,就是希望我的孩子可以有点成就”



妈妈,我也真的很爱你,我可不可以不要有那么多成就?



本文作者:阿呆、LS

往期精彩,点击阅读

8月的好片有点多,假期和钱都不够用!

亿万首富好当,认真搞笑不易

谋杀、食人、盗墓、恋尸,一个恶魔撑起了美国恐怖片的半壁江山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