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们想要自由,却成了国家的敌人

Douban编辑部 豆瓣电影 2019-03-29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具破坏力的阴影,二战永远是影视产业中一个经典的「标签」。


战后70多年来,世界各地的电影人争相扛起摄影机,控诉战争带给人类的摧残和迫害。


其中,以宏大场面见长的好莱坞自然无需多言,从《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恩》到《血战钢锯岭》,强悍的视听语言总能使人瞬间浸入。


美国著名调查网站Ranker曾发起“最伟大的100部二战电影”评选活动,

16万人投票,《拯救大兵瑞恩》、《巴顿将军》等名片上榜


而在大西洋彼岸,作为这场文明浩劫的策源地,德国人更是走在队伍前列,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今天要推荐的这部德国新片,内容无关暴行,而是将焦点对准了冷战初期那段暗流汹涌的历史。


没有漫天血光,却同样以跌宕曲折的情节,让人对战后的国际格局、社会制度生出思考。


更离奇的是,所有戏剧性的拐点,竟发生在一堂中学历史课上:

 

《沉默的教室》

Das schweigende Klassenzimmer


影片入围今年柏林电影节特别展映单元,烂番茄86%,可谓口碑不俗。 



豆瓣评分8.3,资源流出后标记人数已突破1500人,相信曝光度还会不断攀升。

 


海报上出现了28名学生,嘴巴被红线封住,不禁叫人好奇,他们为何集体沉默?又触碰到了怎样的禁区?

 

这就不得不追溯到片中的叙事背景,也就是1956年

 

二战战败后,德国被瓜分为西德和东德,分别由美苏两国接管。尽管此时距建造柏林墙还有5年,但冷战触发的紧张氛围已弥漫在空气中。

 


影片开头,两名东德的高中毕业班学生库尔特和泰奥去西德拜祭库尔特已故的外公,在火车上遇到了警队严苛的盘查。

 

这看似寻常的一幕,隐隐为其后的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橱窗里限制级的海报,吸引着两个十来岁的少年


借着外出的机会,二人扫完墓后偷溜进一家影院,观看正在上映的西德电影《丛林女神莉亚娜》。

 


钻进观众席的他们,和天真快活的高中生没什么两样,敏感的政治气压似乎并未在其生活中卷起波澜。

 


直到电影放映前,一则报道“匈牙利十月起义”的新闻跳至眼前,匈牙利人民因不满苏联政权压迫,为争取自由爆发了大规模抗议活动,并演化为不幸的流血事件。

 


银幕上,街头闪过的暴乱画面让两位年轻人深感惶恐。回到东德后,他们和朋友聊起这次民众起义,才发现东德报纸上将此事描述为法西斯分子带领的“反革命暴乱”——俨然一个迥异的版本。

 

一台老式收音机,成为通向外部世界的天窗


为了进一步查明真相,他们带着班上其他人造访同学保罗的伯伯埃德加。埃德加是自由派人士,他家的收音机可以听到西德“RIAS广播台”的新闻报道。

 


在嘈杂的电波声中,他们得知了与报道出入极大的事实:匈牙利人已阵亡过百,著名的足球明星普斯卡什也在这场暴动中丧命。

 


怀着沉重的心情回到校园后,悲愤交加的年轻人们想要为牺牲者做些什么。在库尔特的带头倡议下,他们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在历史课上集体默哀两分钟。

 

殊不知,这两分钟的沉默犹如蝴蝶振翅,永远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被学生们静坐抗议触怒的老教师,将此事上报给校方,惊动了领导层和教育部门。

 


在意识到事端严重后,学生们聚集起来,商议统一更改口径,称默哀是为了悼念球星普斯卡什,以躲过当局以政治示威为由的降罪。

 

表面友善的上级官员,千方百计从学生们口中套话


翌日,教育部委派一名女官员入驻学校,逐个对班上的所有人进行盘问。

 


尽管学生们已想出对策,但事态的演变总是出人意料。女官员以东德报纸为据,证实普斯卡什并未“死亡”,整个班级收听敌台的秘密也随之浮出水面。

 

一场始于课室内的风波,就这样发酵为颇具象征色彩的政治风暴。班上的每个人都被卷入其中,难以抽身。

 

如果你以为这等于小团体分崩离析的前奏,那就错了。

 

怒不可遏的校长将整个毕业班拉到寒风中罚站


面对官员一再审讯逼供,和校方的警告处分,这群血气方刚的年轻人选择共同揽责,他们不断和当局周旋,捍卫自己独立的思想。


这让我想到前不久高校学生会在网上掀起的热议,当陈腐的官僚作风蔓延至校园,我们既痛心又无奈。而在20世纪60年代初,身处人人自危、信任滑坡的社会转型期,说真话更是要担上难以想象的风险。


但,这往往是人们仅有的,也是最强大的武器。

 

影片后半段,教育部长亲临班级,并对所有人发出通牒:

 


“一周之后不供出带头者是谁,班上所有人将被剥夺毕业考试的资格。”

 

看到这儿,你一定觉得相当匪夷所思。

 

更让人惊悸的是,教育部还彻查了每个人的家庭资料,以此对20多个年轻的孩子施压。

 


伴随狡黠的当权者和学生们同时入镜,影片也自此推向高潮。

 

最终,班上的社会主义分子、立场摇摆不定的埃里克因防线崩溃,供出了默哀事件的幕后主使。

 


原以为双方之间的拉锯就此画上句号,然而更为讽刺的一幕却发生了:


教育部的人私下拜访库尔特一家,并对其允诺,只要库尔特在班上当众将罪名推给行将入狱的埃里克,就能免于受罚,调查也会即刻终止。

而这份口头协议的诞生,皆因库尔特的父亲是城市委员会主席。

 


看到这儿,观众们才猛然意识到,电影所批判的对象并非横亘在两大阵营间的重重矛盾,而是冷冰冰的国家机器,及其支配普通人的各种手段——离间,胁迫,利益结盟……

 


个人的信念集合起来,哪怕再强大,也难以推翻体制。面对荒诞畸形的现实,学生们深知自己无能为力,于是他们相约在圣诞当天坐上驶往西德的火车,在另一片天空下再次聚首。


这场对抗强权的运动看似以失败告终,但只要信仰所经之处,革命的火光便不会熄灭。

 

作为真实案例改编的电影,《沉默的教室》在众多同类型影片中脱颖而出,靠的不单是题材上先发制人的震慑力,更是对那个动乱年代中,青年学子群像的细致捕捉。

 

片中的每个主人公,都代表了当时特定的社会阶层,抑或观念模式。


 

从冲在队伍最前列的库尔特和泰奥,痛恨纳粹的埃里克,和奶奶相依为命的莱娜,到那对形影不离的孪生姐妹……每个人都被刻画得格外鲜活而真实,不论是否基于原型创作,都会让人联想到冷战年间成长起来的一代。

 

而在这些人物中,内心最挣扎的无疑是埃里克。

 


他将因纳粹迫害而死的父亲视为偶像,是班上为数不多在库尔特提议默哀时,强烈反对的人之一。但与同窗好友的情谊让他依然选择了说谎,反复徘徊于两难的境地中。

 

让埃里克引以为傲的父亲,并非所谓“战争英雄”


直到女官员用漠然的口吻揭开埃里克父亲身故的真相,信仰垮掉的他突然失控暴走,开枪打伤了学校的纳粹教官,被判十年监禁。

 


这一刻,哪怕眼睁睁目睹他出卖了自己的同伴,观众们的心也会随之下沉。

 

编剧稳健的功力也显现于此。影片中除了学生与官员的对峙,并未执着于塑造「反抗者」「叛军」的传统二元形象,而是以大量精准真实的细节,从侧面表现这场风暴施加在每个人身上的重量。

 

片尾出现的人物原型合影


他们或许不完美,或许有些稚气,莽撞,却是血肉丰满、用不屈意志谱写自由的一群人。

 

和这群年轻人相对的,还有片中刻画出彩的父辈角色,同样颇值得玩味。

 

他们当中既有以库尔特的父亲为代表,在二战中出卖友军、将其推上行刑场的刽子手:

 


也有像泰奥的父亲这样,曾投身于“53示威游行”,如今却为了家庭回归平凡的前代革命斗士:

 

革命老炮儿终被命运驯服


父辈们被泥沙掩盖的足迹,与青年一代桀骜的身影相交织,构成了回荡于历史时空的双向指涉,无形间将影片的立意拔高一层。

 

在边境检查站,库尔特和为自己打掩护的父亲无声告别


更让人动容的是,哪怕起初意见不和,又或是妥协于命运的安排,他们最终仍默许、甚至帮助自己的孩子偷渡边境,亲情的深沉和伟大在此得到了最佳诠释。

 

当反抗的接力棒递到下一代手中,搏击俗世的精神被延续下来,足以牵动银幕外的每个人去思考那一经典的问题:何为自由?



德国人自省的勇气,从来叫人肃然起敬。不论荧幕还是宽屏,不管解剖罪行还是温故战后余波,都不乏揭开民族伤疤的杰作。


网上许多人评价称,这部电影让人想到另一部著名德国片——《浪潮》。


 


同样包含纳粹、独裁等敏感元素,后者以极富煽动性的剧作手法,记录了以实验为起步的正规课堂,如何在极权的诱惑力下,滑向不可控的狂热深渊。


相较之下,《沉默的教室》虽处理得冷静克制,却也不失突出的教化意义。它像是对某种病态、消极心理的矫正,向在迷雾中跌撞前行的人们诉出真理:

 

三位好友在湖边呐喊,发泄压力和不快


忘记身后聒噪,和远方虚幻的楼阁,紧随内心最诚实的那个声音,自会穿过黑夜,抵达破晓时分。


关于自由的电影,我们并不陌生。


不论《飞越疯人院》中看穿体制虚伪的麦克墨菲:

 


《死亡诗社》中的灵魂工程师Captain Keating:

 


《海盗电台》中以摇滚为武器的乌托邦:

 


还是《云图》关于自由在六重时空下的轮回演绎:

 


电影诞生百余年来,题材和类型不断扩充,技术频繁更迭。但同样的主旨,不论以何种形式包裹,都具有丰沛的情感穿透力。


只因“自由”是如此迷人的字眼,才让所有被塞进框架的规约和指令,在犹如春风化雨的台词和镜头前瞬间哑然。


片中的高潮,是当库尔特逃往西德后,官员要求学生们承认库尔特带头发起了默哀事件,泰奥和保罗因拒绝服从,被喝令逐出教室后,莱娜突然站起身:


“是我想出的主意。”


紧接着,教室里的人纷纷起立:


“还有我的。”


“也是我的主意。”


“还有我。”



年轻人的血总是滚热,而对于匈牙利十月起义的始末,即便我们并不了解,或难以定性,也能隔着一方屏幕,被这群学子的勇气和激情所打动。


这种自我觉醒的标识,足以劈开混沌,令尊严之光重新照入生命。


故事最后,学生们以流亡者的身份踏上离乡的列车,电影在此处戛然中止,又让人思绪起伏。就如泰奥看向窗外、若有所思的眼神,带给人一丝艰难的希望。



或许你还记得,在1989年119日,柏林墙被推倒那天留下的一组老照片,高墙两头被拆散的人群欢呼着,涌向检查站另一端。


 

当我们将目光拉回当下,距离柏林墙坍塌数年后,世界各地仍在敌对分裂的道路上苦苦挣扎,数以亿计平凡人沦为政治角力的牺牲品。


面对持续加深的裂痕,我们又当如何补救? 

 


或许答案,恰恰源自每一个人。


*本文作者:仲夏之门

< END >


RECOMMEND|往期精选


影帝有很多,发哥只有一

没钱还要买买买,这部8.8分的纪录片揭开了所有消费骗局

杨永信的邪恶,十年前CCTV就纪录了下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