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上海
2
习近平
3
新疆
4
鄂州父女瓜
5
乌鲁木齐
6
疫情
7
H工口小学生赛高
8
习明泽
9
芊川一笑图包
10
印尼排华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百度
2
今日热点
3
微信公众平台
4
贴吧
5
opgg
6
dnf私服
7
百度贴吧
8
知乎
9
dnf公益服
10
百度傻逼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警察殴打打人学生,舆论撕裂的背后
你手放哪呢,出生啊
薅广电羊毛!100元话费实付94.6元,还有电费96.9充100元!招团长~
警察踢打校园欺凌者:当事人不愿返校,派出所拒收锦旗
疯传!广州地铁突发!警方介入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好评99%,这部让人窒息的新片,恨不得全程打码
Original
Douban编辑部
豆瓣电影
2021-03-02
收录于话题
#真实记录
50个
新生命的到来并不总是令人欣喜的。
瘟疫蔓延时,硝烟弥漫下,没人有勇气对新生儿说“欢迎”。
如果可以,倒是希望他们能晚些时候降生。
然而,一位来自叙利亚的母亲却执意在战火中把孩子带到了人世。
她送给宝宝的第一份礼物,便是这部洒满了血与泪的电影——
为了萨玛
For Sama
导演:
娃艾·阿卡提布
/ 爱德华·
华兹
主演:娃艾·阿卡提布 / 哈姆扎·哈蒂卜 / 萨玛·阿勒·哈蒂卜 / 凯蒂·普洛克特
上映日期:2019-05-01(西南偏南电影节)
片长:96分钟
2011年3月,叙利亚爆发内战。
炮弹将原本繁华的阿勒颇炸成了一片活着的废墟
。
在这座全国人口基数最大的城市,每天都有无数平民亲历着死亡的正在进行时。
影片的导演兼主人公
瓦德·阿卡提布
就生活在这里。
在
2012
至
2016
的五年间,她用摄影机纪录下了身边发生的一切——
示威、游行、轰炸、逃亡……
500余小时的影像素材记载
了太多无辜生命的骤然消逝。
成功撤离阿勒颇后,瓦德与此前有过纪录片拍摄经验的英国导演
爱德华·华兹
合作。
两人花费了两年的时间,重新整合素材。
最终,大量镜头的非线性组接铸就了这部震撼人心的作品。
瓦德·阿卡提布(左)和爱德华·华兹(右)
但有一点必须事先声明,即,
本片的叙述视角相当主观
。
作为反对派中坚定的一员,瓦德自始至终站在革命者的阵营,对抗俄罗斯扶持下的叙利亚政府军。
这大抵也构成了非科班出身的瓦德得以在国际上收获一众好评的诸多原因之一。
毕竟,不论是
99%的烂番茄新鲜度
,还是
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提名
,都是为反对派撑腰的西方世界加诸其身的盛名。
在英语国家享有绝对话语权的英美颁奖季,本片具备天然的优势。
不过,抛开政治属性来看,《为了萨玛》仍不失为一部佳作。
它是关于战乱下的苦难最切身的讲述。
对于身处和平国度的人们来说,这部纪录片无疑提供了一扇通往残酷地带的窗口。
那么,话不多说。
现在,就让我们穿越断瓦残垣,跨过尸山血海,跟随瓦德深入东阿勒颇的水深火热,一探究竟。
一阵刺耳的警报声过后,映入眼帘的,是如下画面:
突如其来的轰炸夺走了一条幼小的生命;
弟弟的尸体旁,两个哥哥在哭泣;
过了许久,孩子们的母亲才匆忙赶到医院;
她抱起小儿子被蓝布包裹的尸体,走上街头,嘴里念叨着:“我的宝贝死了。”
诸如此类的“戏码”在片中反复出现,
不由分说的死亡构成了影片的主旋律
。
瓦德的镜头也常常如此:摇摇晃晃,质感粗粝,一片漆黑,朦胧不清。
拍摄技巧本就生疏,面对导弹的突然袭击,想要兼顾手中的摄影机则更是难上加难。
即便日子一久,轰炸成了日常,瓦德显然依旧不能适应。
就像医院里的生离死别,哪怕每天上演无数回,人们不还是无法接受吗?
你看,又一个因炸弹而殒命的男孩。
穿着红蓝相间的衣裳,涂着粉色的指甲油,
本该红扑扑的面庞却被灰烬镀成了黄色。
男孩的叔叔告诉瓦德,孩子的父母早就不在了。
那一刻,瓦德坦言她多少有些嫉妒这对父母。
至少,他们无需承受亲自埋葬骨肉的痛苦。
像上文提到的两个男孩这样,被送达医院前已然没有了鼻息的,不在少数。
但平均下来,每天还是有大约300名患者需要医生抢救。
伤势相对较轻的,会自己捂着伤口,意识也还算清醒。
剩下的,则大多血肉模糊,奄奄一息。
其中,没能活下来的,就只好被医护人员以一种极不体面的方式拖走。
唯有身后长长的血迹和亲人无望的哭嚎可以证明,他们曾在生死线的边缘挣扎过。
可是有时候,人们甚至来不及道别。
一颗导弹落下来,一家十口同时罹难,也确有其事。
没有眼泪,没有叫喊,
谁也不必埋葬谁,谁也不必替谁哀悼。
原本沉重的死亡竟因无人在场而显得轻飘飘。
等到镜头转向下一具尸体,这家人将被世界彻底忘掉。
但,如若死亡便是五年来围绕着医生们的唯一,再顽强的信念也会被摧垮。
在绝境中给予他们力量的是生命的奇迹。
瓦德也有幸亲眼目睹奇迹的降临。
战机从天边划过,又是一次军事突袭。
这回被推进手术室的是一名怀胎九月的年轻女子。
医生当机立断,对孕妇实行紧急剖腹产,
取出的婴儿却毫无生命迹象,浑身上下苍白得骇人。
但医护人员没有放弃。
一双大手奋力地按压、拍打着婴儿的身体。
终于,小宝宝睁开了眼睛。
紧接着,他双眼闭合,五官团缩,第一声啼哭这才姗姗来迟。
短暂的哭声异常动听,语言描绘不出它的千分之一。
更幸运的是,手术室的那头,伤及动脉的妈妈也成功得救了。
在横尸遍野的阿勒颇,人们没法奢求更多。
母子平安,大概就是最值得庆贺的奇迹。
这种感动,瓦德深有体会,
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
。
被困阿勒颇期间,瓦德和
医生哈姆扎
日久生情,结为连理。
片名里的“
萨玛
”所指的便是他们爱情的结晶。
所
以,《为了萨玛》不只是有关战争的现场纪实,更是瓦德夫妇留给女儿的家庭录像。
两人坚守阵地和结婚生子的全部细节都被囊括其中,真实、生猛,亦不乏柔情。
尽管后来夫妇二人又抱得了属于他们的第二个宝贝,但萨玛于他们而言仍是意义非凡。
从被孕育到出生再到未满周岁的襁褓期,萨玛几乎没有离开过阿勒颇的战区。
生而与死亡为邻,实在说不上幸运。
瓦德觉得,应该给女儿取一个带有美好寓意的名字。
“萨玛”是天空的意思。
具体一点的话,瓦德解释道,是没有空军或炸弹,只有太阳、云朵和飞鸟的天空,一片他们深爱并憧憬着的天空。
小小的萨玛承载着父母对和平的向往。
《为了萨玛》,也是为了自由与和平。
在抗议和呐喊、鲜血和痛哭的夹缝里,我看到了人们重拾生活片刻安宁的尝试。
某种程度上,战区平民的生活和我们没什么两样。
政府军的狂轰滥炸之下,建筑很难保持完整。
但好在,有人的地方就有家。
瓦德的三口之家,日子虽然过得小心翼翼,氛围却很是温馨。
明知炸弹随时可能袭来,哈姆扎依然在后院种满了花花草草。
冬天,花园光秃秃的,他就划开厚厚的积雪,为妻子写一句“我爱你”。
与此同时,我注意到寒风中只剩一株花儿仍在绽放,即使被雪花压弯也偏要坚持。
哈姆扎的单纯、执拗和浪漫简直和它有得一拼,可爱极了。
当然,这个身材高大、内心柔软的男人也曾有过心灰意冷的瞬间。
望着轰炸过后面目全非的花园,他若无其事地笑笑,语气却透着心疼。
身为一名医生,被迫离开“战场”之际,回想起奋斗在一线的点点滴滴,他的泪水也难以克制。
与他相比,瓦德的好友阿芙拉一家才是纯粹的乐天派。
阿芙拉
和
塞勒姆
育有三个孩子。
他们坚强又幽默,整天乐呵呵的。
阿芙拉会把女儿被空袭吓到尿床的事情描述得诗意而有趣。
塞勒姆会神秘兮兮地送给妻子一颗青涩的柿子,当做惊喜。
但瓦德对他们的态度不只是信赖,更是尊重。
因为跟瓦德和哈姆扎一样,
他们同样做到了守护这座“死城”,直到最后
。
特殊时期,满目疮痍的阿勒颇不但活动范围非常有限,学习和娱乐资源更是寥寥。
孩子王塞勒姆便是小朋友们最好的玩伴。
在家里,三个孩子抢着跟他玩,欢声笑语不断。
在外面,别人家的小孩,不论年纪大小,也都喜欢围着他转。
他负责带领大家玩耍,一起为公交车刷上漂亮的油漆。
阿芙拉则在艰难运营的学校,为孩子们提供尽可能安全的学习环境。
诚然,手段很贫瘠,但阿勒颇的成年人所能给到孩子们的最好的童年就是这个样子。
他们已经尽力了。
2016年底,幸存者们逐批撤离了阿勒颇。
瓦德和阿芙拉两家是最后一批。
瓦德曾说,萨玛对轰炸的迟钝让她心碎。
她宁肯女儿没完没了地哭闹,也不愿意看见那样一幅迷茫、空洞的神情。
但就在大人们为顺利通过检查站而欢呼雀跃的时候,面包车里的萨玛咧着嘴哭了。
娇憨的神态,生动至极。
这是全片的第二次,我如此醉心于婴孩的哭泣。
我知道,长大以后,她将看懂这部为她而拍的电影,
也将记住这段有她参与的历史。
但当下,更重要的是,
以影像为武器,瓦德向世界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
毋论立场正确与否,纪录终归是一种珍贵的本能。
战争也许没有赢家,但《为了萨玛》无疑印证了人类本能的胜利。
*本文作者:kiwi
HBO开年神剧,一集就爆!
火爆全网,年最爽韩剧终于来了!
豆瓣9.3,当下最实用的保命片,一定要看!
好片等你一起「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