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输给《少年的你》,这部错过奥斯卡的年度高分佳片,实在太可惜!

Douban编辑部 豆瓣电影 2022-05-17
就在几天前,奥斯卡公布了今年的提名名单。

《少年的你》成功入围最佳国际影片。

一时间,所有人都在庆祝。

华语电影,终于又一次在奥斯卡拥有了姓名。


然而有一位同样优秀的种子选手,在申请的最后阶段竟被学院取消了竞选资格。

这部代表白俄罗斯的作品,由于参与制作的大多数人并非来自白俄罗斯,就这样失去了申奥的机会。

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的确是一部拥有“小金人相”的电影——

波斯语课

导演:瓦迪姆·佩尔曼

编剧:伊尔佳·佐芬 / 沃尔夫冈·科尔哈泽

主演:  纳威尔·佩雷兹·毕斯卡亚特 / 拉斯·艾丁格 / 约纳斯·奈伊

类型:剧情
首播: 2021-03-19(中国大陆)

片长:127分钟


二战题材的影视作品,其实每年都不在少数。

而聚焦犹太人困境的影片,更是神作频出。

《辛德勒的名单》《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珠玉在前,近年的《索尔之子》《乔乔的异想世界》也收获了不错的口碑。


这些影片之所以能封神,是因为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展现了对历史的审视、对人性的礼赞。

而《波斯语课》同样如此。


豆瓣8.3,超过80%的人打出四星及以上的评分。


导演瓦迪姆·佩尔曼,其代表作《尘雾家园》曾拿下三个奥斯卡提名。

他执导的俄剧《背叛》质量也非常高,荣获“2015年俄罗斯最佳电视剧奖及最佳剧本奖”。

《尘雾家园》

佩尔曼是美国人,出生乌克兰,现居加拿大。

正是因为他多元的文化背景,才成就了《波斯语课》的特殊。

《辛德勒的名单》就曾被诟病,为什么所有角色,不论国籍都一致使用着英语。

而事实上,在当时的集中营里,军官、战俘、犹太人,几乎都来自不同的国家。

他们相互之间语言不通,才是最真实的状况。


《波斯语课》便从“语言”下手。

二战期间,纳粹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在各地建立起大大小小的集中营。


犹太人吉尔斯不幸被纳粹逮捕。

在被押送去集中营的路上,一位波斯人用一本波斯语书与他交换了食物。


就是这本书,在吉尔斯命悬一线之际,救了他的命。

在面临枪决的那一刻,他急中生智掏出那本书,对德军谎称自己是波斯人。


将信将疑的士兵们暂且放过了他。

虽然捡回了一条命,但上天却给吉尔斯安排了一个更可怕的任务。

他被一位德国军官科赫看中,要求他教自己波斯语。


好家伙,这可怎么办?

教,但他根本不懂这门语言;不教,引起军官怀疑,自己立刻就会死。

在强大求生欲的驱使下,对波斯语一窍不通的吉尔斯,只能硬着头皮凭空编出一门语言来教科赫。


不仅要编,还得记。

教给科赫的那些“波斯语单词”,吉尔斯也必须牢牢记住。

哪个单词,对应哪个概念,全都要记得清清楚楚。

一旦出错,就会被处决。

吉尔斯如履薄冰。


科赫学的越认真,吉尔斯就越危险。

很快,编的单词就不够用了。

更何况,那些胡编乱造的发音没有任何规律可言,数量一多,记起来便越发吃力。

誊抄着集中营犹太人名单的吉尔斯,望着那些密密麻麻的名字,突然心生一计——

用这些名字作为词根,来编造他的“波斯语”。

2840个名字,能组成无数个单词。


与此同时,科赫在高压的环境中对吉尔斯产生了依赖,并开始袒护他。

其实科赫本质上也不是恋战的人,他也在期待着战争赶快结束。

到了那时候,他就去伊朗德黑兰开个小餐厅。

所以才会这么迫切地学习波斯语。


吉尔斯和科赫的关系,就建立在这一门并不存在的语言上。

一个靠它活命,一个将自己对战后生活的全部畅想,都寄予在这些编造的单词里。

他们站在对立面,却通过这门只有两人才懂的语言交流,实现彼此救赎。

他们用假波斯语聊诗歌与月亮,就像是在那个残酷冰冷的年代里,浪漫主义的灵魂暂时找到了迦蓝之野。


为了拍摄这部电影,佩尔曼专门找到了一位俄罗斯语言学家合作。

他们一起发明了电影中的假波斯语版本,并编写了一本语法书和一本600字的词典。


更有趣的是,《波斯语课》最初的剧本是用俄语写的。

后来被翻译成英语,最终使用德语定稿。

但导演佩尔曼本人,其实根本不会说德语。


佩尔曼自身复杂的文化背景,让他选择给所有语言一个机会。

不管是德语、波斯语、或者片中的假波斯语,都是为语言的使用者发声。

它们承载意义、塑造身份、表达诉求。

说德语时的科赫,是个无情可怖的纳粹军官。

但当他开始使用“波斯语”与吉尔斯聊天,他变成了一个内心偶尔柔软、渴望平静生活的理想家。

人性是复杂多面的,人的身份也总是在不停地流动。

而语言,正是这些身份与欲望的显性表达。


另外,《波斯语课》跳出了《辛德勒的名单》这类英语片的模式。

这一次,它用非好莱坞中心式的语言,讲述了一个真正属于德国军官与犹太人的故事。


佩尔曼认为,现在很多二战电影都将纳粹脸谱化了。

那些一律被刻画成杀人机器的德军角色,不仅非常单薄,也并不现实。

而他想从一种更人性的角度出发,去塑造一个相对有血有肉的纳粹形象。

再如何冷血残忍的军官,终究也只是个“人”。


同样以二战为背景的《布达佩斯大饭店》里有一句台词:

“你看,仍有文明的微光闪烁在这野蛮的屠宰场,那就是人性所在。”

《波斯语课》将这点微光藏在一门虚假的语言里。

在那个年代,人被“信仰”所挟持、迷惑;高呼元首万岁的士兵,或许也曾梦想过开一家小餐馆。

我们都是意识形态的人质。


但这种人性化的塑造手法,并不是为了帮纳粹的残暴行径洗白。

佩尔曼只是想向观众说明,在特定条件下,谁都可能做出这种事。("It's to show them as humans, that therefore you as humans in the audience can relate to, and say, maybe I would have done that.")

历史是极有可能重演的。

这更像是一种警告。


饰演科赫的拉斯·艾丁格说,由非德国出身的佩尔曼来执导这部电影,会比德国人做得更好。

因为即使是今天,也有很多德国人害怕面对历史。

他们之中,大部分人坚持认为大屠杀只是过去的事情,与他们这一代没有任何关系,也不需要为之感到内疚。

可是那个千疮百孔的年代,总该被所有人永久铭记。

那是人类历史上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

我们能做的,只有时刻审视它,也时刻接受它的审视。

负重前行,是我们最终的归宿。

*本文作者:吃吃
疯得极致,爽得离谱,狗血“神剧”我只认这一部
5天时间,把学生变成暴民,这场人性实验惊到我了
豆瓣9.0,这部集集高燃的国产良心作,怎么还不爆!


好片等你一起「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