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30分钟,这部敏感又尖锐的国产片,看得我泪流满
一年一度的高考,明天就要到来了。
有人说,高考是普通阶层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也有人把高考比作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在中国,它对每个学生乃至家庭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关于高考的新闻和故事,每年都在我们身边上演。
有这样一部纪录片,就拍摄了一个离奇又震撼的高考故事。
片中的主角从2009年至今,参加了12次高考,仍然没考上心仪的大学,至今仍然奋斗在高考的路上。
他为何会做出这样义无反顾的选择?背后又有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聊聊它——
导演: 何汉立
主演: 唐尚珺
类型:纪录片/短片
上映日期: 2018-11-10(中国大陆)
片长: 29分钟
从海报就能感受到,这是一部制作十分粗糙的纪录片,这体现在片中的方方面面:
有宛如央视法制节目一般的片头。
有价值五毛的字幕特效。
以及各种新手级别的取景构图、配乐剪辑等等。
在豆瓣上,这部纪录片也只有6.6分,仅仅700人看过。
即便如此,我依旧认为它是一部值得观看的高考纪录片。
因为在高考体制本身之外,它还反映了阶层固化、唯读书论、寒门学子等诸多敏感而尖锐的社会问题。
短短半个小时的影片,犹如一把锋利的刀子扎进每个观众的心脏,悲怆且压抑。
片中的主角叫唐尚珺,出身于广西防城港市的一个农村家庭。
而拍摄此片的导演叫何汉立,是唐尚珺曾经的一个同学。
他历时3年,跟踪拍摄唐尚珺及其家人,最终创作出了这部纪录片。
把时间回溯到12年前的2009年,那是唐尚珺参加高考的第一年。
由于基础薄弱,成绩较差,他的分数连三本线都没上。
随后,父亲把唐尚珺送到一所技工学校,希望他能学一门手艺来养活自己。
没曾想,唐尚珺却不甘心止步于此,他瞒着家人做了一个重要决定:
从技工学校偷偷退学,并用父母给的读技校的学费,回到钦州的高中复读。
复读是一条无比艰辛的道路,要承受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与压力。
对于唐尚珺而言,这条路则走得更加艰辛,因为他一复读就是多年:
2010年,复读的第一年,他的成绩刚超过三本线几十分,唐尚珺并不满意。
2011年,成绩过了二本线,但选不了好学校。
2012年,本来可以选好点的二本,他的但志愿又没填好。
2013年,他终于过了一本线,报了北京那边的大学,可惜最终没被录取。
2014年,是唐尚珺复读的第5年。
但算下来,这也该是他假装从技校读完毕业,参加工作的第一年。
他向家里人谎称,自己在南宁的一家电脑厂就职,不辛苦但挣得也不多。
一个谎言撒下去,就需要无数个谎言来圆。
这一年的春节,唐尚珺按照已经参加工作的派头,买了一些年货带回家。
在超市给的塑料袋上,印着该超市位于钦州的地址,唐尚珺特意把它们都换成了黑色塑料袋防止露馅。
唐尚珺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他的父母均已是六十多岁的高龄,三个姐姐都已嫁人了,哥哥也成家了。
在年夜饭的餐桌上,他无疑又成为了全家人的焦点。
三堂哥对他抱怨,说打他的电话总是没人接,唐尚珺只好谎称误以为是骚扰电话。
母亲对他唠叨,想让他尽快娶媳妇成家,唐尚珺也只能安抚母亲让她不要操心。
一边要回应父母家人的期盼,一边还要努力圆自己的谎言,唐尚珺度过了尴尬又羞愧的一个春节。
在临行前,他帮父母收甘蔗、干农活,把一年最重的活干得差不多了,这才稍微减轻了自己的负罪感。
春节转瞬即逝,到了正月初七,唐尚珺向父母表示要回南宁上班了。
但实际上,他又回到学校,开启了新一轮备战高考的征程。
从2014年到2015年,唐尚珺又接连参加了两次高考,但成绩都不符合自己的心意。
他最终的目标,是考上梦想中的中国科技大学。
于是在2016年,距第一次高考七年之后,唐尚珺又通过复读参加了高考。
七年的时间,足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
唐尚珺之前的同学,都纷纷成家立业、结婚生子,而25岁的他还执着地留在校园里,为自己的大学梦全力奔赴。
经过一年的充分准备,加上以往多年的积淀,这一年唐尚珺终于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最终,它以六百多分的成绩,被中国政法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录取。
对于应届生而言,这无疑是一所梦寐以求的好大学。
但对于努力了多年的唐尚珺来说,他仍然执着于自己中国科技大学的梦想,这样的结果让他不甚满意。
他又萌生出复读重考的准备,但语文老师对他进行了劝导,为他指点迷津。
最终,唐尚珺接受了这个结果,并带着录取通知书回到了老家。
瞒了家里人多年,唐尚珺终于要向家里人坦白了,他的内心十分忐忑。
但家人的反应,却让心中有愧的唐尚珺始料未及:
母亲得知真相后,对他并无怪罪,只是心疼儿子默默隐忍了这么多年。
父亲也不怪他,反而为他考上了名牌大学而骄傲。
事情发展到这里,可能大家都会以为这是一个天道酬勤、阖家团圆的大结局。
没曾想,唐尚珺家中又突生变故。
原来在一年前,唐尚珺的父亲就因肿瘤住院,检查结果已是肺癌晚期。
由于癌细胞转移,他的嘴角开始出现溃烂出血等症状,医院表示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了。
唐尚珺的父母一辈子都生活在农村,不识字,也没有踏出外面半步。
唐尚珺一直有个梦想,那就是努力考上一所好大学,然后带上老爸老妈一起去游玩。
如今大学梦已实现,他也终于能着手带父母游玩的梦想:
几天的时间里,唐尚珺带着父母看天安门、爬长城、吃烤鸭、逛故宫,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旅行时光。
时间来到2016年的9月4日,唐尚珺办完助学贷款,入学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
他一边学习一边在餐厅兼职赚钱,希望能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
10月16日,唐尚珺的父亲在医院进行全身化疗,生命垂危。
而这部纪录片也在此落下了帷幕。
纪录片虽已落下句点,但纪录片外的生活还在继续。
唐尚珺的人生,在此之后又经历了一个巨大的反转。
他在中国政法大学入学后不久,又回到了广西的某所高中复读。
原因在于,这所高中有2万元的奖金,而这笔钱能够给父亲治病。
遗憾的是,虽然唐尚珺退了学、拿到了这笔钱,但父亲仍然在一年后因病去世了。
在这样的境况之下,唐尚珺又开始了漫长的复读的生涯,从2017年直到今天。
明天,唐尚珺又将坐在2021年的高考场上,参加他的第12次高考。
在此也真诚祝愿,他能在这次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考上梦寐以求的大学。
这些年来,唐尚珺的故事被曝光后,引发了无数的讨论。
有的人佩服他十年如一日执着梦想、努力拼搏的毅力,但也有人质疑他参加高考的动机不纯。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个名叫吴善柳的人。
吴善柳曾经是唐尚珺某一届复读班的同学,他也是一个复读了多年的人。
多年来,吴善柳通过复读陆续考上了同济、北大等名校,但他无一例外都放弃了入学。
最终,吴善柳在2014年以32岁的高龄夺取了钦州市理科状元,被清华大学录取,结束了自己的复读生涯。
电视台报道吴善柳的新闻
唐尚珺的复读经历和吴善柳十分相似,所以有人怀疑他们是同一类人:利用高考来谋利。
因为在复读期间,学校对于成绩好的学生不收取学费,每个月还会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
如果考上了名牌大学,学校和地方上还会给予巨额的奖金。
到底真相如何,只有当事人最有发言权,大家的猜测也仅仅是猜测而已。
我们唯一知道的是,哪怕通过年复一年的高考能获得再多的钱,但实际上却丢失了最宝贵的一件东西:时间。
时间是这个世界上最稀缺的一种资源,一直沉湎和执着于过去的人,永远不会获得活在当下和探索未来的乐趣。
人生从来不只一种选择,不断向前看才能获得更多答案。
看完这部纪录片,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和我一样,深感压抑而窒息。
唐尚珺艰难的处境,以及他始终坚持复读和高考的选择,让人可悲、可怜又可惜。
但片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并非唐尚珺年度一年和高考战斗的艰苦岁月,而是他春节回到老家的一个生活片段。
这天,他来到集市上买年货,遇到了曾经的小学同学黄小谊。
黄小谊从小就成绩不好,高考之后读了专科,学了点技术。
随后,他去到广州,辗转在眼镜厂、电子厂等工厂打工。
工作四五年后,黄小谊就迫于家里和年龄的压力,回家相亲,随后就结婚生子了。
如今,他在当地的集市上过着一边摆摊做生意,一边照顾孩子的生活。
黄小谊是大多数出身农村,学习成绩不好且能力普通的人的一个缩影。
唐尚珺之所以把高考当做救命稻草,正是想通过这块重要的跳板,改变这种无能为力的命运。
他在年夜饭喝醉之后,对着镜头说出了这些年来,一直压抑在心里的一段话:
农村这个圈子,很多人都讨厌在这里呆着
但是很多人挣扎了一辈子都挣扎不出这个圈
唐尚珺的高考故事,至今仍然在上演,而他也因此沦为了成了大多数人的笑谈。
笑他是高考制度下的困兽,笑他是现代版范进。
但实际上,人生就是不断从一个圈子走到另一个圈子的过程。
人人都笑困在农村、困在高考这个圈子里的唐尚珺:爬不上去,却又跳不出来。
但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走出农村、经历高考之后,已然活成了另一个圈子里的唐尚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