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万人评出9.3分,华语第一神片我只认它
在灿如繁星的电影宇宙中,总有一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影片,无论上映多久都能经久不衰,为人津津乐道。
它能够开辟一种类型的叙事范式,令后继者只能在它的荫蔽之下黯淡,也能在无数后来的电影中找到它的影子。
没有一处闲笔,每一帧都有独属于那个时代港片的老味道。
今天我们要重温的这部影片,于20年前首映,它不仅挽救了彼时的香港影业,也是开创了香港警匪片无限辉煌的起点——
无间道
导演: 刘伟强 / 麦兆辉
编剧: 麦兆辉 / 庄文强
主演: 刘德华 / 梁朝伟 /曾志伟 / 陈慧琳
类型: 剧情 / 惊悚 / 犯罪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香港
语言: 粤语
上映日期: 2003-09-05(中国大陆) / 2002-12-12(中国香港)
片长: 101分钟 / 97分钟(导演剪辑版)
如果一定要为《无间道》找一个合适的影史地位,
那么香港警匪片则可以分为“《无间道》前,与《无间道》后”。
《无间道》上映后的火爆,被“商业之上”的好莱坞“盯”上了。
2005年,美国华纳兄弟电影公司以170多万美元买下《无间道》的翻拍版权。
于是由马丁·斯科塞斯担任导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马特·达蒙等人主演的改编版——《无间道风云》横空出世。
《无间道风云》
并在当年的第79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一举斩获了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改编剧本奖和最佳剪辑奖,
莱昂纳多也凭借该片获得了最佳男主角提名。
《无间道风云》
不仅如此,韩国也于2013年推出了其改编版本——《新世界》,
由韩国国宝级艺人李政宰领衔主演,同样也收获到了国际上的一致好评。
《新世界》
同样, 在日本,由西岛秀俊、香川照之主演的《双面》也是改编自《无间道》。
《双面》
《无间道》上映后的20年间,还有印度、泰国等无数国家爆出翻拍的消息,
《无间道》的故事几乎成为了全世界的警匪片叙事模板。
在国内,自《无间道》诞生已经过去了整整20年,但是其影响却丝毫不减,
“有内鬼,终止交易”至今都是广大网友喜闻乐见的台词。
在香港电影发展史上,警匪片可以说是绵延最久的一个类型。
1909年第一部港产电影《偷烧鸭》,讲述的就是一个警察抓小偷的故事。
由于特殊的殖民地历史,地处东西方文化交汇处,造就了香港电影不同于内地和台湾的华语电影商业特色,
尤其是警匪片这种兼具暴力和浪漫主义的类型,最容易获得市场青睐。
经过逾百年的演变,警匪片从最初的稚嫩粗浅,逐步发展成如今香港电影中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电影类型。
魏君子在《香港电影演义》一书中说:“迄今为止,香港电影真正打入国际市场的类型片,只有动作和警匪两种。
鉴于港片一贯的糅杂性,警匪片和动作片往往也合二为一,吴宇森、成龙、徐克、林岭东、黄志强先后打入好莱坞正是凭借这一特色······
所以直至今日,香港电影和影人在好莱坞的最大胜利仍是吴宇森的《夺面双雄》和马丁·斯科塞斯翻拍的《无间道风云》——两部卧底警匪戏。”
然而,连接《夺面双雄》和《无间道风云》的却是另一部警匪戏——《无间道》。
《夺面双雄》
《无间道》无疑是香港警匪电影的里程碑,
同时也是挽救彼时香港电影产业的转折点。
2002年,警匪片《无间道》上映一周便获得2078万港元的票房收益。
当时香港电影已经经历了整个90年代电影市场的急速下坠,
90年代末又有亚洲金融风暴“雪上加霜”,
因此《无间道》无疑具有艺术与产业的双重意义。
2003年,刘伟强、麦兆辉、庄文强再度合作,
连续推出了《无间道》的前传《无间道Ⅱ》和第三部《无间道Ⅲ之终极无间》。
《无间道》三部曲将警匪片的美学风格从倾向暴力动作为主,转向复杂的情节和紧张的智斗,彻底改写了香港警匪片的创作方向。
《无间道》上映于2002年,时值香港回归五年之后,“97症候”逐渐弥散。
2003年,CEPA协议签订,香港电影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与内地在电影领域的合作也越来越频繁,因而商业片的主流化日趋明显。
再度回望,《英雄本色》《监狱风云》等上世纪80年代香港警匪片,其中更多是虚构的人物和故事,
吴宇森、林岭东等人想借用人物在特殊环境下展现善恶,呈现浪漫主义的兄弟情义,满足观众们对孤胆英雄的想象和怜惜。
《英雄本色》
90年代中后期风靡一时的《古惑仔》系列可以算得上是香港传统黑帮片最后的狂欢,
彼时我们可以在吴宇森的《英雄本色》中找到义薄云天的兄弟情谊,在刘伟强的《古惑仔》中同生共死的义气豪情。
《古惑仔》
从1998年的《暗花》到2002年的《无间道》鲜明的主流价值导向显露无疑,
经典台词——“对不起,我是警察。”则是主流价值中“秩序”胜于“情谊”的最好体现。
曾经有人下过一个激进但又不失有据的论断——“《无间道》害了香港电影!”
导演张江南就认为:“自《无间道》问世以来,香港警匪片的创作就一直处于‘后无间道’时代”。
《无间道》之前的香港电影,令我们为之动容的从来不是结构紧凑,情节严密的戏剧冲突。
相反,原来的香港警匪片中义薄云天的兄弟情谊,都市黑帮的豪气干云使大家短暂忘却了不太严谨周到的剧情。
但《无间道》的到来,使香港警匪片“被迫”走向了烧脑剧情与结构严谨的怪圈。
一部香港警匪片,如果没有什么“好人变坏人”、“毒贩变警察”之类的反转戏码,都再也难入得投资人的法眼。
近年来在“惊天逆转”流水线上所炮制出来的劣质产品不胜枚举,
《反贪风暴》、《使徒行者》等的接连上映,难掩香港电影之颓势。
《使徒行者》
除了心思缜密的反转情节,《无间道》还是一部充满了悲情色彩的影片,
其“悲”在于片中两位主角各自在黑暗下行走,终其一生都无法重见阳光。
一段横跨十年的犯罪史诗的背后,实则佛家“无间地狱”的人间写照。
“无间道”原本是佛教用语,是指佛教修行四道——
加行道、无间道、解脱道、胜利道之一。
电影《无间道》在影片的片头字幕中选用了《涅槃经》第十九卷中的经文:
“八大地狱之最,称为无间地狱,为无间断遭受大苦之意,故有此名。”
“无间地狱”是影片的立意所在,
即坠入无间地狱之人将在无间地狱中永无止境地遭受折磨,
也表现了两位“无间行者”在无间地狱中饱受煎熬之苦。
编剧麦兆辉在谈起《无间道》的故事内涵时这样说:
“无间是一种状态,一个处境。在现今的社会气候下,你我经常身在‘无间’中。
紧记‘无间’只在心中,解决了心的问题,
‘无间’根本不存在于世上,只是一个遥远虚构的地狱。”
《无间道》诞生于香港电影的危难之际,又将香港电影带入巅峰。
上映20周年,就像影片的宣传海报中所说:
“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
*本文作者:浅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