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仰之前,功夫是一碗饭 | 许知远对话叶准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 《蝶恋花》
2016 年 8 月 13 日,许知远在香港,由叶问之子,92 岁的咏春大师叶准传授了第一招,咏春没有开拳式,这一传授,便是拜师。
此行香港,许知远行走于城市逼仄的街道、居民楼中,去寻找关于功夫的真相。这些年来,受影视剧影响也好,还是本身倾慕武术也好,有越来越多的人知晓与喜爱咏春,然而这也暴露了一个亟待去回答的问题,正如许知远在本期《十三邀》开头的述说:“我觉得功夫被描述的太玄妙了吧,是中国人的浪漫主义需求的表现吧,个人脆弱,然后借助某个东西,来补偿啊......”
带着这样的疑问,许知远与叶问的长子——叶准展开了对话。考虑到叶准在咏春一派的地位,也考虑到近年来由影视剧带动的,大家对于叶问的诸多想象,这次对话弥足珍贵。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y0343jdhy0m&width=500&height=375&auto=0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 《凤栖梧》
在电影《一代宗师》中,后段描绘了上世纪 50 年代,叶问在香港挥洒淋漓斗恶霸豪强,开枝散叶传播咏春的堪称史诗片段。
《一代宗师》剧照
然而在真实生活中,却又是另一番景象。
1924 年,叶问的长子叶准出生,1949 年,叶问因“不习惯内地的变化”赴港,叶准留在佛山,从此父子两地分隔 13 年。
许知远问叶准:“小时候对爸爸是什么印象?”
此时的叶准,已是一位略有颤颤巍巍的九旬老者,他一面吸自己一直钟爱的烟斗,一面回答:
“我小的时候就很不喜欢他,因为看到其他的小朋友,和自己的同学,个个的老爸那么厉害,我老爸找不到饭吃,自己的年纪大了一点,就会逐渐感受到父亲的心情。”
叶问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因不肯为日本人做事,被赶出了佛山的祖屋。“叶家太公”对基业贡献非常大,可使得叶家人不必出去做工,但是经历了整个日本侵华的那些年后,100 多人的大家族,只剩下 20 多个,叶准说,这些人大部分是饿死的。
据叶准说,咏春拳,源于天地会的人在雍正年间造反,南下佛山,后来”摊手五“成为祖师。由于咏春的师傅要手把手带徒弟,一位师傅精力有限,只能教授三四个徒弟,生活用度全都要由这三四个人出,因此只有“富二代”才能够请得起这样的师傅。
1949 年,叶问赴香港谋生后,长达 13 年,叶准由母亲独自抚养,其艰辛略微思虑便可获知。
这期间,父亲与叶准没有任何信件。
而叶准的母亲在这漫长岁月里,也仅赴港过一次。1960 年,叶准的母亲张永成去世,1962 年,叶准才到香港与父亲团聚。
《十三邀》截屏,叶问与叶准
“妈妈有没有抱怨过爸爸?”许知远问。
老人吸了一口烟,缓缓说:“没有,没得抱怨。”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 《青玉案》
许知远在《十三邀》中对香港的探访,为我们展开了旅行中很少获知的一瞥。
有因受港英政府限制,不得打武馆旗号,只得以“跌打馆”或“体育会”名义藏身居民楼中的宝芝林(黄飞鸿的武馆)。
宝芝林武馆今貌:在天台上可以练武
以及咏春体育会。
咏春体育会内
许知远去了叶准住的公屋,由于住户颇多,建筑设计中能感到强烈的秩序与统一,他不禁被建筑的风貌所吸引。
然而实际叶准的住房,仅 30 多平,老人出于多方考虑,并未邀请许知远入内。许知远对此表示理解。
但二人同赴了当年叶问寄居的天后庙中。
在这里,叶准讲述了当年叶问在香港教拳的初衷。
那时候叶问整天没事情可干,白天为了不影响庙中香火,只能到处走。有一天,他一个人走到西环,痔疮失血过多,在马路晕倒了,救护车来了之后,就送他去玛丽医院,医好他痔疮之后,医院叫他通知家人,过了好几天,家在哪里叶问都不愿意讲出来,最终还是有一个老朋友,接叶问出院的时候对他说:“师傅你不教拳,生活是没办法的。”
2016 年,叶准在单向空间教拳。
叶问从此开始了香港的教拳生涯。而投奔叶问的叶准,也在找寻文职工作无望后,随父亲练拳,4 年后,继承父亲衣钵。他说,他练拳是被迫的。
但叶准也认为,只有练拳,他的人生才可以达到现在的成就。
电影《一代宗师》中有这样的台词:习武之人有三个阶段: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叶准也认为习武之人,的确有三个境界,他们是: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许知远问:“你觉得你打咏春到第几境界了?”
叶准笑了,但并没有回答。
许知远又问:“您父亲叶问是第几境界?他到第三个境界了吗?”
叶准比较干脆的摇了摇头:“我觉得没有。”
叶准的命运,被功夫改变,但他说性格没受功夫影响。九旬高龄的他,弘扬咏春、打拳、抽烟斗、喝酒、听粤剧,获得了上海电影节”传媒大奖“最佳男配角后,过马路分外小心,担心闯了红灯给人留下不好的念想。
虽然他至今无法说一定是喜爱功夫的,但从他的言谈举止中,还是能感受到那个逝去的武林,他的功夫,早已塑造了他的准则。
虽然在跌宕的命运前,功夫也显得渺小,但就像许知远在本期《十三邀》末尾说的那样:
一个人的个人准则是他真正拥有的东西,是起伏的命运无法改变的。
关于《十三邀》
《十三邀》是单向空间和腾讯新闻联合出品的一档大型访谈纪录片。
▍主持人
许知远,作家,单向空间联合创始人。2000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计算机系。曾任《经济观察报》主笔、《商业周刊/中文版》执行主编。已出版作品《那些忧伤的年轻人》《一个游荡者的世界》《祖国的陌生人》等。
一位带有“偏见”的主持人
一档确保客观的节目
十三位代表中国社会的嘉宾
腾讯新闻 X 单向空间
《十三邀》
观察中国当代社会切片
许知远说,他是一个不太靠谱的作家,试图捕捉时代的精神,却又常常厌恶时代的流行情绪;他也是一个勉强的创业者,努力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却又不完全相信商业的逻辑。这个时代在他眼中,有着过分娱乐化和浅薄的一面,所以,他试图寻找一种方式,打破大家思维中的惯性,同时,他也希望了解这个时代中,新的动力、情绪和人们的内心世界。
《十三邀》用四个步骤去接近和呈现这些社会切片们的内心生活:许知远想要了解的;在对方公共身份中与他相遇,理解他所处的环境;进入个人空间进行思想的交流;一个知识分子的反思。
十三期节目,十三个社会切片,他们各不相同,但都是这个时代的剪影,组合之下,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表达视角:从人出发,回归时代。每一个观众也许都可以在这些切片中看到自己,找到自己在这个时代中的位置。而许知远,正是把这些切片放到显微镜下的人,是这场实验的操刀者。
往期回顾
第四期:“真”与“假”之间是什么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j0335peor05&width=500&height=375&auto=0
第三期:打破次元壁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n0326u7jbp8&width=500&height=375&auto=0
点击【阅读原文】,更多了解本期《十三邀:许知远对话叶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