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旧仓库改建的书店将如何叙事
㊟单向空间·郎园Station 店
单向空间·郎园Station 店已经开业两周了。
这是单向在 2023 年开的第五家新书店。这一年,我们踏足了杭州良渚、顺德 ALSO、北京檀谷、日本东京,最后在年末有了新的落脚,北京郎园Station。
“我捧着热咖啡在桌前坐下,杯子又将桌面烫出一圈白色印子。我啃着脆饼,试图规划我的生活。我跟自己说:一步一步来。”/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单向空间·郎园Station店
里尔克曾在《给青年诗人的信》里写道:“现在你不要去追求那些你还不能得到的答案,因为你还不能在生活里体验到它们。一切都要亲身生活。现在你就在这些问题里生活吧。或者,不大注意,渐渐会有那遥远的一天,你生活到了能解答这些问题的境地。”
我们渴望答案,是希望“行动”能有据可依。但在这早已没有标准答案可参考的时代里,“过来人”积攒下的经验很难对新生代青年形成完整可参照方法论。更多时候,活在当下的人,常常通过自我提问和自我解答重塑精神世界。
确切的体验与行动,或许已经成为我们在无序生活里的唯一解法。
㊟单向空间·郎园Station 店
在行动中求索,找寻关于时代的答案,也找寻关于自我的坐标。这个或疾或缓的过程,行动者要摒弃旧世界的偏见和不明真相的质疑,也正是这个过程,让我们实现着对自己的承诺和对未来的期许。而当我们迈出行动的第一步,那些疑问已经开始被解答。
我们将单向空间·郎园station 店的主题定义为「行动即答案」,也是希望用实际行动打造出一个思想文化与行动力交融的青年精神示范社区,链接有思想、有行动力以及渴望改变现状的年轻人在这里汇聚,共同获得新知、勇气、鼓舞和创造力,成为崭新的 young thinker。
㊟单向空间·郎园Station店主题书墙
当你走入这家书店,很难不注意到入口的右侧有一整面书墙,这是我们关于郎园Station 店的特别企划,在「行动即答案」的主题下,我们以生命体验为线索,陈列了 420 本名人传记。
在复杂与未知的人生序列中,这些行动者们以实践为文本,将现在和过去的确切经验浸入记忆。我们邀你一起阅读和了解,在这漫长的人生里,如何在生活中与问题共存,又是如何将思想付诸行动,写出自己的人生答案。
02
许知远说,希望这是一个更开放、自由的空间。
走入一家书店,我们可以通过书籍去了解生活以外的世界,让思维从地面腾起;通过对谈和分享,颠覆传统认知,在日常生活中开启一场冒险;当然还可以通过书店的空间本身,突破想象力的边界。
㊟单向空间·郎园Station店
比如,走入书店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棵生命力旺盛的树,它从内庭向上伸展,直至高处。肆意生长,开阔生动。而透过一层的大面积玻璃窗,你可以看见外面的世界,当它们全部开启后,也直接连接了内外空间。
在这家店里,你可以看到打破传统规模的铁艺书架,在视觉上带来更轻盈的感受。你可以直接拿起一本书阅读,感受文字的力量,填补内心的裂缝。
㊟单向空间·郎园Station店
在主题书桌上,可以看到我们试图探索重建生活秩序的思考脉络。当我们顺着时代的洪流,不再理解世界或者又将重新理解世界之时,或许可以更具体、更有迹可循。
当然,这家店依旧延续了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将「恒久的温柔」作为重要的书籍类目,呼吁我们的读者继续在最小单位的重建中,对万物保有温柔、延续爱意。
每一位走进单向空间的人,都可以在这里同树一样,存储能量,继续生长。
“我们通晓地球到星辰的广袤空间,却在地面到头骨之间迷失了方向。”/维斯瓦娃·辛波斯卡
㊟单向空间·郎园Station店
在这个前身为北京纺织仓库的郎园·Station文化园区里,我们可以看到原有的老库房、老火车站、火车轨道、老瞭望塔等等这个城市工业时代的历史印记。
而在单向空间里,我们也刻意的保留了过去的痕迹。旧仓库的原始材质,很大程度上被有意识地保留了下来。你可以在店里看到赤裸的、真实的、不加修饰的墙面。
㊟单向空间·郎园Station店
我们希望保留框架,同时也可以自由突破框架。
“要尝试在新的现实里面去寻找脉络,这个是值得探索的。怎么走出固有的框架或者说走出历史,是现在更为重要的”。这是青年作家、学者吕晓宇在开业当天的「行动即答案」圆桌对谈中分享的。也是单向空间这家店,希望同行动者们一起做到的。
所以我们还融入许多关于这个园区、这座城市的美好想象,希望未来通过有机更新的方式,让这个地方重获新生。
㊟单向空间·郎园Station店
在新的现实中,我们将汇聚更多青年人,突破原有固定叙事,不囿于新书分享、主题沙龙等形式,试图用展览、工作坊等更多元的活动,拓展性地发掘书店更多的可能性。
在 2024 年,我们还将联动郎园Station园区内的高能量邻居,与更多有可持续理念、活跃存在的、有表达欲望的品牌,一起探讨关于新型文化社区的发展。
㊟单向空间·郎园Station店
希望单向空间·郎园Station 店,能够为每一个不愿顺流而下的人,积蓄恢复文化体力的能量、精神续航的养料,弥合日益断裂的心灵与身体。
在个体与时代、社会与行业之间,开启无限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