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高考准考证"刷屏了,都在玩!但背后的隐患你一定想不到

2017-06-05 温州都市报


这两天

朋友圈突然有很多人开始晒“高考准考证”

准考证上还有个人照片、姓名等信息,

就是这样的

↓↓



“高考准考证”上附带了一个二维码

扫描一下就可制作自己的“高考准考证”。



可是,你知道吗?

刷屏的这个小游戏背后有一定的隐患

要不要继续玩,你自己看看!


参与者:好玩

是一种对高考的怀念


记者扫描“高考准考证”上二维码打开链接,点击屏幕即可制作自己的“高考准考证”。


你可以任意选择自己的“高考年份”,上传自己的正面照,再填写个人信息,即可生成带有“准考证号”的“高考准考证”。


事实上,这是互联网系统通过人脸头像识别技术,根据脸部轮廓和特征、性别等元素,进行面部处理。如果用户上传的不是人脸正面照,系统将因无法识别而要求重新上传照片,如果没有填写姓名,也无法制作准考证。


“好玩,是一种对高考的怀念。”一些用户告诉记者,生成证件的活动因为没有具体的营销内容而不会反感。


个人信息的泄露隐患

几乎没人注意


可是你想过没有,当这个后台拥有你的姓名+本人正面照时,会有怎样的隐患?

如果你的个人信息数据被泄露了,又会有怎样的后果?



对于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的风险,深圳知识产权专家王楠认为,这有可能会被犯罪分子用于攻击个人移动银行。


“由于人脸图像是银行支付的脸型密码,所以非常危险,一旦这种信息被盗取,今后用人脸支付,或海关通关人脸识别,容易造成手机银行和其它重要方面的损失。”


王楠向记者介绍说,大数据人脸识别技术是下一步的产业发展趋势,现在已经普遍使用在海关人员、货物通关领域,下一步或将在银行支付领域推广使用。


目前一些银行、政府机构还没意识到这一点,但一些黑客、非法机构已在这方面布局,他们利用互联网平台,通过比如准考证制作、儿童比赛评奖等一些游戏程序,远端收集社会人员的指纹、人脸图像,甚至进行语音采集,比如让受众在软件上讲故事、唱歌,以收集个人的语言特征。达到一定数量和规模,不法人员或机构就会进行个人信息的销售和贩卖。


王楠提醒说,在网络上出现类似填写个人信息的游戏,要从个人信息泄露和个人财产安全角度出发,不要随意填写自己、家人、朋友的个人信息,避免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


网友评论


@yuyuyu:不要用自己的真名和照片就行了,随便玩玩!


@uwh:我有真正的,可是我不晒。嘻嘻嘻嘻。高考顺利~


@Bo:这个只是提醒大家要小心隐私,挺小编!


@猎户座怪叔叔:一切要求填写实名等个人信息或拍照才能玩程序都怀疑它是在耍流氓,泄露无小事,宁可不玩,不留隐患,总有人说太较真太小心,出问题时可没后悔药吃。





欢迎留言吐槽,更欢迎留下赞!

来源:温州都市报综合南方都市报(nddaily)

本期主播:豆豆  音频制作:铁柱爸爸

编辑:温振赛

校对:朱彤

审核:胡建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