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农忙时种田地,农闲时搞文艺,温州泰顺这个文化礼堂,改善了当地农村的文化生态

2017-10-30 温州都市报


        为助力“铁三角”、构建五大发展生态、建设国际时尚智城,温都全媒体启动《新乡风·心家园》文化礼堂巡礼大型采访活动,11个采访团将陆续奔赴各县(市、区),深入一线,聚焦“文化礼堂、精神家园”。

        温都全媒体将通过该大型采访活动,深入挖掘各地文化礼堂特色,推出一批在传承传统文化、弘扬主流价值、丰富文体活动等方面有突出表现的文化礼堂典型,使农村文化礼堂真正成为人们内心向往、精神寄托的一个场所。

        该大型采访活动也是一次全媒体大练兵,11个采访团由温都全媒体各新闻部门负责人、资深记者带队采访,实施“以老带新”师徒计划,让年轻记者在大型采访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升。此外,该大型采访活动将集结温都全媒体覆盖700万用户的优势,各平台全程联动,在温州都市报、温都网、“掌上温州”新闻客户端、温都微信、温都微博、温都视频发布专题报道,欢迎广大用户关注、讨论、分享。

第20站走进泰顺大安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f05678povib&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一个午后,大安文化礼堂里回荡着零点乐队的摇滚歌曲《粉墨人生》,礼堂的舞台上,几名村民和着曲调节拍正彩排提线木偶戏,他们在为参加泰顺首届农村文化礼堂文化展演做准备。“从木偶戏创作到节目编排,已花了大半年时间。”这个节目的主创人员徐茂宝说,一些村民农闲时搞文艺,农忙时种田地。


  目前,泰顺县已建成101个农村文化礼堂, 位于该县大安乡柳埠村的大安文化礼堂是其中颇具特色的礼堂之一,它的出现不仅改变了当地村民的生活方式,而且改善了农村的文化生态。


环境好藏书多,图书室赛城市书房


  柳埠村有一个大会堂,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村民开大会的地方,偶尔也会在这里放场电影。2015年,这个大会堂改为大安文化礼堂,从此这里热闹起来,成为村民常来常往的地方。


  当天,在礼堂舞台上排练节目的徐茂宝,今年66岁,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农民,不仅是当地非遗项目龙凤狮子灯的传承人,而且制作提线木偶也是他的一门绝活。




  他和村民排演的节目就是用提线木偶来演绎龙凤狮子灯。狮子灯是一种传统舞蹈,徐茂宝将其改成由提线木偶来表演,使之成为木偶戏中的新节目。


  徐茂宝种了两三亩地,闲下来的时候就在家做一些木偶。他一边伸出像树皮一样粗糙的双手给记者看,一边憨憨地说:“我是一个农民,有了这个文化礼堂,我也沾了点文气。现在常常往这里跑,搞搞表演,蛮有意思的。”



  礼堂舞台的正对面有一扇小门。打开门就进入礼堂的“附楼”,一间二层楼,里头设有服务台、舞蹈室、书画室、图书室。


  二楼图书室的布置富有现代气息。实木桌椅,高挑的木梁屋顶,在灯光的照射下,使图书室具有空间感。大安乡宣传委员夏安安说,这里藏有3000多册书籍,并都纳入县图书馆的借阅系统。


  一到下午,图书室就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当地村民说:“我们村的这个图书室和城里的城市书房差不多,环境好,藏书多,又有专人管理,所以孩子们一放学就往这里跑,看书,写作业,到饭点了都叫不回家。”


操旧业传手艺,非遗馆听免费课程


  文化礼堂的另一侧是一个非遗馆。夏安安说,大安乡拥有8个国家级、省级、市级的非遗项目,13名非遗传承人。为发挥非遗资源的作用,今年3月启动建设非遗馆,使其成为文化礼堂一部分。



  非遗馆内陈列着药发木偶、龙凤狮子灯、竹篾、米塑等非遗作品。馆内一侧是陶艺工作室和米塑工作室,分别由两名外村的非遗传承人负责运营。


  大安乡下塔村的包能桃是米塑传承人,在村里做了40多年的米塑。过去他做的米塑作品主要用于一些民俗活动,“现在才知道我做的米塑还是非遗作品。”



  这几年包能桃成了当地红人,常常有人请他去上课,去参加比赛。


  非遗馆的米塑工作室由包能桃负责。他说,无偿授课,只希望现在的孩子能了解米塑技艺,让这门手艺传下去。


  负责陶艺工作室的是大安乡大丘坪村的杨宗尾。陶艺做了几十年,后来外出经商,已经十几年没碰过陶艺了。几年前,乡里工作人员在寻找非遗传承人时,希望他能重操旧业,杨宗尾也不想让制陶技艺在他们这一代人手里消失,于是花了些时间,又恢复了制陶“功力”。



  “说实话,过去没什么平台,有手艺也没地方施展,做陶艺纯粹是谋生,或者是自娱自乐。”杨宗尾说,现在不一样了,有了这样一个工作室,就会有更多的孩子过来学他的手艺。


  夏安安介绍,现在每周都会有人通过“泰顺大安”微信公众平台预约来上课,学习米塑和制陶技艺。



看看书跳跳舞,山里人也讲究时尚


  文化礼堂就是一个平台,平台建好了,然后就开始往平台推送内容,夏安安想把大安文化礼堂打造成一个农村的文化“综合体”。


  想把文化活动开展好,首先得挖掘人才和文化资源。虽然大安是一个户籍人口仅9000多人的山区乡,但经过一番挖掘,当地文化资源并不少,除了非遗传承人,经过摸底调查,建成一个拥有87人的文体人才库。


  文体人才有了,活动开展起来了,文化礼堂真正成了一个可以聚、可以乐的场所,让村民也有自己的文化聚集地。



  文化礼堂开展的各项活动,提升了村民的精气神。柳埠村村委会主任林正富脸上写满幸福,“现在山里的村民可洋气了,看看书,学学陶艺,跳跳舞,和城里人一样时尚,文化礼堂的建设给孩子们带来影响很大,很多村里留守儿童现在有了好去处。”


  夏安安说,文化礼堂启动的一些好项目,今后还要向外输出。比如龙凤狮子灯,因为狮子灯体积大,一般需要由12个成年人组成的舞灯队来表演。为此,他们准备制作一个缩小版的龙凤狮子灯,使之成为学生的一个文娱项目,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也希望这门古老的技艺能够传承下去。



泰顺文化礼堂建设有特色

“星级评定”确保持续发展

——泰顺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雷全勉说文化礼堂


  这几年,泰顺县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通过资源挖掘本土化、功能设置生活化、活动组织多元化,将文化礼堂打造成村民团结和睦的大舞台。


  4年来,泰顺倾力投入,打造农村的精神文化地标。全县共投入5000多万元,建成了101家文化礼堂,占全县村居总数的三分之一。


  为了确保文化礼堂的可持续发展, 从2013年启动文化礼堂建设开始,泰顺便全面开展文化礼堂“星级评定”。通过“星级评定”管建设、管队伍、管事务、管阵地,至2016年,共评出五星级文化礼堂35家、四星级文化礼堂41家、三星级文化礼堂7家,切实保障了文化礼堂的长效运行和发展。随着“建管用育”的不断深化,我们出台了《泰顺县农村文化礼堂长效机制建设实施意见》,并不断完善《泰顺县农村文化礼堂星级评定管理办法》,以建设评星和星级复评强化长效机制的建设,推动文化礼堂健康可持续发展。


  文化礼堂建设中既注重统一元素格调,又注重在差异中求特色,充分整合老会堂、老祠堂、老庙堂、老校堂等传统建筑资源,注重保护建筑形态,搜集和挖掘传统建筑的文化价值,将其建设成为对外宣传的窗口,打造为村里的“地标建筑”。


  此外,泰顺不仅深入挖掘各地文化特色,打造亮点精品,更是积极发挥热心人士、能人贤士的作用,在文化礼堂的建设、管理、使用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以建好文化礼堂为基础,以管好用好文化礼堂为目的,以文化培育为核心,让它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


为温州的文化礼堂点赞!

来源:温州都市报

作者:潘贤群 林广 姚卡

编辑:汪麟康 温振赛

校对:陈将

审核:胡建国

温州都市报微信广告投放联系电话:0577-8882592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