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辛正郁:从最高法院到天同,我对法律的热爱以终为始 | 民商辛说

2016-04-12 辛正郁 天同诉讼圈

他在最高人民法院任职二十余年,审结近千件各类民事案件,多次参与司法解释执笔、起草和法律制定、修订工作,在学术领域亦多耕耘。而今,他离开钟爱的审判岗位,加入天同律师事务所。他是辛正郁。


因此,由辛正郁主笔/主持的天同诉讼圈全新栏目《民商辛说》应运而生。在今日这篇开栏文章中,辛正郁回忆了走上法律职业道路的过程和经历、对法官生涯的感悟与感恩,是对过往的纪念,更是对未来的期许:希望这个专注于解析民商实务热点难点的栏目,能将其多年来的所学所悟,与各位读者朋友分享。


“越专注,越宁静”。每周二晚六点,《民商辛说》期待与您共建一方民商实务问题交流探讨的净土。




辛正郁:吉林省吉林市人。1994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2002年9月毕业于日本九州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1994年入职最高人民法院,历任民一庭(民庭)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审判长。2016年1月辞职,3月加入北京市天同律师事务所。


长期从事民事审判和综合调研指导工作:作为审判长、承办人、合议庭成员共审结近千件各类民事案件,十余篇裁判文书被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刊载,多次获评最高人民法院年度十大民事案件、精品裁判文书。


多次参与司法解释、司法政策制定工作:执笔或者负责起草农村土地承包、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物业服务和物权法司法解释,参与民法总则、物权法、房地产管理法、不动产统一登记条例等法律制定、修订工作,参加合同、物权、侵权、诉讼程序等方面近20部司法解释的论证研究工作。


自2006年起担任《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一书的编委(至2009年兼任执行编辑);在核心期刊及其他各类学术书刊中发表文章、撰稿百余篇次;为国家法官学院、法学院校、研究机构、行业协会及地方法院授课、讲座数十次。


注定之缘


知者乐水。吉林市,一个松花江穿城而过的北方城市,她是我的家乡。父亲是60年代的工大毕业生,身边的人常说“你也得考上大学才行”,而我更想以后在父亲工作的国营工厂做一个工人,这样就可以永远和幼儿园的小朋友朝夕相处了。


那一天至今清晰印刻在我记忆里,一个普普通通冬季的周末下午。父亲要到市里办事,红旗牌“二八”自行车是他的座驾,而长长的横梁是我的专座。一路上,父亲时不时对我进行理想教育:上小学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必须的。八十年代初的北方工业城市,高楼大厦并不多见,遮挡少了,风景自然也就多了。指着一栋栋楼房问“这里是干什么的”,是我一路上最重要的问题。路旁矗立着一幢有至少两层楼高且宽阔台阶的建筑,不只气势恢宏,并不多见的明白色调在一众灰暗中也格外跳脱,“这里是干什么的?”我问。父亲侧头答道:“这儿是市司法局。”继续前行,父亲突然又补充道:“那里面都是带大盖帽的,还有枪,你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毕业了就能到这里工作。”那个时代老百姓对政法系统的直观认识,虽不准确但足够威武气派。


小学、初中、高中的学习按部就班,我偶尔淘气但还算务正业,学习成绩始终优异。记得一次开家长会,小学班主任对各位家长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乃至成效做了点评,我作为正面典型受到表扬,“娇惯而不溺爱”,是王老师对父亲的评价。父亲自己的总结则是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教会孩子学习方法最重要,不打孩子的经验之谈让我的童年平凡而幸福。高二期末,我们面临最重大的人生抉择是文理分班。有了数理化,走遍天下才不怕,那时的人们对此深信不疑。年级第一名当然得选择理科班,而我的最爱是语文和史地,百般坚持下,我如愿成为文科班的一员。此后很多年,都不相信人生的轨迹真就是早已注定的,但我一直没搞清楚,尚不知法律为何物之时,怎么偏偏在第一志愿中只选了中国政法大学。其实,宇宙人生的真道理往往通过这种方式化现,今天,我对此深信不疑。


报到前夕,我还和父亲聊起过那个普普通通冬季的周末下午,当时也就是一笑而过。现在回想,我此后的人生起点,就在这里,一个法律人的缘分由此徐徐展开。


精进承业


据说1994年是国家分配自主择业相结合的第一个年头。7月,包括我在内的12个年轻人走进最高人民法院。源自百姓之家的我,能够成为国家最高审判机关的一员,家族荣耀的承载,自我虚荣的满足,这种喜悦一生能得几回。虽然没能走进儿时艳羡不已的那幢大楼,但我已经处在法律职业最为庄严殊胜的庙堂之中了。


20出头到年逾不惑,是人生最华彩的一章。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审判长,看似简单的角色转换占满了我的这20多年。法官的艰辛、压力、困惑甚至些许无奈,对我而言实实在在。但对工作,我仍深怀感恩。在工作中,自己逐渐养成较为完善的法律思维,成长为一名还算合格的法官。期间,还获得公派赴日留学的宝贵机会,这次深造带给我的影响今天仍明澈可见,未来亦会如是。如果说法学基础理论的根基是在法大筑就的话,第一次升华则是在此间完成的。不知不觉中,人生的意义变得不再虚无,有时还更像朝夕相处的朋友。珍贵的经验、良好的训练、才能的表现、品格的修养,除了父母的养育之恩、爱人的终生相伴,又有什么能像工作这样对你慷慨给予呢?每每念及得到的如此之多,付出的如此之少,心中总有不安。


人有什么样的品质,外界就会给他什么样的评价。检验人的品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他以什么样的精神面貌工作,看到一个人的工作,就如见其人了。回首历往的岁月,基于对法律职业从未消退的钟情热爱、对法治精神的信仰坚持,我倾己所能力争尽善完成每一项工作,虽无成绩可言,已能问心无愧。敬业是我对自己的要求,对工作始终保有一份敬畏甚至虔诚之心,勤恳踏实、不贪功不诿过、谨言慎行、真诚待人,坚持初心不为庞杂所动,我自信做到了这一点。在这份坚持中,我从青葱岁月步入不惑之年。


民庭(2000年后为民一庭)是最高人民法院历史最为悠久的两个审判庭之一。后来除刑事审判庭之外的所有审判部门几乎都可以从民庭找到某种渊源。民事审判领域广、范围宽、难点多、体量大,看似下里巴人,实则兹事体大。它是一片沃土,只要你勤奋就一定能收获属于你的果实。我所在的合议庭在办案的同时,还专项承担物权、农村法治、基层基础等研究指导任务,客观地说,这些也是我国立法相对薄弱、政策更新较多、深层次问题聚集的领域。相关司法解释、司法政策的制定,是此间最高人民法院监督指导全国审判工作的重点。自2003年起,在起草农村土地承包、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物业服务、物权法等司法解释过程中,人物债的衍生交织,情理法的此消彼长,静态动态的盘根错节,纵向横向的时空转换,无时无刻不考验着我们的智力、耐心、勇气乃至人性。解释每易其稿,都体现出对局部与整体、部门与体系、专门与一般、逻辑与经验的深入研判与螺旋升华。


前后十几年间,我所得到的锻造源于站在最高人民法院这个坚实宽广的平台之上。我最引以为傲的光环、最冀望得到的认同,只源于且仅终于“法官”这两个字,法官最好的舞台只在法庭,法官最好的作品就是裁判,我和我的同事特别是合议庭的年轻法官秉持了这一信念,与他们共度的每一天都是愉快和难忘的。他们日后取得的每一点进步,我都会默默祝福。没有他们,我又怎能如此不舍。慈悲是人与生俱来的品格,但一定也必须体现在具体实在的事物之中。立法目的或有不同,但其道德伦理基础是一致的,即培植善念、鼓励善行;抑制恶念、惩戒恶行。法官的使命在于抽丝剥茧,让隐藏在纷繁复杂案件事实背后的善恶美丑显现出来,判断善恶美丑毕竟相对简单,拿捏得当即可为司法裁判赢得最广泛的民意认同。做到这一点,是法律对包括自由、正义、秩序等价值的终极关怀召唤使然。作为一名法官,就是要怀菩萨心、出霹雳手,宽仁与严厉之间,彰显的是人性的光辉。于此计,我和合议庭的同事们通过裁判尽心竭力昭示善恶,孜孜以求弘扬正道,纵使或有不足,但无怨无悔。前辈们如父如兄、亦师亦友的关怀鼓励,让我真切体会什么是知遇提携之恩、扶助宽容之谊,他们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良好品质,是对我最好的传承和馈赠,对此,我永存感激、终生难忘。愿他们万好顺安。


2011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参考美国法学院案例教程(Casebook series)和日本司法研修所等机构教材编写方法,决定启动《案例与资料》(共计20册)丛书编撰工作。编写队伍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领导、著名学者和资深法官组成。堪称豪华已极的编写队伍汇聚了国内法律实务和法学理论界享誉最高权威的大家巨匠,蒙错爱,我以区区审判长的身份被聘为《物权法学教程-案例与资料》的执行副主编。作为后学晚辈,能与各位大法官、法学大家和最高人民法院各位庭领导共同参与此一浩大工程的建筑,我倍感荣幸。接受任务后,我组织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以及法院系统在物权法方面钻研精深的近30位法官开始编写工作,在国家法官学院和北京大学法学院的大力支持下,第一个完成了所有工作。但遗憾的是,时至今日仍未能结集出版,看着电脑中洋洋百余万字的书稿,心底时常涌起莫名的惆怅。


《华严经》中说,所见诸佛,皆由自心。成功失败、褒奖抑贬,又何尝不是如此。外界他人的评价,本质上都不重要,也可能不尽真实。静夜长思中,能否自我认同是谁都无法回避的。躬身自省,我自认当已做到了。


是日已过


在法官职业道路上继续前行,已似顺理成章,但工作家庭两相成全,有时恰恰难以遂愿。或许是个人福报亏损,抑或自身资粮本就不足,我已无法一如既往地全身心投入审判工作了。为不至留下人生难以承受之痛,我只能选择一份更具弹性的工作,以便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尽管从未想过有一天会以辞职的方式走出法院,也不知道果真如此,自己会如何自处和经历。2016年3月24日,是我与东交民巷27号说再见的日子。几位同事帮我捆扎书籍,我只想记住自己的法官服和法袍是装在那个最大的蛇皮袋子里。


离开钟爱的审判岗位,不能再和这些优秀的法律人共同实践崇高的法治信仰,与最高人民法院法官的职业梦想失之交臂,难再体味法官群体的光辉荣耀,是我心中难以抹去的遗憾。而我又是如此幸运,能带着那么多人的祝福离开法院,真希望留下的是最美好的回忆。知身从缘起,究竟无所著。我心是平静的。


有时还是会想,如果儿时艳羡不已的那幢大楼属于中级法院,该有多好。


中和无讼


《中庸》载:“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贵和持中、贵和尚中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理念乃至法律文化传统的主要特征。无讼理念体现的就是这样一种价值取向。2004年,Google在招股说明书提出:“不要作恶。我们坚信,作为一个为世界做好事的公司,从长远来看,我们会得到更好的回馈——即使我们要放弃一些短期收益”。这份“不作恶宣言”,赢得人们朴素道德观念的深深认同。天同星是紫微斗数14主星中的最后一颗,个性最为平和,古称“福星”。天同星平易近人、知足常乐、心地宽宏、愿解纷争,故而轻松惬意,是谓之福。作为一家律所,取名天同并将无讼作为文化图腾,其对传统的正向持守虽理想国色彩浓厚,但这种文化皈依有新意,也有勇气。这应该是一条正确的路。


天同所确实有些与众不同,就传统角度看,似乎还有点不务正业。于我而言,它却符合我对未来职业生涯的所有想象。在天同将近一周的时间里,肆意漫扬的青春气息无处不在,我尽力熟悉新的工作氛围。虽然很难以与他们一般的蓬勃姿态进取,但巨大的推力已经使我发生了些许改变。这是一个有要求有品质的组织,一个有追求有梦想的集体,一个有激情有活力的团队,身处这个同时充盈着新媒体意识和力量的群体,我第一次拿起了智能手机,开通了微信。希望自己真能完全融入其中,不要掉队才好。天同诉讼圈是国内最大的法律公众号之一,近30万的粉丝究竟意味着什么,我至今也不是十分清楚。蒋勇同学鼓励我开一个栏目,我却感觉很惶恐,所幸专业团队的栏目设置构想十分灵活,目前看似乎压力不是很大。仔细想想,此身别无精业,民商法律充其量也就是略知一二,此番尝试权作无知者便无畏吧。惟愿能不负自己的既往经过。


所谓“民商”,一是扣在天同所致力的细分职业领域,二则回应整个团队的法学兴趣所在,绝无民商法学宏大建构的痴妄。至于“辛说”,源于“每周蒋讲”的名式启发,既有我个人长期法官生涯趣事故章、典型案例的回顾整理、由来细说,也有同仁大方的如炬真知、不吝赐教。设想中的“民商辛说”应该是这样一个栏目:随性,随性在我的能力和精力不允许做得更严谨和更多;真诚,真诚在都是我的有感而发实实在在;开放,开放在期望得到法律共同体中诸位良师益友的鼎力相助;投入,投入在我把它视作法官职业之后的情感寄托和延续;素简,素简在既然品质如何仁智互见不如务求干净纯洁之美。万事不可执着,我必会尽力,能走多久成效如何不作任何奢望。新的职业生涯若仍能收获自我的认同,当足矣。


惊诧不已的是,自己似乎还是轮回般地走进了儿时艳羡不已的那幢大楼。


视远惟明


20多年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经历,是我一生最为重要的一页,我将永远引以为傲,无法想象未来的某一天,它会淡出我的记忆。那么多亲爱的同事以成远算者不恤近怨的大气度,任大事者不顾细谨的大格局,实践着胸中的法治梦想。在宏大的司法改革进程中,“法官”一定也必将得到本属于他们的职业尊崇,他们完全值得起。曾经与之共同奋斗,我无上光荣。


法治承载着人类对美好生活的终极向往,需要吾辈法律人毕生投入其中。对职业的转换,我深知当以得其意忘其形为重,亦不会执着于法官职业的远离,毕竟自己肩上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还在。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真的希望最优秀的法律人以锐利之视觉高广之眼界,共同柄执国之重器,树起家国天下的法治尖峰。


爱缀数语,抒泻情意,留作纪念,不让始终难守。



2016年4月9日深夜

于南湾子胡同3号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