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头条 | 入股观致、接盘宝沃? 宝能“入侵”新能源造车领域 投资140亿元杭州建厂

2017-11-04 陈亚莹 郑宇 中国经营报车视界


随着国家战略的推进,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了各大车企和资本市场的必争之地,市面上的造车新势力也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涌现。(中经车视界zjcsj2014)


从疑似观致的“神秘新股东”开始,宝能集团(以下简称宝能)就频繁地被媒体报料称要涉入造车领域。现在,与观致的“关系”还未可知,这家资本大鳄造车一事却已经落地有声。

10月19日上午,杭州市富阳区政府与宝能集团、杭州新天地集团(宝能下属公司控股企业)签订合作框架协议,该合作涉及年产30万辆新能源汽车项目以及新天地产城综合体项目。宝能相关负责人表示,“新能源汽车是宝能集团近期发展的重点产业,富阳项目不仅是宝能在杭州地区的布局,更是在华东区块的布点。”


继此前入股观致的传闻之后,11月1日,有消息称,福田汽车正在考虑为旗下全资子公司宝沃汽车引入新的投资者,而意向买家之一很可能是宝能。尽管福田汽车方面表示,公司尚未与任何一家投资者达成协议,宝能只是众多意向投资者之一,但频繁的信息曝出,也预示着,宝能对汽车产业又将再现“野蛮者”入侵模式。


跑马圈地


据悉,宝能年产30万辆新能源汽车项目拟由宝能投资集团投资建设,总用地面积约3000亩,总投资约140亿元,项目内容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生产、测试、研发、总部楼宇及电机、电池、电控“三电”等配套核心零部件生产。新天地产城综合体项目拟由杭州新天地集团投资建设,将建设成为集商业、办公、居住等为一体的产城综合体,着力打造智能制造机器人产业培育基地和科创孵化平台等。


据了解,目前上述地块正处于拆迁阶段。宝能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加强沟通对接,力争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见效。(中经车视界zjcsj2014)


尽管宝能是首次涉入造车领域,但在供应链产业方面却早有布局。宝能系控股企业韶能股份(000601.SZ)的子公司,韶关宏大齿轮有限公司就是一家成熟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主要生产齿轮、变速器、汽车后桥等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兴业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新能源汽车业务目前已成为宏大齿轮的新亮点。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升温,宏大齿轮也与新能源电动汽车开展产品对接业务,面向比亚迪(002594.SZ)、广汽集团(601238.SH)、东风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提供动力总成零部件。就在2017年,宏大齿轮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并购不断加速,包括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合作扩张充电桩及新能源车租赁业务,还拟建设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及传动系统项目,切入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生产领域。


“韶能股份将依托宝能强大的资本运作能力和房地产业务,加快新能源汽车和充电业务的发展。”海通证券发布的研究报道称,自2016年5月宝能系定增入主后,韶能股份就开始加速布局综合型新能源业务。


“此次投建新能源生产基地,可以说是宝能在新能源领域布局的一个延伸,未来宝能在这个领域的闭环将会越来越完整。”有汽车行业分析人士认为,包括入股观致、接盘宝沃的行为,尽管未有确切消息,但宝能的目标已经非常清晰,就是利用自身房地产业务的优势,将这个领域盘活起来。


资本争抢


在资本市场看来,随着近几年新能源市场的高速发展,投资汽车企业能带来更多的收益,这也造成了目前各界争相入局的现象。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1~9月,新能源汽车总销量为39.8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37.7%,其中纯电动汽车比上年同期增长50.1%、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比上年同期增长0.6%。在专家看来,今年全年的销售目标为70万辆,完成起来应该问题不大。


而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预测,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将高达2000万辆。这一孵化中的市场,正在不断吸引入局者。


事实上,宝能并非首个跨界造车的企业。截止到目前,除了有蔚来汽车、车和家等一系列由互联网梦想家创立的品牌,还有格力电器(000651.SZ)、智慧能源(600869.SH)、中兴通讯(000063.SZ)、东方精工(002611.SZ)以及万向集团等大型企业纷纷杀入新能源汽车领域。(中经车视界zjcsj2014)


“汽车里面最关键的是发动机和变速箱,这二者大概需要20亿美元的研发费用。然而纯电动汽车只要拥有电池、电机、电控等几大核心零部件,其他都不是技术壁垒。”瑞银中国证券研究主管及亚太汽车行业研究主管表示。


瑞银证券测算,此前燃油车企的盈亏平衡点在200万辆,而纯电动汽车的盈亏平衡点只需要20万辆,甚至是10万辆。


公开资料显示,一年之内,获得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的企业已有15家。而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仍有超过200家企业正在申请中。不过,这一名单中并没有宝能。


有观点认为入股观致是宝能获得造车“通行证”的最好选择,然而截至目前这一事宜仍未有确切消息。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无论通过哪种渠道获得造车“通行证”,宝能打造自身新能源链条的步伐已经势不可当。


“新能源领域入局者众多,短时间内或许可以简单获利,但最终,这个行业会整合起来。就像手机行业一样,留下的只会是能力强者。”有分析人士这样总结。


风险仍存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5年至2017年上半年,国内共有超过200个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项目落地,涉及投资金额超10000亿元人民币,已公开的产能规划超2000万辆。按照国内2017年批复的项目以及各大车企发布的产能规划估算,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能有望达到500万辆。


有分析指出,按照有关部门提出的新能源汽车20%的增幅计算,2017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66万辆,持续增长到2020年将达到114万辆左右。但投资狂热加速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建设和规模扩大,如果不对投资进行限制,到2020年,建成的新能源汽车的产能比实际需求多出数倍之多。


从目前情况来看,国家已经提高了相应监管措施。获得新能源造车“通行证”的企业,要想真正获得资质,随后还需要通过工信部“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最终能不能卖车,需看企业及产品能不能上《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


根据10月30日工信部发布的《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十三批)》(以下简称“第13批《目录》”),共有465款新能源车型入选。从数量上来看,第13批《目录》比第12批《目录》减少了21款车型,之前的第12批《目录》则比第11批《目录》减少了179款车型。


部分业内人士表示,从入选《目录》车型的数量上可以发现,上榜车型呈现相对减少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国家层面对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监管趋于严苛。


与此同时,在国家工信部、财政部、商务部等五部委近日联合组织召开的《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积分办法》)宣贯会上,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宋秋玲表示,中国政府正在着手排查新能源汽车产能,以确认是否存在过剩。(中经车视界zjcsj2014)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产业研究院专家表示,已获得核准的纯电动乘用车项目中,有几家企业存在问题,可能需要重新评估。“这些企业有产能规划但是没有去做研发、投入生产,而是希望通过转卖赚钱。也就是业内所说的‘僵尸企业’。”据称,针对新能源汽车产能的排查已经开始。


上述人士认为,随着政府对新能源行业的监管力度愈发严苛,随之而来的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门槛和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近期“中经车视界”精彩内容



重磅 | 尹明善正式卸任 47岁牟刚出任力帆股份董事长

业界 | 巩月琼接棒王金玉 福田汽车借势商用车东风发力海外

栏目 | 人人车、瓜子对簿公堂,孙红雷和黄渤怎么想?

重磅 | 比亚迪剥离车座业务 对外开放供应链体系

政策 | 第13批免购置税新能源汽车目录发布  465款车型入选

深度 | 长城汽车发布三季报 净利润腰斩

业界 | 二线豪华品牌竞争加剧  捷豹路虎押注本土化

深度 | 金杯汽车资产重组获新进展 拟3.7亿元剥离整车制造业务



中经车视界

【微信公众号:zjcsj2014】

资深一线记者团队;

独家爆料汽车行业内幕新闻;

独到视角解读车企行业大事件;

全面掌握车企行业最新动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