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际象大师、太极推手世界冠军的《学习之道》(2)

2016-02-19 楝砉 warfalcon



乔希的学习之道包括:


一个理论基础:渐进理论


三个层次:¹基础知识学习;²熟练直觉学习;³进入创造力


一个情绪管理:软区域

 

 

渐进理论


➊把学习看成一个动态的过程

➋学习方法可以一直改进

➌每一次失败都是一个珍贵的成长机会

 

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乔希用了大量实例分别从国际象棋和太极推手入手,对学习的三个层次进行了非常细致的讲解。

 

让我们先从国际象棋开始

 

➊ 基础知识学习


 R目标¢“划小圈”:从简化的位置关系的基础开始,不断实践直到感觉到它的精华。保持力量不变的同时进行精简,广度会慢慢缩小而力量则会逐渐增加。

 

不是从标准开局而是从一个只王和兵的空白棋盘开始

对两个棋子的走法进行大量练习,直到感觉到走得很舒服为止

再按照上面的步骤单独学象、马、车和后的走法

逐步熟悉象棋中各个棋子的走法和价值所在

 

Q误区:大量机械的背诵开局

 

➋ 熟练直觉学习 


R目标¢让时间慢下来:选择一组技艺,内化它们,直到大脑感知到无穷的细节,我们能在同样的时间段里看到更多的画面,思维在时间中变慢了,也就是说认知变敏锐了。

 

学习有效协调细节之间的关系:在结构和周围势力的复杂变量中思考怎样的组合更有力量?象棋大师能对自己拥有的广泛知识进行快速筛选,对所有相关的信息进行有效最优化处理

以“组块”的方式形成思维逻辑网络系统。象棋大师脑海中存在的信息组块使得他能够用更少的意识思维观察到更多的东西。

 

接着用太极推手[加深对以上两个过程的理解

 

 ➊ 基础知识学习

 

从一个基本动作开始,分别练习各个步骤,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练习,完善自己的节奏和准确性。然后把各个动作融合起来,成百上千次地进行练习。

一段时间后,这个技巧的每一个步骤都会在脑海中发展成为越来越详细的细节。对手的反应只要稍有变化,我的下一记出招就会变化万千。 

 

Q误区:花哨但肤浅的招式收集者

 

➋ 熟练直觉学习 

 

如果大量信息要同时展示,那就要变得很小才能把所有信息都呈现出来,这样就无法看到这些招数的细节了。训练有素的思维状态是,把周围的大量信息转变成非意识的统一数据的众多程序化的信息网络,而意识思维被用来在同样的一段时间里呈现较少数量的信息,那我们就能看到每个招式的细节所在。于是时间就感觉慢下来了。

 

经过上面一系列的训练,如果我们对自己选择原则的非意识理解已经足够深刻,并且已经学会了依靠现实和直觉来处理时间的技术构成,那么,我们的意识就能够将足够细小的数据进行放大——在对手眨眼的瞬间过程中就能迅速破坏他的重心。

 

“直觉是有意与无意思维之间的桥梁,这就是事物变得有趣的地方,心理学开始超越实战技术的时刻,放大的细节经提炼之后就会从意识思维的细微整合发展到非意识过程。也就是说把主要角色从意识思维转到非意识思维上,但又不会丢失了意识所能够达到的准确度。”

 

 

➌ 进入创造力


R目标¢揭开神秘的面纱:我们把有关对手的细节放大到清晰可辨的程度,创造出符合个人特点的全新技术。

 

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都在某些方面非常擅长,并且能在压力下工作。


M但是怎样变得比别人优秀^^


M怎样迈出从技术性上的娴熟到独特的创造力的这一步呢^^


只有当我们的工作超越熟练阶段而成为自身的一种表达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一门真正的艺术。

 

乔希用如何备战2004年世界太极推手比赛来阐述如何超越熟练,把学习变成一门真正的艺术。

 

现实情况:


台湾选手天生的身体条件好,更强壮,速度更快,耐力更强。

高水平选手,极少犯错,唯一得分的时候就是我们突发奇想,个人表现超过了他本身的水平。

 

如何取胜? 


这些突发奇想产生于本能,但是并未被大脑采用〔直觉〕

通过录像关注这些不寻常的直觉,将这些视频进行细致分解剖析

理解它,并且大量练习,内化成属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运用到更加复杂的情景中

¹发现细节,放到非意识里¢²放大细节,放到意识中〕

有意识创造可以大量发生这些不寻常时刻的技巧

 

把深奥的原理通过大量反复的练习内化之后,令人惊讶的决定只是出于直觉,在这个过程中,乔希创造了有关转瞬即逝的灵感的理论。这些技巧发端于本能直觉,是全新的,极具个性,并且完全符合个人优势,为乔希最终赢得了国际太极推手冠军的殊荣。

 

“高层次的学习方法,都发源于深处的,都是在原本很小的信息源基础上的创造性发挥。这种学习方法的美妙之处就在于我们一旦感受到技术磨练的博大精深,无论技巧多么细微,只要你知道什么叫做好,你就有了目标并不断的追寻。”

 

注意:


忠于自己天生的秉性和视觉化心理分析这两大主题至始至终贯穿于学习的每个阶段。

 

视觉化的心理分析


从12 岁开始记录象棋的学习心得,不断观察自己的心理变化


每场比赛一结束都会立刻把棋局输入到我的电脑,并且记录下来我的思考过程和在对峙的不同阶段出现了哪些心理反应,反复研究。


记录在比赛中的情绪波动,试图去解释,在一场接着一场的比赛中,精神上的紧张程度是如何随着象棋局势发展的紧张而节节攀升。


记录和监控思考效率,发现思考问题不能超过14分钟,否则就开始变得迟钝


通过录像研究每一个动作到底发生了什么?



除了千万次的对所谓技艺的自我修炼之外,我们还需要跟这个世界沟通,协调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培养强大的心理素质。因为处在高水平的每个人都对技艺有很多深入的了解,而成就伟大的原因很大部分就在于内在的风度和意识思维的放松

 

软区域

这是基于灵活性和内心微妙的自省意识的有趣方法

 

 

一个能随机应变的表演者在混乱的情况下要做到处事不惊需要三个重要步骤:

 

➊ 我们要学着心平气和对待一切已发生的事,平静对待生活中不完美之处

 

面对噪音


根据噪音的节奏,让自己的注意力更具灵活性。

 

面对混乱


练习在脑中整理分类一团糟,面对混乱仍能陶醉其中,冷静对待混乱、不清晰的局面。

 

面对输赢漩涡效应


输赢之间的距离是很微小的,有很多办法都能将胜利从失败的手里夺回来。

漩涡效应是指:


犯了一个错误并不不会导致什么可怕的后果,但是人会习惯性地呆在之前的情感舒适区域。导致接踵而来的就像湍急漩涡一样的第二个错误,第三个错误,甚至是第四个错误却会导致一系列灾难性后果。


连续犯下错误以后恢复清醒头脑的重要性,由于心理上优势的转变而导致比赛输赢的变换。

 

 

我们要学着将这些事情为我所用,把不完美之处转换成我们的优势

 

 

对抗心理战术(催眠术和思维控制)


7岁参加象棋比赛,走一步铺设陷阱的棋,故意突然捶胸顿足作悔恨状。

11岁故意稍稍调整呼吸节律让对手揣度这是我感觉形势不妙的表现。

大方把自己的思维过程中的表情给对方看,利用自然天性来支配整场基调,利用心理反作用来让对手揣度我是不是在故意掩饰什么?

故意做出误导性的表情,故意面露惧色、流露出仿佛按捺不住的兴奋,抿一口水或是闪烁一下眼神

18岁仔细观察对手的节奏,将对手的生活习性与其棋场作风进行比照

假如有这么一个人,他有很强烈的控制欲,喜欢在实际行动之前把一切都计划妥当,面对这种人我的应对办法是将棋盘上棋子的位置故意安排得很混乱,让他无法计算,这样他就会丛那种不安的感觉中跳跃到一种未知的境地中去。再假如有―个凭直觉来出棋的对手,他出棋的速度很快并喜欢精练的棋路,在这种情况下我就会把我的每一步棋都下得很精确,使得接下来这盘棋的唯一出路都淹没一场需要耐心的,使人头脑麻木的数学计算之中。

 

 

[实践和培养系统性地控制对手意念的方法


我站在场上,能够感觉到他的重心,他行动的节律,以及他眼神的变化,在眨眼之前的瞬间,发现他的腮部微微抽动了一下,他的瞳孔周围有零星湿润的痕迹,这一切都是如此细微,我却一一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面对受伤


医生说:


[六个星期之后骨头会完成长。、

[期间不能继续比赛

[期间手臂会出现大幅度的萎缩

 

第二天就开始训练


[把受伤看成是把注意力集中到比赛精神层面上的一个绝好机会。用柔软安静的练习来锻炼节奏、认知、阅读、控制对手呼吸方式和内在灵感。

 

[被迫锻炼比较弱的左手,当开始非常习惯用左手来避开对方的双手,发现右手感觉好像就是多余的奢侈品一样。

 

国际象棋也是一样,一旦一颗棋子可以控制或约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棋子时,棋盘上的其它棋子就已经陷入一种潜在的不平衡中。

 

[通过高强度的太极冥想的视觉(意念)训练来让身体右半部分保持强壮,把左手的实际训练用意念透过肌肉传递到身体的右半部分。

 

[六周后,国家比赛前四天的X光检查显示我的骨头已经痊愈,并且肌肉没有出现任何萎缩现象。

 

"当你想要做好时,我们需要一种全神贯注并善于搜索的思维模式。我们需要利用阻碍来刺激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创造新的视角,让挫折来磨练我们的意志。比起屈服于这些挫折,我们应该更好地应对受伤或是失败。"

 

 

隶属于表演心理学,学习如何在我们的意识中制造一些起伏和小的波动来激励我们前进,所以我们要一直激励自己,不管外部条件是否有激励性

 

面对情绪


观察自己的兴奋点,然后将所有事情引导到那个可以产生独特创造力的深层焦点上。这些选手不会被自己潜意识所威胁,不会否认它,也不会避开它,而是将其为我所用,将其导向高度专注,让自己在心理越来越刀枪不入,让内心的情绪变化鼓舞自己的斗志。

 

 

面对恢复

 

营养方面→每45分钟吃5颗杏仁以保持警觉的状态和充沛的体力。

 

在对手思考的时候, 我起身走出比赛大厅,快跑五十米或是爬几段楼梯,洗把脸。

当双方对峙发生性质上的改变时,我会先做几个深呼吸来使我的头脑变得更加敏锐。

 

[间歇式训练,精确的监控每组运动之间要留下的时间用来肌肉恢复,并且要不断减少肌肉恢复的时间。

[我的身体和精神学会了将冥想动作与我的巅峰竞技状态联系在一起,我还学会了在脑中进行冥想动作,根本无需移动身体。

 

一个有优势的表现者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有规律地使用恢复期。我们恢复得越好,我们在压力下经得起考验和表现自我的潜能就越大。

 

 

面对对手


[当对手打破比赛规则,违规击打脖子、头等要害部位。

[有10秒时间,我气愤难耐,失去控制,惯有的有条不紊的风格变成固执的疯狂状态。

 

M开始思考:当面对突如其来的敌意和挑衅时,当面对越来越困难的条件时,如何还能保持自我^^

 

我的努力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与我的学习方法有关,包括技巧的提高,而达到提高技能的目的,我还必须认清气愤、自负和恐惧的关系。我必须养成当别人把我推向极限时我能够正视并挑战自己的技术弱点,而不会退缩不前,也不会以自我保护的姿态应战。对手在比赛中对我的挑衅会帮助我发现自己的弱点。他们给我宝贵的机会提高自己应对骚乱状况的能力。没有体育道德的选手是我最好的老师。


另一部分与比赛状态有关。我应该学会适应并利用自己的本能情绪,最大程度地发掘深藏在内心的力量源泉,而不能逃避自己的情绪或是被它们完全控制。勇气将提升我们的比赛状态,恐惧会使我们产生警觉,愤怒将让我们更加专注。一旦我们能容忍混乱并且不再为膨胀的情绪所控,我们便能够驾驭它们,甚至在可能的范围里发挥它们的作用。

 

当我能很好地控制和运用情绪,我就开始用更加精妙的心理反击战对付武术比赛中的不公平。

 

≫尾声


在书的最后一章,乔希详实的描述了2004年太极推手比赛的整个过程,里面存在着太多不公平,幸好是在说台湾,如果是大陆的话,估计这本书就看不到了。

 

年轻时,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这不公平。

年轻时,我们为正义而战,为公平而战,为真理而战。

抛头颅、洒热血,宁死不屈,视死如归,只为挣一个对错。

 

可是,对与错真的重要吗?

如果不公平唾手可得,我们就不准备成长了吗?

 

乔希告诉我们唯一可以战胜不公平的,就是把这股愤怒的力量化解成为激发最佳成长状态的开关。

 

我想说的是,只有拥有坚定清晰目标的人,才不会被别人收割。

如果我还有用来对抗现实的愤怒,那是因为我的目标还不够明确,使命感还不够强烈。

 

当我拥有了一个足够大的目标的时候,我发想我没有多余的精力与激情耗费在对抗现实上。

我有一步一步具体的目标每天在推进,我慢慢发现我唯一需要的其实非常简单,并且易得,那就是保存最大的精力和体力全力以赴朝着目标狂奔。

 

我开始思考怎么样才能做到如此孤注一掷?

我需要和谐舒适的环境,平稳积极的人际关系,维护好身边可能变成一触即发的混乱,调整紧绷的关系网络。之后,我才能不分心的做到游刃有余,事倍功半。

 

在这个时候,所有的激情和精力都分配给目标,我不会再有对抗,因为对抗消耗太多能量。我突然理解顺从的意义。

 

顺从是最省力的。这就是太极中所说的舍己从人,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没有一丝对抗的力量,没有紧绷,身体放松,思想放松,如水流动。生活给你什么,就接受什么。

 

我学着不再关注外在的变动,而是深入到它的核心中,跟随变动一起运动,并在变动的本质中体味它安静的那一部分。

 

当我越来越随着变动摇摆,并保持自己内心的安静,我感受到了一种生活本身的质感,充沛饱满,更多的细节,更多的过程,由无数个当下组成。

 

当我沉浸下来,开始学会专注于它的每一个瞬间的时候,那种叫做热情的美好品质居然会从我的身上体现出来。这是《学习之道》给予我最美好体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