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经验FBI专家给出的自我保护建议
前几天的热门新闻大家应该都看过,推荐一本《FBI危险人格识别术》,这本教你第一时间识别出隐藏在身边的危险人物,学会分析他们特征与行为,并且进行预判,做出反应。作者是有30年经验的FBI反间谍情报小组的专家。
书中一共介绍了四种危险人格,并且针对每种危险人格都列出了“危险人格清单”,作者建议通过这些清单来评估你周围的危险人物,这些清单太长了,建议自己去翻书,多看几遍,印象深刻一些。
欢迎把这篇文章转发到朋友圈,让更多人了解这些知识。
正文
作者总结了一些日常生活中如何自我保护的做法。虽然不够全面,但这些建议曾经帮助很多人保住了安全。
相信自己的感觉:这个人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人都有一个内部预警系统,在危险来临时它给我们发出警示,所以,一定要相信自己的感觉(甚至专业人士都会常常忽略它)。用你的感觉来对某人或某种情况进行评估:胃部抽搐、汗毛耸立、起鸡皮疙瘩、皮肤发红、恶心、焦虑,或隐隐觉得不安……我们要谢谢这些感觉,因为它们正是大脑发送给身体的警示信号:小心,这个人可能是危险人格。我们要感谢这种“恐惧天赋”。
分清“友善”和“善良”
连环杀手泰德·邦迪帮购物回来的年轻女子提东西;连环杀手、强奸犯约翰·维恩·盖西在筹款活动、游行和儿童活动中扮演小丑;恋童癖杰里·桑达斯基教问题青少年体育运动……他们都很友善(这种人极擅长表现出和善的样子),但在背地里,他们却抛去伪装,露出魔鬼本色。
现在很大的一个社会问题就是,我们都倾向于“以德报怨”。危险人格也许很“友善”,但他们一点儿都不“善良”。
友善不是永恒的品质,也可能会因为私欲而表现出来;而善良发自人的内心,是人的本性。善良使我们总在考虑别人的需求,就像父母对孩子的爱那样。本性善良的人也有不顺心、发脾气的时候,但他们有底线,他们的思维、语言、行为都不会越界。友善只是一种表面态度,是个人都能做出来;而善良是人的内在品质,我们能够通过一个人的行为找到其背后的善良动机。请大家把这个道理教给你的孩子。
控制空间和距离
保持距离,把距离当成护城河来保护你及亲人的安全。墙、篱笆、大门、小门、车窗,在电脑上设置家长权限、保护孩子上网安全,这都能保护你及亲人的安危。有时候我们需要主动去制造这种空间和距离——在ATM提款机前,你喜欢有人离你太近吗?在去停车场取车时,你喜欢有人尾随着你吗?哪怕是亲密的朋友,想必你也不习惯与其脸对脸胸贴胸地争吵。空间和距离,就像篱笆墙一样,能够保证你的安全。记住,掠夺型人格总想控制你的空间、身体、思想、金钱、情感,而空间和距离是抵挡他们的最佳武器。
控制时间——放缓
危险人格往往会用时间当借口来突破你的防线。他们会编造各种紧急情况或匆忙地将你扯进他们的骗局——结婚、雇佣、签合同、签支票、让他们进屋、接受他们的信仰等。你需要放缓,制造时间缓冲,这样才能在没有压力的前提下将情况考虑周全。这里有一个窍门:如果别人用时间来给你施加压力,或者你感觉到被此人催促,那么情况往往不对劲。因为如果这个人对这件事真的很在乎的话,是不会这么仓促的。
危险人格还会利用时间来消磨你——死缠烂打、争吵不休,甚至不断升级威胁等。如果你感觉到某人试图用时间来拖垮你,就得立刻远离他们,或立刻终止其行为。这时候,如果有需要,你可以找一些信得过的人团结在你周围给你帮助。
割断情感羁绊
如果某人正在(或试图)用情感来拴住你,这也是不对劲的地方。真正关心你的人不会这样做。危险人格是社会上的木偶大师,他们知道怎么说、怎么做才能抓住你的情感。他们也许会假装要离开;或威胁要自杀;或者告诉你说如果你不怎样怎样的话他们就全完了;或者像个小孩子一样赌气、哭、抱怨,以此胁迫你做出让步。这时你一定要冷静,提醒自己:如果你觉得在情感上被人胁迫,那么说明有人在蓄意拉动手里的情感丝线。这个人想控制你。如果你不想在别人的控制下生活的话,就要当机立断,斩断那些丝线,远离这个试图把你当做木偶的人。你要明白他们行为的本质是什么,跟他们划清界限,远离那些不尊重你、用情感操控你的人。
对程度和频率进行评估
在面对危险人格时,我们能通过所观察到的危险行为及其出现的频率来判断他们的危险程度如何,还能明白他们究竟有多么危险,以及判断他们是否属于综合型危险人格。也就是说,如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只表现出一两个危险人格特征的话,其实是不要紧的;毕竟,如我在前文中所说的那样,每个人都会有不顺心的时候。但是,如果其危险行为总是不断出现,如果其危险程度不断升级,如果你已经在情感或身体上受到了伤害,那么就要当心了。记住,在危险人格眼里,你的“纵容”和“默许”恰恰是你的弱点,或者他们将其视作绿灯信号,继续施虐。
时间和地点不容小视
作者曾经在佛罗里达州坦帕市参与调查一个案子,一名年轻女子在距离主干道四米远的灌木丛里被强奸、勒死了。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她失踪的当晚,她家里的烟吸完了(我们发现她寓所里的香烟盒都是空的),于是她步行到两个街区外的24小时便利店去买烟,离开商店时是晚上11:10——商店里的监控摄像机记录下她买烟并离开的过程。在回家的路上,她遇到了袭击(手臂上有伤),然后被人强奸(身上和体外都有精液),最后被杀(脖子上有绳子)。据商店里的店员说,她经常到店里来买东西,唯一与以前不同的是买东西的时间。通常她都是在下午5:30下班之后过来,那时天还没有黑下来,附近的行人和车辆都很多。就是这一点时间上的改变,让她从一个下班后购物的勤劳上班族变成了谋杀案的受害者。
仅仅是时间或地点的改变,就能让你从一个安然无恙的人变成一个高风险的受害者。从下午四点到凌晨两点,人际间的暴力呈上升趋势;如果施暴者喝醉了或吸毒了,暴力程度也随之暴涨。自从20世纪60年代我们就知道这个规律了,但人们就是不长记性。
这么说不是让你下午四点之后就闭门不出,而是提醒你要格外小心。同样的行为,发生在上午11点和晚上11点,其结果是截然不同的。
避免吸引危险人格的注意力
“捕食者”常常通过观察人们走路的样子来选择猎物。所以,在外出走动时,注意经常观察四周,四处留心,直视别人,让对方知道你看见他们了,甚至表现出你能看透他们似的。行走时目的明确,步伐坚定,摆臂有力,不要表现得畏畏缩缩、犹疑不决——“捕食者”最喜欢这种猎物了。另外,迎着车流往前走,不要背对车流。在去取车的路上,不要打电话,始终保持有一只手是空的。如果你是独自一人,不要走偏僻的小巷,也不要离公路太近,在农村地区或植物茂盛的地方,留意那些可以藏人的地方。
调查
“尽职调查”是一个商业术语,指的是审查某人说的话是否属实、此人是否可信,或存在其他问题。叫“尽职审查”也好,叫“调查验证”、看看此人“是否可靠”也行,我们在生活中也要这么做。
大家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调查交往对象或结婚对象这件事上,而不是趴在购物网站上研究厨房电器。你核查过他们的个人信息吗?(姓名、籍贯、上学经历等)你见过他们的家人吗?你去过他们上班的地方吗?他们是否有过婚史?看起来这是个很繁重的任务,但大家也听说过很多因为轻信别人而被利用和侵犯的事了。所以,如果你不去仔细调查一下、真正摸清他们的底细,那就是在拿自己的安全冒险。
不要拖延
要当机立断采取行动,不要拖延。如果你觉得情况不对劲了,即使是刚有个苗头,也要立刻采取行动。在前文中曾说过到加勒比海阿鲁巴岛度假的娜塔莉·赫罗薇的事例。也许,娜塔莉·赫罗薇到深夜才感觉有点不对劲,但已经太晚了——她的朋友们早已离开,她身处异国他乡,身边全是刚刚认识的陌生男子……她失踪了。还有前文说过的朱迪·阿里亚斯杀人案,她的前男友特拉维斯·亚历山大在跟她相处的早期就觉察到了问题,却迟迟未能采取行动。
定下界限
我父亲曾在一家五金商店工作过很多年,他的老板是个恶霸(自恋型人格兼情绪不稳定型人格)。他高声咒骂员工、斥责他们、朝墙上摔东西,甚至还朝顾客发脾气。但他从未对我父亲这样。我问父亲为什么,父亲答道:“在上班的第一天我就告诉他:‘不许对我这样。’”
人就是这样,你越是容忍他、纵容他,他就越发得寸进尺。所以我们就得定下严格的界限,绝不动摇。对这种人,要明明白白地对他们说“不”。你给他们一寸,他们就跟你要一尺。你必须跟他们挑明,什么是允许的,什么是不允许的。这一点在应对情绪不稳定型人格时尤其有效,因为他们非常遵从体系、规则和惯例。
定下界限之后,就要坚守,因为这就是你的底线。如果有人屡次越过这条线,你就得采取行动了;否则的话,他们就会把这条线视若无物,该怎样还怎样:侮辱、虐待你,熬干你的活力,耗尽你的耐心,令你情感受挫、身体患病,或将你置于险境。
把此人的言行记录下来
有些人不仅仅是言语恶劣,他们脾气暴躁或者有暴力倾向。若是如此,我的建议还是——记录。把他们的行为按日期和时间进行记录,尤其是那些重复发生的行为。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工作中,这么做都是在帮你自己的忙,也许在将来会救你的命。有时候,一封记录了事情原委、写给自己的电子邮件都能成为有力的证据。
如果有人辱骂了你、迎面摔门、扇你耳光、打你、把你的车胎放气、跟踪你、给你打骚扰电话……找个地方把这些事统统记下来(日期、时间、地点、经过)。
作者曾跟很多获救的妇女交谈过,她们之所以能成功脱身,正是因为她们有一本记载了丈夫虐待、欺骗恶行的记事本。请大家记住:不论是在什么法庭、什么正式诉讼中,白纸黑字的证据远胜过人的记忆。对方的辩护律师最怕见到的就是当事人的配偶、雇工、生意伙伴点滴记录的各种细节,无须再辩,结案。
避免与世隔绝
任何人,只要是想把你与外界隔离起来的,就是一个潜在的危险。如果你与某人建立了某种关系,或加入了某个团体、组织、教会,同时却感觉到这个人或组织试图将你与家人、朋友、同事以及平时相处得很融洽的人隔离开来,那么你就是遇上危险人格了。真正关心在乎你的人,是真心希望你幸福快乐的,他们愿意让你与朋友们来往。而如果有人意图隔断你与熟悉的人的联系(他们有很多方法能做到这一点,包括羞辱你的朋友、家人或揭他们的短),你就要明白,这是危险人格在利用隔离的方法实现对你的控制。
这里说的“隔绝”,也包括坐入陌生人(或怀有此类意图的人)的汽车。一旦你进了他们的汽车里面,危险性就急剧上升,而你逃离的可能性就急剧下降。只要遇到有人逼你上车的情况,就一定要反抗:尖叫、大喊、踢打、咬、抓,能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与车外的情况相比,车里的危险性更大,所以,哪怕对方手里拿着枪或刀也要反抗,绝不到他们的汽车里去。
面对危险要采取行动
若危险人格的威胁已经近在眼前,下列策略将教你如何应对:
行动。如果你的身体、头脑、内心告诉你赶快离开,那就立刻行动。如果需要道歉,以后再说;若是威胁依然存在,道歉的事就免了。不要拖延。只要面临身体伤害的威胁,或此人试图控制你的身体、精神、空间、金钱、亲人,这都是危险的信号,你都得马上采取行动。当心,在逃离过程中不要引起他们注意。
慎言。如果你面对的是一个高度危险的危险人格,与其讨论眼下的问题是很不安全的,不如多考虑一下该如何脱身。即使必须与其交谈,也要保持镇定,并且,在谈话时要站在门口或出口,这样你就能随时跑开。
通知你的家人和朋友。如果事态严峻,如果你觉得威胁正在升级,如果情况正在恶化,你就得立刻通知你的家人和朋友。不论是顺路来访还是特意来访,让他们多来看看你,并且事先不要通知。告诉他们,每天都要给你打电话,如果你没有接他们的电话或给他们打电话,就立刻过来看看或打电话报警——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寻求专业人士帮助。如果此前你没有与援助机构、心理诊所、律师、警察、救助中心、社会服务、求助热线等组织或机构取得联系,现在联系他们也不晚。马上联系他们!
不要独自面对。如果你要跟施虐者或罪犯交谈,又害怕他们会伤害你,那就找心理健康专家、家人或朋友陪着你,手里要拿着手机。为以防万一,也可以找警察在场。不要担心,只要你要求了,警察一定会来的,因为他们知道——家庭暴力是个大问题,需要妥善解决。
制订脱身计划。保证安全是最重要的。我曾跟很多人谈过,他们为了从高度危险的人手里逃脱,甚至暗自筹划了好几个月时间。比如说,有的人就是一如往常准备晚餐,然后对危险人格说还缺什么东西需要出门去买——然后就一去不返。(有的人还会回来拿自己的东西,但是跟朋友一起来的)事关你及孩子的安危,所以要不择手段地逃离危险人格的手心。
应对经济问题。如果你觉得某个金融交易很可疑,或某件与钱有关的事不大对劲,那就要立刻质问缘故,不要随意在合同或文件、支票上签名,也不要向其透露信用卡号码。接下来不要独自行动,立刻找专业人士(如银行家、会计师、律师等)介入此事,查明这次投资或买卖是否有问题。
拉开距离、保持距离。读过我所有的建议之后,大家也许已经明白,在应对危险人格时,“距离”是最有效的方法。通常情况下,只要远离危险、远离伤害我们的人,就不再痛苦了。这也是我跟其他专业人士不同的地方。以前我也是跟那些幸福和快乐受到侵害的受害者絮絮叨叨,劝他们想办法把问题解决。但后来我读到了一句话,从此改变了观点。说这句话的人是经历过二战残酷杀戮的前瑞典外交家、作家、联合国第二任秘书长达格·哈马舍尔德,他是这样说的:“想要花园干净就不要给野草留地方。”惹不起,躲得起。如果野草除不掉,那就换个新花园吧。
100天行动读者反馈
@Meyoko
坚持六点起半个月,之前都是七点起床的。中间晚起一天,想起之前看的文章里说,漏掉一两天没关系,只要坚持下去。有个这个信念,发现早起也不是那么难,只要十一点前睡觉!
@草木本心
每天都在看战老师的公众号。但前期是表面的看,没有多少行动,或者是不坚持的行动。前些天,有看到有童鞋利用习惯软件管理自己,便下载了个种子习惯。添加了14个习惯,大都是小习惯,不太占用时间且不好坚持的那种,如每天喝水、深蹲、吃红枣之类的。到目前为止,已坚持11天。还有一些习惯没敢加进去。等以上这些巩固了之后,再深入。这个平台很好。有激励,更多的是提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