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证 举报 告密(上):看《闻香识女人》
我知道时下对标题所列的后两个行为有些义愤,但我还是想平心静气讨论一下这个行为。篇幅原因,这里还只是一个“上”,回头我会推“下”
一
1992年的《闻香识女人》,豆瓣9分,IMDB则为8分。
这个分数,显示这个电影是经典好片。
影片高潮处,有一段因此片获奥斯卡最佳男主的帕西诺饰演的中校痛斥告密行为的演讲。我在腾讯视频找了一阵子,发现都属于被删除状态。其它视频网站倒有,但无法嵌入公号,诸位可自行寻找这段演技炸裂、文本激昂的慷慨陈词。
不过,且先不要情绪激动,也不要被激情感染。让我们根据剧情及其设定,梳理一下这个事。
二
故事发生在一所声名显赫的男子高级中学,校规森严,以培养领袖为己任,是家长们抢破了头想要把孩子送进去的好学校。
校长得到了校方理事会赠送的一台豪车,在几个家境优越的学生眼里(其中有一位算是跟班,他本身家境并不如其他成员那么富裕),肯定是校长对理事们拍马屁而得。
校长有没有拍理事会成员马屁,这个事其实不得而知。因为这是学生们主观认为再无旁证。而且很明显,这些富家子弟看不起校长,认为他压根没有开好车的可能。这种价值观,未必有多正确。
有三个学生,在夜晚时分,弄了一个整蛊装置,从而达到次日在众多师生面前公开羞辱了校长的结果。—— 是的,这个整蛊有羞辱的目的。
校长大发雷霆。他的秘书声称,有两个学生应该知道这件事,因为她晚上于整蛊装置附近碰到了这两个学生,不过她视力不好没看清整蛊者为谁,只模模糊糊看到有人搭着梯子在安装什么东西。
校长找来这两个学生,一为乔治,出身富裕家庭。一为查理,品学兼优,靠助学金和打零工才能上这个学校。校长要求这两个学生供出整蛊者。乔治和查理,一开始都是拒绝的。
剧情演到这里,其实是可以琢磨琢磨的。
一个校长,被几个调皮捣蛋的学生公开羞辱,他找来目击证人,想要得到整蛊者为谁并施加惩罚。
乔治和查理,作为知情者,拼命护着这几个学生,是对,还是错?
三
Murderer's Row,是一部1966年的电影,中译“超级情报员麦汉续集”,讲述的是一个情报局探员从恶人手中拯救一位科学家的故事。这个电影很一般,是典型模仿007的片子。
这个镜头,似乎在暗示观众,校长在学校里安插“情报员”。当然亦可解读为这三个学生是主动去告状。但从这三个学生的脸色神情来看,不像是主动告状更像是准备述职汇报。
Anyway,这个镜头一晃而过,画面中的三个学生电影里纯属打酱油,没有一句台词,后来应该再也没出现过。校长疑似安插情报员这个细节,在这部电影里分量是很轻的。
坦率讲,我并不觉得羞辱校长是对的。校长并没有对整蛊者做什么,羞辱他没有什么站得住的理由。尤其是整蛊者中有一位品行很值得怀疑:背后说坏话当面去恭维还是主动跪舔。这种学生,未必是什么好学生。
这帮学生纯粹就是觉得区区一个中学校长,也配开捷豹这种好车?而不是因为校长安插情报员于是处于义愤予以报复。至少电影里从来没提到他们的行为是基于这个理由。
乔治维护他们,也就是小团体的哥们义气。乔治平日里的确和整蛊者们玩得很好。而且要不是因为要临时抱佛脚复习,他完全有可能也是整蛊者中的一员。
查理则并非基于小团体的哥们义气。出身的关系,查理和他们并非一路人。虽然查理和他们的关系并不恶劣,他甚至还违规出借了一本书给乔治复习用。不过,小团体邀请他感恩节去某处度假,用心未必有多高尚:节日期间有钱的庄园主也是要给穷人小恩小惠的——某学生如是说。
这个学生是最坏的一个,当面恭维校长是他,背后整蛊主力也是他,给小团体里的跟班下套还是他。而乔治这个学生,并不是很坏,除了有些看不起穷人以外。但其境界的确没有查理高。在面对校长盘问的时候,他说自己没看清属于撒谎行为。但查理自始至终没有说谎,只是一味说:sorry,I couldn't tell。
查理缄口不言,奉行的是这样一条价值观:绝不依靠出卖别人来获得自己的前程。从他后续和中校的互动来看,从来没提及什么校长安插情报员的事。他会说出他的继父是个asshole(混蛋),但没有这么说过他的校长。
四
写到这里,我稍许小结一下。
校长的确有可能在学校里搞情报员这种制度,但对他的整蛊羞辱,并非冲这点而去,而是属于富家子弟对其一贯的轻视,一台理事会赠送的豪车引发了这些谈不上多好的学生们的恶作剧。而这起恶作剧,性质非常恶劣,查实后责任者被开除都不是过分的惩罚。
这起学生对师长的恶作剧,毫无正义性合理性可言。
如果你认同这一点小结,我们可以继续下去。
五
这个电影的复杂性就在这里——我以为,也是这部电影经典的原因——要不要帮作恶者打掩护?
前陆军中校在他的演讲中用了一个词:snitch
我个人不认同这个词的使用。
告密者,有主动告诉秘密的意思。比如说,校长公开发了一个悬赏告示,称能够告发是谁做的恶作剧可获奖励。应这个告示主动跑去透露情况,这可以视为“告密者”、“告发者”。
但情况并不是这样的。
是校长主动找到乔治和查理,要求他们说出他们看到的(他的秘书倒有点告发的意味)。在我看来,这更像是一种作证的行为。而乔治和查理,可以视为证人。
如果说作证就是告密,这我个人恐怕很难认同。
中校的演讲文字上很精彩,但恐怕他的矛头指错了方向。
而查理的行为,归根到底在于:我有不作证的权利。
这属于一种消极自由。我可以积极配合某项调查,但我也可以消极应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对于这样的消极自由的容忍,境界是非常高的。比鄙视告密更高。
一起事件哪怕这件事本身就是不对的,知情者依然可以享有消极自由的权利,而校长,恰恰要做的事是剥夺这项权利,威胁查理如果不说出实情就要开除。
这才是校长作恶的地方。
而一个培养领袖的所在,就是要告诉这些未来领袖们:你们的部下、你们的人民,要给予他们这种消极自由。
《闻香识女人》到底不是一部法理片,盲中校的演讲从演技而言精彩绝伦,但编剧给到的演讲词,是不够优秀的。
六
电影中,有这样的情节设定。
校长以推荐查理上哈佛作为条件,希望查理说出当晚情况。这就是为什么电影后面中校会强调查理拒绝出卖以获取前程的原因。
这个情节纯粹就是要加强观众的正义感。
校长这是一招险棋。有可能查理觉得条件实在太好而达成交易,也有可能使得查理本来仅仅是犹豫因为这一出反而坚定了自己沉默的决心。考虑到查理一向为人正直,可能性为后的概率更大一些。
于是,查理在心理上找到一个强大的支点:为了自己的前途说出当晚情况,这就叫交易,吾不为也。
一旦出现交易,作证的性质就变了。这变成了一桩买卖,而作证者,即可冠以“出卖者”之名。与之对应,沉默权是一种事关自由的人权。
那么,出卖这件事,到底是不是绝对的不可接受呢?
告密、告发,是不是绝对的属于不可接受呢?
或可阅读我下一篇,依然是心平气和的讨论,不要激动。
七
这个电影最后的结局是很有意思的。
三名恶作剧者,领了处分:由于有违纪嫌疑而留校察看。还是嫌疑,所以也就察看。因为证据并不很充分——乔治称模模糊糊地看到了是他们,但不能确定。且为孤证。
乔治没有受到任何奖励,也没有受到任何处罚。他的行为被称为“合作”,但这种合作没有得到鼓励。他的表现,至少在说谎这个问题上,是很失分的。
最值得玩味的是查理。官方也没有对他的不合作行为做出任何处罚,以及,任何奖励。影片中的用语是:无需承担任何责任。
可以容忍不合作,但不会鼓励。
毕竟,我们倡导的,依然还是积极自由。但我们绝不扼杀消极自由。
这大概是领袖者们的正确态度吧!
—— 首发 扯氮集 ——
附注:消极自由倒不一定是“不做什么的自由”,而是“没有外在的人为障碍状态”。有一种观点认为,“不做什么的自由”都是一种积极自由。不细究这些学术名词了。
另外,关于拒绝作证或者作证豁免这种事,我不是法律界人士,专业上很难发表很准确的意见。但我们总是在各种影视剧里看到,警方或公诉方拼命游说知情人去作证(比如开条件或者说提供安全保护)。可见知情人不作证似乎也是可以的。虽说是影视剧这种文艺创作,但我想不大可能是胡编乱造信口开河吧。
现实中有一个可能有关的例子,就是2004年纽约时报女记者朱迪•米勒(Judith Miller)在法庭上拒绝提供公诉方要求的信源——严格意义上,她不是查理这种第三方证人——法院以藐视法庭的罪名判其入狱3个月。84天后,朱迪经消息源允许向官方提供了来源而出狱。不过,重点在于:她被新闻界当成了英雄。另外,这是一桩联邦案件。在美国有些州,有所谓“盾法”之说,记者可以不透露信源。(可参考http://yongzhengwei.com/archives/33307)
作者执教于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天奇创投基金管理合伙人
小时学渣出身,现下一身暗黑金属风,儒雅二字与我无关。故告评论留言区引战者:尔要战,便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