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还是商品 阿里的选择
一
又见双十一。
你知道去年的阿里双十一总成交量是多少吗?
估计相当多的人——甚至是互联网行业里的人,都不大能第一时间清楚地说出这个数字:5403亿人民币。
不知道这个数字的原因应该有二:1、阿里自己并没有铺天盖地地高调强化这个数字;2、自09年开始双十一以来,这么多年,大多数人早已麻木于具体的交易总金额。
不过,有理由相信,即便你不知道具体数字,至少应该有这个认知:
一个天量数字。
二
我无法考证出,阿里是从什么时候起,把双十一当成一个系统检验的日子:在特定的短时间内并发出海量的访问与订单,可以视为对整个系统的压力测试。
虽然时至今日,双十一依然有一个促销拉量的职能,但这个职能在我眼里,正在逐步弱化。
双十一用来检验过阿里云的技术承载能力,一直到今天依然是。在我们的印象中,很少发生过双十一宕机事件。寸秒寸金的双十一,买家上不了其实并没有什么损失,卖家接不进,可就白瞎了一堆库存。
双十一用来检验过菜鸟的物流信息调配能力,也一直到今天依然是。双十一下单后要做好一个月才能收到货的准备,已成明日黄花。而货物送达时间,与卖家的回款息息相关。
而至于这个天量数字,究竟是四千亿,还是五千亿,其实已经不大重要。
双十一当然是面向C端的一次消费狂欢,但恐怕,也是面向B端的一次全方位检验。
三
关于电商平台,一直有两个也不算太泾渭分明的流派:注重商家,还是注重商品。平台当然不会百分百地只盯着商家或者商品,但偏好选择也是很明显的。
阿里其实一直偏向前者。京东也好拼多多也好,偏向的是后者。京东是标准的B2C出身,而拼多多则是靠流量商品、折扣商品迅速崛起。
好多年前,当时已经离开阿里的有赞创始人白鸦就和我聊过,彼时美丽说蘑菇街的横空出世,其实和阿里偏向注重商家有关。
随着商品SKU的飞速增长,一套目录树式的商品页面,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选品的要求。而主要聚焦于推荐商品而非推荐商家的美丽说蘑菇街,算是找到了一个切入点。白鸦不无遗憾地说,如果当时阿里策略为聚焦于商品的话,这两个pc时代的种草网站,怕是没有什么机会。
即便如此——也许阿里内部有过争论,但从外部视角看,阿里并没有大幅调整聚焦商家的策略。哪怕是后来以商品迅速崛起的社交电商拼多多出现。
我个人的猜想是,一来这是阿里起家的重要路径,二来,和发展阶段有关。对于一个巨型的电商平台,大量精力投入到商品中而不是商家中,很有可能是不利的。
四
阿里是一个超级复杂的系统,这个复杂可能超出了很多人对复杂二字的想象。
前阿里的首席战略官曾鸣教授在他的《智能商业》中,用“点线面体”的说法来解释大阿里这个“体”。
所谓点,就是面向商家的各种各样的新角色,比如模特服务、软件服务、代运营服务、广告服务、客服支撑体系、店铺装修公司等。而所谓线,就是淘宝卖家,这里的卖家不仅包括原有意义上的商铺,也包括新起的原生电商品牌(有时候我们称之为网红品牌)。
而面,则是由于点和线的活跃,而催生出的平台结构。淘宝天猫当然是一个面,但由于为了更好地支撑这个面,也产生了新型的面:支付平台(蚂蚁)、云计算平台(阿里云)、物流信息平台(菜鸟)。在这些“面”上,同样也有它们各自的点和线。
丫丫叉叉的各种点,需要靠“线”将之串起,并在“面”上和用户发生关系。进行价值传递的过程中,又创造出新的“面”。所以,阿里这个复杂系统的底层原点,在于商家,而不在于商品。虽然,我们都承认,用户不是来购买商家的,而是来购买商品的。
阿里所追求的基本逻辑是:更好的商家支撑,才能提供更丰富的供给,从而创造更佳的用户体验。
五
打2003年,阿里秘密打造淘宝以来,这个巨大购物体的形成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
购物体,是普通消费者的认知。阿里远超一个购物体。
前阵子我碰到一个企业高管,他倒是提出了一个蛮有意思说法。
在当下的中国,任何一个大体量的企业,都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这个企业,于国于社会的价值链条,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这是这个时代的一个真问题。
聚焦商品,企业的存在,就是数亿甚至十数亿(考虑到全球业务)消费者的购物平台。
聚焦商家,企业的存在,就是实体经济上亿商家、品牌、企业背后的数字化助力者。
—— 首发 扯氮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