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潘宇:用工匠精神打造高职课堂

2016-12-14 浙江广厦学院



点击“浙江广厦学院”关注


学院课堂教学创新大赛日前落下帷幕,管理工程学院的潘宇老师拿下了一等奖。

        鲜花和掌声的背后,是我们永远看不到的心血与汗水:就是这样一个娇小玲珑的弱女子,默默地用工匠精神来打造高职课堂,研究学生,吃透教材,精心设计每一堂课。

        本学期初,潘宇主动承担新生班班主任,随后,她又接到教学任务,教研室派她作为代表上一堂课堂创新课。

        这让她压力倍增,一边是千头万绪的新生班级工作,一边是课堂创新课的精心备课,孰轻孰重?追求完美主义的潘宇决定,班级管理和教学工作,两手都要抓,都要做到最好!“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

        想到这里,她便开始每天奔波于教室与办公室之间。

课前:网络互动,实现课堂翻转

思政课给人第一感觉就是没意思,太枯燥!如何让学生爱上思政课?

        潘宇从进入学院站在讲台那一刻起,就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并一直处在不停的探索和实践中。

        偶然间,她从其他老师那里听到了一个很好用的手机APP——“课堂派”,这也引起了潘宇的好奇,在反复研究之后,她将“课堂派”也用在了思政的课堂上,这也给学生们带来新奇感。但是,通过半个学期的实践,她发现一些阶梯教室信号不好,用起来并不是很顺畅,时间久了,很多同学课后经常需要提醒才会记起这个软件。

        处于困境之中的潘宇陷入沉思,突然,“咚咚”的声音传来,原来QQ群的工作消息从电脑弹出来。她灵光一闪,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呢?每天工作的QQ群不是也可以用来让学生参与课堂么?因此,她便开始利用学生每天都要用到的QQ群,专门建立一个思政上课群,让所有上课的班级都加入大群中,每周课前发布作业,让他们课下主动去学习,找资料,下周上课前以小组为单位上台展示成果。每天与学生进行线上线下的课程互动,成功实现了课堂翻转。

课堂:不做教材的“搬运工”

思政课都是合班上课,人数众多,纪律难管。每一堂课都要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在准备课堂创新大赛时,潘宇精心挑选课题——既要符合教学内容,又要让学生感兴趣。

        在这个过程中,教研室的老师一起出谋划策,共同探讨,最后决定还是按照教学计划来,上《人生观教育》。

        乍一听,人生观,好高深!学生如何理解这么深奥的课题?如何在课堂上做到深入浅出?潘宇通过查找视频,搜集资料,穿插游戏等方式,利用网络互动,问题互动,师生互动的方法,轻松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千手观音邰丽华的视频让学生看了深受震撼、人生态度的小游戏让学生乐在其中,感动中国的代表人物更是让学生唏嘘不已,在这种潜移默化中,学生也逐渐明确了为什么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课后:集思广益,精益求精

课堂创新大赛从分院到总院,共持续了近一个半月。从接到分院通知开始,潘宇就处于不断地被推门听课的状态中。但是她把每一次课堂都当作一个历练提升的过程。每次课后,她都会积极主动去向听课老师虚心请教,指出问题,不断改进。

        她说,教研室主任何斌老师给她帮助最大,每次课后他都会“鸡蛋里挑骨头”,比如语速要放慢一些,要注意课堂整体效果,对玩手机的同学适当提醒等等。正是因为主任的这些严格要求,也促使她每一次的课堂都有小小的进步。

        作为思政专业的博士后吕振合院长听完课后,对潘宇高度称赞,他说人生观教育这个专题我曾经也上过,但是很难讲好,而潘宇能恰到好处地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够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这个非常不容易。


课堂上她是学生们尊敬的潘老师,课下她是学生们口中亲切的小潘姐姐,这种称呼上的改变更多的是体现了潘宇与学生距离的拉近,让她感受到自己应该真正成为学生们课堂上的良师、思想上的朋友。

        潘宇的自我评价是点点滴滴,悠然于心。努力,你就选择了积极的人生,积极充实的生活会使你永葆青春。正是秉承工匠精神的理念,积极向上的态度,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长发似瀑、温柔恬静的邻家小妹坚强执着的一面,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高职课堂的希望和春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