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书笔记# 伯克希尔大学1986年——凡尔赛文学大师巴菲特

追寻价值的老郭 主观的观 2022-10-28


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的这本《巴菲特和查理-芒格内部讲话》的英文名是University of Berkshire Hathaway,台湾版的翻译很直接,叫做《波克夏大学》。


     


正如作者在书的引言所讲,书的主要内容是巴菲特和查理芒格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历年年会上的演讲和问答环节相关内容的整理,并加入了作者的思考,时间跨度从1986年到2016年共30年的时间。


阅读和巴菲特及查理芒格相关的书籍,除了从书中找到如何投资的建议之外,我们还需要思考“两位最伟大的投资人为什么要这么做?”同时把思考的见解应用到自己的决策和处境当中去,这样去读书才具有指导意义。


两位投资人在年会上的演讲和问答,大部分会围绕伯克希尔过去1年的经营情况,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则是对过去1年公司经营情况的书面总结。所以,读这本书前,先去读对应年份的致股东的信,对理解本书中每个年份所提到话题更有帮助。


早在2020年10月的时候,我就在网上找到了从1956年到2019年的巴菲特致股东的信的中文翻译版本,按照1956年至1971年,1972年至1999年,2000年至2019年的逻辑结构排版并打印装订,分别对应着巴菲特早期合伙公司阶段,中期陪伴优质企业成长阶段,和后期“资金比主意多”的阶段。


这些信打印后的文件是一本薄薄的册子和两本厚重的册子,现在正好可以借着读这本书的机会,一起阅读。


相对而言,我对于自己的审美还是非常有自信的,所以,这3本我整理过的文件,无论是格式还是排版都是非常精美的。


我把这三本文件的PDF文件上传到百度云盘了,相关信息如下。如果你需要,可以直接去下载。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ltepSkUGLej33KL5FbPayQ 提取码: 4msw


任俊杰老师的著作《穿过迷雾——巴菲特投资与经营思想之我见》在巴菲特致股东的信的基础上,分门别类的梳理了巴菲特关于投资和管理的思想,而从书的体裁来看,他的这本书可以作为阅读中遇到问题时翻阅的词典。


我非常喜欢台湾版的书名,但是大陆更常用的公司名翻译是伯克希尔,所以关于这本书的读书笔记就叫做“伯克希尔大学”,在读不同年份的致股东的信和本书时的思考形成的读书笔记,就在后面直接加上年份。


今天,我读了1986年的内容,无论是股东的信还是书的内容,都非常通俗易懂。


1986年最精彩的内容都在致股东的信中,书中作者的记录和思考很少,有启发的不多。


在读的过程中,我发现现在流行的凡尔赛体,巴菲特早在1986年就已经用得驾轻就熟了。


比如在讲到自己和查理芒格在公司第二项主要的工作是公司资金的分配时,他就熟练的应用了凡尔赛体:“我们旗下的企业可以不需要太多的资金便能维持竞争力与成长性。的确一家每年能赚23%且全数保留盈余的公司,比起每年只赚10%,且只保留半数盈余的公司,前者资金分配的任务要繁重的多”。


“的确”一词用的是不是非常传神?


紧接着,在谈到公司的一项并购案的会计处理时,巴菲特再次讲到:“当然我也知道在所有6000位股东当中,有许多对于我个人在会计方面的观点感到折服,希望你们能好好的欣赏。”


其实,在26岁时,巴菲特就曾充满自信的对朋友抱怨过,自己未来最大的烦恼是如何处理所拥有巨额的财富。所以,从小巴到老巴,似乎凡尔赛文学的基因和能力是天生的一样。


……


巴菲特在致股东的信中也谈到了自己对优秀管理层的看法,这部分的内容,我在前段时间写的《远离烂人》时,曾经引用了很多;此外,巴菲特也谈到如何运营保险公司以及加税和减税对公司的影响。


而在1986年的致股东的信所涉及内容中,最有价值的内容其实有两点:


第一点是巴菲特借并购费区-海默公司的案例谈到了伯克希尔收购企业的标准,这个对于我们选择投资标的非常有参考意义;


第二点是巴菲特分析了盖可保险的护城河——成本优势,为什么其他保险公司无法做到低成本运营呢?盖可保险低成本经营的秘诀是什么?这对我们识别投资标的护城河会非常有帮助。


关于这两点,在明天的读书笔记里,我再做详细的分析。


晚安,明天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