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投资日记# 2023年2月22日:醉汉的脚步

追寻价值的老郭 主观的观
2024-09-20

这是“主观的观”第330篇原创文章。

“人的天性就是要为每件事的发生找出理由,因此我们很难接受很多事其实没有原因,或者找不到原因,它们只不过受到不相干的随机因素影响,然后就发生了。”

主观的观 (公众号ID: trainingview

文字 | 老郭

图片 | 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分享,留言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3年2月22日:醉汉的脚步




1



美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列纳德-蒙洛迪诺在其著作《醉汉的脚步》中写道:


“人的天性就是要为每件事的发生找出理由,因此我们很难接受很多事其实没有原因,或者找不到原因,它们只不过受到不相干的随机因素影响,然后就发生了。”



但即便如此,为市场或者某只股票的涨跌找出具体的原因,仍然是几乎所有的投资者乐此不疲的一件事。


不过,进入2月份以来的市场走势的随机性,将所有强行为股市涨跌寻找理由的投资者,完全变成了精神错乱症患者。


在这其中,以2月16日市场走势最为典型,在上午所有人都兴奋的喊着“牛市回来了”的时候,下午就表演了高台跳水,一场原本是“逼空”的剧本,硬生生演成了“诱多”的戏码。


最近在看冯柳的文章集,他讲到了长中短期市场的不同决定因素,他认为短期市场的主要决定因素是情绪及信息扰动。


所以,在各种或真或假、真假难辨、以及可以从各种维度解读的宏观信息的影响下,各种诡异的市场走势都是可以理解的。




2



在去年的年度总结中,我曾经讲到,对持股组合中的海康威视和美团,这两只股票比较担心,其他的股票都可以安心持股。


当时考虑海康威视的问题有两点:


第一、为了规避美国实体清单制裁而主动增加的接近200亿的以芯片为主的存货,在芯片价格下降的大背景下,可能形成的资产减值;


第二、一直悬而未决的SDN清单的阴影和压力。


上周五,海康威视发布2022年业绩快报。


其中净利润128亿,低于预期(管理层指引为不低于2020年的134亿),同比降低23.65%。不过,考虑到第四季度疫情因素的影响,这个结果也在接受范围之内。


本周一,海康威视大涨6%,从市场的角度来看,这可能意味着业绩层面的利空出尽,未来的业绩不可能再差了。


经过周一的大涨之后,2023年初至今海康威视的股价涨幅为10.06%,相较大盘还是比较强势的。


我曾经在海康威视的年报分析中调侃过,每次当海康威视的管理层表示出看到巨大的市场机会时,大概就是海康的短期卖点到来之时。


上次是2018年前后,海康威视准备在全国建设6个产业园的时候;这次是2021年,管理层多次在业绩交流会上表达出看好行业未来3年巨大市场机会的时候。


我这样说,并不是批评海康威视的管理层不靠谱。相反,海康威视的管理层务实和真诚在整个A股市场都很难得。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即使是行业内顶尖企业的管理层对于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判断,也常常会因为意外因素所影响而错得离谱。




3



2023年初至今,美团的股价下跌19.86%,而且2023年的下跌是在2021年下跌23.49%,2022年继续下跌22.49%基础之上的。


如果2021年和2022年的巨幅下跌,是因为中概股危机、反垄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港股资金面等外部因素所导致的,那么2023年美团的下跌,主要来自于市场竞争态势的改变。


2023年,美团本地生活的到店业务和外卖业务,均受到抖音的挑战。


美团的这两块业务,前者是美团在千团大战的激烈生死战中获得的,后者是在外卖大战中成功获得的。


实际上,这种市场地位和占有率的获得,颇为不易,因而也塑造了美团战斗力极强的市场形象。


目前看来,抖音对美团最有威胁的是到店业务。而美团过去依靠人海战术的地推模式建立起的竞争优势,似乎受到了来自抖音流量模式的降维打击,这是我们始料未及的。


不过,我对于美团的投资,和王兴在美团提出的slogan是一致的,那就是“长期有耐心”。


最近,在看关于亚马逊的书籍,感觉美团和王兴处处都在学习亚马逊。


1997年,贝佐斯在第一封致股东信中写道:“It's all about the long term”( 一切都要看长远),而这点后来形成亚马逊企业文化一部分。


因此,对于亚马逊而言,投资未来胜过于当期盈利,长期价值(未来企业现金流折现值)比当期净利润更重要。


这会成为未来我观察美团的一个重要维度。




4



很多人都说,投资是认知的变现。


所以,如果缺乏缺乏对商业本质的深刻理解与清晰恒定的商业价值观,在遇到一个新鲜事物时,就会轻易地被带到企业包装的一套公关逻辑中,根本无法做出自己独立的专业判断。


这是很多时候,越接近企业,越多与企业互动,就越容易投资失败的原因。其中根本的原因,不在于企业,而在于自己的能力和认知。


在我身上,最典型例子,大概有三个:


第一个是“为梦想窒息”的乐视网。


记得 2016年前后,和保险公司合作过一个乐视的项目。


当时,保险公司的朋友就调侃说,乐视是一个PPT公司。

后来乐视资金开始出问题,我们的钱不多,和当时乐视方面负责人的关系不错,在老孙为乐视充值之后,就把货款都拿回来了。


但是,很多乐视的投资人和供货商,都被梦想坑在里面了。


第二个是康得新。


印象中,这个公司经常组织投资者参观公司,做宣讲,很多投资者听了宣讲之后,特别激动,还在雪球上分享,并且宣扬康得新要成为“中国的3M”的伟大梦想。


我当时不怎么懂投资,看了公司所有的财报也看不出所以然来。只是觉得这个公司特神奇,好像无论做什么产品,最终都能成功。不过,有一个疑点,就是公司所宣传的科技含量不怎么高的汽车玻璃膜,说是铺货很多,而且主要是针对高档汽车品牌,但是,在市场上根本看不到。


所以,我就一直不太相信,没有投资。在后来,就爆出公司资金造假,创始人钟玉也锒铛入狱。


第三个是东方园林。


现在看来那时的自己挺蠢的。


东方园林那个商业模式,每个项目的投资不小,但是现金流太差,而且确定性不够。


但是,当时就觉得PPP模式好厉害,不用太多自有资金就可以撬动政府项目和银行资金。


而且公司创始人何巧女又是保护动物,又是慈善捐款的,但是觉得很厉害,这样的公司怎么可能骗人呢。


其实,这些都是巨大的漏洞,不干正经事的老板,公司怎么会经营好呢?


2018年,我买了一些东方园林,然后公司资金链就出问题了,最后亏损出局。


要不因为,在极其残酷的2018年,我的收益应该会是正的。




5



冯柳认为,优秀可以在过程中判断,伟大却只是事后的结论,它的形成需要机缘和太多意外因素,而且事后总结的确定性在事前是不确定的。


如果我们需要在过程中观察和确认是否优秀和伟大,那么过高价格买入就剥夺了修正原有观点的权利。


所以老巴说,以合理的价格买入优秀的企业,格雷厄姆要以五毛钱买价值一块钱的东西。


2021年公募基金冠军崔宸龙在接受专访时讲到,


“我对估值容忍度相对比较高,因此,更在乎他的未来发展空间。如果一个事物我比较确定的能知道它未来是从1可以到10的,他现在是0.8还是1.1,其实我觉得关系不是很大。”


这段话其实是“不看估值”的另外一种表达,其中隐含的假设条件是“我能看清楚未来”。一般情况下,我认为这都是自视甚高的表现。


在《聪明的投资者》一书中,格雷厄姆讲到:


“自古以来,乐观和充满活力的人(通常都很年轻)都在承诺以'他人的钱'来创造奇迹。他们一般能够暂时做到这一点(或者说,至少看起来做到了这一点),但是,最终他们将给公众带来损失。“


出于好奇,我去查了一下崔经理管理的前海开源公司5只基金,2021年收益普遍非常高,超过100%以上,但是2022年都是负收益,亏损大概都在25%,今年以来的收益大概都在5-7%。


面对这样的投资业绩,我们很难给出结论,到底是个人能力还只是站对了风口?




 THE END -

 - 欢迎关注“主观的观”公众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主观的观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