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投资日记# 2023年5月20日:隔靴搔痒与人设崩塌

追寻价值的老郭 主观的观
2024-09-20

这是“主观的观”第346篇原创文章。

一个企业如果经常陷入超出常规数量的诉讼和举报,即使我们不知道原因和细节,我们几乎可以肯定,它一定和本分没啥关系。


主观的观 (公众号ID:
 trainingview

文字 | 老郭

图片 | 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分享,留言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3年5月20日:隔靴搔痒与人设崩塌




1



最近,乱七八糟的事比较多,静不下心来思考,所以就写的少。


前几天写过《关于规范房地产经纪服务的意见》的简单分析,然后看到下面的留言:


“管得好,把费率管管,北京随便一套房子,收一二十万中介费,太黑了


除此之外,经常打电话骚扰,想看点信息,逼着留下个人电话,非常讨厌…


说实话,这个监管指引下来,收入端也难了,会出清一波中介服务者。


叠加最新地产不景气,大家抓紧跑吧,这个是真没反弹的行情,四月销售非常糟糕。


监管还在约谈昆山、上海、苏州等地降价的房企,难!”


先不说作者的逻辑混乱,我觉得这个问题要搞清楚因果。


这个问题,表面看着是中介费太高了,实际上是房价太高了。


政策上限购,又用各种方法不让降价销售,最后只能摁着整个价值链条中最市场化的主体打一顿。


居然还有一群人大叫,打得好。


这个逻辑也是够了。


其实,我真心觉得这个政策非常莫名其妙。


正常的智商都明白,大家不买房,主要还是因为房价太高,而不是因为中介费太高吧?或者说,降低中介费并不会直接刺激房地产的交易,反而会减少行业参与者的收入。


因此,对于买卖房屋的人而言,降低交易成本的福利贡献并不大,对于行业参与者而言,可能会失业或者收入降低,从而会降低整个社会的福利。





2




格力2022年分红方案公布后,低于此前的承诺和市场的预期,因此股价大幅下跌。


前两天看到一个朋友说,董小姐现在类似于格力资产负债表上的一大笔商誉,过一段时间就要因为某些原因计提一点减值。


这个比喻我认为还是非常形象的。




3



2020年以来,我们大概经历了白酒、互联网、新能源、芯片半导体、AI、中特估等几个板块的炒作。


差别在于,有些行业是有实际利润支撑的,但是估值太高了,所以股价不涨或者下跌,是在慢慢还估值的债,比如白酒、互联网、新能源;有些行业没有业绩,但是股价被炒上了天,现在跌下来,高价买入的投资者要么等待下一轮炒作周期才能回本,要么只能传给下一代。


让这些没有业绩的垃圾成为传家宝,也是A股奇特的风景线。


话说,我一个朋友,他的父亲在2010年左右去世时,股票账户里只有一只股票,华西股份。


我的这个朋友不会炒股,因此咨询过我几次意见,我建议他换成一些指数基金比如沪深300,或者一些大盘蓝筹股,比如中国平安等。


实际上,即使多次问过我意见,但是他并没有任何操作,大概理由是,这是老头子留下的东西。


背后的潜台词,我的理解大概是,老头子的在天之灵会保佑这份财产,未来可能会有暴涨的机会。


既然有这样的考虑,我也就没有讲太多。


这份传家宝,传至今天大概有10年的时间,投资收益率大概在0%左右吧。




4



雪球网友@顿牛,发帖讲到:


“这几年分析公司越深入了,投资收益反倒平庸了,怎么破?”


我在下面回帖:


“我觉得这是基本归因错误,核心是懂不懂,而不是是否进行了深入研究。这样归因的话,就像投资亏钱怪价值投资一样。”


在接下来的回帖中,老顿同学承提到这是一个开玩笑的说法,不过他又提到了一点,我觉得非常有意义,他这样讲到:


“研究是一种沉没成本,这个成本越大,纠错越难,尤其在雪球把自己打造成为某个公司站台的人设后,纠错的心理负担更大。我做过一次隆基的访谈,之后雪球小编还邀请了我几次,我都婉拒了,就是不想提升纠错成本。即便如此,在决定对深入研究过的企业止损,依然要经历不少思想斗争,这往往造成了更大的损失。”


对于这一点,我也深有体会。


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会把做人的准则用在股票投资中,要求自己在投资中前后一致,而实际上,看错复杂的事物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所以投资中经常改变看法,进行止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进一步来讲,公众对大V的品质要求,和投资的某些原则是相悖,如果不小心陷入其中的话,对于投资而言,是非常危险的。




5




我杭州的律师朋友昨天和我通话,作为抬杠小能手的我,和他抬了三个杠。


首先,他说他在股市投资两三年,居然没有赚到钱。


我说,如果有一个文盲去当律师,是否能够在律师行业赚到钱?他说,律师还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工作,文盲怎么可以赚到钱?


他的潜台词是投资不需要门槛,即使什么都不懂,也应该要赚到钱。


其次,他说他投资的基金,几乎全都是赔钱的,这些名校毕业的专业人士收着管理费,居然还不他,他自己炒股,虽然没有赚钱,但是也几乎不亏。


我说,一个北大法律系博士毕业生,如果去做律师的话,是否一定会比他这个英语专业转行法律硕士赚得钱多?


他说,那不一定。


我说,学历和职业,很多时候会是糊弄外行人的幌子,也有很多时候,有些人的成功可能需要一点时间。


最后,他说,我原来听你的,坚持价值投资,结果拿着股票不做波段,所以不怎么赚钱。我觉得一定要做波段,才能赚钱。


我说,怎样投资,取决于自己的能力,有些人做日内T也能赚大钱,有的人长期持股也发了大财。做波段,意味着你有判断股价波动的能力,你有吗?


他……


我这个朋友是我的高中同学,我总是怼他,他一直都还不和我绝交,不知道心里在想啥。





6



雪球网友@时光投资-Edward 发帖,提到一个问题:


“既然拼多多做的是违法的事情,为什么没有人起诉,或者说ZF不管呢?”



基于他的帖子,我去简单搜索了一下,对比信息见下图。







其中的前提是,腾讯成立于1998,淘宝成立于2004,京东成立于2007,拼多多成立于2014。


但是拼多多涉及的司法案件却是最多的,总共73722件,按照年均计算,每年约8000-9000件,平均每天有涉案24件,我猜拼多多的法务部门应该非常强大,说不定是公司最繁忙的部门之一。


由于没有企查查的会员,所以我没有具体去查这些案件都是什么类型,感兴趣的可以进一步去了解。


关于政府为什么不管的问题,可以看下图,具体的数据都在这儿摆着呢。



一家企业1年内被举报82782次,没有一次被处罚,至于原因是啥,我也不清楚。


但是,如果把这个结果解释为这家企业行得正,站得直,守法经营,经得起查,我觉得大部分人都不会服气的。


芒格讲过,律师这个职业的不好之处在于,大部分时间是和人品有问题的人打交道。


反过来,一个企业如果经常陷入超出常规数量的诉讼和举报,即使我们不知道原因和细节,我们几乎可以肯定,它一定和本分没啥关系。



针对我的这个帖子,拼多多居然从三个方面进行投诉,然后这个帖子就被雪球官方屏蔽了。

嗯,我估计拼多多的删帖部门也是公司最忙的部门之一。





7



《漫长的季节》是最近几年来不可多得的好剧。



据说,导演辛爽原来是玩摇滚乐的,他的处女作同样出名,是前两年大火的《隐秘的角落》。



整个电视剧看似是写个人命运,实则是时代悲歌。


秦昊的演技可以封神了,本身是东北人,因此饰演的东北人极其传神,突出的特点就是“彪”。


范伟老师如果从表情到演技,能够再改得更不像药匣子,我觉得会更好。




- THE END -

 - 欢迎关注“主观的观”公众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主观的观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