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岛啤酒(00168.HK) | 能否再续辉煌?

2017-03-10 明辉投资 王雅媛港股圈

近期,青岛啤酒股份(00168) 被调出国企指数,青啤近3年可谓屋漏偏遭连阴雨,当年的青啤去哪里了?青啤还能否续写辉煌?本文将做简析:

一、行业分析


2016年10月底,国家统计局发布8月啤酒产量数据,同比增长4.2%,结束了长达25个月的连续负增长。

挑战:行业内忧外患

在过去的两年多,啤酒行业内外忧患,外部受到高端啤酒和小众精酿的冲击,内部受到消费升级、和经济放缓之下蓝领工人减少的影响。因此,资本市场对啤酒行业的情绪也已经进入悲观,啤酒股整体在市场的股价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青岛啤酒从高位最大下跌达到62%。

机遇:行业高端升级

竞争激烈、行业负增长也蕴藏着机会,啤酒行业已经从“抢份额”转向“齐升级”已是大势所趋:

一来啤酒消费进入成熟期,从进口啤酒和中高端啤酒数据来看,消费升级倒逼供给升级,龙头企业低价争抢份额已不合时宜;

二来啤酒行业CR4接近80%,竞争格局初步稳定;再者因为股权激励、股东更换等原因,多数啤酒上市公司改善业绩动力提升

未来3年至5年,中国啤酒业的消费容量仍有增长的空间。数据显示,我国目前32升的年人均啤酒消费量,与欧美一些国家人均100余升的消费水平和北京、上海等国内大城市80余升的消费水平相比,差距甚远。这也意味着,中国啤酒市场仍有潜力可挖,特别是高端啤酒。

巨大增长潜力驱使国内各大啤酒“巨头”剑指高端品牌与国外啤酒高端品牌争夺市场。加之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普遍提高,近年来国内对中高端啤酒产品的需求猛增,整个市场需求已不能简单用量变来描述。

二、青岛啤酒分析


2014年以来,青岛啤酒市场份额下滑严重。2010年之后,为了跟雪花竞争,推出低端产品青岛冰醇,这一策略并不奏效,反而拉低了青啤的品牌形象。在年轻消费者心中,青岛啤酒与雪花啤酒的区别界定日渐模糊。

根源在何处,显然在管理层

在传奇董事长金志国退休后,技术出身的孙明波接任,目前看孙总并不擅长营销。其管理层团队多数在50岁以上:董事长孙明波目前60岁,总裁兼营销总监黄克兴54岁。

这样老化的团队,基本处于临退休状态,加之国企文化,使得企业缺乏狼性,尤其是快消品公司。缺乏有效激励的青啤丢失了华南和华东大片市场,被华润、百威步步超越。

如上图,伴随着青啤市场份额的下滑,公司股价也大幅下跌,从2014年下跌达到65%。

2014年,青啤曾经接到集团公司的通知,要求在2020年之前解决管理层长期激励问题。这让投资者看到了希望,但是还有几个问题:孙明波在2017年12月便已经到退休年龄,存在变数

一是退休之后新的董事长来做股权激励

二是孙明波在退休之前也就是2017年拿出股权激励方案,为退休做准备。另外,距离2020年仍然有3年,如果不尽快实施,恐怕市场难有耐心等待。

到底哪种可能性更大?个人认为在2017年推出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因为孙总已时不我待。

参考案例

五粮液(000858.SZ)管理层刘中国,1955年12月出生,最终五粮液在2016年12月之前完成了股权激励。巧合的是,孙明波为1956年12月出生,很明显,时间之窗可能在在2017年。最后一种可能是孙总超过60岁不退休继续担任公司职务,如果是这种情况,青啤的股权激励可能要延后。
从投资角度上讲,青岛啤酒目前在港股2xPB已经是近10年来最低,20xPE同样是10年以来新低。

而青岛啤酒依然是中高端啤酒的重量级玩家,这符合行业的大趋势,一旦解决股权激励问题,青啤的活力有望重新迸发。




从青啤和华润的财务对比来看,2016年上半年,华润啤酒营收181亿港元,超过青啤的169亿港元,但青啤净利润12亿港元,比华润啤酒多出75%。截至2017年2月21日,华润啤酒市值590亿元,超出青啤市值23%,这反映出市场对于华润啤酒管理层的认可和行业地位的认同,并认为华润将会继续超越行业发展。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华润啤酒业绩业绩表面看不错,但是从业务实质来看依然保持着原有的操作模式,只是在费用结构上做了调整;同时本身缺乏成功的中高端、高端产品。这使得青岛啤酒依然有机会凭借高端化产品实现赶超。

结语

因此,鉴于行业出现阶段性转暖,叠加青啤的高端化产品布局和潜在的股权激励因素,以及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位,股价的大幅下跌也已反映市场的大部分悲观情绪,未来存在市场情绪转暖的可能性以及青啤实现好转的可能。

青啤在2017年或许存在中级反弹的机会,长期仍看激励问题的解决。同时需要警惕“中产阶层及以上人士更偏爱进口高端啤酒,青啤的高端啤酒的高定价使得普通群众望而却步”的风险,这需要青啤进一步提升性价比和时间来证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