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香港、上海、东京|负空间也有正能量

2017-07-28 蓝天宇 王雅媛港股圈

我的研究生导师Mr Coop

在实验室之外是一位哲学家

有一天我们一同进地铁站

他随口说了这么一句

好奇心是一个向下的力

仔细想想,确实是这么一回事儿。

当我们向下拖动鼠标,是对咨询的好奇。

向下滑动屏幕,是对社交的好奇。

下楼出门觅食,是对食物的好奇。

进地铁站乘车,是对城市的好奇。

如果不钻牛角,似乎一切都说得通。所以当城市一直在向上向外蔓生的时候,逆势向下探索就变成了一件格外吸引人的事情。

人口密集的亚洲城市具有强烈的实用主义色彩。

本文谈谈三座东亚大都市——东京、香港和上海,看看他们如何建设以及正在建设地下的公共空间。

东京和香港的人口密度,完全是孤立的另外一个维度,而完全有信心成为未来“东亚第一大都市”的上海,也面临着人口大量涌入和聚集的难题,如何未雨绸缪为数十年后的发展做好铺垫,亟待解决。

如果说,东京地面的城市建筑如人之肌肤,那么东京的地下空间则如其筋骨脉络,交通管理系统是滋养肌肤和筋骨的血液。

东京都的行政范围内,约有1300万人;整个东京都市圈总人口高达3670万,曾经是全球最大的都市区(如今已被珠三角大湾区取代)。

东京的地下世界,超越了以往认知的地铁系统,他之所以能够称之为“世界”,是因为东京就是一座地下的城市,地下轨道系统仅仅只是整座地下城的大动脉。

所以在谈到东京时,完全不同于其他城市的地下工程建设的狭隘和局限。不过事先,我们还是要先聊聊东京的地铁。

第一次去日本的时候,我站在涩谷传说中全世界最密集的十字路口,十足的迷失感让我与周围格格不入。

日本人仿佛都活在另一个频率,有方向有节奏。后来我逐渐意识到了轨道交通换乘的首要任务——是要满足每天通勤人士在高峰期可以迅速从站内被疏散——就像我们在香港,上下班的时候,头也不用抬,但依然可以轻车熟路的从荃湾线里走出来直接进入对面观塘线的车厢。

补充阅读:

东京的地铁站规模简单可以分为三类:

①最普通的单点小站,占地面积一般不超过300平米,只有乘车之功能。

②其次是规模、占地较大,功能也相对较丰富的单点大站,如“池袋站”,地下占地约2.6万平米。(感觉数量级跳跃有点快)

③最后是区域性交通枢纽,不同的地铁线路在同一区域里形成地铁换乘的网络,相互渗透和依赖。这些区域的地下功能已经不再是交通为主,而是主要供应给商业服务业,地铁只是起到疏导交通的作用。例如“日本桥-东京站-银座”片区共占地26.3万平米,约为40个标准足球场大小。这里拥有东京最大的交通枢纽——JR东京站,以及东京占地面积最大的地下商业街——八重洲。

不同于香港的MTR独领风骚。在日本,密密麻麻的电车网络,由不同的公司运营。

尤其在东京都,地下铁如何快速与细密的地上铁(JapanRailway等)换乘,是一门学问,却是中国的城市从来不会面对的问题(大陆城市需要各类社会主义安检,香港需要出入境检查)。

在节点性的大型车站,为了配合JR线设置,一般有三种方式:

1、 地铁站与JR站共同存在于某一建筑内(例:池袋站)通过东武/西武百货的建筑单体,将JR线与地铁结合起来,利用商业单体进行人流的疏导。

2、 地铁站与JR站夹着某一建筑,并通过其链接(例:涩谷站)

3、 地铁网与JR站在某一片区内通过街道或者建筑物联系起来(例:东京站)

大型轨道交通枢纽与地下遍布的地铁网络,通过商业商务的地铁性质将人流进行组织和分流。

顺着地铁这条线索,人们可以从地铁站的空间逐渐延伸到东京庞大而复杂的地下城市空间。


一座城市,光有行一定是无法满足人的需求。

东京地下空间的发达,与地面街道一样星罗棋布,而在同样长而宽,且没有行车干扰的地下,政府引导了很多便民商业的设置,功能包含:小百货、修理店、钥匙店、裁缝店、咨询点、自动贩售机、小型会展等。


仍以八重洲地下商业为例。这里所有的小型地下商业全部经由地下通道连接起来。零售与餐饮比例略高,最重要的是,所有高层建筑均能经由电梯和室内出入口直接进入地下层的地下商铺与业态。而在新宿,则更多体现为美容医疗等服务类商铺,密集得分布在商务区下方。

所以经常看到冬天穿着短裙的女性和夏天也一丝不苟穿西装的上班族,他们从早到晚都不用走到室外,几乎是在一个恒温恒湿的环境中活动,着装也就不再受到气候限制了。

日本地下空间可以说是全世界最为完善的城市网络系统,几乎除了居住,市民的一切行为都可以在地下城里开展。

这与日本人的民族性格和做事态度也密不可分的。

地下城巨型系统经过多年修炼,如今,俨然已经是一个有血液有灵魂的大怪兽,当他静静地呼吸,我们隔着大洋,依然可以感受到他的心跳。

不同于东京,香港由于其地形和社会组织的特殊性,其地面的“正”向发展空间已几乎到达极限。

于是由轨道站(MTR)贯通而成的地下空间系统,营造出一个同样丰富的“负”空间。

我们来宏观描述一下这座城市:

1100平方公里土地。

700多万人口。

90%的出行仰赖于公共交通。

MTR承担的运力逐年上升,已超过40%。

超过50%居民生活在距离地铁站5分钟步行距离内。

居民个人出行能耗排在全球大都市最低。

补充阅读:

轨道站通过轨道网连接形成地下“负空间”系统,同时建立地下空间与地面城市空间的联系,从油尖旺和中环地区的地铁站和地面步行区域可以看出,香港地下空间跟东京相比较,有一些很有趣的点:

①围绕地铁站建设。地下空间向城市伸展并直接联系各个主要地块,联系方式优先采用高效率的平面连接。

②地下空间多采用线性空间,强调目的地联系地铁站的功能。围绕地铁出口建立步行系统而形成城市整体交通网络,是香港轨道交通地下空间建设的主要目的。

③结合城市发展不断延伸,拓展联系地面更多的新地域。例如九龙塘站是东铁线和观塘线的换乘站,地下空间串联了公交枢纽,又一城商业中心还有香港城市大学(城大学生常常自嘲: 拥有世界最大的小卖部)。

之所以香港的轨道站拥有如此高的地面整合能力,也是得益于港府给予港铁公司“土地特别开发权”。采取“土地溢价”、“收益分成”、“实物分成”等各种融资方式针对不同项目进行土地规划、建设和开发权再分包,这被称为“轨道+物业”的建设模式,港铁公司获得了大量与轨道枢纽紧密联系的商业空间的物业权。

结合轨道交通的建设不断进行周边空间的整合,进一步推动了市民出行的高效。

和东京一样。地铁站内整合了各类生活配套设施,大量便利店、西饼屋、银行柜员机、外汇兑换点、中小型超市等等设置在沿线的每一个车站,满足行人日常生活需要的同时提升轨道的商业收益。

同时,地铁站又将巴士站直接设置在同一栋建筑物内,实现公共交通出行换乘效率优于私家车出行。

人们对于综合体的认知都从紧凑的建筑地下空间展开,经过巴士换乘、或利用上盖商业空间展开步行系统的体验。

香港城市地形上起伏、拥塞、混杂的“正空间”与地下“负空间”形成巨大反差,真正演绎了空间城市的奇妙,两者结合形成的立体都市形态是在全球范围内独一无二的。

补充阅读,香港在其他特定用途的地下设施探索:

赤柱污水处理厂。赤柱污水处理厂因地面无合适土地而建于地下, 1995 年建成,为2.7 万人服务, 设计处理能力每天约 11.6 ×10.4立方米 。

港岛西废物转运站。1997年建成,位于香港岛中西区, 采用BOT模式。由于在中西区并无合适的垃圾转运站选址, 根据SPUN和CAPRO研究的结论,制订该岩洞计划。转运站地下宽 27m,长 60m,高12m,设计日处理能力约1000吨。

狗虱湾爆炸品仓库。1997 年建成,一直是香港爆炸品的主要存放地点。此处较偏远,安全性高。该仓库包括一条环形出入隧道及10个炸药库,长 21m,高6.8m,宽13m,均与出入隧道相连。

香港大学海水配水库。近期将两个水务署海水配水库(1.2×10.4立方米)迁移至岩洞内,以腾出地面,发展香港大学百周年校园。

这两个岩洞长50m,宽17.6m,高17m。

上海的地下空间建设有些不同于以往社会主义建设——“大而无当”的规划和设计。

反过来,上海城市总体规划是秉持“底线约束、 弹性适应” 的发展模式, 在严守建设用地总量的基础上,进行存量土地规划。

我们来看一些统计数据:

目前,上海市地下空间规模已从 2004 年的 2500 万㎡,增加到的现在的 7400 万㎡。

从地下空间使用功能角度看,现有地下空间以交通设施为主,占约 71%,包括汽车库、自行车库、轨道交通及附属设施、连接通道等;地下公共服务设施约占 5%,包括旅馆、商场、餐饮场所、娱乐场所、会议场所、文化体育场所、医院、下沉式广场等;地下市政公用设施约占 4%;地下仓储设施约占 3% 。

预计至 2020 年全市地下空间总量将达到 1 亿㎡。

大陆城市具有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所不具有的后发优势,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大量借鉴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无需再蒙着眼摸着石头过河,可以把一切都安置得妥妥当当。

难得提到上海,讲一点自己的感受。

究竟什么是好的规划和设计呢?

小时候,我跟外婆生活在上海大学的老校区周边,那里有很多正宗的早餐铺子,直到高中,那些迷人的“油烟味”还会从这些其貌不扬的早餐铺头里飘出来,混杂着市井气息,或者,这些烟火味就是市井气息。

再后来,大学的假期里我去那里逛了逛。大宁地区几乎全部被整改了,很多早餐店搬到了地铁站内或者地下街里的整整齐齐的店面里,挂上了营业执照。

人们喜欢管上海叫魔都,或许很多人是因为上海的灯红酒绿繁华都市觉得它魔幻。

马尔克斯在《礼拜二午睡时刻》里有这样一段描写:

…那里有装着电风扇的办公室、红砖盖的兵营和一些住宅,住宅的阳台掩映在沾满尘土的棕榈树和玫瑰丛之间,阳台上摆着乳白色的椅子和小桌子…

我眼里的上海,和上文很像——雅致也有些老旧。

只是增加了一些蒸笼和锅盖打开时升起的蒸汽,袅袅的油烟熏黑的贴在灶头的旧报纸,以及叽叽喳喳人声。很难跟“宏大”、“气派”这些沾上边。

在大陆,城市建设经常被骂“没有人情味”、“丢弃了地域特色”、“千篇一律”等等。

界定“好”或“不好”实在太难,我也很难说清楚,究竟是小时候那种嘈杂比较好,还是如今的整洁有序更好。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人类探索城市的好奇心,会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找到一个最终答案——就像特修斯之船一样,尽管城市变了,可上海依旧是上海。

有一次参加聚会

国际友人问

“你信共产主义吗”

“经济和社会我不懂,

科学和艺术永远是共产主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