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8年配置核心策略:流动性为王、Liquidity is King

2018-01-08 青头 王雅媛港股圈


2018年开局才5天,恒生指数已经上涨了3.28%,这绝对为今年港股继续走牛,奠定了稳固基础。


不过,目前恒指已处于10年来的高位,大家为指数每一次走高而欢呼雀跃的同时,心里也日益担忧同时递增的潜在风险。弄清接下来大市怎么走?我们又应该注意什么?等等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2017年,港股市场的表现可以用外表很性感,内在很骨感来形容。恒指全年上涨36%,但实际上,在港股约2,100多只股票里,约一半是下跌的,平均跌幅更逾25%,而主板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股票表现超逾恒生指数。


数据源:Wind


尽管有一半的股票下跌,恒指仍上涨了36%,这当然要归功于几个给力的成份股。在51只成份股中,只有2只是下跌,有11只涨幅超过50%,有6只实现了翻倍以上。


数据源:Bloomberg


单是一只腾讯控股已经为恒指整体涨幅贡献逾1/4,连同另外前4只股票更是贡献了共5,340点,接近恒指全年涨幅的70%。他们这5只股票,就撑起了港股“半边天”。


总结下来,虽然去年一直有南下资金流进港股,但即使在增量的情况下,好行情基本是由部份大蓝筹踩着市场上一半的尸体走出来的。


从指数来看,包含多只白马股的上证50指数和沪深300指数虽然上涨逾20%,但覆盖面较大且小票云集的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却上涨不到10%,创业板指更是全球垫底,下跌10.7%。


在我看来,2017年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都是结构性牛市。所谓结构性牛市,指的是不同于传统牛市里,所有股票都能“上天”,去年就只有大票能走出好行情,而大部分中小票却跟不上,部分股票可谓哀鸿遍野。


简而言之,2017年是蓝筹白马股的大牛市,如果你买的是小股票,你可能比整体熊市更难受。眼巴巴的看着买大蓝筹的路人甲乙丙丁,收益率刷刷刷的往上涨,你却只有望而兴叹的份儿。


一、2017年结构性牛市的四大原因


去年,市场出现这种大票小票分化的局面,我认为主要受四方面历史加政策的重叠因素驱动。


● 从两年前的一场股灾说起


判断国内经济情况,很多人喜欢看国内的发电量数据,因为这反映了第二产业的产出值。


从2015年的数据看,国内经济处于最黑暗的时期,全年的月发电量数据有一半以上是同比下降的,这也间接营造了又是降淮、又是降息的政策环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而从国际环境来看,美联储第一次加息是2015年12月,因此2015年上半年,全球都处于货币宽松的环境中。


2015年经济差,大家的盈利都烂,而市场流动性却非常好,钱太多,流不进实体经济,最后只能落地资本市场。在基本面大家都不乍样时,资金当然是找故事讲得最好的票。因此,无论港股,还是A股,2015年都是中小股的盛宴。


最后,不说大家也知道了,这场没有以基本因素支撑的盛宴以股灾结束,2016年开年,A股更是四天内,两度触发熔断机制,提前收市。


在这轮股灾中,多只蓝筹股也未能幸免,砸出了黄金坑。贵州茅台(600519.SH)股价就从2015年高位下跌近30%,最低见153元。


财富瞬间消失,两地资金的风险厌恶情绪蔓延,投资者更是趋向谨慎,从追求增长性变为更着重于安全边际。


大蓝筹的低估值且高安全边际,为去年的结构性牛市提供了估值及资金风格转换的基础。


● 国家政策逼使龙头企业的成长性被重塑


期后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发电量单月同比逐步回升,国内经济开始稳定,亦同时迎来新一轮消费升级。


消费品类龙头企业如格力电器(000651.SZ),一方面受益消费升级,另一方面尽显大企业的规模优势,进入了盈利增长的新阶段。


另外,由于供给侧改革、去产能、去杠杆等政策的不断推进,市场集中度不但得以提升,竞争格局亦得以优化,使更多的利润向龙头企业靠拢,更成为白马股股价进一步上涨的推力。


龙头企业展示出来的价值与成长并重的可能性重塑了市场对于其盈利增长缓慢的想法,亦因此引发起一股白马股热潮。


以格力电器、吉利汽车、中国平安一批大市值的白马股为例,其股价仍可不断创新高,更形成一个辐射效应及赚钱效应,令市场推崇白马股,由原本为估值修复的行情演变追逐成长性的投资风格,造就了白马股强者恒强的格局。


资料来源:富途


● 严监管二级市场,小票估值大幅受挫


白马股被追捧,除了价值原因外,小票被监管机构紧迫,令资金唾弃亦是原因之一。


先说一下A股市场以往的一个特色,就是小票估值都比大票要高。A股长期是一个散户市场,70%成交量来自这些游资,散户追求的是快速回报,小票上升10%的过程永远是比大票来得轻松,另外容易受庄家操控,股价可以随时连续几天涨停,所以一直以来小票的估值普遍高于大票。


但来到2017年,随着证监会的严监管贯穿全年,情况就变得不一样。


通过停牌核查、出台新规等措施,证监会于去年不断加强力度以打击内幕交易、操纵股价等炒作行为或股价异常行为。在监管严紧下,小票的炒作机会已被扼杀不少。


加上在新股发行加速下,壳股价值受到影响,基本面乏善可陈的小票估值更被进一步打压。


伴随而来的结果就是散户慢慢离弃小票,转投价格不断创新高的白马股。


而港股市场亦有相类似的状况,除了于6月27日发生的老千股“集体暴跌”事件吓怕众多喜爱炒小票的资金外,港交所于2017年并曾连发两项咨询文件,以出手限制「向下炒」等老千股惯用的财技,明显想赶尽杀绝操纵股价等不当行为。


图片来源:明报


其后,港交所更首次要求主板的上市公司除牌,这更彰显了其致力清除属于“僵尸股”一类的壳股的决心。例如:华多利集团(1139.HK),其市值由之前长期维持于5亿多港元的水平跌至目前约1.7亿港元,远低于壳股市值8亿港元,足以令喜欢炒作壳股的资金从此谨慎而为。


和A股市场一样,这些没有足够基本面支撑的小票失去了价值和吸引力,引导了资金撒离走回正轨,投向价值投资的白马股。


● 流动性带来白马股持续起舞的循环


蓝筹股本身的流动性已高于中小票,而且2017年更基于上述的三个原因,促使了更多的资金于大蓝筹股抱团取暖,进一步扩大了大票和中小票流动性的差别,最后更形成了第四个令白马股持续高歌起舞的原因 —— 流动性。


缺乏流动性意味着会出现卖方找不到买方或是以要大折让沽售的情况,而且当股票下跌时,流动性消失的速度会更快,市值进一步缩水,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因此,流动性不足不仅令股票估值受到打折,更会严重影响了其对大资金的吸引力。


所以,除非一只中小票增长的确定性远高于其流动性带来的风险,不然机构投资者不会贸然去碰,而缺乏大资金加持的中小票亦会逐渐失去散户的注目。


强者恒强,流动性高的股票会吸引更多的资金,意味着同时抽光了中小票的资金,这个因素更会不断循环加强,导致市值越大的股票表现越好,形成大蓝筹股价上涨并长盛不衰的局面。


很多人错过了去年大白马牛市,就期待能迎接今年的小票行情,但我要残酷的说这个恶性循环的逻辑在2018年只会愈演愈烈,因为决定小票盛会的因素—— 资金流动性,今年在外围以及国内两大冲击下只会越来越紧张。


二、2018年市场面对两大资金压力


 外围加息和缩表周期加速


对比2016年只宣布一次加息,美联储在2017年总共实施了三次加息,基准利率区间已经上调至1.25% - 1.5%。美国不仅加快了加息的步伐,亦同时启动了缩表计划,自2017年10月起缩减4.5兆美元的资产负债表,每月缩减100亿美元。再加上其减税政策的预期推行,相信会随时掀起一连串反应,加快资金向美国的流动。


除了美国,欧洲央行亦降低了2018年量化宽松计划的额度,将每月购债规模从600亿欧元减半至300亿欧元,同样影响了市场资金的流动性


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这些外围加息和缩表周期加速的因素,均会导致资金从国内和香港金融体系撤走,加大股票市场的资金压力。


● 国内金融去杠杆


于上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中央政府明确指出了未来3年要防控金融风险,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及加强薄弱环节监管制度建设,亦同时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


严控表外资产扩张、去杠杆无疑是中央政府未来的主要目的之一,其力度或许会比预期更大。


加上全球开始步入加息周期,央行未来加息的压力只会不断增大,可见2018年国内货币宽松的可能性将会非常低,市场流动性亦大机会受到抑压。


在外围及国内这两大形势下,2018年资金流动性只会比2017年差,而且更有机会导致资金荒。


图片来源:网络


三、良币驱逐劣币,2018年流动性将更集中在大票


在手中资金减少的时候,去芜存菁便成为必然。


从发电量来看,中国经济近期看似有放缓的迹象,但我仍相信不会出现倒退的情况。而在经济增长保持稳定下,二线公司难以有所突破,龙头公司地位只会越来越稳固,市占率难以被动摇。


由此看来,行业龙头地位突出的白马股的基本因素只会更好并维持高确定性的增长,预计资金仍会选择流向这类能妥妥赚钱的股票。


试想一下,目前资金主要集中在大票,如果在资金趋向紧张的情况下,已经缺乏流动性的中小票会如何?当然会被大杀特杀


对于一些没有盈利性改善、没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中小票,会被资金狠心的唾弃,在流动性不足的情况下,更是雪上加霜,流动性溢价只会越来越高,继而加强流动性的恶性循环,股价最后一沉不起。


良币驱逐劣币,一反经济学传统定律。市场上流动性可能越来越集中,这意味着2018年是很多小公司生死存亡的关键,华山之巅,终有一绝。


在股票市场上,失去市场流动性等于失去市场焦点。股票市场存在的作用就是让上市公司融资发展业务。没有资金注目,就等于失去了这功能,相信这不会是上市老板想要看到的。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中小票就会绞尽脑汁来保住股票的流动性。外资撤离是无可避免的事,惟一办法只有引进新的投资者,就是说挤进深港通,引入南下资金,多一条资金渠道。


挤进深港通的股票可以实现中港两地,内资外资互相调剂。没有挤进深港通的,随着美国加息,美元回流,外资逐渐撤退;中国这边又严控资金流出,那个时候就是最有挑战性时候。


可以说,没有了外资,深港通对流动性不足的中小票仿若一根救命稻草。


老板们面对这一根稻草,又会如何决择?在2018年,帮助上市公司进入深港通,也许会是一门炙手可热的生意。


四、总结


2018年,随着市场资金趋向紧张,我认为今年的投资核心将会是“流动性为王、Liquidity is King!”,要去寻找比2017年流动性还要好的资产


港股的低估值去年已被修复,虽说估值还谈不上昂贵,但在30000点以上,难以再出现连涨多月的纪录,今年更大概率的走势为震荡向上。在此背景下,流动性将成为减少组合回撤,维持盈利的其中一个重要操作因素。


但同时我们也应关注流动性所带来的新投资逻辑:2018年,会有更多中小票公司力争上游,极力挤进深港通,避免流动性的流失。


在这些股票当中,某些小而美的股票十分值得我们关注和期待,这些小公司随着国内资金不断南下及外资撤离,定价权的转换更可能成为一个股价突破的转折点。


2018年,价值投资仍是主导理念,不过要多考虑流动性,你的选股能力也将进一步受考验。


●●●

「 转载请申请授权,否则一律举报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

带你回顾 小而美的公司有哪些?


东阳光药(1558.HK):港股药企估值体系变化

信邦控股 (1571 HK): 大跌大涨中我应该怎么操作

柏能集团(1263.HK)|港股纯比特币受益标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