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生面对美国名校到底缺少了什么?
每一个即将步入申请大军的武士,都应当仔细思考一个问题:面对美国名校,我们还缺少什么?
我们不缺少高分
我们很早就开始了考试的准备。我们每天在练习听,练习说,练习读,练习写。我们把单词书背到体无完肤。我们能够把老师考晕。我们不但认得omnipotent, malcontent和macabre,我们甚至知道chicanery, ephemeral和garrulous。天啊,我们的词汇量已经过万。我们能够阅读原文。我们在看Dan Brown,我们在看Twilight,我们在看World History。
但是我们缺少高分之外的东西。当我们已经能够笑谈SAT I的时候,我们已经不经意地把自已从中国的高考机器变成了美国的高考机器。当我们的汗水浸透了练习纸的时候,我们的思想是否又一次被考试这个恶魔劫持?
我们不缺少头衔
我们竞选过并且竞选成功。我们组织活动。我们和各个学校的组织交往。我们的头衔要么是主席,要么是书记,要么是部长。我们是学生中的领导者。但是,在领导者头衔的背后,我们是否具有强大的人格魅力,公正的精神,和发自内心的热情?我们是否有勇气正视组织外同学的目光?那些怀疑的和不信任的目光?我们是在一个小圈子内惺惺相惜,还是在努力改变所有人都不满意的一些现状?
我们缺少头衔背后强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我们作为主席,不能仅仅因为优秀。我们也不能仅仅因为优秀而去做主席。我们在宣誓就职的时候,就应当让所有人明白,宣誓只是形式。
我们不缺少奖项
我们从小就是参赛动物。小升初再到高中,我们一路赛了过来。我们的确身经百战。然而,当奖项证明我们的智力和学识之后,我们如何证明自己具有奖项之外别人所不具备的热情、才华和天分?我们是参赛的机器?还是参赛的人?我们只是强调辉煌,我们是否能坦诚地说,我们手心也曾出汗,我们也曾退却,我们也曾厌倦?
我们缺少把奖项从文字和奖章变成史诗般的叙述的能力。我们不缺少英雄谱,但我们缺少英雄的个性。我们没有描述吕布的霸气,关羽的忠诚和张飞的嫉恶如仇。
我们不缺少活动
尽管高中的学习紧张异常,我们并没有闭锁在教室中。我们利用有限的时间在各个领域内探索。我们是各个活动的参与者。我们参与辩论。我们创作话剧。我们表演。我们募捐。我们也曾走出校园。我们倡导绿色和环保。我们去看望老人。我们去关心贫困的孩子。我们不但在学校的实验室中工作,我们也到大学,甚至国家级的实验室去实习。我们甚至走出国门。青年领袖峰会上和summer school 里都能看到我们的身影。
然而,我们缺少伟大活动家所必须的百分之百的投入,百分之百的热情,和百分之百的追求完美的精神。我们是否曾经半途而废?我们是否曾经因为困难的出现就更改计划甚至妥协?我们是否曾经让活动流于形式?我们是否只是对孤儿院的孩子表示了同情,但却带着屈尊和施舍的心理?我们是否只是一刻的关切?我们是否能够大声地告诉那些孩子,我会是你一生的朋友?我们是否只是和他们讲我们的世界,帮助他们学习知识,而不敢告诉他们我们自己的缺点,我们自己的迷茫?我们是否真正做到了和他们之间的平等?
我们不缺少好奇心
我们是智力上的优胜者,我们享有最丰沛的教育资源。我们不停地尝试,失败,再尝试。我们对一切都感兴趣,电影、戏剧、历史、政治、科学、音乐……一切的一切。
然而,我们缺少在某个领域内把好奇心用到极致的那种决绝。我们是否有勇气放弃某个荣誉而专注于某一个领域?我们是否有勇气坚持到底?我们如何评价自己的选择?是听从外部的喜好,还是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我们不缺少高远的志向
我们梦想创造奇迹,我们渴望改变世界, 我们愿与伟人齐肩。
然而我们是否明白,奇迹源于平凡,改变源于坚持,伟大源自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我们是否能够从周围人的身上窥得人性的伟大?我们是否能够用这些伟大的微光,去照亮自己的内心?
我们不缺少兴趣
我们对一切充满热情,我们在篮球场上挥洒,我们在跑道上奔跑,我们在棋盘上指点江山。
然而热情的火焰能够燃烧多久?我们的灵魂是否可因这炙热的火焰而得到升华?对一切兴趣是浅尝辄止,抑或坚持到底?我们可否排除万难,勇敢追求?
我们不缺少潜能
我们取得着一个又一个的高分,战胜着一个又一个的对手,赢取着一次又一次的掌声。
然而我们是否有勇气去释放,有能力去开发未知的自己?我们又是否有毅力不断挑战和战胜我们最大的对手——自己?
我们不缺少国际视野
我们出生和成长于一个崭新的时代,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一个国际化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我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国际化,通过各种各样的交流活动和资源,我们对国际化的了解和认识比以往的几代人都有着质的飞跃。我们不仅是中国的公民,我们也是世界的公民。我们在模联活动中对国际问题各抒己见,我们在GYLC中与各国的学生坦诚交流自己对世界热点问题的看法,我们不仅学会了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更明白了要有一个广阔的心胸和世界观。
然而,虽然美国大学非常看重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我们这方面的优势却没有很好地在申请中得以体现。我们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对中国在世界中的作用的独特看法,我们对中美关系和世界格局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是我们能把这些观点和看法都用在申请中吗?如何利用自己这方面的优势去打造一份与众不同的申请?
我们不缺少同情心
当同学、朋友、陌路人遇到困难、不平和挫折时,伸出援手几乎是我们每个人不二的选择,我们经历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捐款捐物活动、向弱势人群献爱心活动。我们愿意拿出自己的压岁钱捐助不相识的重病患儿;愿意帮助遥远贫困地区上不起学的孩子。
然而,我们却往往忽略身边帮助过支持过我们的人,不懂得感激体谅父母,不喜欢也不欣赏周围的人。遇到一点点不如意就抱怨不满。为什么会判若两人?同情是从高而低的,是我优你劣而表现出的,容易做到。而爱心首先是平等的、无差别的。我们必须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责任自己承担开始学会爱,懂得感激和体谅。
我们不缺少挫折
学习成绩不理想、没有考上好中学、学生会竞选失利……挫折曾折磨和撕咬我们的心灵,痛苦、彷徨、消沉、抗争、奋进是我们经历的几步曲。
当我们从一个个挫折中走出的时候,是否想过,我们实际上还没有遇到过真正的挫折?我们对挫折的容忍能力还很弱。因为父母早已将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需求想到并安排妥当,而我们对于什么是苦难、什么是来之不易,没有更深的体验和感觉。一旦遇到困难,不论是大是小,都会在心理上形成极大的负担和阴影。我们对此必须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我们不缺少团队精神
小到一场球赛大到一次全校活动,作为一个成员我们完成了一个个令人激动不已的任务,使渺小的我们变得不可战胜,我们以自己是团队的一员而感到骄傲。
然而,在团队活动中我们是否学到了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是否做到了尊重团队成员的个人兴趣和成就?通过团队活动我们的协同合作能力、向心力、凝聚力是否得到了加强?
我们不缺少领导力
不少同学长期担任班干部、学生会成员、社团组织负责人等。不知你想过没有,领导力首先是一种自我管理能力。每个人都需要前行的方向,需要工作和学习的价值,需要生活的意义,需要启发和关爱,需要激励和认同,需要引导和帮助。总之,人人需要领导,需要自我领导。一个不能做到自我管理的人很难领导好一个团队。
我们不缺少渊博
从小学到高中我们读了不计其数的教科书和课外书,可谓多闻、丰富、渊博。数理化、文史外语我们样样说个八九不离十。
但是我们一定要记住,在当今的时代,不论是谁,都没有自诩渊博的资本,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学问”、“渊博”都只是他们的立身之本。
因此,面对美国名校,我们缺少什么?
我们缺少气概。我们缺少感染力。我们缺少巨大的人格魅力。我们令人欣赏,但还没有做到令人肃然起敬。
在温情弥漫的新年里,蒲公英教育智库欢迎热衷于理想教育的朋友加我们的微信“新校长传媒”进行讨论交流。如果有好的建议或跟教育有关的故事可发邮件至2594889720@qq.com,我们将适时呈现在蒲公英教育智库的网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