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式教育”遭遇“英国学生”……
近日英国BBC2台于当地时间8月4日晚,播出了一部BBC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体验中国教学》(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 Chinese School) ,全程纪录了5名中国优秀教师到英国汉普郡一所顶级中学,对该校50名13至14岁的英国学生,进行的一个月的“中国式教学”。
http://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q0161rrt2jx&width=500&height=375&auto=05位中国中学教师到英国一所中学进行一个月的“中式教学”,据此BBC拍成纪录片。(1:59)
网上疯狂转发的这段视频,正是其预告片。近日一播出,就已经引发了英国和国内主流媒体和广大网友,对中西方教育方式的一场激烈大讨论!
到底中国式教育会在英国孩子身上有效果吗?
居然中国教师崩溃,英国学生大哭?
如果中国学校是考试工厂,为何英国却要效仿?
竟然英国网友力挺中国老师?
英国学生散漫粗鲁懒到极点的罪魁祸首是福利制度?
……
到底“中式教育”与“英式散漫”,孰是孰非、孰好孰坏?
请看下文详细道出:
1事情的起因——搞清哪种教学方法更有效?
这是BBC启动的一个研究项目——“中国化的英国学校”,他们在英国顶尖的公立学校博航特中学开设“中国实验班”,不仅全天作息安排和中国学校相同,甚至升旗仪式、眼保健操、穿校服等“国内特色”也一同照搬,所有课程也都由中国老师来上,BBC全程跟拍,录制成纪录片。
英国博航特中学“中国实验班”任教的5名中国教师。
5名中国老师也是经过精挑细选。据这个“中国实验班”的班主任、来自杭州的80后数学老师邹海连(音)透露,他花了半年时间,才通过BBC设置的重重关卡。邹老师回忆,BBC在选人时开出的3项基础条件,拦住了绝大多数老师的脚步:第一,该项目要在中国基础教育体系内寻找老师;第二,这些老师从事英语语法、数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教学工作至少满5年,少半年都不行;第三个条件是最难的,这些老师还要具备全英文教学的能力。邹老师说,他的入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可以用英文上数学课。邹老师还表示,BBC当时反复强调,希望他在英国上课时,能用中国传统的教学方法。
在纪录片中,5名中国老师需要教导“中国实验班”里50位年龄在13至14岁的英国学生,而博航特中学的其他学生则跟往常一样,由校内英国老师教导。在一个月后,两组学生分别进行数学、自然科学的考试,来看看哪种教学方法更有效,结果会在纪录片中公布。BBC希望通过这个研究项目,探寻中国高质量的基础教育能否教好英国学生。
2中国教师:差点被英国学生逼疯
2015年春天,“中国实验班”正式开班。但第二天,却发现学生们表现不尽人意:课堂参与度很低,相互聊天,不听教师讲课。中式教育遇到了“水土不服”。
虽然语言不是问题,但中英学生的差别还是让中国老师们大跌眼镜。
【NO TALKING ! NO QUESTION !】
在这部纪录片中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一名中国老师面对一群思想开小差的英国学生大声喊道,“听我讲”;“开动一下你的脑筋”;“不要说话,不要提问”。
来自南京的李爱云(音)老师在纪录片中直言不讳地说:“每次我给学生留家庭作业时,我期望他们能认真地听我讲,可现实却是他们有人在聊天,有人在吃东西,还有人甚至在化妆。”
“有时候,我得控制自己的情绪,不然我就疯了,”李老师说,“全班学生大概只有一半人在听我讲话,剩下一半人不知道在干什么。”
“中国的数学教学非常注重这个过程,但不少英国学生认为没有证明勾股定理的必要,知道如何使用就够了。”邹海连告诉BBC,“我逐渐熟悉英国学生的学习习惯,但是我依旧坚持我自己的教学方法。”
邹海连从中国为学生们带去了70片套九连环。在课堂上,他指示学生练习解开套环,并作为小礼物保存好。可晚课后检查教室时,他发现了尴尬的一幕:有些学生将套环留在课桌上,更有甚者将其落在了地上,空盒子也满地都是。
邹海连回忆,BBC多次强调,希望他用中国传统的教学方式授课。穿校服、每周举行一次五星红旗升旗仪式、课前做早操、课间做眼保健操、自己打扫教室,这些都被带入了英国学校,一个月来,师生积怨不少。
来自西安的教师杨君(音)坦言:“在中国,我是不需要管课堂纪律的……而在这里?管纪律简直是课堂上最有挑战性的事情。”在BBC提供的纪录片截图中,授课的中国教师,与座位上欲扔纸飞机的学生形成强烈对比。
她说,有一次,一个女孩在课堂上突然大哭着跑出教室,原因竟然是这个女孩得知她的偶像英国歌手泽恩•马利克宣布退出乐队。“在课堂上出现这么情绪化的举动,实在让人难以理解。”杨老师说,“在中国,课堂纪律根本就不是个事,但在英国,这是最大的问题。”
3英国学生:学习像个机器人一样?
这个“中国实验班”是临时组建的——50个孩子都是自愿报名参加。上课的教室里有一股浓浓中国风——墙上贴着学生行为守则、课程表,甚至还有眼保健操图、“勤学”“善思”等标语。在这样的环境中上课,英国学生一脸新奇。
担任“中国实验班”班主任的邹老师,还组织过一次中国式班干部竞选,并安排英国学生做值日,负责升旗、餐厅清洁、打扫教室、主持晨会、课间操领操等。
“学生在这段时间里,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值日工作,有部分学生还很主动地帮忙打扫教室,并很享受。当然也有学生需要提醒,这都很正常的。”邹老师说,“我感觉这些事是英国没有的,让英国学生得到了锻炼。”
但是另一方面,纪录片中,两名英国学生无法承受中国式体育课的“高强度竞争性”,居然哭了起来。
罗西(Rosie Lunskey)是博航特学校中体验“中国式教育”的一名普通高中生,她告诉BBC她喜欢睡懒觉,喜欢自由。但在“中国式课堂”的四个星期里,她只能牺牲懒觉,每天和严厉的教师们相处,还要穿着呆板的校服将近12个小时。
“中国式课堂和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罗西表示,自己原本认为“实验课堂”只是比平常多些作业、少些嬉闹,但没想到“我发现我对自己的学习没有发言权,一味地听从教师所说的。” “我感到自己对课程没有发言权,只需要听老师讲课就行。只要像个机器人一样就行了。”而她习惯于在课堂上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参加小组讨论。在“中式课堂”里,真正要做的却是安静听讲、记笔记。
在罗西看来,中国的教师认为学生都是防弹海绵,可以一刻不停地吸收知识,“他们并不管我们是不是听累了或者觉得无聊”。
“考试分数似乎是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罗西说,“我感觉中国的教师对学生期望都很高,要求我们一定要成为班级里最好的学生。”在被教师不停地灌输“要和同班同学竞争”这样的想法后,罗西觉得课堂氛围封闭又压抑,“我会觉得紧张,时刻感觉同学都好像在看着我。只有测试中的分数是最重要的。”
当然,罗西非常喜欢扇子舞和中餐,“这让我们从勾股定理和英语语法中松口气。”最终她说:“这次中国式教育的体验对她而言是一次特别的经历,虽然有些不适应,但是非常有趣。”
不过最后,从邹老师收到的祝福卡片来看,这一个月,实验班的孩子们还是蛮开心的。有同学写道:“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很多朋友,结下了很深的友谊。”邹老师分析,中国实验班让同学在一起学习、分享,集体氛围比较好。
此外,据钱江晚报记者采访邹老师后报道:英国学生也不是都很懒散不努力.其实邹老师和其他4位老师,他们都很喜欢那50个英国孩子,临走时还收到许多祝福卡片,师生告别的场面相当温馨感人,和预告片里的师生关系,完全是两码事。
50个孩子的学业水平参差不齐,放在国内中学也会有类似情况。“中国实验班”的学习,没大家想像的那么糟,班里也有好些学霸,不光会按时做完每天的家庭作业,还会自己买练习来做,甚至会主动问老师讨习题来巩固。不少英国学生其实也很努力,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也有能特别吃苦的,有个学生每天骑自行车40分钟上学,让老师们印象深刻。
4英国校长“护短”&英媒“抨击”?
对于中国老师的教学方法,博航特中学的校长尼尔•斯托格表示不赞同。他认为,自己的学生并不像中国老师所描述的那么懒散,同时,他形容中国老师的教学是“麻木和无趣的”。
“在摄像机镜头以外,当你参观我们的学校,你会发现我们的学生并不是那样。”尼尔•斯托格说,“如果老师在课堂上不尊重学生的话,那他肯定会遇到问题。”
虽然师生都非常痛苦,但经历了种种矛盾与质疑的“中国实验班”,也并非没有进展。
尼尔表示,“中国式教育和英国青少年的文化价值观有一定的冲突。我们的学生习惯在课上向教师提问,并希望自己的观点能够得到教师的尊重。且英国学生更喜欢多样的学习方式。他们不习惯和同一批学生,一起困在一个偌大的教室里学习有限的课程(注:英国课堂规模较小,并采取走班制)。”
为了让英国学生更适应中国式教育,博航特学校的教师们协助中国教师适当地改变了教学方法,经过几周努力,学生们的表现有所改善。且随着长时间的相处,师生关系也有所好转,有些学生开始喜爱中国式教育,他们开始习惯抄写黑板上的“东西”,并认为这样有助于他们记忆,有的学生开始喜欢中国讲座式的授课模式。
当谈及他对这次“中国式教育”的试验的感受,尼尔说:“一天更漫长的学习时间对我们的学生来说是有价值的,而教师们偶尔也不用顾忌在教室里唱独角戏。”
正因如此,他明白了上海能够问鼎“全球比萨教育”的原因不在于优越的教学实践,而在于中国家长、中国文化和中国的价值观。
而8月4日,英国《卫报》刊登特约专栏作家西蒙•詹金斯(Simon Jenkins)的评论文章《中国学校是考试工厂,为何英国却要效仿?》。
詹金斯是重量级媒体人、学者和作家,历任《泰晤士报》和《伦敦晚旗报》总编。他以犀利的言辞质疑中国的教育方式,称中国学校是“考试工厂”!中国已逐渐意识到“超前教育”(不符合年龄段的教育,为培养智力超群人才而对幼儿进行超前培养)的愚蠢之处,为何英国政府却下决心效仿这种教育方式?
《中国学校是考试工厂,为何英国却要效仿?》全文:
今晚,BBC将向观众宣扬一大迷思:中国教育比英国教育“好”。一部比较英国汉普郡某中学中国教师和英国教师的纪录片,将展示中国教师如何震惊于英国学生的搞怪、难以管理和懒惰。言外之意,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学生的国际测试成绩远好于英国学生的原因。
然而,这只是考试而已。只有考试推销员和英国白厅官员相信这与教育有关。由经合组织统筹的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PISA,其全球数学成绩排行榜一直以来让其名誉扫地,最近则受到中国教育专家赵勇的质疑(编者注:赵勇系美国俄勒冈大学教授,他于去年五月与数十位欧美教育家一起,向“PISA之父”Andreas Schleicher写了一封公开信,信中表示PISA正在摧毁全球的教育和学术,要求废止考试)。PISA将英美两国15岁学生的数学成绩,与中国最富裕城市上海、以及香港和新加坡那些“考试工厂”的学生数学成绩作比较。这种比较根本称不上比较。
此外,PISA排行榜曝光最多的是数学成绩。很显然,因为数学是机械式学习。英国学生在PISA的这场大惨败堪称经典案例,说明应该让可以计量的东西变得重要,而不是让重要的东西变得可以计量。然而,BBC和英国政府仍然在大量炮制PISA的数据。
我们不知道这些孩子以后表现如何,多大程度上过上更忙、更富有、更幸福、更安全和更充实的生活。评分的人并不关心这些。我们知道的是,半个世纪以来,虽然美国和英国在这些排名榜上始终表现差劲,却在学术研究、科学专利、发明创新、繁荣、创造力等方面引领全球。对他们来说,民主活力很重要。在我看来,中国教育和俄罗斯教育一样,擅长制造机器人。为什么这对英国的部长们如此有吸引力呢?
讽刺的是,正如赵勇所写,中国正朝着相反的方向大迈进。他们想知道,为什么中国学生擅长反复练习式的学习,看起来却缺乏活力。中国家长对建立在中国的英国私立学校趋之若鹜。中国的学生也前仆后继地去英美大学深造。
他们可以看到,从长远来看,在一个有活力的国家和有批判性精神的开放社会,强迫而机械的竞争教育无法引领学生拥有创造力、挑战力和幸福。
当今社会,把教育建立在考试之上是愚蠢的,正如狄更斯在《艰难时世》中嘲讽的一样。然而,它对英国政府却拥有致命的吸引力——从洛德•贝克时代(Lord Baker,前英国教育部长)到迈克尔•戈夫时代(Michael Gove,前英国教育部长)。原因很简单:它让政府掌握了最简单的中央控制手段。这是对数字的独裁。中国正在意识到这一点,但是英国没有。
5福利制度惹的祸?&英国网友力挺中国老师
至于英国学生为什么会这么懒散无纪律,中国教师异口同声地表示,是英国的高福利制度养出这群懒汉。
“他们将来即使不工作也能拿到钱,他们根本不担心生活,”参加纪录片摄制的魏照(音)老师说,“但在中国,每个学生都知道,只有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将来才能赚钱养家。”魏老师还表示:“如果英国政府削减福利,很快他们就会看到情况大不同。”
杨老师则质疑英国学校的教学大纲,她说:“在英国,老师用不同的教学大纲去应付不同的学生,但在中国,就只有一个教学大纲,要么适应,要么淘汰。在中国,你只有努力去追上课程进度。”
但校长尼尔•斯托格不认为高福利制度会导致学生缺乏进取心。
尽管校长努力为自己的学生辩解,但英国网友显然更赞同中国老师的说法。
网友“弗拉明戈”则嘲讽校长的“护短”言论,建议他隐名埋姓到其他学校当老师。一位来自格拉斯哥市的网友表示,中国老师只是在陈述事实,散漫的学生只是当前社会的产物,现在的课堂上缺乏有效的教学。
另一位在伦敦的网友则略带幽默地留言道:“这些学生应该在有客人来访时表现得更好一些,校长为学生开脱是个很大的问题。我自己也是个老师。”
网友 “nyoka”留言表示:“他们是对的!英国教育太软了,教师们被学生欺负,学生也没什么纪律,政府应该为之负责。”
“SonofBoudicca”也认为,这种现象与英国的“福利”有关:“这些英国孩子已经是我们这种福利国家的第三代或者第四代了。”
中国网友“子欲不言”在微信评论说:“不遵守基本的上课纪律不等于有创造力,况且英国有一部分人依赖福利本来就是事实。”
而“KaMon”的意见正好相反:“我丝毫不觉得咱们国家的教育方式有任何的先进性。”
也有不少人认为,父母应该为孩子的散漫承担责任。有一位网友表示,孩子需要在家就学会尊重长辈,进而在学校尊重老师。在公立学校教书34年的网友“丹尼”认为,孩子散漫与社会福利无关,“孩子们都是在向父母及其他成年人学习”。
也有网友理性地表示,中英两国教育各有优劣,不该放大一方的缺点来证明别人是最好的,“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激起一些争论和敌意”。
还有一位外国网友表示:“我不是英国人也不是中国人,但我绝对不会把孩子送到英国去接受基础教育,中国老师说得非常正确。”
最有意思的是,有位英国妈妈还发信息告诉邹老师,她觉得自己的孩子很适合中国教学,希望邹老师能继续教下去。
不过,对于BBC这部纪录片引发的争议,英国官方没有做出更多回应。英国文化部负责文化外交事务的官员尼克尔4日对《环球时报》说,无论怎样的争议出现,英中两国通过文化交流增进了解,是值得鼓励和支持的。他认为,英国与中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合作项目还有很多,因此外界也不必盯着这一部纪录片不放。
这里附上视频地址:
【BBC】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E01 中英字幕【YYeTs】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2683241/#rd
文章来源:综合自澎湃新闻、环球时报和人民网等
↓↓↓ 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蒲公英教育智库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