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为什么“官本位”?
有人建议将“班干部”改为“班级志愿者”,以“民本位”替代“官本位”。或许这会是小学生“当官”异化问题的出口之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小学生热衷于“当官”的现象开始逐渐见诸报端。如今20多年过去,这一现象似乎有愈演愈烈之势,有些班级甚至做到了人人都“当官”。①
对于小学生人人“当官”,支持者(多为教师,包括部分家长)认为,这种班级管理模式可以培养孩子的管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提升孩子的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从而形成一种人人参与、民主管理的局面。
应该说,此举的出发点至少在表面上看来是好的,但遗憾的是,现实中我们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官僚等级
以收发作业本为例,一般先由小组长收起交给小队长,小队长交给学生委员,学生委员交给副班长,副班长交给班长,再由班长交给老师,活脱脱一个叠床架屋的官僚体制层级。
人浮于事
除了中队长、小队长、班长、学习委员、课代表等“大官”外,还有各种“小官”,例如黑板管理员、餐具管理员、窗户管理员、电灯管理员,等等。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得不佩服国人的“造官”能力,但当大小各种“官衔”呈现在人眼前时,却不由得让人想起“人浮于事,结构臃肿”这八个字。
权力崇拜
班里大多数学生都非常渴望在班里“掌权”、“发号施令”,甚至值日干部等芝麻“小官”都有学生愿意当,并从中感到自豪和幸福。此外,学生还有强烈的“升官”念头。例如,有学生当了小队长,但并不满足,还希望以后当中队长。在学生“升官”的背后,甚至有家长都参与其中。
人情世故
学生们为了获得“当官”的“政治资本”(如选票),往往会请客、送礼、买零食,有的甚至直接塞钱给身边的同学。此外,班干部们还会极力向老师讨好,献殷勤,竞相向老师打那些不听话同学的“小报告”。在学生们人情世故的背后,我们看到了所谓的“厚黑之学”、“勾心斗角”的萌芽。
权力腐败
由于“当官”有权力,可以管人和事,如管旷课缺席、收发作业本等,这带来了“好处”:有学生为了巴结“班官”们,会送玩具和零食,目的是希望关键时刻,“班官”们能提供方便。事实上,有些班干部向班主任汇报学生遵纪情况时,平时巴结过他/她的,会选择隐匿不报;没有巴结过的,甚至会添油加醋。
以上种种异化现象,多数学者归结为“官本位”思想在学校中的蔓延。这种解释有一定的道理,但我们还需要追问:为什么“官本位”思想会在学校蔓延?为什么小学生“当官”会出现异化?如何予以矫正?
“官本位”思想为何会在学校中蔓延?按照教育社会学的观点,从我们出生起,社会化过程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它的影响是通过家庭、学校、宗教组织以及其他各种机构所实施的。学习成为社会的一员,既包括正规的、有计划的各种过程(例如,学校环境中的正规教育),也包括非正规的各种过程(例如,从我们的家庭、同辈人、传播媒介以及生活里的其他影响中得到的非正规教育)。
从此角度而言,小学生人人争“当官”,作为“社会化过程”的一个结果,如果不是从正规教育中获得的话,那么就是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从周围环境中习得的,或者二者兼有。因而,我们就要反思:我们的学校教育有没有传递给学生“自由”、“平等”、“公平”、“民主”等与“官本位”相左的价值观念,我们的家庭教育、大众媒体又传递给学生哪些思想观念呢?就这一点而论,无论是正规教育还是非正规教育,都是非常欠缺的,不然就不会出现小学生的志向是当一名贪官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
霍夫斯泰德的文化学理论可以进一步加深我们对此现象的理解。在他看来,文化的核心由价值观构成,而价值观是我们从生活的早期阶段获得的。与绝大多数动物不同,人并不能一出生就完全适应生活。
幸运的是,人体的生理结构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大约10~12年接受能力很强的时间段,在这个时期,我们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意识地从周围环境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包括符号(例如语言)、英雄(例如我们的父母)、仪式(例如如厕训练),②
以及最重要的内容——基本价值观。而且,在这一阶段获得的价值观,很难改变。在这一时期的末期,我们逐渐转变为一种与过去不同的有意识的学习,主要关注新的实践活动。下图反映了这个过程。
价值观和实践活动的学习图
显然,小学生热衷于“当官”,可以视为一种价值观。按照上图的理解,小学生形成“当官”这一价值观,家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事实的确如此。中国家长在家庭教育上是很成问题的,功利思想相当严重,往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较少考虑孩子的兴趣。
例如,有不少家长这样“熏陶”孩子:“现在好好读书,将来升官发财,否则就像你爸你妈这样被人管。”而后,这种价值观在学校里某种程度上又得到进一步发展。例如,学生一旦在班级里“当官”,除了高人一等、有权管别人外,往往还可优先参与各类评优、评奖。
简言之,小学生热衷于“当官”,是孩子们有意无意地从周围环境(有人称之为“大染缸”)中习得的,是社会文化的自我复制。
小学生人人“当官”,本意是提升孩子的民主管理意识和服务他人精神,却出现种种异化。这背后的原因,恐怕与我们的文化传统紧密相联。
我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李慎之(1923-2003)先生认为,中国的文化传统可以一言以蔽之,曰:“专制主义”。几千年来,它的影响几乎贯穿于一切传统文化之中,支配着中国人的行为、思想以至灵魂,成为中国人最主要的心理习惯和思维定势。在专制主义文化下,只见“臣民”而无“公民”;只见依附顺从而无独立自由;只见集权而无人权,等等。
中国当下社会的贪污成风、贿赂盛行、以权谋私的现象,是因为公权力行为缺乏公开性或透明性,而这恰好是专制主义存在的明证。
《请为我投票》又称《请投我一票》,该部纪录片展现了中国某校一班级竞争班长的这一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同学和家长也不可避免地卷了进来……
专制主义反映到班级管理中,就是教师对控制和秩序的强调。这种强调甚至始于幼儿园班级生活中。侯海凤的实证研究中发现,幼儿园班级生活是一种制度化生活,教师及班级生活制度代表了成人文化的规范和控制。
班级生活的时间、空间组织制度及各项规则制度织成了一张大网,制约了儿童文化的生存空间;作为成人文化代表者和传递者的教师,则以“疯”来评价儿童,以“听话”来改造儿童。
到了中小学,这种对控制和秩序的强调,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则有了进一步强化的趋势。总的来讲,学生并没有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而是沦为班级管理的客体。
在班级管理中,处处可见一种外在于人的异己力量,监督、反对、控制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这种管理方式表现为对学生精密化的规训和控制,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学生的片面发展和畸形发展,使其丧失了个体性和主动性。
进一步言之,小学生人人“当官”,看似“人人参与、民主管理”,但依然是在专制主义范畴下进行的,因为教师在专制主义文化的影响下,其出发点还是想方设法控制学生,使学生“乖”、“听话”,以便于管理。
也就是说,所谓的培养孩子的管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真实意图只不过是控制学生而已。例如,有老师为了治服班里一个调皮捣蛋的学生,于是充分利用学生喜欢“当官”的心理,“封”了他一个“治安班长”,并美其名曰为“以黑治黑”。
可见,在我们的班级管理中,往往只有控制,而无民主。针对小学生人人“当官”,有人就这样评价道:“班主任一定很爽,过足了皇帝的瘾,分封百官。”应该说,这种评判虽偏激,但不为过。
总之,在无孔不入的专制主义文化传统下,小学生“当官”出现异化几乎是必然的。班级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缩影,学生作为社会文化的一分子,社会中各种异化现象自然会在班级管理中得到复制。
雪上加霜的是,面对四处弥漫的专制主义,我们的教育,无论是正规教育,还是非正规教育,普遍缺乏一种文化自觉、理性批判的意识,这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这一异化现象。
由于价值观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像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或气候一样稳固”,故一旦“官本位”的思想侵入小学生的脑海里,就很难抹去。然而,它所带来的危害,则是无穷的。因为历史已经证明,国家的稳定、繁荣和强盛莫不是以人的独立和自由为前提,而是建立在专制主义基础之上的官本位则与此相背。因此,如何一点一滴地剔除中国人灵魂里的专制主义毒素,是扭转小学生“当官”异化的关键所在。
要实现这一点,在全社会中普及公民教育是不二法门。因为只有培养具备“公民人格”的人——一个能够追求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并能够积极、理性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人,才能够从根本上否定专制主义。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就指出,公民教育乃是全部现代教育的终极目标,公民教育的倡导意味着教育性质的改变。公民教育实际上应该是、也必须是全部教育的转型乃至整体社会的改造。而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或者教育之现代转型的实质是教育的民主化,而民主化的教育意味着全部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现代民主与法治社会的合格公民。
但显然,在专制主义文化传统下,要真正普及公民教育,实现教育的转型和整体社会的改造,绝非易事。李慎之先生说:“我知道在我们这个国家,要养成十来亿人民的公民意识,即使现在马上着手,也至少得一百年或五十年才能赶上先进国家。”但令人遗憾的是,直到今天,我国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还非常欠缺。以学校的正规教育为例,不仅课程设置直接涉及到公民教育的内容很少,而且学校教育中的其他活动(隐性课程)也很少蕴含公民教育的内容和实践。③当然,教师本身缺乏公民意识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在此背景下,全社会都必须具有文化自觉意识,而不能无动于衷。这其中,首先应提升教师以及家长的公民意识。由于这不是本文的重点所在,故不展开论述,而只想对班级管理略谈一些看法。
在班级管理中,提倡“人人参与、民主管理”无疑是对路的、值得肯定的,它与我们所提倡的公民教育至少在理念有了许多相似之处。但在这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与学生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不能凌驾于学生之上,更不能偏袒自己喜爱的学生,否则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第二,应制定好一个完备的班级规章制度,让学生明白班级的结构和规则,知晓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在制定规章制度过程中,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还应让学生广泛参与其中。第三,不要以“官”或“干部”来命名班级里的各种职务,“班级志愿者”或许更为适合。
另外,在班级管理中实行人人“当官”制度并不可取,而应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学生不同的天性。第四,教师应努力减少束缚和控制,转为满足学生的生存、归属、权力、乐趣和自由等基本需求。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参与到有价值的学习活动中来。
注释:
①作为佐证,笔者把“小学生当官”输入“百度”搜索后发现,相关结果约为2,020,000个(截至2013年1月9日)。应该说,这不是一个小数字。
②符号、英雄、仪式都被归结为实践活动,因为它们可以被外部观察者看到。
③作为补充,笔者把“小学生公民教育”输入“百度”搜索后发现,相关结果约为880,000(截至2013年1月12日),与“小学生当官”(2,020,000个)不具可比性。这说明,整个社会对“小学生公民教育”还不够重视。
相关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k01729pqj5h&width=500&height=375&auto=0
文章来源:《中小学学校管理》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End—
↓↓↓ 点击"阅读原文" 【一键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