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刊|“学校的周边”:最实用的办学资源精选特辑

2017-03-11 《新校长》杂志 新校长传媒




如何让全世界成为我们的学习资源?


2017年2月25日,周六,我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


7点,自然醒来,躺在被窝里,花10分钟速读当天智库微信公号里的文章,转发了自己比较认可的两篇;5分钟浏览别的公号和朋友圈,转发了一个有意思的教育活动。


8点,等待吃早餐,顺便把阳台上的植物修剪了一下。半小时后略显阴暗的阳台亮堂起来,突然体会到,其实环境设计中校园植物也并非越多越好,科学有序、能量平衡才是最重要。


9点,跟女儿轻松地讨论了她的“爱情观”,顺便请教一下今天大多数中学生的早恋方式。


9点半,开始审阅本期稿件,突然发现好多有意思的教学软件都没有听说过,在电脑上自学试用一款自己正思考要不要合作的工具,发现还行,继续审稿。


11点,到阳台上休息,做“平板支撑”运动。因为上半身垫高了一级,所以支撑了两分半钟,超过昨日一分半的纪录,顿时对这个运动的兴趣大增。因此反思到:泉源高中项目式学习的挑战度设计,也应该降低一些难度,以提振学习信心。


12点,参与做午饭,摘菜剁肉,听“得到”APP音频“任正非:华为如何收获天才”等内容。


14点半,坐公交车去市中心方所书店,车上反复大声播放“紧急逃生安全视频”,让人心烦;很快发现视频的解说标准流利,于是一路学习发音纠正我的“川普”倾向。


17点,在方所书店买下一本好书——《自主学习的革命》,翻开前言有一句提问,仿佛在注解着这一天:为了构建属于自己的未来,在我们一生中,该如何更有效、更快速地学会所需的知识与技能?


…………


总结一下这个“流水账”的含义。这么多年以来,媒体人出身的我一直持守这样的“成长哲学”:让全世界都成为自己的学习资源。这对我而言是一个革命性的观念,至今受益无穷。同时我也不断告诫自己、同事与亲人:只有在某一个领域“聚焦和沉浸”,才能让所有碎片化学习有一个深深扎根的着力点;同时也只有具备高阶的思维能力,站在更高的维度审视一切学习内容,才能不被学习资源带进混乱与迷雾中。


我想,这个说法,同样适用于这一期杂志所呈现的情境:当学校必须为师生引入更多的学习资源、学习工具时,你没有必要万事俱备才开始,现在就可以筛选本刊推送的工具,打量随处可得的资源,来建构学校和每一个师生的未来;同时你也必须致力于帮助师生找到自主学习的方式,作为一个生命突破自我的正确着力点。


因为未来的学校正是属于这样一些人:能运用这个时代最新的研究成果、工具方法,让全世界都成为师生学习的资源,同时还能在整体的身心上保持一个全面、健康的平衡……


李斌  蒲公英教育智库总裁、总编辑

《新校长》《星教师》杂志出品人


 

君子善假于物文 / 叶凌宇


《荀子 · 劝学》中提到,君子致千里、绝江河,非生而异者,实为善假于物也。


这个时代,“ 善假于物”逐渐成为一项人人必备的技能。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各色信息也越来越庞杂,而要做好一件事情又必须跨领域协作。如果不懂得调用外部资源和力量,我们面临的风险和损失不仅仅是失去“君子”的称号而已,更可能被淹没在时代的洪流中。


学校教育领域正是一个典型例子。越来越多的概念和元素正在兴起,或虚或实不断地冲击着现有的体系。


雾霾肆虐、学校被迫大面积持续停课的时候,如果不借用一个在线直播课程平台,学生的学业如何保证?


学校缺乏尖端技术支持,如果不找一家高科技企业提供服务,学生如何接触3D 打印、VR、AR 等前沿科技?


英语老师和外教的资源缺乏,如果不适用各类英语APP,如何让学生进行更多的一对一口语陪伴练习?


…………


幸运的是,互联网时代各种教育资源非常丰富。精彩的教育资源被埋藏在海量的信息之中,只待有心人去发掘。它们如同黄金,如同石油,蛰伏于沙土岩石之中,一旦被挖掘出来,带来的就是潜力奔涌的巨大惊喜。


本期专题《学校的周边》,正是做了这样一件挖掘开采的事情。我们将挖掘出来的宝藏放在5个仓库中,分别是封面报道、学科资源、课程拓展、学校建设、教育NGO。


封面报道

封面报道向来是我们对最优综合性案例的推荐。这一次,在考虑良久之后,我们选择了将蒲公英教育智库——也就是我们自己——详细呈现在大家面前。


难免有人怀疑,这封面报道有自吹自擂之嫌。但我们的初衷并非“王婆卖瓜”,而是源于多方调研的结果,在国内基础教育界,蒲公英教育智库确实已经成为最具影响力的独立第三方综合服务平台了。在封面报道中,我们将详细展示蒲公英教育智库的各个核心部门,解析他们是如何为学校展开服务:他们的优势在哪里,背后又付出了怎样艰辛的努力?《新校长》和《星教师》这两份优秀的杂志背后是怎样的媒体人?被誉为“最懂教育的设计团队”,视觉艺术中心其机密又在哪里?


更重要的是,为什么整个智库能够以如此惊人的速度成长和发展?你会发现,优秀的背后不仅是专业与技术,更是“傻瓜”一般的理想主义情怀。


学科资源

所有学科的背后都有大量资源。互联网时代,以各类APP 和软件为载体的资源,以其丰富性、便携性和精致性赢得了广大师生家长的好评。


这些APP,有的富集了海量专业信息,让师生视野开阔,足不出校而知天下;有的注重游戏化设计,让孩子们把学习当成游戏一样追捧,学起来乐趣无穷;有的提供模拟场景而带来巨大便利,想做物理实验、化学实验不用挤在学校的实验室里了,大可以躺在床上顺便用掉价值上百万的化学试剂;还有的则尽显高科技特性,人体透视图、模拟地球等铺天盖地。


课程拓展

除去主流学科外,各类拓展课程的资源也层出不穷,主要为科技类和经济类。图形编程、3D 打印和编程机器人等让人耳目一新,AR、VR 新技术更是让人眼前一亮。


这些新的资源、新的课程,代表了时代变化的方向。AR、VR 等新的技术,让教学变得更加生动、真实而清晰。我们畅想,未来的某一天,这些如今还金贵少用的科技会不会大面积铺开?历史课上,教室的中间悬着金字塔、长城的虚拟影像;生物课时,立体的细胞景象一层层透视,放大千万倍而清晰地呈现在每位同学的VR 眼镜中……


总有一天,我们的课堂教学会像科幻片中的景象一样精彩。这不是妄想,而是清晰地看见,未来已来。


学校建设

学校建设的概念,已经远远超出了钢筋水泥与花草绿化。在线图书馆、校园信息平台、教师备课工具、在线直播设备等建设一样变得异常重要。


在这个板块中你将看到,各种信息设备是如何促进学校运转的,并从中得到启示。


教育NGO

在教育界中,有一股温暖的力量——教育NGO。


尽管物质高度发达,在偏远的地方,仍然有很多学校缺乏各类基础设施。他们需要社会的额外关怀和帮助。


这个板块中,我们挑选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NGO。他们的运营方向各有特色,公益之心大体相同。瞧一瞧,或许您能从中获得一些帮助呢?



目录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订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