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国老师给我们全家布置了一份作业……

2017-03-31 逃妈 新校长传媒
布置作业,是太常规的一件事了。而今天来自美国老师的,给全家布置的一份作业,却显得格外不同。它的主题是“Take the Happiness Advantage Challenge”(幸福优势挑战)。看起来很“虚”,但它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倒转快乐公式”的概念。是什么呢?看完全文,你会有巨大收获的。



文章转自东西儿童教育(id:eastwest_edu), 一个由八岁男孩在美国和妈妈一起打造的微信公众号。



一份特别的家庭作业



上周四,正在读小学三年级的儿子逃逃带回一份老师布置的作业,说是我和他爸爸也要一起做,我瞟了一眼,作业的标题叫“Take the Happiness Advantage Challenge”(幸福优势挑战)。





我心里一咯噔,怎么听起来这么“虚”啊,究竟是啥玩意儿?仔细再看,原来这是他们整个学区(我们所在城市的所有中小学、学前班)的倡导,希望每位学生和家长通过一个21天的挑战活动,让自己更加快乐积极向上。而且,这项活动不限于学生和家长,还包括学校,公司和其他组织……





毕竟是老师要求的作业,而且看起来阵仗不小,我带着责任感和好奇心把活动的背景好好了解了一番。


这一了解可好,喝了一碗可能对我人生影响最大的鸡汤。




作业背后的故事 1 ——源起哈佛



原来这项活动源起一个人,Shawn Achor肖恩·阿克尔,他毕业于哈佛大学,之后在哈佛从事心理学研究,并讲授关于Happiness(幸福)的课程。据说他的课程一度是哈佛最受欢迎的课,并且获得了一打的教学奖,他的研究成果也发表在顶级心理学期刊上。


肖恩所研究的心理学领域叫做Positive Psychology(积极心理学)。这个学派认为,过去一个多世纪的心理学研究大多是以心理问题、心理疾病诊断和治疗为中心的,尤其在二战后,医学界为了治疗身心受到摧残的士兵而做的研究让这种“偏科”更加严重。所以一直延续到现在,生活中仍然有很多人会这样认为,去做心理咨询的人都是“心理有毛病”,或者当得知对方是一名心理学的研究生时,大多数情况下听者会说,“学心理学不错,可以帮别人排忧解难”。这就是根深蒂固地认为心理学就是用来解决人们心理问题的。


细想生活中还真有点儿这个意思,身边很多用心的妈妈都会看些有关儿童心理学的书籍,我自己也偶有涉猎,的确有时会考虑怎么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孩子身上的一些问题,甚至解决自己的问题,因为孩子的问题不是来自基因遗传,就是受我们的影响,而我们的问题,则又和自己“苦难“的童年,“坎坷”的经历有关……





积极心理学派则认为,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以其把焦点放在怎么查漏补缺,死盯我们的问题和毛病上,不如用积极的心态、科学的方法去研究怎么让现在变得更好。有心理疾病的人自然应该受到关注,但我们这些普通的健康人也应该受到关注啊。




作业背后的故事 2 ——精彩的TED演讲




哈佛大学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重镇。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公开课《哈佛幸福课》的Tal Ben-Shahar塔尔博士也是这个学派的。


那为什么那么多人研究这个领域,就肖恩引起了这么大的反响呢?因为他曾经做了一个仅有13分钟,但精彩绝伦的TED演讲——“改善工作的快乐之道”。



PS:肖恩的TED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d016843mrsg&width=500&height=375&auto=0

这个演讲视频看了好几遍,语速很快,穿插了很多美式幽默段子,笑点很多,好喜欢这个演讲,听完之后感觉大脑快乐值就已经噌噌噌地上涨了不少^_^(强烈建议看一看)



坦白讲,我对一些带有“快乐、幸福”字样的东西并不那么感冒,以为又是要老生常谈地安利我,幸福和取得的成就,是否“成功”无关,更多是有关于亲情,友情,爱情,健康……当然我不是说这些没道理哈,只是相同味道的鸡汤喝多了确实会腻。


不过肖恩的这个关于“快乐”的TED演讲完全不按常规出牌,而是提出了一个叫“倒转幸福”的公式,这是最打动我的地方。他不反对考上名校、工作取得成就这些成功是让人幸福快乐的因素之一,但觉得我们可以把成功和幸福快乐的顺序对调一下。


我们通常的快乐公式是:如果我工作够努力,我就会更成功 → 如果我更成功,我就更快乐(Success → Happiness )


这是大多数人熟悉的逻辑,也是我们都接受的、最有效的激励方法的基础。但这个想法有个问题,就是每次获得成功之后,我们就会对成功的定义进行更改,所以我们体会到的快乐维持不了多久,就会又进入一个不那么快乐的、追求更高目标的长途跋涉中。比如如果你是一位学生,得到了一个好分数,下一次就会想要更好的分数;作为一位销售人员,销售目标达到了,那么马上就会制定新的目标……也就是说,我们永远都不可能达到最终的那个目标。


那怎么跳出这个悖论呢?肖恩给出的答案是尝试倒转上面那个关于快乐的公式,不将我们对于快乐的期望建立在对未来的期许上,而是先用乐观的心态积极地面对生活和工作。





研究证实,如果提升了一个人快乐的水平,他的大脑会比负面、中立或者压力情况下的情绪产出高出30%,智力、创造力的能量都会提升。这是因为我们体内生产快乐的神经递质——Dopamine(多巴胺)不仅可以让你快乐,也会同时开启大脑中的Learning Center(学习中心),让我们更好的应对外部世界。


所以,在快乐的状态下更容易获得成功,而成功又反过来让我们更快乐。




作业究竟要求做什么?



听起来是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啊,那问题来了,我们怎么才能让大脑快乐起来,来启动这个“反转公式”呢?


这就得说回逃逃的老师给我们布置的这份作业了。


虽然肖恩教授研究的领域很深奥,倡导的“反转公式”蛮抽象,但他给出了几条非常简单,且可以提升大脑“快乐值”的方法,也就是逃逃拿回来的“幸福挑战优势”作业所要求的:


连续21天,每天花点时间做这5件事(同时适用于孩子和家长):


  • 写下3件当天你心存感谢的事情,比如在图书馆翻到了一本好书,食堂午饭的番茄汤很好喝,朋友讲了一个很好玩的笑话……


  • 记录过去24小时内发生的一件积极的事,比如学到了什么新知识,搞定了一项工作任务……


  • 给任何一个我们社交网络上的家人/朋友/亲戚发一封感谢信或者一条短消息


  • 至少10分钟的运动


  • 给自己留5分钟的专属私人时间,用于静坐,放松,反思


肖恩认为,每天有意识去想一些积极的事和人,坚持一段时间后就可以形成一种思维习惯,用更积极的态度去环顾这个世界,更容易发现那些能让我们感觉到快乐的美。而运动和冥想都能让我们的大脑得到休息,蓄积更大的能量。


以上5点来源于肖恩所创立的快乐咨询公司,在很多组织和公司里反复运用过,而且行之有效。目前也被美国很多学区采纳,用以提高学校和整个社区“快乐值”,所以也就有了逃逃拿回家的这份作业了。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坚持,老师还给作业搭配了记录模板,鼓励孩子和家长每天填写自己的完成情况。


给孩子们的模板:



给家长们的模板:






一个人在快乐积极的状态下大脑效率更高这点我是深有体会的,无论是自己的工作,还是平时和逃逃的相处中,能明显感觉到,心情好的时候思维会更加活跃,也更开放地接受新观点,甚至是和自己针锋相对的观点。比如逃逃心情好的时候,学什么都要快很多,记忆力理解力小宇宙都会爆发,别人的意见也更容易听进去。如果一个人快乐的状态居多,学习、工作的效率自然会更高。


打算趁着完成作业的机会,和逃逃来好好实验一下这些方法,期待“反转”,不管效果怎样,预感肯定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积极美好。



来源 | 东西儿童教育(ID:eastwest_edu)

作者 | 逃妈

责编 | 黄春霞

“新校长传媒”商务合作请联系 023-67450968


推荐阅读

点击关键词,阅读更多“教师”相关内容

教师不万能 云谷学校 | 教室天地

8分钟人生 小学书目 | 超越阶层

批判性思维最佳定义 教师竞争

 智读 | 班主任 小学教育三大“坑”



/ 立起来剧场艺术统整课 /

点击下图,马上了解 ▼


/ 小学语文峰光盘发售(包邮) /

点击"阅读原文" ,一键订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