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让风吹进教育的围墙 | 第四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

2017-11-30 蒲公英教育智库 新校长传媒

昨晚(11.29),杭州白马湖国际会展中心迎来了一场年度教育盛会——第四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会场外寒意袭人,会场内暖暖情意,2000多教育人齐聚这里,举行开幕仪式。



有的停留在“未来学校装备体验学习区”,体验人工智能作业批改系统、VR教育设备、纳米技术、3D打印、校园智慧照明等大量新装备与新技术;有的围观“第三届当代教育艺术展”,一群群教育人穿越一片“黑暗”的布展区寻找隐藏角落的“光明”;有的已经和“同班同学”密切地交流着教育心得



同班同学?对,这是本次年会最具特色的设置,组委会精心营造出学校的学习场,让学习更有情境。全场2000多教育人,分成6个年级,85个班,分班分年级组织,每个人都有参与感与归属感,互动自然也就更强。这不,还没正式开幕,陆陆续续就在各班生成了各种各样的教育问题:大连嘉汇橡树外国语学校张晓敏想追问“项目式学习”与“学科学习”怎样巧妙融合,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吉林省通化市第一中学都基峰想要知道“中小学需不需要创客教育,怎样开展?”石家庄市南高营小学师振国发问“重构校园要构建学校的道德价值体系,如何去解决学校、家庭、社会对道德认知标准不同步的问题?”……



19点,随着来自重庆10岁钢琴师的表演,开幕式正式开启,这位“小小神童”也是12月2日学生峰会的演讲嘉宾,那天他会讲述自己的学习成长的道路。接下来是杭州白马湖学校三年级学生带来的舞蹈,为了这次表演,他们努力地准备了很长时间,当然,台下持续不断的掌声,是他们的最好回报。



暖场结束,进入正题,第一位演讲嘉宾,惯例都是最重量级的人物,这次同样如此,不过他却是一位8岁的学生——邹昊格。“将学生放到第一位”,说到也要做到,是年会想要倡导的一个理念。


邹昊格的演讲题目是“1.2米的世界有什么?”邹昊格身高只有1.28米,可是运用高科技可一点都不含糊。你看,他在家里写作文,不是循规蹈矩地打字,而是先用语音输入转换成文字,然后再在手机里修改,不仅节约了写作时间,还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今年暑假,他参加了由硅谷一个企业举行的机器人大赛,还获得了奖金,他妈笑着说,这是他挣的第一桶金,他和同伴们捐出了一部分奖金,设立了一个编程奖金。其实呀,他的机器人编程课并没有找专门的老师,而是网上在线学习的,现在的孩子学习可不仅仅只在课堂。



每天早上,他都会听大咖级科学家讲科学,所以,他在学《丑小鸭》那篇课文的时候,就跟妈妈探讨:“其实这篇课文没有什么科学依据,我觉得安徒生就是想励个志而已,因为天鹅它并没有‘巢寄生’这种行为,而且,‘养母’总是想和寄生的鸟玩斗智斗勇的游戏,它首先就会把颜色不一样的鸟蛋弄出来。”


邹昊格的愿望就是,希望未来的学习,不仅仅可以在学校里学习,还可以利用更多的学习渠道和资源,给孩子们更多的自由空间。


大会主席退休教师熊树忠对孩子的期盼深感认同,他说他经常问高中毕业生:你中学生活最值得回忆的是什么?回答几乎是一致的:紧张的学习,无休止的考试。几乎没有了快乐和学生生活的情趣!他的儿子已经在新南威尔士大学任教好些年,还不时梦见自己高考,如噩梦般惊醒。




熊老师认为,教育本身应该是朴素的,教育要有良知。不应“利”字当先,不能违背学生成长的规律。教育需要我们教育者以自身作榜样,要有恒心、有耐心、还要静心。并发出了关于教育的八个问题:教育是关乎民族、国家未来的大事,其根本目的是什么,是个体发展,还是整个民族的和谐发展?教育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生态?谁来主导教育,是高考还是行政部门,是教材还是老师,是学校还是社会?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存在问题的症结在哪里,该怎样解决?……作为一位教师,深耕教育40年,退休了依然还心心念念着如何让未来教育更美好。


主办方蒲公英教育智库总裁李斌,面对这些教育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中国教育当然离不开顶层设计的架构,自上而下的规划,行政力量的推动;但最根本的、一以贯之的核心变革力量,从来都是“细胞里的革命”,是自下而上的教育研究、教育创新,是无数教育人社群的价值筛选、相互促进,是更大范围的研究与行动迭代、成果与方法共享。



联合主办方伊顿纪德就是这样一支变革的力量,总裁陈忠先生说,伊顿纪德目前已经实施了2000所云贵川陕偏乡小规模学校儿童哲学阅读项目,开办了以培养知行的乡村建设人的伊顿学园,并引领校园服饰,为3000多所学校提供了服务。陈忠认为,重构学校和企业变革有一个共性点:面对的都是复杂系统,头绪纷繁,往往顾此失彼。他们找到了一个“撬动地球的支点”——“营造高位势能”,即致力于品牌从开创、成长到成熟,一以贯之“定位上要站的高,视野上要看的远”,“汇聚自上而下的势能”。



“高位势能”首要在于教育哲学和教育理念的价值高位。也就是在变动的时代中,找寻到不变的恒定的价值。其次,要具备一种理想主义的问题意识,它是真学问、真学术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将学校重构中每一个现实情境中的问题,列为创新与重构的出发点与归宿地。再者,是回归教育本源的团队信念和气质,基于人的天赋秉性,唤醒与启发,以学习者为中心。


奠定了高位优势之后,陈忠认为还要“极端聚焦”的学校发展战略。学校教育是可以“做的更少但效果更好”的,通过一个聚焦点撬动一个面,某种意义上就是“聚焦驱动独特学校”。


怎么聚焦?陈忠介绍了一种叫做“交集法”的简易思维工具。假如在一张白纸上,对学校发展已经或可能具备的条件划圆圈,四五个圆圈交叠部分作为聚焦点,战略性忽略面面俱到的飘忽与浮躁;找到自己与学校擅长的领域、具备的条件、可拓展的方面、可协同的资源……定位一个学校发展的“小切口”方向,“切口”小到“极端聚焦”最好。然后用最不取巧的方式去实施,用最大的定力去专注,专业导向持续提升,持续迭代。


孔裔国际公学是另一支变革的力量,总校长孔令涛认为孔子是一位值得尊重的民办教师,他在2500年给我们创建了教育三部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举一反三,有教无类打破了官学垄断教育的历史,孔子是第一位“违规”办学之人。2500年之后,作为孔子后代,孔令涛在孔裔国际公学重塑孔子教育,全新打造成符合时代特点的“新六艺”



是指道德准则、价值观念、公民意识、社会责任和国际礼仪文化,教给学生知礼、懂礼、通礼、达礼,处处可以做到这厢有礼;,艺术修养之大成,艺术修养决定人的创造能力,所以在这里用艺术让孩子们打开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原来是指射箭,在这里是指技能培养、竞技之道,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社会实践;,过去是指驾战车的能力,在这里是指领导力、自信心、自律性和团队合作;,过去是指书写、记载,这里是指东西方文化交流以及古今中国融合的大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与科技的创新能力。


现在这套“新六艺”,还走出了国门,剑桥大学在2013年就将新六艺收录于国际教育成果的年鉴上。就在上一周的伦敦,世界最权威的认证机构——英国国家学理学位认证中心,将“新六艺”认证为孔子文凭。这是中国人在世界上真正拥有我们知识产权的一套课程体系。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变革就是“教育的公平”,这个问题,在开幕式上被一位艺术家,以艺术的方式呈现了出来。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李秀勤提出一个思考,视觉艺术要欣赏它或创造它,必须要有“看”的功能,如果这个人失去了视觉,那他还能欣赏视觉艺术吗?28岁时,李秀勤曾经有过短暂失明,此后她深感失明者的痛苦,由此她认为传统视觉艺术的概念不是一个平等的生命和艺术价值观。有很多人失去了视觉功能,是视障者,但他们的生命依然存在,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在感知这个世界,在学习,在生活。因此,她指导盲人艺术家进行了各种的雕塑创造,而且不乏佳作,她甚至认为盲人的艺术感知力往往胜于常人。



那么在教育的世界里,怎么体现公平呢?我们是不是应该看看教育之外的世界在怎么做。


听了六位嘉宾的演讲,下面的参会者也按捺不住想要表达的欲望,派出了六位代表上台,对在现场生成的六个最佳问题进行即时解读,赢得全场共鸣。


在这样的高涨气氛中,每位参会者都用折好的“缘分飞机”——写上了名字、心愿、联系方式、所在单位,飞向了有缘人,结识一位教育的同路人,结束了这场暖暖的、人情味的、真诚的开幕仪式。



本次年会的演讲还会汇集成U盘,没能到现场的人有福利了哟,现正式预售,点击“阅读原文”购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