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家校关系需要一场“浪漫主义” | 新刊

2018-04-13 李斌 新校长传媒

30年前上大学,第一次坐火车出门,记忆中辗转了近20小时才跨进大学校门;30年后的今天,从同一地点出发,只需3个小时就能回到母校怀旧访友。其间最大的差别,就是车速:前者不到40公里每小时,“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后者是300公里每小时,每一节车厢的每一组轮子都在自主驱动。


如果把学校比喻为列车,孩子们就是一个个正在奔赴成长彼岸的“乘客”。


学校是以每小时40公里的火车速度前进,还是以300公里的高铁速度飞奔,取决于同一轨道上的动力源有多少。


让学校教育获得更多的动力源,以及大幅度缩减学校运行的人为耗损,原本就是这个时代最为迫切的教育命题。而家校关系,则是今天最值得期待又最难以拎清的领域。


我们认为,今天的家校关系需要一场“浪漫主义”,需要以“家校新关系”来成就“未来新学校”。


换句话说,家长是学校教育天然的同盟军、资源库和能量源,我们需要转观念、搭平台、创机制,以良好的家校沟通、家校协作、家校共育、家长学校、家校社融合、家委会建设等,让孩子们的成长故事,在学校化为一首首最优美的诗;而老师和家长,理应同为这首诗最深情的朗读者。


这个过程殊为不易,因为家长的焦虑带来的学校冲击,已经成为很多校长剪不断理还乱的“教育结”。


今天的学校为什么会承受如此大的社会压力?我想是源于这个时代生活与教育的内在矛盾: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标准化,越来越具有确定性;相形之下,学校教育或者说孩子的成长结果,正成为一件最不具有确定性的事情——一方面家长承受不确定性的能力日益降低,一方面学生发展的不确定性又在日益增加,家校冲突就必然加剧。


但美好的家校关系又是对学校教育最大的“赋能”。


因为每一个孩子的起跑线,就是他们的家长;因为家校协作、和睦尊重是儿童心智这把“匕首”最完美的护套;因为“同理心”总是具有强大的教育力量,当我们站在校长的角度做家长,或者站在家长的角度做校长;因为学校和教师念兹在兹的梦想,就是和家长一起化纠结为团结,化压力为动力,化争吵为共识,从而更好地“让星光洒满所有的童年”……


如果教育就是生活本身,那么学校在很大意义上,就是“生活的一种玩法”。它离不开同伴与课堂,更离不开家庭与社区。


新时代新教育,家校关系需要一场新设计:如何向家长真实地打开校门?怎样让家长有效地参与学校决策?是否让家长化身老师的老师?是否推动家长成为海量课程的提供者?如何让家长角色扮演一下校长?怎样把学校办成引领社区学习的文化平台?


四月春正浓,家校关系需要一场“浪漫主义”,而诗人一般的行动者已经在路上……




目录呈现


年度学校························012—029


家校沟通························ 030~071



家校共同体······················072—093



家长教育························094—117



制度创新························118—145



理论前沿························146—151




《家校新关系》为新校长2018年第4期专题。您可通过扫描或识别二维码,订阅新校长2018年全年。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购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