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公办小学也能“择校”了:杭州20余所学校采用“双学区制”丨头条

2018-04-16 新校长传媒


近日,杭州多个城区公布今年公办小学的学区范围。最引人注目的,是拱墅区有2个区块首次被划为“双学区”。




-1-

报名公办小学,将多一个选择


双学区:在同一学区范围内,杭州本地户籍的适龄儿童可自主选择两所学校(校区)的其中一所报名,就读与否按表别和报名人数录取而定。


拱墅区这2个“双学区”的区块:

一块位于大关路以北,上塘路以西,运河以东,登云路以南,对应卖鱼桥小学教育集团文澜校区和卖鱼桥小学教育集团湖墅霞湾校区;

另一块位于杭钢南苑社区、北苑社区中杭钢宿舍,以及杭钢会展中心以西至杭钢刘文村宿舍,对应省教科院附属小学和半山实验小学。

简单来讲,就是户籍在上述区域的适龄儿童,今年报名公办小学,将多出一个选择。


公办小学实施“零择校”多年,对于这个突然冒出来的第二个选项,不少家长表示惊喜。

事实上,拱墅区并不是杭州第一个推出“双学区制”的城区。从各城区的2018版公办小学学区划分来看,杭州如今至少有上城、下城、滨江和拱墅4个城区采用“双学区制”,涉及的公办小学(含九年一贯制学校)超过20所。

最早推出“双学区制”的是上城区,该区部分公办小学从2012年起就开始实施“双学区制”。

2016年,下城区的安吉路实验学校和长寿桥小学实施一体化招生,两校服务区打通共享。去年,该区又有8所学校实行“大学区制”,多出4个大学区,其具体实施方法和“双学区制”类似:某个大学区内的户籍生,可根据就近原则,自主选择报名两所学校的其中一所,若报名人数超出招生计划,由区教育局按照相对就近原则统筹调配解决读书问题。

除了本地的户籍生,下城区北部部分地区随迁子女也同样实行“大学区制”。该区也因此成为目前“双学区”涉及学校最多的城区。


同样在2017年推出“双学区”的,还有滨江区,共涉及2个区块的4所学校(校区),包括彩虹城小学和钱塘实验小学,江南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月明校区和杭州市滨和小学。


“双学区”,正悄悄成为杭州公办小学招生的一种新趋势。


不过,这些学校实施“双学区制”的初衷,并不相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种情况:


一是为了缓解某所学校“一表生”超出的情况,让其与附近一所办学条件等各方面都相仿,但生源相对没那么紧张的学校结对子,组成“双学区”。


二是提前缓解九年一贯制小升初不能参加民办初中报名摇号的矛盾,将某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和距离相对近的普通小学的服务区打通。像下城区的景成实验学校实行大学区制,就是基于这个出发点。


三是满足孩子的个性化需求,也有助于激发学校办学活力,深化学校办学特色。像永天实验小学和东园小学,各有办学特色,前者是书法,后者是绘画,而且距离很近,服务区打通后,喜欢书法的孩子可以选择前者,喜欢绘画的孩子可以选择后者。


四是某所学校总班级数已满,暂停招生,毗邻的新学校刚好投入使用,所以两校对应同一个学区。滨江区的彩虹城小学和钱塘实验小学,就属于这种情况。


五是盘活现有资源,满足老百姓在家门口读好学校的需求。今年,卖鱼桥小学部分区块实行双学区,就是这个原因。双学区的范围是大关路以北,上塘路以西、运河以东、登云路以南户籍适龄儿童。这个区块适龄儿童,可以自主选择文澜校区或湖墅霞湾校区报名。


校长王怡芳说,因为卖鱼桥小学长乐新校区明年将投入使用,双学区的区块原来只对应文澜校区,但其实距离新校区更近。如果这一区块的家长今年选择霞湾校区就读,到时霞湾校区整体搬入新校区,能满足老百姓就近入学的需要,也是为明年的新校区提前组班。


-2-

双学区,到底如何实现


听说有部分学校实施“双学区制”,许多家长的第一反应都是:假如自己所在的学区对应两所学校,真的可以随便挑,报哪所都可以吗?双学区制,具体是如何实施的?

在“双学区”分布图中,绝大多数学校至少实施过一年。当地媒体走访多所学校发现,在正式报名时,“双学区”内的两所学校,孩子和家长确实可以随便选。

打个比方,假设家在A校原来的学区内,A校和B校实施“双学区制”后,两校的学区打通,既可以去A校报名,也可以选择B校报名。

“双学区”的一表生肯定比普通单学区多,万一A校和B校报名出现“冷热不均”,报名A校的一表生超出其招生计划,怎么办?学校的录取依据是什么?

多位校长的答复是:一表生按落户年限排队,从长到短,依次录取。未被A校录取的孩子,假如B校没有招满,就调剂到B校;如果B校已经招满,则由区教育局按照相对就近原则统筹调配解决读书问题。

不过,就目前实施“双学区制”的这些学校来看,“冷热不均”的情况并不多见。

一是因为当初在设置“双学区”时,配对的两校在办学条件等各方面大致相仿,不是强强联合,就是各有特色,不存在强弱分明的组合。

二是在录取规则上,片面追逐相对热门的学校会有一定的调剂风险——如果学区内一表生本来就多,本身落户年限相对较短,届时另一所学校也招满了,甚至可能被调剂到其他学校。因此绝大多数家长能理性选择,有些宁愿选偏冷些的学校,因为考虑到班额会相对较小,孩子能得到老师的更多关注。

如此一来二去,“双学区”内两校的报名情况通常大致相仿。

既然两校不分伯仲,身处“双学区”内的爸妈们会怎么替孩子选学校呢?

“家长首先考虑的问题,还是路程远近,希望就近入学。”一位校长表示。他统计了一下,去年入学的孩子中,超过90%都居住在该校原学区内。因为公办小学的学区划分本来就依据就近原则所以身处“双学区”的孩子,一般距离原学区对应的那所学校更近。


当然,也还是有部分家长充分利用“双学区制”,选择更适合自己孩子的学校,哪怕这所学校稍稍远些。像去年新办的滨和小学,位于整个大学区的东面,但有好几个住在大学区最西面的学生来报名。


校长田燕芳特意和那几位家长聊了聊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大致有几个原因,最主要的是看中了我校的‘半 53 32677 53 17286 0 0 6990 0 0:00:04 0:00:02 0:00:02 6989日走班’课程——学校推出了近20门拓展课供学生选择,实施个性化教学,学生每天下午走班上课。其次,学校去年刚投入使用,场地宽敞,师资储备足,所以班额较小,孩子能得到更多关注。此外,双学区内的两所学校距离很近,到我们学校只需要多花几分钟。”田燕芳总结。


从这个角度看,“双学区”确实给选择公办小学的孩子和家长,增加了一个选择机会,能找到更适合的学校。


 延伸阅读 

4月2日,教育部召开全国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会,全面部署今年全国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推动普通高中招生入学更加规范有序。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朱之文表示,经过近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大中城市“择校热”这一长期困扰教育的顽疾开始降温,许多重点大城市基本实现免试就近入学、规范有序入学、阳光监督入学,“择校热”有效缓解。从重点监测的24个大城市来看,2014—2017年,小学免试就近入学比例一直稳定在97%以上,2017年达到了98.7%;初中免试就近入学比例一直稳定在95%以上,2017年达到了97.0%。


“新校长传媒”投稿邮箱:2594889720@qq.com

期待您的精彩分享


 你可能会感兴趣  

看了美国小学教室的墙,就知道这里的孩子为何不怕犯错

教师之间听课,到底听什么?

家校关系需要一场“浪漫主义” 

学生向校长布置了115份作业


来源丨升学宝、中国教育报

责编丨邹雪平




 星教师小学课程峰会光盘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订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