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校服” 886?网友:这个提案太惊喜!
图 | 网络
校服,承载着一代代学子的青春记忆,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它一年四季与学子朝夕相伴,是孩子们的“第二层皮肤”。
但近年来,本该担负着呵护年轻身体、装点靓丽青春“使命”的校服却频频受到吐槽。
问题主要集中在:
◆ 宽松肥大、款式单调“面口袋”校服“一统天下”
◆ 面料粗糙、加工低劣,校服生产商中好企业身影难觅
◆ 厂商供货、学校选择、家长买单,校服选购学生参与度低
两会期间,民革中央向全国政协提交了一件集体提案《关于推动优质供给,杜绝劣质校服的提案》(简称《提案》)。
民革中央在《提案》中提出,2015年教育部、国家质检总局等四部委曾出台校服管理指导意见,部署多部门联合开展校服监管,但目前各省份对校服管理的方式不同、效果迥异,有地区仍出现“劣质校服”、“丑校服”。
《提案》建议:在改进校服美感帮助中小学生增强文化自信的同时,应重点破除限价及“地方保护”,让更多学生和家长拥有选择“优质优价”校服的权利;同时,还需加强功能面料开发与校服款式设计,深化质量管理,斩断“劣质校服”流入校园的通道。
《提案》内容根据上千份问卷调查一手信息完成
上述《提案》由民革中央妇女和青年工作委员会牵头完成。
3月9日,参与该提案调研的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纤维检验局局长、民革中央妇女和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曾蓉告诉媒体,2018年,她曾带队在多地开展专项实地考察及抽样调查,回收了上千份问卷,获得了大量详实的一手信息。
《提案》建议:破除“限价干预”及地方“垄断保护”
首先,目前我国的校服生产仍存在部分省份表面严抓严管,实际上“垄断保护”本地企业的现象——一些地方行政主管部门还在以陈旧“限价”文件干预校服采购,影响公平竞争,迫使学生和家长选用“劣质校服”。
《提案》建议,教育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协同作用,清理影响市场竞争的人为干预因素,建立公平的“游戏规则”,避免出台“限价”文件等行政干预行为,充分发挥市场在校服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营造公平开放的校服营商环境。
其中,市场监管部门应尤其注意破除校服“地方保护”,运用价格监督检查等反不正当竞争的措施,让外地企业公平参与竞争,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促进产业提质增效,让学生和家长拥有选择优质优价校服的权利。
发挥校服的育人与审美功能 增强文化自信
《提案》指出,民革中央2018年相关专题调研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国内校服公众满意度低于30%。
一些中小学校片面强调规范统一,不重视校服舒适度与美感,往往订制结构松垮、样式丑陋的校服,不仅影响校服美学教育、引导认知等功能的发挥,还导致学生讨厌穿校服。
民革中央建议提升校服功能认识,改进校服美感与舒适度,从根本上解决校服“学生不爱穿、公众不满意”的问题。
《提案》建议,教育部门、中小学校、学生家长、校服企业应通过提升对校服功能的认识,了解校服在角色认同、引导认知、美学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而选择订制和生产美观、合体、舒适的校服,让校服成为铭刻校史和办学理念的流动名片,成为提升学生审美意识的重要教学载体。
《提案》还建议,校服企业利用成熟的产学研平台,加强功能面料开发与校服款式设计,解决“千校一服”、“面口袋”问题。
同时,结合中华传统文化,开发有别于欧美、日韩的校服款式,帮助中小学生增强文化自信。
“发挥校服的育人与审美功能,不仅是教育部等国家四部委相关文件的要求,也是民革中央为提升中国校服公众满意度开出的核心药方之一。”
深化质量管理 杜绝“毒校服”
《提案》指出,目前全国中小学校近25万所,校服监督抽查等监管覆盖率不到1%。
为牢守质量安全底线,《提案》建议: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将校服纳入重点监管目录,完善校服质量检验标准和抽查规范;
鼓励各地针对消费端、企业端、渠道端探索加强校服质量监管新手段;
重点提高监管覆盖率,联合开展校服产品溯源,加大不合格产品的综合处置力度。
同时,《提案》还建议:
地方政府加大对校服监管的财政资金支持,教育部门把校服安全当成校园安全的重要内容,督促学校与供应商签订规范合同,明确履约验收的安全技术规范,深化与市场监管部门的协同管理,让广大学生家长买得放心,学生穿得舒心。
网友:校服应该与时俱进
有肯定点赞的:
更多的是献计献策的:
也有追忆情怀的:
▼
“新校长传媒”投稿邮箱:
2594889720@qq.com
你可能会感兴趣
来源 | 人民日报
图片 | 伊顿纪德
责编 | 李丹
你的专属精品教育生活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