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1,高层下了很大决心!(大格局)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正和岛 Author 王林

茫茫人海中,为防大家走失,请大家

点上方 “创业财经汇 ”  → 点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 ★ ”

为创业财经汇加上星标,就再也不会迷路啦!


作者 | 王林

来源 | 正和岛(ID:zhenghedao)

 

2021年,我们将面对什么样的大格局呢?我用的是“重启与蜕变”。

 

我们都说,2020年遇到的最大黑天鹅就是疫情,认为它是一个偶然事件,但我认为疫情只是催化剂,不是疫情导致了变局,而是导致变局的基础性问题早已存在,只不过是被疫情所捅破,进而加速了大变局浮出水面。

 

2021年,将是人类与新冠的决战之年,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到明年6月份,全世界将有2.5亿人被感染。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据,面对疫情空前的全球传播,我们也面临着新的破局。

 

回顾历史,每当我们跌跌撞撞的来到新世界的入口,无不是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此时,决定未来世界新模样的不是什么神秘力量,而是你自己的选择。

 

2020年,是中国民营企业的“天启时刻”,经历过企业组织的生死考验,就会感悟到,一个有生命的超越领导者个体生理寿命限制的组织,到底是怎么回事。

 

2020把人类的进程划分为了两个时代,以后我们将会说,2020年以前怎么样,2020年以后怎么样。

 

2020年它终结了一个时代,它将重启另外一个时代。


2021年,中国将遇到3大挑战

 

2021年,国际上我们将看到新的美国总统上任。拜登上任以后,他将对中国、对世界带来“五利”和“五弊”。

 

“五利”分别是:


第一,他对中国的态度会相对温和;

第二,他将有较多的可预见性;

第三,他将重视高层级的沟通;

第四,他将反对关税战;

第五,相对而言,拜登比较支持全球化,不会像特朗普那样不断退群。


但是也要看到,拜登的上任,将给世界带来的五大弊端:

 

第一大弊端,他将维持美国宗教人权的政策;

 

第二,他也将坚持和中国的科技脱钩;

 

第三,他将组建“反华同盟”,他和特朗普很大的不同,拜登不太主张美国跟中国单打独斗的,他将结成一个同盟;

 

第四,拜登一定要考虑到特朗普大约有7400万的支持者,拜登约是8100万,特朗普实际上在美国也是有强大的民意支持的,他也将顾及特朗普的支持者。

 

所以,拜登第五个弊端,就是他可以改变特朗普行政法令,但是无法改变特朗普在当政四年中做出的法律制裁。

 

换句话说,2021年,世界的局势对中国来讲依然是严峻的,美国的态度对于世界全球经济秩序和地缘政治来讲也是新的变局。

 

再回过头来看,疫情产生之后,给全世界带来了两个非常重大的影响:


第一个影响,它将由经典市场经济最高阶段大幅度地往后调。此次疫情的非常态现身,实则告诉人类对地球的透支、对未来的透支都已到临界点。

 

第二个影响,对于人类而言,此次大疫情是“上帝”出手的一次修理,大疫情会触发大衰退,人类需要化大衰退为大进化,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已然开启。




如果宇宙的历史浓缩为一个月,那么太阳系只存在了十天,人类诞生了两分钟,人类文明只存在了一秒——而在这一秒中,人类给地球带来了什么呢?

 

人类只占地球上所有生命的0.01%,但却使用了83%的资源。处于北极圈的“奥伊米亚康村庄”,它常年在零下多少度,但在2020年6月,飙出38℃的极端高温天气。

 

地球已经完全承受不了这样严重的透支。所以,印度蝗灾、美国地震、中国洪水,而全球病毒,这都在2020年出现了,这是大自然的一次报复,或者说是大自然对人类的一次警告。

 

现在南极洲大量的冰川已经崩解,南极洲的冻土已经融化,冻土中间已经有几十种人类从未见过的病毒浮出水面。这些都将对人类产生巨大的危害。

 

大自然的反噬,比全球一体化逆转、比全球疫情肆虐可怕的多。

 

《巴黎协定》以工业化前的温度为基数,提出如果全球温度上升2℃,2.8亿人将无家可归;如果全球气温上升4℃,全球最繁华的城市——上海、天津、香港、纽约、东京、将成为“水中城市”,深圳、广州等沿海城市也无一能幸免于难。

 

在此情况下,日本“灾民”将达到3400万人,美国的灾民将达到2500万人,而中国将成为受创最严重的国家。

 

归纳上述一切,我们应该认真反思,我们发展到底靠什么?还能否靠透支地球,还能否靠无限制的、无止境的欲望的消费?这对人类是一次严重的警告。

 

除了大自然的警告之外,中国现在还面临三个方面威胁:


一个是国际上的形势不确定、不稳定;

 

另一个是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不充分;

 

第三个是颠覆性科技席卷而来。




回头看我们的“重启”,中央是怎么定调的?中央的定调非常明确,就是在2021年,中央的宏观经济政策将保持三个特性: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12月16日—18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有一个重要的议题——就是对企业的纾困政策要不要收回?

 

因为中央承担了巨大的压力,一方面我们要减税、减负,另外一方面还有防疫支出。但中央的决心是非常清晰的,我们的政策将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至少在2021年6月份之前,现有的帮扶企业政策都不会改变。

 

我们的规划,远远不只停留在“十四五”这5年之间,现在中央规划布局了15年,就是“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前天有记者采访我,问为什么要布局15年?

 

因为在这15年中,中国将遇到三个非常大的挑战:

 

第一个挑战,中国将在2030年前后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在这之后,就要在政治责任、国际责任等各方面承担相应的义务,中国要做好准备。

 

第二个挑战,在这15年中,我们将遇到人口老龄化、环境恶化等挑战,我们准备好了没有?

 

第三个挑战,是颠覆性技术的挑战,中国如何应对原创技术的不足?

 

面对挑战,这一点是中国最大的底气!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将如何应对呢?

 

“十四五”已经提出来,要加快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格局。刘鹤副总理说,只要把关系搞清楚,就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将来国家政策的走向。

 

这两个循环是什么关系?首先,国内循环是基础,因为这是未来最有把握,最可控的循环。现在像英国、美国等西方国家,疫情非常严重,日本的疫情也卷土重来,我们很难断定疫情将在什么时候结束,现在也很难判断疫苗对疫情到底有多大的遏制作用。

 

所以说,随着病毒变异,世界经济形势是怎样的?什么时候解封?什么时候重启?这些都很难说。所以中央提出立足国内是基础、国际市场是国内市场延伸的模式。

 

为了迎接这一点,中央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在2021年,将有大量的新举措出台。

 

比如,2021年将修改《科学技术进步法》,最大限度释放科技进步的潜力与活力。这里一定要注意,中央的一个新提法——“创新是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现在我们要修改法律,我认为我们会参考美国的“杜拜法案”,让中国科技人员在得到荣誉的同时,也享受到自己科研成果所带来的利润。

 

而不再是出现像前段时间那样,浙江大学一位副校长,就因为在某种程度上享受了自己创新发明的成果,而锒铛入狱,这样的情况绝对不能够再出现。

 

在2021年,我们也同时开启了需求侧的改革,之前都是强调供给侧。

 

现在中央政策已经明确,到2035年实现居民收入翻番,中等收入群体达8亿人。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现在中国有14亿人口,中产阶层有4亿,到那时候中产阶层将增加1倍,也就是说我们的市场、购买力也将扩大一倍。

 

同样在2021年,《民法典》将生效,这个事希望大家高度关注。《民法典》生效对保护私有产权具有非常大的意义。企业家最关注什么?第一是安全,第二才是发展。像《民法典》将在2021年正式生效,就在明天开始生效,所以我们说重启。

 

同样在2021年,还会出现什么情况呢?2021年,美国、欧洲、日本、加拿大等世界主要央行将延续超宽松政策,美国特朗普也刚刚批了一个法案,全世界都在印钞票。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2021年,中国怎么办?

 

2020年中国在资本市场的一个重大的举措是“注册制”,2021年,继注册制改革落地后,备受资本市场关注的另一重要改革——退市制度改革,也终于落地。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中国的资本市场将真正地由市场来支配,而不像过去那样受到很多干预。

 

也就是说,面对2021年新形势,中国用加快改革的方式对冲世界的不确定性。

 

除此之外,在2021年,我们还将重建法治市场。

 

最近有一个动作,大家都很关注,就是对阿里巴巴的约谈。这意味着什么呢?

 

其实,中国政府对于互联网的政策是非常正确的,以往,我们都是先制订规则、再发展产业,但对互联网经济不同,我们是先发展、再规范。这就带来了,互联网经济十分类似于自由放任的形态。

 

在互联网经济中,可以说《劳动法》《反垄断法》等法律都“失效”了,但是现在中央出手了,非常明确,就是要用法治来监管。也就是说,原来互联网金融是脱离于监管之外的,2021年的反垄断,将防止资本无序地扩张,这是用法治重建市场的开始,而完善的法治,给企业家带来的是可预见性。

 

2021年,还有一件事情,令我们非常欣喜,也让我们觉得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动作——长江将迎来十年的禁渔期。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中,长江流域经济带,首要要保护长江。

 

为什么呢?我给大家讲一个数据,大家可能会很惊讶——在长江流域中上游竟然有45000多座水库。长江早已被无数堤坝截流,如果长江继续以经济为主要功能的话,对中国是非常危险的。所以中央明确指出,长江流域经济带第一任务是保护。

 

2021年将发生什么,我不一一列举了,太多了,数不胜数。

 

我们底气在哪里呢?

 

中国最大的底气在于我们的制度优势,这次率先走出疫情,就是很好的证明。

 

除此之外,我们有一个超大的市场,这个超大的市场有三个特点:


第一,我们的市场是一个需求升级了的市场。


第二,我们的市场是一个供给也急需升级的市场。


第三,我们的市场是一个急需创新驱动的市场。




现在的企业家,不要说你的产品不好卖,因为你的产品根本没有达到消费者需求的质量。为什么大家爱去海外购物?因为国内产品不能够满足已经升级了的市场。

 

上述三点,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市场是我们非常重要的资源,对我们自身,建设的重点在哪里呢?

 

内需重点主要在都市圈和城市群。讲一个数据,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为代表的中国十大城市群,利用了全国1/10的国土,承载了将近一半的人口,创造了全国近60%的经济产出。

 

所以,接下来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建设。

 

到2030年,中国有望形成10个以上(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广州、深圳、重庆、武汉、成都、东莞等)1000万级城市,12个20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这就是内需的焦点。

 

从总需求及其结构来看,中国将迈入高收入经济体队列。

 

如果我们真正把市场用好,把需求升级、供给升级、创新升级3个问题解决掉,我们的消费能力将发生巨变,将由2019年的55.4%上升到60%,而投资将由2019年的43.1%下降到40%。

 

也就是说,“十四五”期间,消费需求将成为带动经济成长的主要力量。

 

未来15年,重点关注:

8大前沿领域,9大战略产业

 

未来,企业家该高度关注哪些领域呢?

 

就新旧动能转换而言,“十四五”规划建议稿特别明确了新型基础设施及以下:

 

第一,8大前沿领域

 

国家正在集中巨大的力量在投,第一叫人工智能,第二叫量子信息,第三集成电路,第四生命健康,第五脑科学,第六生物育种,第七空天科技,第八深地深海。

 

这是“十四五”期间国家定位的前沿领域,我们的创新、科创板重点上市的硬科技,主要指这八个方面的科技。

 

第二,9大战略产业

 

在未来的九大战略型新兴产业中,企业家也可以对号入座。第一是信息技术,第二生物技术,第三新能源、第四新材料,第五高端装备,第六新能源汽车,第七绿色环保、第八航空航天,第九海洋装备。

 

这些都非常明确,未来科研基金、政策将向这17个领域倾斜、鼓励。这种情况下,企业家应该很明确,发力点在哪里。

 

未来,中国的创新是国家力量、企业力量与社会力量三者联动。中央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行“新型举国体制”。

 

什么叫“新型举国体制”?主要是三条:


第一条,两弹一星是举国体制下干出来的,当时是计划经济,但“新型举国体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干出来的。

 

第二条,过去的研发是在封闭状态下的研发,“新”的是在全球开放状态下的融合创新;

 

第三条,过去举国体制主要是追赶型的创新,而现在我们要重视原创性。





关于第三点,我想展开说一下。从19世纪以来,世界进入科技时代。无论喜欢与否,我们都不能否认,科技塑造了今天的世界。甚至可以说:我们处在一个科技超越神话的时代。

 

比如说嫦娥五号,返回舱扎入大气后,要承受3000℃高温,3000℃高温能把钻石都融化,然后弹出大气层,承受-200℃,再重返大气层承受1800℃高温,这说明中国的材料工程,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

 

过去在中国,我们往往只有技术没有科学,我们没有原创。在一个重启的时代,我们将更加注重的是原创性。

 

看看现代社会到底由什么驱动,可能会发现一些答案:

 

当代科技金融的基石是数论中的因子分解算法;市场经济理论是亚当斯密的分配论;人工智能发展的背后有贝叶斯定理的统计学;现代芯片技术最终要突破量子纠缠、二阶计算及SOAR等数学理论;区块链技术的基石是椭圆曲线理论、哈希加密……

 

所有的颠覆性技术,背后要么是原创性的理论,要么是原创性的技术攻关。中国最怕的是掉入“潘洛斯阶梯”,走的时候感觉在前进,但总体却在原地踏步。

 

英国学者李约瑟问道:“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中国发生?”

 

读了老子读孟子,读了孟子读仲舒,读了仲舒读韩愈,读了韩愈读邵雍,读了邵雍读朱熹……古代中国仍然走在一个没有尽头的“潘罗斯阶梯”上,不能从现代科学上去解放自己。

 

我们从来都不缺乏文化,我们缺的是把文化转变为人文精神,把个人唯审美转变为人类自我关怀的能力。我们从来不缺“朗读者”的感性泪水,最需要的是“赛先生”的理性精神。

 

我们看下面这张图,是“旅行者”在离开太阳系之前给地球拍的一张照片。正是这张图,让整个人类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它告诉我们:

 


在浩瀚的宇宙剧场里,地球不过是一粒悬浮在阳光中的微尘。

 

从暗淡蓝点重新回看地球,会发现什么才是真正“有用”的东西:未知的好奇、对科学的追求、以自我的认知,对宇宙奥秘的探索…以及爱情、正义、自由、真理、信仰、科学、尊严、知识……

 


正是这些貌似“没用”的事物,它能在你最灰暗的时刻拯救自己。

 

有时候,我们经常忽略了所谓“无用”的东西,你认为没用,但是在关键时候,他带来了突破,这就是为什么任正非3天访问4所大学,和大学结成联盟,从基础研究做起的重要原因。

 

中国下一步的改革,也是用原创性的创新来引领中国的应用和技术。

 

大变局下,如何蜕变和重启?

 

再来讲一下中国的开放。中国将继续开放,但中国不会照着欧美要求我们的条件开放。

 

2020年11月20日,最高领导人公开表态,我们积极考虑加入CPTPP,这是一声巨雷,表明了中国开放的决心。

 

加入CPTPP意味着中国将极大的协调我们的机制和制度。当年,中国加入WTO,修改了2300多个国家级法规和19000多个地方法规。这次也同样如此。

 

中国加入世界是先从产品开放,再到要素开放,再到制度型开放。加入CPTPP,就是中国向全世界宣誓,我们将用制度型开放迎接新一段改革开放的历程。

 

这意味着,我国开放进入新阶段,将从全球化追随者向全球化吸引者转变。

 

大格局将重启,企业该如何蜕变呢?

 

我认为,企业将在收缩与分化中寻找结构性新机遇。今天在座的企业,至少有3条路线是基本选择:

 

第一条,就是以科学为基础的长期创新战略。

 

大家注意,不是用技术为基础,而是以科学为基础的长期创新战略。华为一做战略就是15年,远大科技集团一做战略就是15年。

 

衡量一个企业家是否是伟大的企业家,就在于他跨期的长短,长期主义一定能够长期发展。而我们有些企业做战略就是两年、甚至只做一年。

 

企业家,承担了跨期迂回的所有风险。未来有多久,考验着企业家的眼光、预期、资金实力以及投资战略。

 

马斯克早期的跨期周期在两三年、在互联网、在地球;而在投资Space X之后,马斯克的跨期周期在十年二十年、在太空、在未来。

 

第二条,以补链和强链为中心的战略。

 

我刚参加中国飞鹤的年会,在最困难的日子里,他们销售达到了210亿,逆势增长18%。

 

这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经验,飞鹤卖奶粉,不是从奶粉加工做起,而是从齐齐哈尔的黑土地保护做起,从保护土地到种草、到养牛、挤乳,再到加工和渠道,他们形成了全产业链,所以在疫情中可以逆势而上。

 

第三条,以精细化为基础的系统迭代战略。

 

就是说,创新不需要伟大,需要简单、小规模、专注和专业化。

 

有个网红品牌叫“茶颜悦色”,在武汉有人排队8小时买它,为什么?

 

第一,“茶颜悦色”公开声明,没有加盟店,都是直营,因为他们不要求快速扩张,他们要工匠精神。第二,一杯鲜茶的永久求偿权。第三,他的门店设计也充满工匠精神。

 

最后,回到开篇讲到的人类对地球的责任,中国已经向全世界宣布,2030年以前要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在这个目标下,2021年碳市场将正式启动运行,中国现在年碳排放量接近100亿吨,如一吨的价格能够到100元量级计,市场容量就是10000亿元。

 

现在很多企业家觉得看不清,看不清怎么办?人生就像下棋,棋盘上要记住两条:


第一条,算不清也要下,不能留在原地不动;

 

第二条,你固然算不清,好在他也算不清,大家都不清,没有谁能算得清。既然大家都算不清,你就可以动了。




最后,我要跟朋友们,引用克劳塞维茨的一句话:


“当战争打到一塌糊涂的时候,高级将领的作用是什么?

 

就是要在看不清的茫茫黑暗中,让自己发出微光,带着你的队伍前进。就像希腊神话中的丹科一样,把心拿出来燃烧,照亮后人前进的道路。”

 

我们的企业家为了国家、为了民族,我们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我们要找出确定的方向,要有坚定的信念继续朝前冲刺。

 

谢谢大家!

喜欢本文的亲们,

请在页尾留言,点在看,点分享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