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巴菲特的“免费”午餐

胖乎乎的呼呼 果子家成长笔记
2024-09-20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最好的东西都是免费的

 

这是我的第6篇原创文章

00



写在前面的话

 
笔者的观点和内容,是记录下自己的所思所感,用文字留下时光的印记。

走在价值投资成长路上的同时,也希望能给有缘的读者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毕竟每个人迟早都会有投资的需要,投资路上或多或少会犯错,多个视角或许能少点摸索、少走弯路、少交学费。

我的观点可能会有错误,但绝对是真诚的。

请大家务必结合自身情况,独立分析判断,三思而后行。
 



我们都知道巴菲特是“股神”,但可能不知道他也是唯一一个光靠投资成为世界首富的人。

《巴菲特之道》(第三版)光序言就有10篇,来自10位中外投资家,每个人解读的视角不一样,但相同的结论是:这本书是研究巴菲特价值投资理论难得的好书,值得静下心来反复阅读,其价值不亚于巴菲特的天价午餐,而且相对于后者的价格来说,几乎算是“免费的”。

01



12个准则

 
(一)企业准则
1.企业是否简单易懂
2.企业是否有持续稳定的经营历史
3.企业是否有良好的长期前景

(二)管理准则
1.管理层是否理性
2.管理层对股东是否坦诚
3.管理层能否抗拒惯性驱使

(三)财务准则
1.重视净资产收益率,而不是每股盈利
2.计算真正的“股东盈余”
3.寻找具有高利润率的企业
4.每一美元的留存利润,至少创造一美元的市值

(四)市场准则
1.必须确定企业的市场价值
2.相对于企业的市场价值,能否以折扣价格买到?

这是作者罗伯特·哈格斯特朗总结的巴菲特投资企业的12个准则,算是对他的四大核心理念的扩充。(四大核心理念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市场先生只能利用不能跟随、留出足够的安全边际和认识清楚自己的能力圈。)


02


9个案例


书中收录了巴菲特投资的9个案例,按照上面的12个准则分别做了分析。

巴菲特将企业分为两种:少数伟大的企业——他称之为拥有特许经营权;多数平庸的企业——不值得购买。

有特许经营权的企业都有三个特点:一是其产品或服务被需要或被渴望,二是无可替代,三是没有价格管制。按图索骥,用这三个标准考量一下投资标的,则高下立现。

比如腾讯控股,其社交软件和游戏被需要且不容易被替代,虽然有价格方面的管制,但目前还是比较缓和的,因此三个方面都算得上完美。

又比如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这两大通讯运营商,在被需要的维度上他们得分很高,在无可替代方面因为业务门槛和政府发放牌照的限制,他们基本垄断了国内的网络和通信业务,最后一点“没有管制”方面要差一些,他们的业务是受到比较强的政府管制的,不能随心所欲地提价。

案例里令我印象最深的是IBM——这项涉资108亿美元的投资是当时巴菲特作出的最大单一股票投资。

有人会质疑,当初老巴自己不是说没有兴趣投高科技股票吗?这不是啪啪打脸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得搞清楚为什么他说不买高科技公司,巴菲特当时对高科技企业的顾虑在于,预测这些公司未来的现金流非常困难。

他自信能预见可口可乐、富国银行等传统企业的未来,但对于日新月异的高科技行业,巴菲特那时觉得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圈”,无法预测。

对于IBM,在阅读了这家有百年历史的公司近50年的年报,并特别关注和调查了带领公司走出困境的时任管理层团队之后,他完全理解了IBM的商业模式和竞争优势。

某一天早晨,“一道灵光”击中了巴菲特,让他作出了投资的决定。我觉得这道灵光可能就是看到了IBM在未来良好的长期前景。在信息技术服务业方面,IBM是全球领导者,它的护城河有足够的宽度和深度,为它建立起强大的竞争壁垒。

还记得中学时学的辩证法吗?不要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万事万物时刻处于变动之中,投资亦然。资本永不眠,在合适的赚钱机会出现时,精明如老巴自然不会抱着“教条”不放。


03



投资组合管理


投资组合管理说白了就是在分散和集中两者之间的权衡取舍。
经典风险控制理论告诉我们不要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样风险太大。而老巴称自己是只投资于少数杰出公司的专注投资者,一直秉持集中投资的理念。


集中投资的精华之处在于:挑选几只长期而言,能产生超越平均水平回报的股票,将资金大量投在其上,在遭遇短期市场旋涡波动时,忍耐坚持。

这一点和巴菲特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非常不同,后者强调尽可能地分散投资。在遇到重大机遇时,作出重大投资——体现了菲利普·费雪对巴菲特的影响。

我自己在制定投资计划时,也主要偏向集中投资,除了备用的货币基金和少量指数基金定投外,主要持仓8家企业,分属6个不同行业。每家企业的额度均不低于全部资金量的10%,以实际行动践行老巴说的:“在你作出投资时,你应该具有这样的勇气和信念,至少将你10%的身家放在那只股票上。”

股票投资与数学息息相关,不仅限于涨涨跌跌的数字和图表,还有一些基本的数学原理。无论投资者是否意识到,实际上所有的投资者都在运用概率论。

除了基本面分析外,如果投资者还能懂一些概率论计算,在安排投资组合时予以运用,就更好了。

巴菲特说:“我们所要做的全部就是,将盈利概率乘上可能盈利的数量,减去亏损的概率乘上可能亏损的数量。”

比如,假如我们遇到一个机会,有90%的可能赚3美元,同时有10%的可能亏9美元,那么2.7美元减去0.90美元,从数学上来看,还有1.80美元的赚头。

预测上市企业在未来的表现就是在运用概率论,我们之所以买一家企业的股票是因为我们算下来,未来它的盈利持续增长、基本面稳定向好的概率是比较大的。走下坡路的概率肯定也是存在的,只不过从数学上算下来,减去这部分坏的可能,我们还是有比较大的赢面。

说到底,一个投资者的目标是什么?

巴菲特在1996年的致股东信中给出了简洁有力的回答:以理性的价格,购买一家容易理解的企业的一部分,这家企业的收益增长具有很高的确定性,5年、10年、20年。最终,你会发现,能符合这些标准的公司少之又少,所以,一旦发现,你应该大量买入。

04



耐心的价值

 
当被问到你的投资系统那么简单,为什么别人不做和你一样的事情时,巴菲特的回答是,因为没有人愿意慢慢变富。

最近这几个月A股持续低迷,上证指数数次失守3000点,悲观论调弥漫市场,无数股民再一次品尝到“入市有风险”的苦楚。

这种时候,价值投资者更应该关掉外部的杂音,不去盯着股票APP看波动,静下心来读一读巴菲特的睿智之语:“只要公司的内在价值以一个令人满意的速率在提升,公司被股市认可的速度并不重要。甚至,实际上,这种迟来的认可还有好处,它能提供更多可以打折买入的机会。”

是的,我们眼中的那些好公司前段时间的股价一再创下新低,市盈率跌到10左右,这在今年年初还是不能想象的。这不就是市场先生给我们抛出上车赚钱的好机会吗?

记住,“风险与股价之波动无关,与那些个股未来产生利润的确定性有关。”低买高卖的道理大家都是懂的,但大部分人却永远健忘,在大涨的时候杀进来,在大跌的时候割肉离开,真正敢于买“打折”好东西的人总体而言少之又少。

有些人认为巴菲特是百年难遇的天才,他的成功无法复制。但实际上在美国小镇奥马哈,他的邻居们因为效仿其投资组合,都跟着一起发家致富。

在中国,也有不少坚定追随老巴的价值投资者已经成功“复制”并且实现财务自由。比如,中学学历的老唐、在体制内工作的腾腾爸,还有更多人正在实践的路上,比如我。

知识性的工作能提升投资回报和降低风险,你对标的公司了解得越多,思想和行为中纯粹的投机因素就越少。也就是说,知识可以用来区分投资和投机。

巴菲特说,他做的事情并“没有超越任何人的能力范围”,这既是一种谦虚,也是这本书所告诉我们的事实。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果子家成长笔记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