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好好说话,这么难吗

果子家成长笔记 果子家成长笔记
2024-09-20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穷则思变

 


这是我的第35篇原创文章

         


你会好好说话吗?

         

从孩子牙牙学语开始,我们就教他们说话,但是,有教会他们好好说话吗?

         

长久以来,上面的两个问题困扰着我:有时会针锋相对地和母亲说话;在家里批评老公的次数远多于表扬;管教果子的时候“易燃易爆炸”。

                 

穷则思变。每当面对儿子的“有力反击”,我的焦虑就更加重一层——不会“说话”不仅会“遗传”,还会从孩子身上得到双倍“奉还”。心力交瘁的老母亲该怎么办?

         

幸好,还有书籍,还有前人递过来的“肩膀”。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就叫《好好说话》,副标题是“父母对话说明书”。既然是“说明书”,就要一看就懂,一做就会。所以有一半内容是可以现学现用的案例,读完以后,我多想有哆啦A梦的记忆面包,让我把这些话都吃进肚子里去。

01



言传不如身教

 

以前我只在意和果子说话时的用词和语气,忽略了和家里其他人说话的态度。比如果子给我帮了忙之后,我会刻意对他说“谢谢”,果子作业写得好的时候,我会“浮夸”地赞扬他一番。但是,当我接过妈妈递过来的水果时,我却几乎从来不会说“谢谢”,当老公修好了家里的一件物品时,我也很少表扬他。

         

我们和孩子面对面说话,是言传。而我们与其他人的互动,则是身教,它会在我们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影响孩子的言行,可能比直接的言传来得更深远。

         

如果家人之间的说话方式是生硬的、冷漠的,即使面对孩子时,谨慎地选择了积极正面的话语,孩子也能敏锐地觉察到区别,这种教育的效果是会大打折扣的。

         

所以,如果想让孩子遇到别人时热情礼貌地打招呼,不要直接在别人面前催促他们“快叫阿姨,快叫奶奶”。大人自己大大方方地与对方打招呼就好了,孩子自然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

         

孩子的观察力和模仿力是惊人的,从家里人之间对话的态度和内容中,孩子往往能学到更多。以前,我母亲说话习惯用“你”开头的“反问”句,果子后来也时常冒出这样的话来。

 


从心理学上来说,以“你”开头的句子很容易变成责备对方,当我们听到这种话时,天然地就竖起了防备的心理。而如果改成以“我”为主语,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表达出来,不是要求和责备,而是激励对方来满足你的期望,就能更大概率达成我们的目的。

         

“你难道没听到我刚才说的话吗?”听到果子这样说,我很恼火。提醒过他,长篇大论的道理也讲了,但效果都不明显。后来,我母亲自己主动改变了许多,不再用反问句了,果子的反问句也肉眼可见地越来越少了。

         

从“你”到“我”,其实就是看问题的立场发生了转变。一开口就是“你如何如何”,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主观地将对方定性为某种人。而用“我”开头说话,则是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考虑问题。不是轻易地下结论或提要求,是把自己的想法呈现给对方,也给对方留下了思考的余地。

         

我们的说话方式定义着我们的思维模式。如果孩子学会了这种表达方式,今后在与人交往时,应该也能更顺利地学会换位思考吧。

          

02



请说礼貌语

 

以前觉得,家里面嘛,不需要那么多“客套话”。现在我才发现,根本不是这样的。只要听到家人一句简单的“辛苦啦”,白天从外面带回来的坏情绪一下子就烟消云散了。

         

这一点上,老公做得比我好。他下班回到家,会第一时间跟我母亲打招呼,说一声“妈,我回来了。”而我呢,回家和离家的时候,常常不吭一声。这声招呼看起来是一句“多余”的话,实则背后包含了对家人的尊重,也体现出一个人的沟通能力。

         

以为家人之间不需要沟通就能彼此互通心意的想法是愚蠢的。也正是这种“理所应当”的想法,让亲人之间产生猜疑、疏远、埋怨。后来,母亲就当着我的面爆发了,“回来了,招呼都不打一声,当我是空气嘛?!”

         

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母女之间也是需要“寒暄”的!家庭关系想要和谐,用心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润滑剂。遇到分歧时需要沟通,平淡的日常里也需要嘘寒问暖。

         

如果孩子在一个沟通顺畅、充满爱和关心的氛围里成长,未来,ta也一定会以这样的方式去和别人互动。


03


少说“不”字

 

请你和我一起做个思想实验,在接下来的一分钟时间里,不要去想大象。我敢肯定,这一分钟,你的脑海里会充满各种大象的画面。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对别人提要求时,应该尽量用正面的表达,避免用“不”字。你越说“不要回头看”,人家就越摆脱不了“回头看”这三个字的诱惑。因为,我们的大脑听不懂“不”字。

         

对待自控力还不完善的孩子,尤其如此。我小时候每次写作业,耳边就会响起“头不要那么低”“不要歪着坐”“不要翘椅子”的提醒声,耳朵都要听起茧子来了。每次听到,我就坐直一点,可过一会儿又低下去了。

         

现在我总算知道这种提醒效果不好的原因了。于是,我试着换了种方式来提醒果子,把“不要低头”,改成了它的反义词“头抬高”,把“不要开小差”改成了“专注专心”。

         

第一次接触把“不”字去掉的说话方式,是在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这本书里。她谈到,“不”字暗含的否定态度,不利于孩子建立起自我认同感。一直听到父母说“不”的孩子,久而久之,可能会长成一个“听话”的孩子,但很难成为有主见和行动力的人。

         

大部分的中国家长属于“威权型”,父母喜欢居高临下地对孩子说教,不是命令,就是威胁。比如别人给了孩子一件礼物,孩子开心地接过来,家长会心急地对孩子说:“你说‘谢谢’了吗?”这种不经意间脱口而出的“否定性语言”有碍孩子建立起自我认同感。

         

上面说的情况下,如果孩子没有主动说“谢谢”,不一定是他们内心不懂得感谢,而是他们还小,各种情感和表达力还在形成中。被大人逼迫着说出的“谢谢”是没有意义的。大人可以先替孩子表达谢意,潜移默化地,孩子自然而然就能说出“谢谢”了。

          

04


蹲下来看世界

 

上周果子在家练习架子鼓,有个地方打错两三次,接着整首歌就跟不上了。他烦躁地拿着鼓棒一通乱敲,脸涨红了,眼圈也红红的。

         

大人看来,这点小困难算什么呀,值得生那么大气吗。这点挫折都受不了以后还怎么办。我当时也是这么想的,火气上窜,超想上前说教一番,话都到嘴边了,可又想到,根据之前的经验,这种时候,任何道理、安慰都只是火上浇油。于是我忍,等他稍微安静一点,就对他说“今天先练到这里吧。”转身,我们就玩起了别的东西,他也平静下来了。第二天练鼓之前,我还在提心吊胆,没想到,之前打不好的地方今天一切顺利,昨天的不愉快好像没有发生过似的。

 

       

亲子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之一就是双方看问题的视角差距太大。有的小孩一到公共场合就哭闹,要大人抱。大人觉得是小孩子太任性,可如果站到孩子的视角上看一下,会发现,看到的全是别人的腿和汽车的轮子,非常没有安全感。

         

试想一下,当时如果我以“大人”的口吻,对果子说,加油,这没什么大不了的,没打好重打就是了,没必要生那么大的气。在沮丧之外,他肯定会更加暴躁,因为他会觉得我根本就不理解他的感受。

         

孩子没有大人能看得那么高远,他们的世界超乎想象地狭小。回想一下自己小时候,也曾经因为一点点鸡毛蒜皮的事情就灰心丧气,甚至感觉“生无可恋”。

         

所以站到孩子的视角上去理解和共情,比鼓励和提建议更重要。我感觉,当父母的往往难以做到“接受现状”,总是想按照自己的思路去“改变现状”。在孩子不想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去摆事实、讲道理,在孩子想玩游戏的时候,一定要要三令五申、严防死守。

         

时间长了,父母就站到了孩子的对立面上。孩子感受不到父母“无条件的接纳”,就无法从心底认同自己,更谈不上在自我认同的基础上建立起自信心和价值感了。


05



认同的语言

 

成长没有一蹴而就的,“接受现状”好过急于改变,老唐说的“低预期”里大概包含这层含义吧。一次测验或一门功课的成绩不好,在一个人漫长的一生中真的不算什么。而建立起强大的自我认同感则是人一生的基石,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开拓自己的人生,成为真正独立的人。

         

这就好比容器和水的关系:把知识、能力等比作水的话,那自我认同感就是承载所有这些东西的容器。在容器还不够大、不够结实的时候,父母就拼命往里面装水,水注定是要溢出来的。

         

父母要做的就是多用“认同的语言”,帮孩子把容器越做越大,至于要往里面装什么水,那可以由孩子自己去选择。

         

事实上,如果夫妻之间经常使用认同的语言,也就能逐渐学会对孩子使用认同的语言


家是一个人最容易放松下来的地方,也就难免会暴露出人身上的一些缺点不足。比如,我老公在家不注意收拾东西,我以前经常批评他,但收效甚微。后来,我改变了一下,不直接批评,而是改为请他帮忙一起收拾好,事后再夸奖他一番。这样,他没有了抵触感,习惯也慢慢改善了。

         

就像认同孩子很重要一样,认同爱人,认同自己同样非常重要。人只要听到认同的话,就会感觉到自己是被理解的,自然会涌起积极向上的干劲。


在表达认同这一点上,我特别感谢在赞赞群两个多月的“沉浸式夸赞”氛围,让我夸奖别人的水平突飞猛进对标着@查理芒格杰的名言:“真诚而不敷衍,浮夸而又恰如其分”,赞友们纷纷转型家庭群里的宠儿。



就像之前赞友@小雪转发的孩子班级群聊天截图,其他家长都是发个表情包,而她一出手就是一首饱含赞美之情的小诗,令人印象深刻。夸赞,表面看是语言表达能力,实则背后是理解和共情的能力。


         

家庭是孩子进入的第一个“社会”。语言是家人间情感的载体,温暖的语言维系着一个家的归属感。父母在家庭中的对话,也在塑造着孩子未来的沟通能力、包容多样价值观的能力、情绪控制能力等各种核心能力。

         

我曾经就是那个不会“好好说话”的反面典型,撞了南墙得回头,从今天开始,我决定“好好说话”。

         

好好说话,其实不难。


欢迎订阅公众号“果子家成长笔记”,关于投资、读书与教育。请点击右下角“点赞”和“在看”,感谢支持!


         


往期推荐

20230312实盘周记和浅谈茅台(一)

“忠实的镜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果子家成长笔记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