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bc+ pick | 不敢去问纳瓦彭的,就更不要问索拉育·博拉帕斑!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深焦DeepFocus Author 深焦DeepFocus


前言
泰国的作者电影导演可以按年龄段划分,最早是60年代生人的彭力·云旦拿域安(Pen-Ek Ratanaruang)和韦西·沙赞那庭(Wisit Sasanatieng),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异梦卡拉ok》(1997)和《黑虎的眼泪》(2000);到70年代生人有广为人知的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以及《入黑之时》的导演安诺查·苏薇查柯邦(Anocha Suwichakornpong)和拍过《奇妙小镇》的狄也·阿萨拉(Aditya Assarat),还有较少为人知的空德·扎度蓝拉密(Kongdej Jaturanrasamee)

而前段时间,我们也有幸在在院线的大银幕上第一次看到了80后这代优秀泰国电影人纳瓦彭·坦荣瓜塔纳利(Nawapol Thamrongrattanarit)的作品《就爱断舍离》,我们在他如主题一般简洁、干净的画面中,看到泰国新电影对当代年轻人生活的观察、探索与表达。这部冷门佳片在内地的票房却十分惨淡,最后以10.2万票房收场,而BC影迷在其中贡献了一点微薄的力量。

影迷群内自发组织“包场”,50余位群友“组团”成功
(可是为什么手上拿的都是《困父》的海报?)
照片版权所属:BC影迷

除了阿彼察邦这样广为人知的导演,泰国也还有更多这样优秀的年轻电影人,本周末bc+活动放映的这些短片的导演们也是世界电影业里璀璨的一颗颗星。下文撰稿人为本次活动的策展人淞可,他将为大家谈谈第一场展映的焦点影人索拉育



前不久,刚刚公布的第78届威尼斯电影节入围片单的短片竞赛单元里,泰国80后导演索拉育·博拉帕斑(Sorayos Prapapan)的最新短片《PID POKATI MAI (NEW ABNORMAL)》位列其中。早在2017年,他的短片《录音师之死》就曾入围威尼斯地平线单元,这次也是他又一次回归威尼斯。


从2012年到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索拉育共拍了10部短片,都是以较低的成本拍摄,能看出自成体系的标识性影像风格,他的短片在风趣幽默,反映日常的同时也不忘对政治提出戏谑式地批判。不得不说这些笑点作为中国观众也能很好地理解和捕捉。

索拉育的短片多次入围鹿特丹电影节、洛迦诺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等,也在诸多国家进行过展映。这次bc+活动「热带的想象:泰国艺术短片展映」中,多数展映的是来自泰国短片与影像展上(Thai short &video film festival)的获奖短片,其中还有索拉育的专题,集中放映他的六部短片作品,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他作品中明显的影像风格和彼此间的文本互文。



焦点影人索拉育·博拉帕斑

索拉育(Sorayos Prapapan)生于1986年,是80后一代的泰国影人,之前我也曾写过一篇泰国80后一代的短文介绍了纳瓦彭·坦荣瓜塔纳利。现在也有人戏称索拉育是“后纳瓦彭”,因为在索拉育的电影中也会有类似于韦斯·安德森一样的小清新配色,演员的表演风格也会呆滞木讷,在《油线胖小子》(2016)中较为明显。两个胖胖的男孩为了能不参加服兵役就必须要通过军校的体测,短片中两人的服装和配色以及长相和表演都很相近,也不由得让人想到纳瓦彭的《玛丽真快乐》(2013)中的两个女孩子。

纳瓦彭的电影在幽默之余有着一个比较忧伤的内核,同时也对当下年轻人的社交媒体、新媒介形式反思。索拉育的电影同样有着幽默感,总是在不经意间让人会心一笑,但这种玩笑似乎更内涵,更有隐喻性,那层隐喻就是政治情节。在这一方面索拉育要比纳瓦彭激进很多,也不像是阿彼察邦对政治的讽刺隐喻在一些暧昧的符号中,索拉育则表现出更玩世不恭的态度,他的政治调侃直接通过演员的对白,同时对应着直白的符号表示,如在《泰国大妈去影展》(2014)中泰国大妈生气地说“泰国不只是曼谷佬的泰国”,然后手一挥,打翻了桌上的咖啡杯,而杯子上的符号正是“I love Thailand”。再如在《录音师之死》(2017)的结尾美国旗子比泰国旗子“质量好”的调侃。如果说纳瓦彭的电影更关注着全球语境下泰国的年轻人,更潮流和当代一些,那索拉育则是从身边人出发,关注的群体和事件更多样。

《油线胖小子》剧照

除此外,也有人将索拉育比作泰国的“洪常秀”,我想主要是因为他的很多短片里都有关于电影的反身性,这也是当下很多影片中经常会传达的。如洪常秀在电影中经常会表现看电影或是去参加电影节的场景一样,在《泰国大妈去影展》(2014)中那位出演众多泰国独立电影的按摩大妈正准备办护照去参加国外电影节。她曾出演安诺查·苏薇查柯邦的处女作《俗物人间》,也曾出演阿彼察邦的短片《发亮的人们》。

《泰国大妈去影展》海报

《瑞士来的礼物》(2015)中则讲的是去瑞士参加电影节中的所见所闻,《录音师之死》(2017)也直指了索拉育的本职工作录音师,同时也是对自己的调侃。2019年的作品《材料的材料》(2019)更是有趣,影片拍摄了一对为参加电影节创投的兄弟在准备提交材料过程中的趣事,风趣幽默之余也有着一丝心酸,也代表了大多数电影人的心境。

《材料的材料》剧照

在这次bc+活动中,如果将索拉育的六部影片连起来看,也会发现其中的互文,如在《别让太太不开心》(2013)中的女佣大妈就是《泰国大妈去影展》中的大妈,其中也提及了他自己出演的上一部短片,同时在《泰国大妈去影展》里大妈做的那个梦就是自己去瑞士参加影展,这也促成了他的另一部短片《瑞士来的礼物》(2015)

《瑞士来的礼物》剧照

索拉育目前也正在筹备自己的第一部长片《阿莫德是模范生》(Armold is a Model Student)这部长片的制片有陈哲艺和纳瓦彭导演的《死于明日》的制片人Donsaron Kovitcanitcha,十分期待。

《阿莫德是模范生》剧照

图源:berlinale-talents.de


因为时间和资金有限,活动没有能呈现更多精彩的泰国短片,而初衷本也是想展现在阿彼察邦、纳瓦彭等热门影人外更新的泰国短片作品。除索拉育外,泰国还有很多优秀的短片导演如朱拉亚农·西里彭等,他们之间也形成一个小群体,如在Tulapop Saenjaroen的《星期天的人们》(2020)这部短片中可以看到索拉育的身影,在林金伟(Ratchapoom Boonbunchachoke)的《无机之红》(2020)中也能看到朱拉亚农的出镜。

本周六周日,来bc+看看短片的更多可能~

作者:淞可
相关阅读:
bc+ pick |「热带的想象」泰国艺术短片展映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