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投稿】论海航模式的合理性——时代赢家还是历史祭品?

2017-05-02 松培 零壹融资租赁简报

文 / 松培

来源:零壹融资租赁研究中心


海航集团出身微末,但是,依托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海航集团充分利用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融资工具,实现了超常规的规模扩张。

超脱喧嚣的猜测和争论,剥离沉重的政治语境,从商业原理的角度来分析海航集团的运作模式,应该是一项有意义的理论工程。


一、规则层面的合理性

现代经济是一个复杂的多元体系,公司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子单元,公司的经营模式也呈现多元共存的特点:有的是专业化,有的是多元化;有的是轻资产,有的是重资产;有的是制造型,有的是服务型;有的是资源型,有的是科技型;尤其是在中国经济神话的历史背景下,即使是尺度大一点,步子大一点,想象力丰富一点,公司经营模式有一点夸张和独特,海航也得到了市场、政府、学术界的逐步认同。

从实践数据来看,海航并没有明显违法违规的行为,能让人苛责的,大概是在流动性紧张的阶段,运用了一些灰色手段解决现金流周转问题,度过艰难时期。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无论是上市企业还是非上市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都或多或少踩过这类边界,这并不属于大是大非的问题,海航的运作始终是在规则允许范围内。

从产业布局来看,海航可以称得上良心企业。房地产、银行、互联网这二十年来最火的三个行业,海航均没有涉及(海航地产大部分是海南省内项目和海航配套项目)。海航的产业是围绕航空主业开展的,通过上下游延伸,整合境内外资源,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这是现代化企业的通常发展路径。海航是老老实实做产业,没有炒作概念,没有虚假宣传,走的是堂堂正正、大开大合的正道,所以银监会、证监会、发改委等核心的经济主管部门才会对海航的多次并购和扩张予以默认。


二、公司层面的合理性

公司的核心使命有两个:生存和发展。通俗点讲,就是防守和进攻。这是两个矛盾的方向,交织在每一个公司的完整生命周期内。

放在海航所处的特殊历史年代,这种矛盾的尖锐程度就更加勾魂夺魄。

一方面,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整个国家没有成熟的体制可以学习和借鉴,所有的制度和流程都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生处其时,海航就像千千万万已经覆灭了的公司一样,随时可以被时代的浪潮淹没。而回顾历程,海航确实也遇见了多次危机,政商关系、经营方向、流动性危机、管理问题等等,任意一次危机处理的失控,都会埋葬这个缺乏历史积淀的企业。国人都知道任正非的《华为的冬天》、《下一个倒下的会不是华为》,敬佩任正非的清醒与坚韧,但,需要指出的是,战战兢兢和如履薄冰,本来就是这个时代中国公司的生存底色。华为尚且有思科、爱立信这样的著名公司可以对标,海航却没有任何的参照物,潮起潮落间,生存的压力从未减少分毫,活下去,几乎是每天都要拷问的论题。

另一方面,面对人类历史上最夸张的一次财富创造运动,作为利润驱动型的公司,又绝不能错失良机。发展,或者说疯狂发展,才是这个时代的主流思维。海航涉足的行业都是周期性较强的传统行业,如果不能在这一波经济上升周期中实现强势崛起,那海航将永远止步于偏僻的海南之岛上。海航作为市场化的公司,天然地要参与到这场造富狂潮中。浪漫点说,海航操盘手的家国情怀,也不允许海航停下前进的脚步。

两个方面的矛盾与冲突,折磨着同时代的所有企业家,也折磨着海航的管理者,公司既要在复杂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又不能错失千年一次的机会。最终,海航选择的是:扩张。

只有资产规模够大,现金流充足,公司才有较大的战略缓冲空间,才能平衡生存和发展的矛盾。当公司体量足够大的时候,无论是内部的波动,还是外部的波动,都在时间轴上没有异常表现,公司运行的曲线是平滑和稳定的。

这既是任正非所说的黑天鹅限制在咖啡杯的理论,也是柳传志所讲的舰队出海的模型,能有效地在防守端和进攻端保持力量。

更厚黑一点猜测,只有巨量的规模,才能真正捆绑当前的政经体系,才能真正保持方向正确和道路正确。

海航扩张的模式,的确很粗糙,但是足够实用,技术难度较小,门槛不高,是残酷现实逼迫下的明智选择。事实也证明,正是依靠这种巨大的规模,每次危机来临时,海航总能消化错误,继而绝处逢生。


三、国家产业层面的合理性

从本质来讲,中国经济增长是债务驱动型,GDP的增长需要不断融资。相应的,中国公司的发展也要顺应债务驱动的历史趋势,海航只是将债务驱动的杠杆率使用到了极高水平。

公司资产规模扩张是经济有活力的体现,并购则是经济活动的高级表现形式。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经济强国都将并购作为提升经济效率的重要手段。

对于中国公司而言,并购是必经之路。

从审慎性角度分析,国家允许的海航并购项目,都是风险较小的领域,做对了,可以赚取利润,做错了,可以总结经验教训。关系到国家稳定和核心竞争力的制造业,相关部门并没有放开并购管制。

海航关于并购的探索,是对其他产业领域的公司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的。

从发达国家的历史实践和现实状况来看,现代化工业体系下,单位成本的降低和科研水平的提高,需要垄断托拉斯或者巨型公司的规模支持。而垄断托拉斯的形成,内生型太慢,并购才是常态。

中国制造业已经进入一个瓶颈期,创新的门槛太高,风险太大。即便只是追赶国际先进水准,也需要长期和持续的投入,投资回报不确定性太大。

我国制造业缺乏历史积淀,需要通过特殊渠道来完成原始积累。

我国制造业的升级和发展,更需要国家的红利补偿,这种红利就是国家主导或默认下的产业并购。而海航,就是并购模式的前期实验平台和探索者。


四、全球化层面的合理性

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中国公司必然向境外扩张,全球化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论题。

从中国公司近二十年的全球化历程来看,并购是一种性价比较高的全球化方式。

并购能够让中国资本快速进入世界资本体系中,让中国企业彻底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可逆趋势。

由于历史杯葛的原因,美日等国始终不愿意给予我国市场经济地位,对我国的高科技行业跨境并购设置重重阻碍。

而对于非科技领域的商业化并购,世界各国限制较少,甚至持鼓励态度。我国被迫调整策略,从受限较少、影响较大的传统服务业领域入手,全面渗透,间接破局。即使并购的是发达国家的非核心资产,也是全球化的重要成果。从0到1是最难的,从1到100则是可期的。水滴石穿,积羽沉舟,只要耐心坚持,以利导之,并购范围的限制是可以逐渐缩小和取消的。可能在米国人看来,我们的并购是溢价收购低价值资产,但站在百年的尺度去看,这种貌似亏本的买卖却是极富战略眼光的。

从这个维度观察,海航的跨境并购,是担负国家使命的。

大规模的跨境并购,是维护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环节,更是消除国别歧视、塑造良好的外部经营环境的重要手段。


五、海航的未来

与恒大集团不一样,海航集团的资产流动性较差,项目投资回报期较长,需要长期限的融资匹配,这需要国家信用背书的不断持续。

截止2016年底,海航集团的总的授信余额约4000亿元,达到了能触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体量。这既是海航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海航可能的末日开始。

在这个信息透明的年代,当重大特殊事件发生,事件的影响不能被阻隔和掩盖时,海航的操盘手需要果断放弃延续现状的鸵鸟心态,正视海航不能超越历史进程的现实,主动以务实的态度去解决产权问题和各种历史遗留问题。最安全最合适的办法,莫过于是按照现行的法律法规,迅速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造,明确产权和责任。

海航,是时代的赢家,还是历史的祭品,我们拭目以待。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