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原创】秦愉:物流产品的真相
文/传化物流产品总监秦愉
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国内所有的车货匹配产品都只能做到线上信息发布,而做不到线上成交呢?
我的回答是:做不到线上成交,那是因为线下成交都没有做起来。
国内传统配货场站成百上千,除了传化公路港等少数几个连锁品牌园区,又有几个能做到线下交易过程便捷顺畅、公证担保让人放心省心的?
一个服务,在线下的体验都很差,并不会因为搬到了线上体验就会变好。好比你家小区门口的苍蝇馆子,平常你去店里吃饭妥妥的是地沟油伺候,突然有一天你在外卖APP上找到这家店了,于是你通过APP叫了这家店外卖送到家里。那么问题来了:送到家里的菜是不是地沟油炒的?
答案一目了然。目前很多APP只是改变了连接的方式,没有了改变背后的服务水平。
线上和线下本身就是一回事,核心还是在于我们为用户提供了怎样的价值。说到底APP只是线下服务的一种延伸,想要提高用户在线上的体验,功夫首先得花在线下。
这是一个用户体验备受推崇的年代,太多的人从各种各样的角度,不断的在论证着体验对于粘住用户的重要意义。
按照产品的使用目的,大致可以把产品分为两类,一类服务于用户的生活需求(to C产品),一类服务于用户的生意需求(to B产品)。对于to C类产品,用户使用时往往没有明确目的,因而追求极致的使用体验以留住用户是有必要的;而对于to B类产品,由于这类产品的用户群体在使用产品时带着非常明确的目的(找到客户、发货、赚钱之类),只要目的能达到,体验差一点、过程慢一点也都能接受。
BAT三家公司中,阿里系产品历来被诟病为“不讲究用户体验”,用起来没有腾讯百度的爽,但这并不妨碍阿里成为全球最大电商。因为阿里系产品的用户是带着“交易”这个明确目的来使用产品的,只要东西能买能钱能付能收,体验,有那么重要吗?
to B类产品的用户,对产品使用体验的耐受度是很强的。君不见,中国最早期发展起来的那些配货产品,界面看上去简直不忍直视,更加谈不上什么交互和体验,但用的人就是多。因为,能赚钱比用得顺,重要得太多太多了。
简言之,小孩才看对错,大人只看利弊。
前几天一个朋友告诉我,他们的物流产品接入了支付宝。我问他支付场景是什么,他很奇怪的看着我说:“物流产品的支付,当然是运费啊”,我只能呵呵了。
我告诉他说,物流行业如果有一天真的能形成第三方支付闭环,那么从先到后、从易到难的顺序应该是这样的:
司机个人消费(吃、住、娱乐等)- 卡车服务消费(汽修汽配、加油、换购轮胎等) - 配货的信息费 - 运费 - 货款
原因很简单,电商行业15年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越是个人级的消费,越是小额度和标准化(遵循着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法则),就越容易实现第三方支付;越是企业级的支付,越是大额度和个性化(各种垫付、帐期、应收款等等),越是难以使用第三方支付。就好比,你见过买100吨钢铁是用微信支付来付款的场景吗?
所以,第三方支付,一定会先在司机消费这个场景上发生,而不是什么运费和货款之类。
文:传化物流产品总监秦愉
个人订阅号:logipd
【物流沙龙】是业界最有影响力的物流微信平台,带给您最新、最实用、最干货的各类物流信息。回复任何关键字进入搜索。
【微信号】logclubcn 欢迎关注本公众号
【声明】欢迎转载,但敬请标明“转自物流沙龙logclubcn公众平台”,否则将采取包括法律诉讼等一切必要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