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仓储的嬗变之道,从互联网走向供应链

2016-08-24 张寒冰 物流沙龙

一、仓储企业本身的发展趋势

随着整个商业结构的重构和物流行业的发展,仓储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正在不断更新迭代,渐渐走上风口,成为飞的最高的猪,目前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一)从多品类走向单品类

仓储的满仓率往往不是很高,为了填满仓储面积,提升使用率,往往仓储不分货物品类,有货就接,使得仓储品类庞杂,对于效率提升和专业化发展带来很大的困难。仓储一般都有从多品类的仓走向单品类仓的需求。而且仓储的行业属性很高,不同的货物品类对于仓储的管理有着完全不同的要求,同时对于企业的供应链布局有着显著影响,因此仓储都有走向单品类的内部动力和需求。

(二)拆小仓建大仓的趋势

仓储总体上还比较传统,大部分仓储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不高,仓的面积和规模以及货物品类对于仓储信息化应用有很大的关系,因此都有拆小仓,建大仓的需求,提升集约化水平。

(三)从单仓走向多仓网络

单仓主要提供点的服务,随着电商的发展,为了更好的服务全国化的货流,很多仓储企业都在从单仓走向多仓,而且是越多的仓越好,随着技术的发展,多仓联网完全可以实现。

(四)走向仓配一体化

各个大物流企业都在往综合性物流方向发展,各大物流商也纷纷开始建仓,实现仓配一体化。菜鸟作为阿里系的天然优势,能够较好的控制货,一方面菜鸟针对自营的天猫商超自营仓储,具体仓储管理外包给供应商,另一方面与阿里系的仓储企业如百世物流合作。由于快递与电商接触最深, 阿里对电商的掌控力,掌控了货,也就掌控了快递配送的起点,对快递公司有很大的影响。顺丰打造电商产业园,靠近电商企业建设自身的仓储配套,打破菜鸟与货和仓的控制。仓是最接近货的场地,对配送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迫使各大物流商纷纷建仓。从而综合物流的趋势,最后行业趋势会不断整合而剩下几大巨头。


二、应该怎么认识仓储

仓储作为供应链的核心,仓储的布局能够看到供应链的布局。

我们要搞清楚是谁在使用仓储,大致分为几类:

大型电商、连锁经营企业,大批发商,称之为流通领域的大B,如京东、优衣库等;

中小电商,小型零售店,小经销商,称之为流通领域的小B,如五星淘宝店,专业市场店等;

生产制造企业,包括B2B型的生产资料制造企业,如宝钢、万向等,和B2C型的生活资料企业,如蒙牛等;

物流企业,包括快递、快运等。总体上,越靠近C端客户,流通越快,离市区越近。

(一)流通领域的大B往往选择自建仓储

大型的电商和连锁零售企业一定会建立自己相对封闭的供应链体系,会投资建立自身的仓储和配送中心,强化管控,从而建立高效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形成卓越的客户服务体验,但投资额度很大,回收期很长,一旦形成就会形成巨大的壁垒门槛和效率优势,国外的零售企业都是连锁模式,如日本便利店只有全家和7-11,流通领域都已经进行了高度整合,建立了非常高效的供应链体系,这种高效的供应链体系使得电商在实体商店面前并没有优势。

而国内流通企业(批发零售)的供应链效率仍然非常低下,层层经销分销体系,体现在终端是遍布各地的各种分散的小超市、服装店和便利店等,由于缺乏整合,供应链的链条过长,整个效率明显低下,这也给了电商发展的巨大空间,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电商相比国外的电商发展更加迅猛的原因,因为线下对手太弱,远未通过供应链实现整合提升效率。这种类型的企业,仓储多属于流通中转仓,即配送中心,都通过自己来管理,有自己的仓储管理系统,与其他企业管理系统相对接。

(二)流通领域的小B具有大量、分散、相对弱小的特征

本身供应链管理的能力不强,通过专业市场(零售商集中地)、马路边各种服装店、零售店等形式存在,由于中国国情特征难以有效整合,因此还会有大量的中小电商、经销商和零售商店长期存在,这些小B不可能建立自己的仓储,投资太大,因此必须借助外部的公共仓储,借助外部的公共供应链体系。仓储也属于流通中转仓,一般都委托第三方专业仓储公司来管理。

(三)制造企业

主要有原料仓、半成品仓和成品仓,仓储性质主要是存储型仓库。一般都是自建仓储,多和厂房在一起。一般通过合同物流直接送至客户,无需中转仓。但是有时候会优化供应链布局,如会在供应商密集的地方设置原料仓或半成品仓,在客户密集的地方设立成品仓,具有一定的库存,缩短周期。所以有时候为了在生产基地之外的地方设置库存,也会委托第三方的仓储企业进行管理。

(四)物流企业

大量的仓储物流公司通过建仓为企业提供存储和配送服务,随着云仓的热起,也通过租用仓、加盟仓等多种形式轻资产化、网络化运行。同时随着仓配一体化的推进,大量原来主要从事运输的物流企业开始建仓,构建综合性物流。仓储企业的仓库主要是供给外部企业使用,而三方物流企业的仓库主要是自身物流货物的存储和流转。


三、仓储如何可以进行互联网+?

互联网深刻改造物流行业,从车货匹配到专线联盟,物流平台化趋势日盛,互联网物流的大量探索一方面使得大量创新企业壮烈牺牲,成了先烈,2016年将是创业公司一地鸡毛,血流成河;另一方面确实对物流传统经营模式有了很大的触动,引发了行业模式的深刻反思和变革。在这股东风下,仓储作为最基础、最传统的物流板块,在雨露均沾的物流行业,如何能够趁着共享经济的东方,实现互联网化、平台化转型,成为下一个创新的风口。

(一)模式上走平台还是自营,封闭还是开放?

互联网在商业模式上对很多行业进行了改造,物流行业血淋林的教训势必需要我们反思一个问题,行业发展上,互联网的价值到底是工具还是目的?最根本的,是需要探讨,模式上是平台还是自营(平台和自营很多时候很难扯得清,但我们看系统上的钱是属于流水还是主营,可以判断本质上是平台模式还是自营模式),联结上是封闭还是开放?

互联网就一定要玩平台,平台就一定是互联网?封闭就一定是传统,开放就一定是互联网?大量车货匹配创业公司的或转型或倒闭,都说明,并没有一招制胜的统一方法和理论可以套用着改造一个行业,真正生存下来的就一定是在平台和自营之间,在封闭和开放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如果要探讨仓储行业怎么互联网化,我们怎么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让我们尝试从共享经济的四个标准角度来看仓储行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碎片化的问题;即时性消费的问题;行业规模的问题。

1、仓储行业有信息不对称问题吗?

这个明显存在的,很多仓储总是有一部分是闲置的,而不少单位却找不到合适的仓库,货物没有合适的地方安置,在社会层面看,信息的对称其实完全有更多提升的空间。因此在信息匹配和共享层面,建立一个平台具有一定的价值。

2、碎片化、分散化问题

仓储的分布无疑是碎片化散落在各处,大量中小型的仓库就像驿站散落在中国土地上的角角落落,虽然现在大有开始整合的趋势,但这么庞大的量通过资本进行自有化的整合明显不太现实,而且过度后整合其实效率会极低,通过社会化的平台联盟,既可以发挥平台整合的优势,又保留个体的自主高效与灵活。

3、即时消费、非计划性行为的问题

一个平台的活跃度,在于消费的即时性(冲动型)和高频性,只要用户是高频性和即时性,平台的活跃度就拼运营了。当我们去看仓储的时候,仓库的使用决定是高度计划性的,存储型仓库基本上一锤子买卖,就跟买房子一样,流通性的仓库也是需要长期固定合作的。但随着C2B生产消费时代的到来,生产变得更加柔性和弹性,货主使用的未必是一个完整的仓库,而可能只是几个货架,而且具体需要货架的数据会发生变化,这是即时消费的程度就高了。但总体上,仓储的需求肯定是一个高计划性的行业。

4、行业规模的问题

我觉得这个一个最重要的问题,规模的大小是可以反转前面三个因素的。因为长尾理论的存在,只要行业够大,即使低频、即时消费少,平台规模效应仍然明显。物流行业规模大吗?实际上并不大,所以2015年兴盛的很多互联网物流企业烧完了几个亿后仍然处于饥渴的状态,变得岌岌可危。相比滴滴打车3亿的会员、几千万的日订单,物流行业上百万的会员,几万的日订单,那是几个量级的差距。

当分析完这四个方面时,我们可以考虑到,仓储与互联网的结合,一方面是可以通过全开放,从而把尽可能多的仓储资源链接起来,在信息层面整合最多仓储资源,成为一个信息中介,但是另一方面,一个纯平台的模式是玩不转的,因为仓储行业规模不大,无论从数量和活跃度而言,都难以支撑平台走向盈利,必须要利用平台上丰富的仓储的资源为客户提供专业服务。因此在平台和自营的平衡线上,偏向于自营,互联网就成了工具,而在开放和封闭的平衡线上,则是偏向开放。

(二)平台的客户和用户都是谁,为他们提供了什么价值?

我们可以探讨一个互联网仓储平台的模式,货主和仓主可以都是用户,提供信息交易与服务,就像很多平台在做的,如中仓网、物联云仓等,但最根本的,是要把一部分货主变成客户,而仓储成为用户甚至是合作伙伴。当货主成为客户的时候,平台就要联合所掌握的仓储资源,为货主提供最优的服务,而平台的优势在于,所掌握的仓储越多,则协同效应越明显,越能提供更优的服务。这里的核心点就是,平台掌控仓储服务能力的水平,平台与仓储的协同度如何,怎么平衡好平台和仓储的利益。

因为仓是所有环节中离货最近的环节,也是最能反映库存的地方,因此仓储与供应链的关系非常密切。由于不同行业,其供应链管理,包括仓储管理都面临着巨大差异,因此实际上平台的运营,可以建立一个面向所有仓储和货主的平台,同时针对某几个特定行业通过类自营模式,提供定制化专业服务。

这样一个联合了众多中小仓库的平台,他应该专业服务什么样的客户?在供应链环节上看,首先是流通领域的小B,或者一些生产领域的小B。其中中小电商有大量外包仓储的需求,成为一个重要客户,但从供应链的角度,最重要的是线下零售终端的小B,以及其上游的生产商,而平台成为直接连接零售终端小B和生产商的平台,提供从订货、到仓配物流,直接到终端的最优化供应链服务,最终成为一个通过整合的供应链服务平台,帮助中小零售打造强大供应链管理能力的平台。而在行业来看,日用品、服装和车后等高度分散行业都相对适用。

作者:张寒冰,传化物流集团产品总监



The End


关于我们

物流沙龙(创始于2004年,是一个致力于推动中国物流发展,并为中国物流与供应链从业者提供交流、学习、讨论的专业型知识社区,注册用户45万+

投稿:editor@logclub.com

合作:15814770622(王) 

招聘:hr@logclub.com

微博:物流沙龙logclub社区


长按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物流行业更多精彩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