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 嘉里大通合同物流“全球化”与“本土化”之路
作者 | Iris Lai
来源 | 物流沙龙
本文从嘉里大通自身长期摸索实践走出来的道路出发,围绕本地化发展要素、新兴市场、国家发展策略及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环保等内容,来阐述与解读合同物流的全球化及本土化之路。
演讲嘉宾:嘉里大通物流有限公司集团综合物流总监Iris Lai
(本文根据9月1日由物流沙龙举办的“2017合同物流创新发展高峰论坛·遇见物流新物种”现场录音整理)
国际企业进军本地市场
嘉里物流联网在香港上市,目前全球已经拥有40多个国家布点,700多个经营单位,员工总计2.3万。作为一个全球化的供应商,有几个维度,一方面是总体,叫综合性,我们一直在全球打造综合性,包括综合物流、国际货运、快递与供应链解决方案。把它们连接起来,再以主行业来主打市场,在这个领域实现个性化。
回顾35年的发展历程,嘉里大通从商场起家,最终走向了全国。从2001年并购了大通伊始,即如今大家知道的嘉里大通,接下来我们又经历了东南亚、亚洲很多的并购,最终发展成为现在全球化的网络布局。2002年,当我们进来中国内地的时候,只有两家分公司:北京和上海,到2005年,几乎是一下子拥有了全中国的网络,于是便开始了本地化的路程。
本地化发展的要素
1、本地资源的投放与整合
投建自有物流设施:嘉里大通在中国内地通过并购,一下子形成比较大的网络布局,持续几年都有很多小而专业的细分市场领域的并购,然后再整合成自己的大平台。
此外,我们打造了自己的物流中心和设施。这个设施不能和京东、阿里对比,因为我们所在的行业还是不一样的,相对来讲,我们在合约物流行业是比较传统的,所以在不断寻求突破。在拥有自己的物流中心以外,也有很多资源扩大我们的发展可能性,整个比例一直在平衡。
投放自有运输资源:嘉里大通本身是基于大通的网络,全国已经有比较好的覆盖,特别是对于B2B来讲,近几年讲最多的是资源整合、资源优化,把我们已经有共同合作的社会资源集中在一起,重新做整合,希望能更好的服务到一些主行业的主客户。
而且,我们拥有的不止空运网络,相对1000公里以内基本上很多都转陆运网络,甚至有些客户已经帮他转铁路、内河,达到最优的成本、最优的实现。
产品范围扩大,延伸整个供应链:做到本地化,除了拥有仓储运输资源以外,面向本地市场提供的服务,前面讲到的综合性的打造,以及传统空海运、铁路等等,嘉里还做了一些产品,KART,贯通中国然后再连接到东南亚主要干线网络。这是一个中心平台,中心平台可以提供给同行来做整个服务。近几年我们也根据市场需求,做了很多跨境电商的业务,跟京东、阿里开始有一些合作。
2、产品的优化及完善
要实现本地化产品,一定要和当地接轨,我们也选定在香港拥有比较有竞争力的行业,比如服饰、电子等,这也是我们在中国内地主打的行业。
3、系统的持续开发升级
中国大陆近几年发展特别快,可能比香港还快,这里可以提供很多机会,或者参照的一些例子。要做到本地化,不能只是用原来全球的系统,所以我们在这边也有很多开发,做了一些本地的升级。
4、本地市场的准确定位及深入挖掘
要做到市场本地化,需要很多增值服务的内容,合约物流自然是离不开的。对于本地化来讲,我们会按主行业划分,比如在医药领域做一些特制的医药标签,在保税库帮他们改标,从国外的标签变成中国本地标签,在电子科技领域,则会帮客户做最后一公里的组装和配送。
5、科技研发的不断尝试与投入
除此之外,嘉里大通在香港总部和国内有一个RFID部门,专门研究大数据分析,全球定位,机器人管理等等。虽然研究是大范围、全球化的考虑,但是落地的时候,会针对中国市场比其他国家更大、相对人工上升等情况,做到投入产出比最佳。
为了本地在更好地竞争,从两年前开始,我们就更新升级了本地的运输管理系统,提供一个内控的方法。
只需要通过手机APP简单安装,不管是嘉里配送员或者是供方配送员,都可以马上进入到系统,给他一个SOP指令,按照末端要求送到最后一公里。通过系统的数据,总部可以看到每一天每一个时间点运量是多少,以及我们有没有瓶颈。
6、人力资源及管理模式本土化
资源与系统之外,人是最重要的,哪怕现在会有很多自动化的操作,我们对于人才培养还是很重视。每一年我们都会在大学地面找到专业、有兴趣加入这个行业的人进行培养,让他们从学习理论变成实战经验,来服务整个行业。
预测本地市场变化,发掘新兴市场
最近几年,我们特别研究了本地的发展,市场已经比我们十几年前来上海的时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包括冷链、医药、工业4.0、O2O等领域。
作为第三方,为什么我们去研究这些?在第三方策略里还是在做专业的主行业和主客户,如果我们不紧追行业变化,原来我们服务的一些客户,也许会随着整个经济、整个社会的变化而下降。
举一个例子,我们有服务一些ATM的客户,原来国家技术没有那么强的时候,都是买外国品牌,到了最近几年国家会出一些政策,担心政策的原因,原来的客户量直接下滑,甚至要考虑撤出中国市场,这个下滑促使很多本地企业可以做原来的生意。所以,我们一定要在市场里不停寻找新兴的企业和市场,帮助我们保持竞争力。
再比方医药领域,这个行业随着国家新的政策出台之后,对于第三方物流来说,虽然挑战很高(整个行业门槛很高),但应该也有很多的机遇。国药、商药虽然已经有很多网络布点,但市场还是蛮广的,像疫苗类外资企业,还是会寻找不同的合作方,所以对我们来说多了很多切入市场的机会。
工业4.0才刚开始不久,因为国家有目标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我们也意识到在整个行业有很多客户是本地生产,他们生产出来之后需要卖到国外,这个也给我们带来很多商机。
紧跟国家发展策略,丰富产品
跟随着国家一带一路的政策,我们看到整个市场的变化,有很多顾客跟我们谈的是如何走出去,为了这个布局,嘉里大通一些国际化的布局也开始了。一带一路中亚和西亚有很多CIS国家,我们在那边收购了一家等同于嘉里大通在国内运输网络的公司,我们把中间点补全,方便以后中国的很多产品送到国外去,国外的产品也会到中国来。
另外,嘉里大通在兰州并购了一家铁路运输公司,也是为了布局整个一带一路,希望抓住机会,从中国做起来,我们能接触到本地的客户,也协助本地客户走出去,到欧洲、中亚等等地方。
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环保
我认为,对于现在所有的物流企业来说,国家很关注大环境是不是适合企业发展。物流板块是很有关联的,ISO有一个条款,针对企业怎么持续发展,会谈到一些挑战,以及如何对应的问题。
其中,跟环保很有关联,我们如何对应?近几年开始建一些环保仓储,拿到一些国际认可的保障。现在全球有3个这样的绿色环保仓库,上海是国内第一个。环保物流车就是电动车,在某些地方开始实施换成电动车,只要公里数、充电站点覆盖够广的话,我们尽量改用这种配送资源,这也是我们未来要一步一步改良的。
这里有一个案例,我们发现给客户做的方案,除了优化他们流程以外,也会要求我们去展示一下在环保下了多少力气,如何衡量这个事情?我们用了绿色环保物流车之后,从陆运、空运、海运改成铁运也可以节省,另外中转箱以前用几次就扔掉,现在可以多次利用,算出来一个数字告诉客户,通过一系列的改善之后,能创造多少环保质量KPI,现在越来越多客户关注这一点。
此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物流沙龙立场
— END —
物流沙龙文章打卡团回归,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进入物流沙龙知识圈界面,还有各种传送门福利。一起来和小伙伴们涨知识吧。
相关推荐